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主义的诗歌观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相对的,都是对立而生的。局部亦全部。全部亦局部。从宏观来讲任何事物都是局部,而狭义来说,任何局部事物都是全部。局部主义是一种理念,与题材大小、篇幅长短无关,它是以局部的视角去透视广阔的空间。同时局部主义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不严格限定创作的具体形式、手法和风格,反而主张包容并收,不排斥任何先进的诗歌理念和技巧,局部主义更强调局部主义理念下的自由抒写。广义的说除了假大空的作品,都可认定为局部主义作品。局部主义更关注具象,选取普遍意义的典型个例,揭示社会和生活的矛盾冲突。强调各种对立面的碰撞,各种视角的对比,以及局部与空间的想象!而它的指向是明确的,审美是多元包容的。它从局部出发,而所挟持者必须大,空间必须广阔。它的魅力就在于诗的真和诗品与人品的统一,以文字诗学融汇行为诗学向生活延续。局部主义不需要清晰,不需要完整和明辨,它只反映真实和揭示矛盾,它让你思索,而不会告诉你答案。
这些都是废话,诗歌本身就是局部主义的诗歌。从唐朝到现在的诗歌,有几首不是局部主义的作品?
局部主义的宗旨是:口语意象,先锋探索。关注现实,冷静批判!局部主义的理念是凸出一部分,由局部而还元整体。强调作品的细腻真实可感,同时具有张力(辐射性)和可读性。在创作手法主要是用口语意象和冷写实的手法,聚焦凸出局部,以很小的点辐射很大的面,强调新的思想观念、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批判性。
“是用口语意象和冷写实的手法,聚焦凸出局部,以很小的点辐射很大的面。”这种手法其实也没有什么新意,在小说里可以有一种说法叫:只取最关键的视角,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这些技法都是别人玩剩下的。
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里还有一种来自古典印象画派的技法,就是用全部的视角来表达更深层次的维度,这种技法难度非常大,也只有后来的《洛丽塔》做到过。
好吧,我扯的有些远
其实我觉得这里的谈论少了很多东西,如美学,哲学都有对局部有着不一样的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