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在这里蓄积和蔓延
——访《诗林》主编潘红莉
见到潘红莉时,我突然想起她参加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后说的一句话:“青海很美,我还想去!”时隔四年,她来了。和四年前相比,她似乎没有多大变化,美,在她身上显现出一种知性与优雅。
得知我来采访她,她急忙摆摆手说,你可别采访我,你看那么多名人,你去采访他们吧,比如于坚,比如树才……她看着我坚定热切的目光,便又抱歉地同意了,那请坐吧!
她起身给我沏了茶。
这个从事诗歌创作近三十年、编辑诗歌二十多年的《诗林》主编,非常谦虚地介绍了她的创作情况。从1984年开始她就开始发表诗歌,1990年调入《诗林》后还是从事诗歌编辑,可以说一生与诗歌打交道。早期她喜欢俄罗斯诗人的诗歌,也曾经抄写过舒婷的诗集《双桅船》。她说她的写作速度非常缓慢,从1994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潘虹莉诗歌集》,相隔十八年后才出版了第二本诗集《瓦洛利亚的车站》。“好在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进步,一直接受着诗歌的润泽。能用诗歌记录下我的生活片段,我生命中曾经的某段历程,我的成长,我一直认为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我觉得好的诗歌是来自心灵,它的自然天成,自然阐释,是不受诗歌流派和技巧限制的。当然,这种写作是需要能量的储备,能让你自觉完善诗歌的因素,显现诗歌的本质。”
诗人兴会喜空前。看到这么多国际国内的诗人云集青海,她显得非常激动:“我非常非常喜欢青海,喜欢这里的悠远,寂寥。我真无法形容我对这里的看法。生命中的苍茫,血液里的纯粹,骨子里的忧伤,前世的家园,仿佛一切都与这里是相融的,仿佛是我梦中的故乡,遥远,一下子就在眼前了。青海区别其他地方的成分太多,太独特,它的旷远深邃用语言是无法解释的。”说起青海之美,她满面笑容,开心得像个孩子。她说,诗歌节给了她亲近青海的机会,这是她第二次参加这个诗会,因此非常感谢组委会年年向她发出邀请,让她有机会再来这个美丽的地方。“说真的,我经常会怀念这里的一切,这也是我再次参加诗会的理由。在这里我有被沐浴和洗礼的感觉,是诗歌的,也是青海独特的魅力。”
“诗人们齐聚一堂,进行交流,增进友谊,也宣传了青海,关键是让文化在这里蓄积再蔓延至世界,这是最重要的。你很难想象它的影响力会有多大,多深,多远。我只能说,在世界的诗歌史上,青海会有浓重的一笔。在中国诗歌史上,青海是独一无二的,所有的诗人都会记住青海,记住这里的一切。青海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在世界的影响,做出了巨大贡献。诗人们在这里领略了诗歌的广度,诗歌的新鲜,诗歌独特的声音。我们会永远尊重我们生命中来自诗歌的心声。”潘红莉感慨系之。
“我有时候会有一点点小小的恐慌,每一届诗会举办后,我都会想,会不会这届办完就停办了呢。现在看,我的担心是多余的。青海选择了尊重,对诗歌的理解和敬意,也选择了面对世界的态度。我相信我这样说,也代表了诗人朋友们的心声。”说到这,潘红莉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快乐。
在潘红莉眼中,诗歌会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慰藉,无论这个世界怎样的嘈杂,我们的内心都会为自己留下一块净土耕耘,用诗歌的深度和厚度与这个世界对接。一个好的诗人是有责任感的,也应该是自省和头脑清晰的。
当谈起当代诗坛现存的状态时,潘红莉说,相比较前几年,写作的声音更安静,这种安静,并不是说消极,写作本身就是非常自我的,相反,在众多的来稿中,她看到了更积极的一面。不要认为诗歌在这个时代边缘化,就觉得诗歌的衰退,为诗歌本身鸣不平。她觉得,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文化只能是经济的基础,如果让诗歌站在前沿,形成时代的主流,反而不客观也不切合实际。只有在大的事件发生下,诗歌才会自然产生,并形成共鸣。诗歌会为时代完成自然的自我选择,为社会完成自我的选择。诗歌永远会记录下这个时代,留下时代的印记。有一点潘红莉深信不疑,只要有人类,诗歌就会存在。
谈及青海湖诗歌节,潘红莉笑着说:“寻找更好的方向,更准确的方位,是更多诗人共同的心声。最好的诗歌就是下一首,留下好的值得留下来的诗行,这是永远的事实。对于一个写作者,我们所能做的是,往前走,再往前走,将目光放远。世界性才是每个诗人的疆域。而青海湖诗歌节也正是为诗人们搭建了这样的平台。”(作者:胡永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