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戴永成 于 2014-3-6 11:27 编辑
站在中国汉字上的诗歌(之二)
文/戴永成
【人】
“人”字,人体站立行走的姿势。一撇,是左腿。一捺,是右腿。
人,在啃食人间烟火中行走。有阳光,就有灵魂。有月光,就有爱情。
人,睡在忆梦中就是历史。人,醒在日子里就是现实。
人,在摇篮中生,在坟墓中死。人,是有思想的。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是有哲思的。
一个草根诗人说:“人,行走正直的一生,不仅要靠脚印,而且更要靠灵魂”。
我从诗歌与哲思中找到了“有灵魂的人,才是人”的答案。
【明】
“明”字,一个亮丽的中国汉字。
“明”字的眸子与字魂,一种灵魂的亮度,是所有的阳光加上月光。
“明”字的生命血脉,一条光明路的长度,是所有的白昼加上黑夜。
尘世就是这个样:日与月、阳与阴、明与暗、白与黑、爱与恨,共存于现实的平台上。白飞不出白,黑飞不出黑,黑白容不得颠倒。明枪与暗箭,对立成一种刀光剑影的哲学,写成历史。
“明”字,一种光芒的内涵,外延出坦坦荡荡的胸怀与海阔天空的内心世界。读读顾城那首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我仿佛理解了“明”字。
【草】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地性生草,山性生木”。“草”字,一生以大地为母,以泥土为血。
草,是春天最先萌芽生长的植物。“草”字,吃的是泥土,吐出的是草色的血,染绿的是春天。
草,以根攥着泥土,泥土是草的命根。泥土垒起的村庄,就是草的家园。泥土舒展的田埂,就是草的道路。草,最终将同泥土一起死去。
“草”字,是有诗意的。草,早就长在《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些水做的草色美人,鲜活着古老的爱情。“草”字,在楚辞中发芽,在唐诗中开花,在宋词中结籽,在清文中灿烂成《红楼梦》一道菜,任天下人咀嚼。我就是被草叫醒的草根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