本帖最后由 刘斌 于 2014-2-7 11:26 编辑
面向“空白”的诗与思
______读吴投文的《空白》
吴投文先生曾这样谈及自己的诗观:“诗歌在本质上关联着对于生命的认识,生命与诗的相遇是一个诗人的幸运与幸福。……生命在创作中的投入对一个诗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决定其创作成败与否的根本条件。”显然,吴投文先生的诗歌创作是很有生存论的意味的,至少,他的创作主观上是存在着生存论的哲思的。考虑到这点,再来读《空白》,特别是读到诗人在诗中反复四次言及“空白”乃是一种“预留”,并且以极为绝对的方式——“一定”来表述,诗人所谓的“空白”告诉我们什么呢?固然,空白之为“空白”,相对于“有”,似乎是一种“无”,可是,当生命与诗相遇,“空白”就绝不仅仅是无关存在的“空”与“白”。这让我们想起海德格尔对“现象学”之“现象”的那个经典的阐释:“现象这个术语……意味着:显示自身(显现)。因此,等于说:显示着自身的东西,……本身是动态的……就其自身显示自身者。”如此,我们也可以理解,空白之为“空白”, 毋宁说是“空着”的“白”。诗人说:“我对空白有一种洁净的癖好”,这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存在的方式,是面向着“空白”的诗与思。
诗歌的前三段用一本书中的空白、一页日记的空白和一首诗的空白,分别从宗教、伦理和审美三个维度表达对“空白”的喜爱之情——用诗人自己的话说就是“洁净的癖好”。虽然都是“洁净的癖好”,但是,诗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反映出其背后诗人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不同层次的思考与理解。
第一段说空白是预留的信仰。信仰所关乎的是“信”与“不信”。“空白”相对的则是“完满”。诗人置一本书所给予的“完满”的信仰于不顾,独喜欢那“预留的一页空白”,这是怎么的一种理性?这是一种独立清醒的理性,是对强行给予的“信仰”的拒绝,其背后反映的是人格的独立与强烈鲜明的批判精神。
第二段说空白是预留的贞操。贞操是伦理学的范畴。如果说“前世”有传统的意味的话,那“埋着我的一生”的空白,就“埋着”而言,是一种深深的怀疑;就“空白”而言,则是一种深深的亏欠。而“预留”则表示一种认领与皈依,而将“空白”视为“预留的贞操”,既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放,又是一种道德品行的洁身自好,一种操守与承诺。
第三段说空白是预留的陷阱。诗人说,一首诗里“我喜欢一首诗中/天使为孤独者的爱折断翅膀”,这是“为我预留的陷阱”。诗歌关乎审美。而天使象征着大爱,她折断翅膀则意味着大爱降临人间。这是诗人艺术的宣言,是他的诗歌理想。而这种真诚的关爱与悲悯,这样的一种诗歌审美的追求,在世俗的当下是有风险的,但诗人无怨无悔——“预留”着,这样的一种无用的艺术的“空白”,哪怕它是“陷阱”!
第四段诗人从生存哲理的层面加以思考和总结,是一种形而上的阐述与超越。上述的“一生的空白”,是怎样的一生呢?就世俗而言,常人的理想是完美,是成就了那些“尚未”的。而这么多“尚未”尚未成就、““空白”尚未完满,这样的一生也太奢侈了,太浪费了。而诗人清醒地明白,“只要此在存在,它就始终已经是它的尚未”。正如“空白”就是已经预先存在于人的生命里一样,也正如“死是一种此在刚一存在就承担起来的去存在的方式”一样。所以,西方哲人说:“刚一降生,人就立刻老得足以去死。”这样说来,诗人“在午夜的祈祷中/面对辽阔的虚无/这一定是为我预留的死亡 ”,是对“空白”的诗意描述与哲思,是对“向着终结而存在”的人的存在本质的深刻领会。这样看来,正如标示“空白”的“尚未”恰恰是存在的一种完满。当诗人面向“空白”而诗与思,当诗人在“午夜的祈祷”时,似应深怀着生的亏欠与感恩。
就整个诗篇而言,形式整饬而富有变化。大致看来,一、三段与二、四段对应,整齐中追求一种灵动的张力。极其洗练的语词,恰到好处的反复与回环,形成一种隐隐约约的韵律,使得情感和意蕴走向丰厚深邃,给人以无限联想的空间。如果诗歌再多一些自然之趣,当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附:
空 白
吴投文
我对空白有一种洁净的癖好
我喜欢一本书中
突然出现的一页空白
这一定是为我预留的信仰
我在前世的日记中
留下一页空白
里面埋着我的一生
这一定是为我预留的贞操
我对空白有一种洁净的癖好
我喜欢一首诗中
天使为孤独者的爱折断翅膀
这一定是为我预留的陷阱
这一生的空白太奢侈
我喜欢在午夜的祈祷中
面对辽阔的虚无
这一定是为我预留的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