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中国汉字上的诗歌(之四)
文/戴永成
【路】
“路”字,在我的意念中,理解此字最深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美人香草,另一个是鲁迅先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读着这两句名言,仿佛路标立于我的灵魂中,导引我在人生路上行走。
行走,是人生的一种方式。所有的脚印都在走路,所有的灵魂都在求索。
横着行走,坎坷也是路标。竖着攀山,双手也是脚印。
路长,是一生。路短,也是一生。路宽,是一生。路窄,也是一生。
蜀道难,天路高,登高难于上青天。其实,世上最难行走抑或攀登的路,是心路。或许行走了一辈子,攀登了一辈子,那条心路依然路漫漫,情感的脚印依然没有终点。
【林】
“林”,是一个会意字。山,是林的父亲。木,是林的母亲。山性生林,冒地而生。
林,是大山的一根根骨头,敲打风雨,叩问岁月。木,做成大山的女人。一个木,是山妹子,一木变成林,双木林,是山妈妈。
山,是山里人的家园。林,是山里人的血脉。一茬茬老树死去,一棵棵新树长大。一片片林,山里人的香火不断,绿色的血脉源远流长。
林,是一棵棵相濡以沫的树组合的集体,是根连着根的父老乡亲。那些碧绿的、衰老的叶子,都是树的眼睛。叶子,一岁一枯荣。眼睛,闭了又醒,醒了又闭。山里人就像山林一样,活着硬朗,长成心心相印的绿色长城。
【山】
自从我认得“山”字之后,便开始寻找山的血脉、骨头、灵魂、信仰、家园与道路。
山,是大地之母的脊梁。中国的山——珠穆朗玛,是世界昂得最高的头颅。三山五岳,是中国大地的骨头,每一块泰山石,每一棵黄山松,每一朵雪山莲,每一株昆仑草,都是中国骨髓里的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的诗,像一把利剑,刺痛了中国的哲学与一颗颗灵魂里的简陋美德。
山魂,是被一滴母性的水洗亮的。一滴站立的水,是山的瀑布,是山里人的明镜。一滴 躺下的水,是山的血脉,是山泉奔向小溪与大海的梦。
我把自己也交给了山,让山塑造我的骨头与诗的骨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