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2014年3月号,总第49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O$ {% q! Y/ _) Z3 T! W' y0 ]
, o% U: G) g* q8 Q
(2014年3月号,总第49期)
5 L9 K0 G" d# O: B  f( Q( K: y0 X# y# ^: m7 V, Z
主编:也牛

* h- d/ T# Q# `- m3 O. ?4 |
$ Q7 o% L/ d, W8 s3 Z【作品部分】8 P9 \, x9 c; N! k! b
& ]: s; B/ X4 V/ I* U
忘言- q1 D0 e1 w/ I4 j. q1 ~
作者:南北2 j) {4 {8 R- q

. k/ r( U) r- a$ O; y4 {; \面对青山
" Q0 z$ \0 I/ ?  W5 o我或许说过什么0 j# u2 Z, y, R. H1 E; \
此时,都已忘记。
9 |* S' H. |: s8 |2 ^- R
2 }; s. Q: A) l; m& e+ X  Z6 l山中有寺0 G9 c; l6 f1 n9 \* j
寺中有僧
8 }; p% B4 ^- N0 T4 p3 _& z僧在一棵紫薇树下。- ?  Z" ?- V$ Q! }% N
+ F8 f6 y7 V* g! N. j7 v
推荐人:也牛8 r% h/ g& _7 D4 V
推荐理由: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语言文字都是相,如镜照影。而真正的禅在行住坐卧,运水担柴的功夫之中。觉者自悟,迷者逐影。
$ t! v, u. `4 t8 O: k& T1 P6 d* E2 B( M+ g. m

- l: T1 m3 J3 U0 q& l. M种草莓6 k& m) S: V. D, [0 [% G7 x! N
作者:南北
8 i# F" t+ M9 O; M7 ^* D' ], C5 `! Z( G( V3 M, p" x4 `
草莓苗是何兮! O9 ?8 V6 _% c- {4 I: B" d3 b) f4 S
从淘宝网订购了快递来的。
/ z, Y8 m! W* _8 L; H9 m+ K) @我用红砖,在向阳的木露台南侧4 S+ l- N% w' j3 m1 t* B* x5 S9 m
垒了个花池
  J( g6 n; @# ^1 G/ e在庆慧庵边上的灌木丛下) d1 y+ X' Q+ A3 B% \
挖来几桶腐殖土, v' z$ w2 B8 P0 A
然后把草莓苗栽进去
( U: h: i' C  V7 w1 V/ E8 y" Y浇了好几遍水。
2 ~) `* `( U% M, D+ V
2 |8 ^. C) Z/ K0 x8 H3 h2 R何兮说,等草莓熟了/ D$ R1 m, j1 o3 t% ~; p& k
他要来吃。
' z3 y" L4 p: V1 N我于是就等着他
- |0 m, J  ]. {4 S. y8 ~来吃草莓。
# F( k4 J  M  H! F# s$ P, w2 @4 `" }, }; t4 p* }% O
2014-3-3,现代禅诗院。
. M4 O: x/ n8 {- A3 m
; t. R8 f1 M. S: A0 I% L9 o$ {推荐人:也牛
2 V+ S7 o  u$ `4 P) A2 s( W: m推荐理由:禅在日常生活中,在当下。所以禅林中说“平常心是道”,说的是无造作、无取舍。这首诗就这样“何兮说,等草莓熟了/他要来吃。/我于是就等着他/来吃草莓。”应机接物,蕴含禅意。
$ K+ ~, ^1 q; P6 D" D4 a) S! j8 [# D) ]$ g8 i3 ~; V" l

8 l' J" |  k! V小米* C. D: E( \6 d& _" V" _
作者:南北
6 F; \3 _& u. Z# h# P- E2 G/ a6 M# O$ j& a+ H9 L
金黄的色泽佛身那样。
- d, S2 |2 R* K) F9 q9 A: d6 H+ f微小如一粒世界的宏愿* Y! p9 M8 I) Q
遍布天地。
/ ^: X) ?% f0 H8 W) v; C/ {" U. F2 N5 l
那些年少池塘里的光阴
, x% }2 b- f! M9 ]; Z至今倒映着的
, }& f  f4 A; d+ V4 X是谷地里一块绿影流动的夏天。
* d, s" e, b" c( I& O0 P2 u; s, m4 v' [8 A1 k
推荐人:古石
# Z3 u& X! P; r9 W推荐理由:时光流逝,世事变幻。在流逝变幻中,我们需要坚守,坚守生命中那些朴素而本真的东西。这些东西或许很“微小”,但却很“宏大”,遍布天地,具有普世意义。
, e7 W# K, H' O' V* J3 w! u: M
" V8 N0 C) b8 G4 ]5 r5 p, g
# d- K! y) p, l/ d( s插花# Y: g' ~& H) d/ \6 C
作者:南北' h! @2 y- t) x, n: j

4 L) p  o  W& V3 ^" k$ J" l去山里散步。看到野梨树开花
) F' Z( c) x; _- ~5 T4 X就折了三枝。: ?; E" ]+ [( i5 N0 b/ }7 G

/ p: U  g* a. g( h3 C  {将一个闲置的石瓶洗了
! y" _4 F0 y& L- ^: z将野梨花插进去。
/ }" X1 {& C1 f3 O; N& g+ S
% [1 r4 T, B! k8 ^! b1 G. f: g3 l每天往瓶里加两回水9 d& {) ^. A8 S1 t# R* r
每天坐下来看三五次
4 Z% ^& I+ }; R7 C1 h* ^/ k" Y7 N+ b0 U2 G8 X% |
2014-3-3,半山茅舍。
) t& G  \, G: U0 L
9 F5 q3 m. z9 a. V. S$ U4 K推荐人:也牛* }* x  k9 Z1 R$ x! f( z
推荐理由:禅是一种心境。悠然,自在。(来自诗歌流派网)& E/ b) V+ w2 R5 s( P9 o- \8 k4 X
0 H3 }5 U1 ]) p$ w
& p, T% S4 H6 w2 R
半山篝火——石上硫二访现代禅诗院! h2 @8 r, G+ C1 p% E6 J- P. l( b
作者:南北
" L( v8 S' [) q  e
9 Y1 x4 e& x) J虽然三月了,但$ ?" t7 ^, A0 |! `  `
半山茅舍的的气温,依然是
6 L$ Q4 ^6 k+ K9 b9 h, t昼夏夜冬。1 S& W& S/ p0 e' r

4 Q% {! D1 ^+ i! d' i8 R& t于是,我们在夜晚点燃篝火。
' D" C9 k! E; x2 M" O上山那夜,篝火烧落了山月9 w; G- f* I+ t6 {6 |
临要下山,月光就浇灭了篝火。  S& J) |: c) Z8 o

& Z% a- {" N& w, ?% f( ~推荐人:奥冬  h$ [5 _& `) q1 _
推荐理由:篝火烧落了山月,可见热情;月光浇灭了篝火,可见清静。热、静之间,禅心自现。; C8 a4 z/ m5 M2 \0 v

! U9 h9 P& t1 y- c* ], d* i& o/ \5 C3 m1 q- q
沙滩和海水
, I) c- N+ [# R. M作者:碧青:. a# S! g  t7 ]9 c& g4 w

# e5 ^( w  [( l, ?! j8 j6 d沙滩上的那一幅画* a6 l' J) {2 d/ U; P. }
已被海潮
) [3 ^5 J6 z: g0 k' Z% Q3 P悄然抹去
! O- H- Q1 x: m. {8 |6 Y+ q1 o6 Q; v) r6 A; V
像涤荡
; j4 o/ |" S  D# j身躯上的印记
! V+ o2 c1 s( O复原时光无痕的初始
. ^' P0 I/ l# I+ P
$ g6 `5 a7 t9 n  r8 A% D沙滩
9 Q9 [3 B4 V! w( S还在日夜守候  拥抱和品味$ f1 [$ Y# \. t- A7 \1 T! C4 B
潮涨潮落的海水
7 g( g2 k# A* ]( K5 D# P" [0 s& o1 Z
推荐人:也牛2 A# a: e5 {$ m8 `# h
推荐理由:沙滩上的一幅画被海水抹去,这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是无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众生偏偏像沙滩一样“还在日夜守候  拥抱和品味/潮涨潮落的海水”这是牵绊。禅是放下,是归零。诗人用心良苦,拈提学人要写好现代禅诗,就必须具备一颗参透的禅心之理。
9 p( E( d. ^5 Y4 N' G% E- d
* s/ `. n# X- c1 V5 L* `3 {. X" L; \* s- \4 S0 K' M% O" M
不能: F; d" M: Q$ W% u& b& t; k
作者:昌政6 }1 n' ~5 C% |

" @: ^' g7 ]9 I# _我不能让一只陶罐回到土里去
6 f5 m( q7 i4 A& ?1 i3 w+ H) L8 u它毕竟怀过火" y' n2 X/ D3 A+ F! a) J! }
以及满满的江湖' I1 K% f0 x5 M; e* b7 P

/ w0 k. h5 S, b+ \! q9 ^  M碎片
  X6 U  G3 q! h8 t以及碎片上的指纹4 `% n% }0 B  [' S' x
仍也不能回到土里去 ; n, l! q0 Y4 P. [  B: Y
+ w" w9 j8 \& ]0 B
推荐人:也牛
% B5 ?; R5 P. t  |6 t; ]/ i推荐理由:这里暗示一种突破无法克服的障碍的极度意志,暗示一种被背后某种非理性的或无意识的力量所驱使的意志。这就是禅的不合理性。
, d& u& X# i  b) Y! B" v$ g. n8 I* q( Q4 W6 i

7 H% ~" y7 |' ^: E- {一瞥
9 N. K/ A+ a' H4 I; L; N; l# d作者:昌政$ ?% L8 m# z' j5 V2 T) o2 V. h+ e! D

5 I, W# `7 Q$ l' l往窗外望去: a$ A2 w% d, z* L( V
看见的是室内的反光
8 Y$ T1 Z. C7 K% `街面的夜景都被玻璃挡住
. Z" n4 J4 y* ?他们说灯太亮了
2 y2 l' y1 B5 e  w7 ?
/ a7 J6 W% f& f- E7 x& n推荐人:也牛
- ~1 x2 q& n2 p4 N5 Z# ?推荐理由:铃木大拙在他的《禅与生活》一书95页中说:“当我举起手时,其中有禅。但是当我说我举起了手时,便没有禅了。”他的意思是说呈现。呈现本相是禅的要旨。这首诗呈现的是一个看似不和常理的事实“街面的夜景都被玻璃挡住”,而事实确实是被一块透明的玻璃给挡住了,原因在于“他们说灯太亮了”。是灯亮呢,还是我们说出了这个?这也许就是禅的究竟入口。" [% t0 R" _8 F7 F* d& W

% v" R3 A5 o% j2 v, f
  P( Z4 `! C+ {+ O海安寺
, L. Y! v0 B, U9 u+ a作者:昌政
0 d4 Z" q) w* ?6 d" E% c9 P- m. I1 G/ a( k$ F2 x# n
今夜乱成不可收拾的惊涛骇浪7 B' ?0 P! L) W. Q; W+ |& ]  v
所有的船都在摇晃
$ }" Z+ M* u( j; Y) V却有一条带鱼
5 F" A2 k- m- f/ v% T# Z. h游进禅室7 [7 G' r0 X2 r6 p
卧成了+ P* h, m0 }( n' @3 }. X9 Y: }4 n
月光* B0 O( ~2 A- l* _# {7 [, V
想必脱离了苦海  Y* f7 Z. g+ ?* ]% a6 B

9 @3 U+ S# h( _8 u, o5 `, z推荐人:也牛8 Y! P+ @/ D  y1 W4 W
推荐理由:月光潜水,过不留影,苦海只是它物。而作者化静为动,月光入水犹如涉足江湖;而后又从动到静,写月光从生到永生。笔下波澜,禅意荡漾,最后都归于真如。
: u2 ], M, t1 S( J
; P  @# g0 W  Y3 H! O4 G- g6 P
( b: d+ s, b5 c0 F0 @7 M" f静默
0 ]4 h% l" @& T2 C# t1 U- d作者:也牛
9 E9 c8 z( w% |8 N9 m* M5 t, x4 L3 e6 E  s4 ^
$ B4 E, i3 W, k3 f这是一口' Z* f$ j/ v) F
积满雨水的山塘——" A5 v! g( f7 x# H  N
7 Z# u* l1 g: h2 v  R/ ~
当一滴蝌蚪长成青蛙
: Y8 `: L- i! c2 Y: J" a跳上岸来- g9 ]2 m1 g7 Q* k* v
回头看了一眼
, {. H2 X5 T$ Y1 p. r& d) }6 y% H7 j) I
——从此0 w4 i& Q' I, H$ r" s* b; T
不再问此岸。彼岸
$ n  |3 y6 o0 E9 H' H5 w
6 `: E* N2 {& [0 {推荐人:古石
1 t; b: g& J, k) m. j5 @推荐理由:从一滴蝌蚪长成一只青蛙,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也是认识本相、觉悟生命的一个过程。“——从此/不再问此岸。彼岸",这是一种禅悟。! z$ {: \7 k$ i, K. Z* a

5 M' U1 x* X7 Q+ h( e  K$ J' A- D/ ^' z* u4 K( T4 U3 Q4 ^
好地方2 q4 u$ p/ E8 H: ^( L
作者:冰河入梦4 V0 I$ G/ `; V0 q" g( Z

2 p& t" o: M, D" I; t2 G7 G* D山上的好地方+ }) z5 g# G& o' `- p8 e5 u
除了寺院+ w$ l2 E8 L. C" l* ], d
就是墓地
1 Z1 t& a5 l% {+ m8 M
. t  n- k4 R7 c0 s, J! t" R( p寺院 栽着菩提
$ f3 u4 S) v( v& |墓地 长着杜鹃
; ^8 ^0 ]2 i6 h6 s% f8 Q. Z8 c* y$ m3 b: a6 b2 W
荐者:昌玫3 A1 Y: B2 S1 n- ^+ s/ `  \' i2 {( g
理由:以简单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佛理禅意:无分别心。诗有意外、惊奇之趣。
- [# G) i7 O4 g( j, Q5 @! k& ^/ n
! q  A% M0 m6 ~- r  S7 _: }- \
/ L9 C. ^$ i2 O7 z# n4 ?山居——忆现代禅文学院小住$ ?: I/ N& j1 [) l8 T4 t
作者:奥冬2 h$ o4 `" i2 C4 R" `

0 o- }; a5 I' w1 z雨后,青皮核桃落了一地" d7 G2 k' X# t+ x* Y! C# O
推开木格格窗户
) j. q* `' V0 S: S9 D满山鸟鸣穿堂而过
% t: G9 n$ N! y$ |$ q7 I; n
) D$ k' D3 a4 M6 _  p推荐人:南北: @& a( H' p+ e% i
推荐理由:虽然只是几个细节的呈现,但已经完成了自然禅境的呈现。, Y$ k; O  G& O

- e& j4 N8 E' t+ b" ?0 g9 S/ ?
1 U% @' |; Y5 \正值春日. @  q- z6 l7 a
作者:怯情
+ H" u& n$ N9 ~: h" {
" O* f0 K- V/ @9 M& v8 H面对西潭
. X0 R2 B; c* j: s4 P7 O我想起海子的诗句:
. h" O9 [9 x- }; E/ y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x- `  ]6 u  y$ Q& _
3 o  H) c& G# u% v3 |此时,一块石头9 h% b) h! U, n; ^2 g; t+ }
从山坡上滚下来扎入水中
1 U+ E. g+ S$ z2 x9 Q绿色响了/ R2 b# J' ]1 @0 g4 j8 S; U

( e1 T4 B  T  c+ l2 ]推荐人:也牛8 a# ~1 I3 }4 H, v
推荐理由:禅不是顽空死寂,是活泼泼的生命风光。“此时,一块石头/从山坡上滚下来扎入水中/绿色响了"一派天然禅机。0 C$ T7 J& j( T4 Q: O
4 }6 C1 I) p/ f+ W

  N- ]9 q5 e9 _! Z: m屋顶上的月亮) f7 \/ ~8 P  w" x  G6 R1 F9 E
作者:刘频
6 {1 }  A& x6 g- d0 S( [* y6 s' {$ ^# {; w4 q7 v2 n% G" F* Z" D. u
月亮总是和我的屋顶
7 ?3 S. L2 @' W' v3 T8 t0 z/ W保持着固定的距离4 k6 L2 W9 H9 B  p% U
在我三十年的仰望中
& q9 P4 A7 q0 }" `6 d6 H/ W它也不肯降下一点点
5 K; X+ [6 p8 k  e+ K5 d2 N3 h4 l3 N
推荐人:碧青
2 U) U- [. ^* z) D/ L推荐语:
" N. W9 Z( Z  b  G7 V) v    屋顶上的月亮,是自然天空的月亮,亦是诗人心空的月亮。在三十年的时光流逝中,月亮和屋顶的距离不变,亦是诗人仰望的终极之月亮的高度未曾降低。变与不变,奇妙地合一,组成了一幅具有永恒意味的图画。
3 z/ R7 Y6 ?( S0 a. Y5 C- O' u/ l, x- {/ D  _

% o: g5 G* |) H" X店铺里的吊兰4 \3 w, D+ p4 R7 t& ~
作者:图书拥百城
: K. q- D4 T% x5 v* O
& D9 d+ @, G  j4 q8 v喝茶时,阿0就会想起来
/ ^2 M  |) C' J4 ~% p% l给店铺里的吊兰浇浇水
& a8 b/ O: l' f6 Z7 f
# }; s, j' N' R& c7 Q6 w雨天,也会把吊兰放在露天
3 G. I8 a$ b/ n/ ~" q, B4 r洗去它们身上的尘埃; {& }7 i5 D( ]0 v; {2 ]$ S
" a& I' l/ `2 Z5 n- c' k# @" K
然后摆在灯光下* y: z& k( D% l6 K" W, W
静静欣赏它们的绿色. {9 [) Y& f% ]# X7 K
& {7 h1 \0 K3 o- ?- N
2014.3.9' b6 V( M- m  Z6 y
$ O- G; T4 \7 |$ B! |
推荐人:碧青
  o: E, L( c2 q$ |& Z, K# ~推荐语:爱,已贯穿平常。想到吊兰就给它浇水。雨天,就把它放在露天,让雨水洗去它身上的灰尘。这样,才可以在灯光下,欣赏到吊兰的绿色。这首诗里,吊兰、雨水、灰尘和灯的意象,给人丰富的联想。看似平常的举动,一个动词“摆”字,透露了诗人的内心秘密,亦可通过它来接近诗意的核心。吊兰没有灰尘了,“灯”亦亮了,诗人亦直接面对着吊兰纯净的绿色。
0 y5 w9 C5 v' u  f
  y, ~( i4 H. h' g6 O2 u7 G
4 Y$ G% Q! ~0 X/ C" F3 O梅花开了
$ n, D7 V$ ?/ [作者:稻香梦# b5 M* _) A2 B) Y9 l  s3 C8 P' P
# ]1 q, A1 w5 P1 A/ J8 `
寺里的梅花开了
& x/ s4 j5 ^$ o! r: o- Q; b' P2 F寺外的梅花开了8 ~/ \! v: G4 i' o, m- J' e
春风的眼里( b* u# M0 ~8 e& V* ]4 u' e# ^
凡间寺院并无边界
* ~2 e3 J. V2 S, }' C+ P" ?- P! Q0 I) z) o" E6 v, k
阿呆的木鱼敲啊敲
* P3 o+ C$ H  Y. S敲出了一只蝴蝶
) e; n; Y, f+ x6 r3 `5 z# o
" _: k$ R4 Y& o! n推荐人:奥冬
( V- n. Z2 D' L9 p$ f4 t推荐理由:清新,活泼,灵动,春风的眼里,一切并无分别,有禅意。木鱼敲出了一只蝴蝶,把春天和木鱼都写活了。(燕子回时语,完全赞同)
3 M6 e: p& E* u* ~1 o
6 ?9 V3 K% n* _6 }7 i6 W
& [6 @1 d! i+ p$ f% v玉龙雪山! ^7 N1 e/ G7 S" g
作者:苦李子  q( y) b9 Q5 k( M) b, ]* X2 O5 e
! R1 d; m) t( z; P/ v4 t# c0 b0 X
松、红杉、冷杉……5 I  H8 Z4 s, N1 q( K+ M
婷婷玉立
# ]$ d% U  X$ [5 a: {7 Y雪茶、雪莲、麻黄……
( Q8 U7 Z. |0 n( z1 `暗流涌动
/ f& y) p0 |4 q# ?穿着租来的红棉袍
5 V9 ]1 H$ W& i! ^  u* g我们瞬间气粗
4 N% O" Y/ g, {- L  n: G高高的缆车指点雪山
( V/ R$ y' @4 u6 e9 V( n+ P甘海子,蓝月谷,玉水寨
4 M( V# u2 ~. ^美,一掠而过
/ w; v+ P: N7 w8 b, @! G* k6 H3 V
牧场开满金色花,众多的牛羊* J9 U$ m& V( V9 u4 M
被一杆皮鞭牵引
- A# ~3 z* `! z8 A) Z% C来来回回( l' w  D4 I. c" H( C0 r
不辱使命,四周
$ A5 J& V/ o0 u5 o; _- x5 y. d植物们也配合默契
  C8 k& `$ q- ^* b各有各的姿态* K4 q% S% k+ D* P7 d+ j% }
各有各的风骨,打造
3 e& N9 u" Z# ^" ], N" M- f镜头里绝佳的背景% {8 `$ }5 e- m  a
8 N- w4 ?& Y6 [  h/ w
众多导游口中+ q6 u4 h. D: e: Q) y
殉情谷的故事
5 |, g8 Q- M) o' }不少一字亦不多一字
* M) x: M# Z% o: Q+ G4 \7 T% I  Z& I) X感叹或者唏嘘,我们
" g! G" }  ~3 T1 p0 W* }; }" c动作同步,表情一致' l6 R# y+ g5 x0 |, ~1 x
3400多米的高峰
- Z5 H7 b" I  A: _镜头拉长缩短,缩短拉长% {- k: I5 X7 @, K( G% ^
雪山依然遥不可及% X( F8 B( P- T% Q
传说中的冰峰塔林
2 b+ ^/ x) X: O" L  {也了无踪影,游人还在到达
1 m+ d/ ^1 x  P0 U2 P& y, ]前,不见头,3 B) a! o# H: F+ e) E4 L9 [
后,不见尾
) Q0 P! o8 _; j" b& n失落隐隐躁动' y; a( K7 A5 Q8 j' |; Z

' y- u, _* ]' }4 `9 I: Q9 b悬在空中,脚下的雾越积越多
2 N0 Y$ {( L: k( ~7 S5 p9 v/ w7 M3 q踩着缥缈的河流
2 C# H/ s, M$ f( ^. d/ Y雪山,依然玉龙般静卧2 K9 w$ u7 p& H
心无杂念$ q& p3 B# G0 @( L' y1 S
任凭嘈杂,远了,近了7 X& O" e, ]  }$ n( m* }: T/ U
近了,远了……  : H* l) v2 @" i1 C0 o
* ^6 G+ ]( b- {3 F. Q
推荐人:也牛8 p2 _5 U/ f! w/ Y
推荐理由:什么都可写成现代禅诗,只要你有一颗禅心。禅心就是关照,如如不动。苦李子的这首诗,其实是一首游记诗,但她用的是禅的观照,写得很入味。# B; l) R) d. K/ T) i  D1 H3 B
2 k* B: t& h1 t6 I- y1 q' u

& L5 Z0 P7 r1 n, t4 H1 X木鱼
4 n' y3 D) s" D7 P( ?作者:稻香梦
9 D2 X6 V% x& ~6 W) |0 [2 j; E6 a3 h3 ~5 `
当鸟静下来; {8 U( ?: t1 l; f) w/ ^$ l9 U
静成一个个有核的巢1 a" `; k$ q0 p0 h# S
便总会有一些不安分的树
5 m; S, u7 F5 u7 {- I) j6 y# n9 z游来游去( t8 O* P# U+ ~5 B0 a
游成一条条鱼1 h2 y  G' Z9 X- @7 B1 P
+ c' f  R% [1 x4 x
当江湖动起来
0 l3 D7 Y' j9 m0 K- Y- x/ g动成一口口有碗的食物
7 J/ @/ }. I$ s: x+ }* q) ?8 S便总会有些厌倦的鱼2 W& @, X* C+ {6 O
静下心来7 g$ L3 C# s  L) d/ `5 a7 C
静成一棵棵树; L7 g- m- f5 K

! D7 ~1 s& i: {0 G" B有缘的木和鱼
' |& Q$ d0 f  o4 W  N$ i# y& P1 ?2 i终于在佛的微笑里2 H# ~6 [/ @5 c6 S! J6 {5 B. v
相遇
8 Y1 a* V+ l/ S, c! I2 q
1 N$ G5 F% `" t: z& s- ?* N  A0 \- e) k推荐人:南北
( J" t( B: v6 @+ K推荐理由:这首诗是一首很好的现代禅诗。因为它在语言、手法和结构上,运用并体现了诗的现代性,而在整体的境界上,则呈现了禅意和禅趣。+ |. V  @' @& K/ Z* F5 t3 D
  
3 `+ n  ^$ ^" k* g% p3 A  D
: L$ z) K0 }4 J+ b" y【综述评论】4 g* c' w; e# V! c' U- P3 E

; P4 E4 b, e- ]* H无常之美# K* b; ]1 n, [/ U9 P) a$ j& ?' l
——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310 P8 K/ {$ ]* k: d4 j/ I
作者:南北
3 d' s$ S& ]. `3 x9 l4 T) D" y0 O! u& s# N. R0 U! F( l. s' v( u
1
0 w2 D6 R- g! p; r: j6 r5 m( c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常”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发生着的一个日常现象。譬如一个人的死亡,一只茶杯的破碎,一朵花的凋谢,一座房屋的倒塌,等等。这些所谓的无常,也就是各种原因导致了事物的改变,毫无任何神秘或值得诧异之处。但当这种常识性的现象被上升到哲学或宗教的层面时,很多时候就会被神秘化,产生不解或恐怖效果。; f) B! `4 O" M
我们知道,一种符合了客观存在或演变规律的常识或道理,被称之为“真理”。那么,存在于世界之上,事物之中的“无常”之理,也就是这样的一个“真理”。而揭示了这一“真理”的所有言说,特别是借助于诗歌的优美语言和特殊形式来进行的这一揭示方式,所体现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真理之美”。- l* L/ S7 A  D& a
无常,是佛学里面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是其最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到了中国社会的唐、宋时期,禅家更是将无常思想纳入到自身的具体修行参悟之中,并进行了内涵与外延的不断丰富和拓展。% Q6 A& p- _1 M, A2 j
无常,是说世界(时间和空间)上的所有事物,无论有情或无情,有形与无形,都是在不断生灭变化着的,都在不断的重组与改变,新生或死亡。无论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也无论是我们人类自身,还是由人类创造的诸般事物,包括那些神灵魔怪,各种建筑器具,甚至是宇宙星球,都没有一样可以脱离“无常”这个命运裁决者的支配。永久,不消亡,是不可能的事情。惟一不同的,是这个改变或消亡的过程,有长短疾迟的分别。长者可以千百亿万年计,短者只在分分秒秒的刹那间。0 j& A$ ~& b. o. ^0 Z! J
一个人活了一百多岁,每天面对着自家门前的一座山峦。在他的视觉之内,山的形貌可能是从无改变过的,并得出结论这座山以后也一定不会改变。但他错了。其实山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而且正行在自己重组或消亡的道路上。就一个百年左右的人类短暂个体生命而言,你消失了,但山依然在。甚至你的五百代孙,八百代孙,也依然可以看到家门前的那座山,外貌轮廓上也似乎并无什么大的变化。但这肯定是一种“不觉悟状态”下的错觉。; \/ m# j- @2 u/ R- t* C# g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错误。三百年前的月亮,与当下眼前的这轮月,真是完全的一回事吗?答案不言而喻。三百年前,月亮上还没有过人类活动的影子,而现在人类已经打算着要在上面筑屋居住了。
; e$ q( N. m/ P' m8 O0 Y2 y$ v' j) r" A  \
21 {! o0 E$ f3 V& {1 R  X
无常的发生,也就是事物的改变,必须具备了一定的因缘条件。因而,在变化过程形成的那一条线上,如果你处在某个节点上,无常的改变,就有了方向性。这个方向,决定着你的喜怒哀乐、离合悲欢。如果事物改变的方向呈现了你希望的结果,你大概就会欢欣鼓舞;相反,如果是朝着你担忧的方向,出现了你不想要的结果,你便会沮丧苦痛。这是作为世间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人之常情”。" m1 N  \/ A5 J
将“当下”作为一个节点,事物的变化是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就要看在这个节点上各种因缘聚合后的推动力量。也就是说,“无常”并不总是朝着背离人们愿望的方向行进,也不总是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行进,而是有它自身的规律性。这个规律,就是它内部各种因缘聚合的作用。人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去改变这些因缘条件,让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多一点,以期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虽然,在大的事件中,特别是自然界的变化中,人为的作用很有限。2 j' u. K$ Y+ b4 {% r5 f
事物运动方向的改变,不在末尾处,而在过程中。
2 G0 \7 Z- X9 X+ _$ }尽管无常的行进过程,有着方向的不同,会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结果。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不变的,那就是一个物体或一件事物的最后坏灭,然后,进入到事物没有产生之前“空”的状态。
9 J, E" I  Y" }3 s# Y  f/ J“物质不灭定律”所告诉人们的,是事物形态的转变,而物质的内部结构依然保存着。如一只玻璃杯粉碎了,成为了一地碎片,但玻璃的分子结构并不因此而变化。这似乎有点像“灵魂不灭”论者的观点。人或另外一些高级动物的外形躯壳,是可以不断改换的,而里面盛着的灵魂则不改变。这个外形躯壳的不同,就是它的居住者“灵魂”借助躯壳所作所为或修炼的结果所致。
) t/ z% ~' X1 v( C& A但我这里所讨论的“无常”,虽然包含了这种躯壳形貌变化的情况,但并不想对于“分子”或“灵魂”去展开论述。因为,这将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从“无常”的观点去看,“分子”或“灵魂”也一样不能永远永恒。譬如铁的分子,它在遇到氧的时候,就会发生改变,成为另外的一种物质。& H( e( X4 j8 J. p4 L9 ~
不过,对于真正的禅者来说,会对所有事物的无常改变,都待之平常,视之泰然,一心不乱。这是觉悟后的状态。无好无坏,无真无假,无暗无明,无喜无悲。一句话,所有的分别心,都已经悄然放下,泯然消失。; U1 B; y& c* j* N* }$ E  Z% @

8 u3 R8 `5 p, Q) u( G, f! R7 s36 B! _& h/ X6 T6 ~* o
诸行无常,无常即空,空而生美。这个空,在无常进行的过程之末,是最后的结果,是解体,是结束,是完全彻底的坏灭。然后,才是新生命的开始。3 L3 w; w2 d  \6 y5 U
空不是源自无,而是源自改变,源自事物最终都必要坏灭的无常本质。既然所有事物,无论过程疾迟长短,最后终将坏灭消失,那么从结果上说便是“究竟成空”。空,是生命道路的结束,却又是另一段生命之路的启程。在一个空或无的地方,新的道路才有机会被创造出来并延伸出去。如同你要在一个地方建造一座新的房屋,如果这里原有一座旧房,你就得先拆除后才能开始建造。
" n0 S5 t9 C, s1 `于是,这无常,这无常导致的空,就充满了灵秀的动力,充满了一种看起来神秘难言的大美。$ n0 r$ N3 m( V; U- y" _) X7 C- Z0 f
无常之美的的境界,当然不仅仅会呈现在现代诗歌中,而是可以呈现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譬如绘画、雕塑、园艺、戏剧、电影、音乐等等。它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来体现这一“无常的主题”。1 X; E6 t* E) ^  V
当然,无常之美的最终体现,是在世界生生不息的生命中。/ f% n3 y! N2 A2 L
正是有了坏灭和死亡,新生才给人以惊喜,给人以憧憬和希望。
. o. p' g9 T0 B# d6 w* K" r, Z' y花的败落凋零,带来果实的生长和成熟。果实的成熟,又包含着新生命被孕育的希望和憧憬。生命的轮回,是无常规律的具体呈现。生命的任何美丽,都是无常之美的呈现。如果没有这些无常变化的发生,世界就将失去动力和源头,失去机会,新的生命和希望也就不可能再现。没有无常之变,就没有世界的多姿多彩和不断前行的可能性。2 ^/ c- U' i# ^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的就是这一无常改变中蕴含着的无限可能性。- h% Y2 x, o' X. c$ I
所有新的希望,都建立在原有事物的终结败亡之上。如果生命不是短暂、无常的,如果没有死亡和新生的轮换交替,这世界该是一种多么索然无味且令人恐怖的景象啊。正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所以我们对于自己和世界,才不会真正绝望。
; Z; I+ g3 y0 i: M6 A* J6 B* R: ], ?6 Y9 d& H! \& p
45 `5 X# D2 Q) U4 p' S. `  E
作为诗人,无论写人物或事物,最终的落处当不外“人生”二字。因为,诗人首先是一个个体的人,是一个经历者、观察者及思考者。这样,所及的一切,就都无不带上了“人”的立场和观点。所以,人——是所有一切背景之后的终极背景。
4 l2 ?) v1 F2 C. A& O1 @而如果是一个修禅的诗人,则对人生及万事万物的观察,又有不同。禅者的观察,自然是以禅的角度去进行观照,故而所得结论,也就不与常人同。在这个观照的过程中,“无常”将时时相随,无处不在。, @" }) R# f' }/ o" ?" g
这一点无论是古代或现代诗人,你只要是一个近佛习禅者,无常思想也就自然的会渗入到血液和呼吸。至于笔下的文字,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不妨稍加捡拾,就会发现这样的诗句历代以来俯拾皆是,珠玑盈库。; ?' i$ N, x0 ~5 X3 _- Z
早在东汉之末,曹操便有名诗《短歌行》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叹人生短暂,生灭无常。到了唐宋时期,社会动乱,人世遭际,都让诗人们感悟到人生和世间的无常变幻。“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似雪。”(李白《将进酒》);“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浩《黄鹤楼》);“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到了宋代,诗人骚客的这种“无常感”就更加强烈了。“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而苏轼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将这种感叹“人生无常”的情怀,推向了极致:
% |; f% }8 C- ^, g9 s8 P8 K2 _9 x% e* ~* V" A: q;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7 T1 @( V7 _3 h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6 L1 K1 j$ }- L

9 T; ~1 z2 m/ R3 r/ R5/ w; z& o) [4 n* p% x/ ^/ n
古代诗人在佛禅思想影响下,以“无常”观照人生、事物,现代禅诗的探索者们,虽然与古人时空相隔,但既然共同拥有一轮禅的明月,那么其作品的区别,也就仅仅是表现手法和语言上的不同,而“禅的血脉”,则是在“纵的继承”中始终相贯通的。; O; R6 G6 O& c! [  u
台湾诗人洛夫自学禅以后,笔下的“无常思想”就也不经意的会在诗中很“现代”的流露出来。如他的《果落无声》:
2 {/ q1 Q0 q  Y6 v  z  X) `+ b! q7 E# D) w% p5 ~, T/ z( f3 A+ L
从一个不可预测的高度掉下来
" B6 }) L6 b) H7 X+ G% d停止在+ c4 \0 O! W8 M9 y+ J
另一个不可预测的半空  K% X% y; w6 `. I& g! o

/ |. L7 N* E8 i" S" r现代禅诗研究会同人古石的作品《消逝》,更是传达了无常的迅速和反复:
2 [* g4 G7 h$ n) V1 @6 e6 p
$ W& l. j' e% U* V, o- o) y那最遥远的或许就是最近的
- V8 a# w7 _% c: w* O- J, t- ~3 ~冬天的雪花飘着飘着就绿了3 b1 _% [+ j  U& }/ m2 J5 o; V# x
从春天的枝头望过去' T; w5 d/ W6 D$ o5 \
一只只鸟正飞离一片树林
/ C* g3 |2 p, ~+ s. B, k1 A这么近的鸟,一只只瞬间就飞远了
7 w, ]  A: ]7 w  C" w; F春天的枝头又挂满了雪花
. a9 k4 Q* O, R6 L/ `) ~  ~0 Z* j/ B那最近的或许就是最遥远的4 Z, {) a% g, ?( V
当我从一片雾气中抬起头来& a; }+ I# E1 k# B
我已辨不清自己的容颜- i3 A! O# o3 V4 R* y. V
5 ^- R- K- Z" k+ T7 z- M$ w
另一位研究会同人碧青,也在她的《风已走远》一诗中,传达了同样的“无常”之思考:
0 j8 M! s  k" K: ^. ?/ N
. `3 s2 @4 ^3 o7 ~) E, k静静的湖水
+ E$ b9 @4 l1 a静静的你! a, ~% Z$ ^7 {1 w
在湖的外面
7 C. O) b8 u6 V' x: U
) K! E+ W2 Z& `一缕山风
& S9 G8 W, g" @8 m吹皱湖的容颜
5 U7 w4 B1 i0 ]7 F湖水存在的状态* T. ?3 \% [+ i& ~- U* d; b
瞬间
6 F" S) S! }* B被一缕山风改变
! x6 F5 j. _+ H8 `  Y
1 r; b7 G- q* c3 n, N在人们生活的世界上1 c) E8 i5 m- j0 o: A( O
& l, R& B. c7 H) [1 |6 o
又有什么9 U! b3 @3 Q. s2 q1 L) V5 X- l$ F
正在被岁月改变+ H1 c5 U, |* W
% A  g1 X5 y7 l5 q
湖边
: V8 ?: e6 d+ j; C  W, z( l. f风已走远
5 u3 T( ?2 y+ o0 c6 X+ E, Q% i; s* z5 k. \
同是现代禅诗同人的昌政,在其短诗《别》中对于“无常”的表达,也达到了信手拈提的状态:
' G" {; A* [1 W% {. A! H4 {3 E" L9 C2 [/ W! B
誓言刻在车厢1 }1 Y$ M4 O6 e' I2 L
人已上船
/ v* i' |. ~8 Z1 ]5 i
$ _" s0 k. o3 a1 ^+ E/ d- i从此,山高水长( g; h) U" _+ U1 P5 f  a
各拐各的弯
% m& Y* q8 Q6 s' [3 `: L6 L: G: j$ ?  g0 J! R$ Z7 a
在现代禅诗的创作中,因人因事或因物而触发的对于“无常思想”的思考,可谓比比皆是,这里就不逐一枚举了。但能摆脱开“物哀”或“情伤”的格调,而传达出“无常之美”,则是我们所有同人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因为禅的理念里面,包括无常在内,都是旨在要我们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既然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此,又有什么是需要悲哀或伤悼的呢。当我们不再仅仅为一己的个人情感所拘,也就能像感受山花明月一样,感受到包括死亡在内诸般事物的“无常之美”。+ B" e& N3 G9 ^7 N5 f" y! T$ Y' ]8 w
作为必须认识和践行佛禅之无常思想的现代禅诗探索者,一旦认识到了事物的无常性,就不会再对自然界或人类社会发生的一切改变,或自身遭遇到的任何悲欢荣辱、曲折艰辛感到惊诧或惧怕,就能坦然面对,淡然处之。& t/ m* Z3 d! q5 e: G
+ I4 s8 N; s7 G0 W7 f' q9 @
6
( A% M; x+ M; E4 k/ C/ c( F3 `) T无常与永恒相对。美与丑也一样。
1 L6 r6 m2 ?9 u4 k" P- C5 M8 S: \既然无常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属性,那么永恒就是一个伪概念。而美既然是与丑相对的,那么它就也是一个伪概念。7 e+ o5 A/ Q/ b2 h: a1 ^4 Z
美或丑,只是人类根据自身喜好而生出的一种分别心而已。对于山河大地,花草动物这些自然事物本身,是不存在这个美丑概念的。5 D- R* Z. G4 t9 L; g7 Y5 o
诗人看到山坡上的格桑花开放了,欣喜若狂,赞颂这美丽。但一群牛被赶上山坡,牛的眼睛里看到的仅仅是可以果腹的饲料而已。1 G2 j9 {6 Y' A5 @  G& E$ J
所以,我这里所说的“无常之美”,也只是一种借用,是一种“言说的方便”而已。我想要说明的,只是对于“无常”的正确认识,它并不可怕。它不是败灭和死亡的深渊,而是新生命的产房。- P' ?$ s! e' q# L9 U
如江河奔流,也如山川镇静。
0 J6 ]+ V9 y; o) f
+ N4 i! M8 H$ L# |# I% @6 I(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沙溪现代禅诗院)
) z% W0 n- w9 D6 }) p" j
8 T2 l$ H6 d& V: P推荐人:碧青
+ E2 ]' b6 Y9 \2 [推荐语:几年来,南北的现代禅诗系列随笔,伴随并引导、启迪着现代禅诗探索群体。这篇《无常之美》,不仅阐述了禅的基本思想,同时表现了他对现世的思考和创作体会。文章结合古今诗人的作品,透彻地表达了无常之美的真义,这就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无常的变化,在一般人看来有着变化莫测的凶险。而在南北的眼里,无常,亦是大美之境。这样坦然的面对和智慧的透视,只有禅者能够做到。
/ @. L8 g9 M1 ?" _* a: f& P6 L1 o# Q* e

# u  v  b0 N8 O* q禅对世界现代诗的影响初探/ M# J' c- K. P
——读《世界现代禅诗选》随感
) H/ {6 g% O4 s作者:碧青
( B( D# F  N: C                                         
, D. K8 G. i2 W0 o    《世界现代禅诗选》即将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本诗选共选入14个国家67位诗人的255首现代禅诗作品,19篇理论随笔和1篇评述文章。所以,这本诗选就文学史料价值而言,它不但囊括了国内现、当代具有这个流派倾向的所有重要诗人,而且还网络了世界各国这一流派写作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这对于当下和未来对此一流派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具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和价值”(《世界现代禅诗选》出版前言)。9 O0 g0 |* I8 V0 ]$ P: Y5 C' U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废名的禅意诗歌,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和欧美几乎同时兴起的现代禅诗,再到雷默于九十年代初提出新禅宗诗,直至南北发起的现代禅诗流派在新世纪的中国诗坛出现,标志着现代禅诗地位的确立。南北主编的《世界现代禅诗选》,集中展示了世界范围内具有现代禅诗流派倾向的诗人有代表性的作品,中国古老的禅对世界现代诗的影响,才逐渐清晰明亮,并呈现出近百年现代禅诗或隐或现的轮廓。由此,亦可以肯定,以心灵为创作主体的现代禅诗流派在中国、欧美及亚洲其他国家诗坛已经显示出不可取代的先锋性、探索性和创造性。% k& D# x& A! J! o
  现代禅诗的重要阵地在中国,《世界现代禅诗选》亦侧重于中国的现代禅诗,大陆和台湾入选的现代与当代诗人达40人。现代禅诗另一个重要的发展区域是美国,有7人的作品入选。其他还有加拿大、英国、韩国、日本、越南、瑞典、波兰、伊朗、印度、爱尔兰、法国、墨西哥等国家的20名诗人的作品入选。捧读《世界现代禅诗选》书稿,肤浅的浏览式阅读并不能满足我内心的渴望。作为一名现代禅诗的探索者,我想依据《世界现代禅诗选》文本,尝试着从诗歌本身而不是宗教的角度,探寻一下中国古老的禅对世界现代诗创作的影响。在此,首先感谢现代禅诗的倡导者南北给了我参与选编《世界现代禅诗选》理论部分文稿的机会,使我系统地阅读了所接触到的现代禅诗理论方面的文章,并且“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机会在这本书付梓之际阅读了全部书稿。其次,应该感谢的是,几年来关注和研究现代禅诗和欧美文学出现禅化现象的中国学者、评论家和诗人,是他们探索的智慧结晶给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献、精神营养和写作方面的启示。在此,还要特别感谢本地诗人原土。在我们交流现代禅诗写作理论时,他提出,探讨现代禅诗,应该从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说起。他的点化瞬间打开我的一扇窗口。虽然中国古代禅意诗的创作现象,可以追溯到魏晋的玄言诗,但中国禅诗真正的源头,应该从中国禅诞生的时代算起。所以,笔者得以在本文中把六祖慧能的开经偈确立为中国禅诗的源头。在交流中,诗人信口吟咏出一首小诗 《禅》:, E" }* Y7 y2 k" }4 ?
  春天来了4 c; G: q, @/ ^% X& F7 m& k
  柳树上的嫩芽9 z0 ?- j" f; m2 r
  这首像日本俳句般精炼、清新又深邃的小诗,给了我春天般的愉悦。从“柳树上的嫩芽”美好的诗境里抬起头来,我看到满世界的柳树都绿了。于是,铺开纸张,开始了深入的思索和记录。但是,我亦明白,以我愚钝的资质和有限的阅读视野很难完成这样的命题,只能是管中窥豹,或抛砖引玉。不妥之处,祈请方家海涵并指正。! Z4 F% m" D. V

" \3 i; A8 z+ t/ P
: p8 _9 c4 N, `* d7 P              上部
2 z. ~! G  [6 g   现代禅诗建构着新世纪中国新诗的民族特色
' d* j2 ^! w* u" P# n  w. g% X
; @/ e1 k% h* x3 Q( w! P  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在三千多年前所创的佛教,早在西汉末期就传入了中国。南北朝时期,印度的菩提达摩又将禅带入中国,在二百五十年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禅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唐朝时产生了中国禅宗。六祖慧能确立了中国禅宗的地位之后,禅宗开始兴盛。“禅宗是从分析名相、辩驳教理的百家争鸣盛况中站出来,独树‘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大旗,提倡‘单传直指’,把佛教的‘四出四入”全部归会于心,摆脱了一切教条的笼罗,并与生活打成一片,从生活中体验身心性命、人生宇宙的真谛。在师徒授受方面,更是在日用动静的起心动念、嬉笑怒骂、吹歌弹唱、激扬指点、杀活纵夺中实施。这虽然是马祖之后才大见开展,但具体端倪,都为《坛经》所蕴涵。故使禅宗成为似宗教而非宗教,似哲学而非哲学的,似艺术而非艺术。这不但对佛教具有革命性,对各个欲得人生解脱的人们创造了一个历史上举世无双的特殊思想体系……禅宗许多特点带有中国儒学或道家等中国文化的思想。但是,禅宗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彻证‘无生法忍’。这是印度佛教精华所在,为中土文化所无。而禅宗内浸透了这一点,所以毫无疑问地接受了佛教思想,才能开放出这样璀璨光明的花朵(贾题韬《禅宗诗中国文化的专题》)”。至唐末五代,六祖慧能创立的禅宗逐渐分立成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家,史称为禅宗的发达时期。两宋三百二十年,临济宗又衍生出黄龙、杨岐二派,形成了中国禅宗的“五家七宗”。0 {7 O( s1 D  v$ Q7 T: g/ K
诞生于唐朝的禅,亦是佛教走向人间世俗的标志。
8 o# ?5 O: i; o  佛教发展到中唐,“更进一步,在理论上出现了要求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起来的禅宗:不要那一切烦恼宗教教义和仪式;不必出家也可成佛;不必那样自我牺牲,苦修苦炼,也可成佛。并且,成佛也就是不成佛,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或具有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也就是成佛。从‘顿悟成佛’到‘呵佛骂祖’,从‘人皆有佛性’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重要的不只是‘从圣入凡’,而更是‘从圣入凡’,同平常人、日常生活表面完全一样,只是精神境界不同而已。‘担水砍柴,莫非妙道’,‘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古尊宿语录》卷三)’。这样,结论自然就是并不需要一种什么特殊形体的偶像崇拜(李泽厚《美的历程》214页)”。由此,可以看出外来的佛教文化之所以在中国实现本土化并发展壮大的因缘,其实是“由圣入凡”,提倡和每个人的“佛性”相呼应。$ i  }, _4 k* z
  如果说在中唐之前,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主要构成元素是儒道,那么,在禅出现后,禅就以“出圣入凡”和“心生万法”的思想,开始影响中国,亦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 l1 t5 [4 t6 U  经过一千多年漫长的岁月,禅宗,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禅文化。禅与儒道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共存互补的存在模式。而禅宗与其他宗教不同之处,就是从诞生开始就突破着宗教本身。就像源头的水,可以融入世间万物。从宗教自身来说,自印度的菩提达摩将禅带入中国后,经过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传至六祖慧能,中国禅才得以确立,并于宋朝达到鼎盛,延续至今。禅宗直指人心,主张觉悟自性。以直觉顿悟的法门,使人的心灵获得尘世的解脱,还原本性,直了成佛。中晚唐之后,禅宗就成为汉传主导宗教。禅宗的思想,是宋代理学的源头。禅的顿悟法门,亦对儒道产生了影响。禅宗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甚至渗透到了日常饮食,比如禅茶一味。: C: o% L$ `$ w; i" [
    而佛禅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力更是巨大。古代诗画的意境说,即来源于佛禅。古代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亦被视为直接抵达世界和生命本质、蕴满乾坤清气的极美之境。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灵感和悟境的思维方式,与禅的顿悟法门,本质上极为接近,同在“悟”处相通相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仔细品读证明六祖慧能开悟的诗偈,是否可以这样说,中国禅的诞生,最初就是以诗的形式表达了禅的终极境界。由此,亦可以说,诗是表达禅境和禅意的重要方式之一。亦由此,开创了禅和诗融合的先河。
" j0 Z0 k% \6 K" b    中国哲学以审美为重要的原则,而不是以宗教性的皈依为原则。所以,千百年来,中国人更愿意把生命的最美境界,认定为自由而诗意的绽放。禅和诗结合而生成的诗歌意境,恰好契合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追求。因之,有美学家曾提出禅已经由“宗教禅”变成了“美学禅”。“中国文化并不是正而八经地把佛教当作一种宗教,而是视之为一种外来文化,或者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中国文化人展开哲学的心灵去迎接远道而来的佛教,与它扺掌切磋,逼它移步挽形,从而使它最大限度地世俗化、中国化、哲理化,然后,又主要是借助佛教禅宗的义理为通道,抽身而出,回归艺术,从而使诗书画禅一体化。这个线索,就是中国中、后期封建社会文化主潮的基本流向(皮朝刚《静默的美学》第28页)。”由此,正可以看出,禅,脱去宗教性的外衣,就是中国人追求的精神和审美境界。高雅脱俗,亦成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最高尺度,从古至今都不曾更改。
; }' G+ E; b* r4 O  诗,最高的境界,是禅境。诗的最美境界,是禅意之美。而禅思与诗情融合的契合点,就是心。或者说,禅思和诗美之源,是人的同一颗心。只不过,禅宗或禅学侧重探究和阐述禅理禅境,而诗歌侧重以审美的方式表达禅意和禅趣。孙昌武先生在《禅思与诗情》的序《代序:禅的文学性质》一文中,亦曾有过这样的论述:“禅宗的重实际践履与独创的特点,恰恰也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来自人生实际的、创造性性的对于‘心性’的体验与理解,用文字表现出来,这就具有文学创作的意味了。禅与文学、特别是与诗相通以致相融合,根本原因就在这里。”是的,自禅诞生,就开始影响中国的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创作。或者说,是中国诗歌,最早使禅宗的精神和思想升华为审美的境界。受佛禅影响的王维、寒山等创作的禅意古诗,在中国文学史均占有一席之地。宋代受佛禅影响的苏轼所创作的诗词,更是崛起了一座高峰。宋代的诗论已经把禅和诗结合起来。诗评家严羽曾提出“以禅喻诗”的美学思想。吴可则用诗直接表白:“学诗浑如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把诗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纵观唐宋以来的文学史,中国诗人这种诗禅统一的追求,千百年来一直不曾间断。据统计,古代诗人和僧人创作的禅意古诗达三万多首。而禅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并不止于古代,而是一直延续到现代和当代文学。
$ R! D( h# g3 `2 d9 ?' b, \    我国1919年5月4日发轫于北京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文学方面举起“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旗帜,使中国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变﹐结束了几千年古典文学的历史,步入了现代文学的发展时期。以反传统为思想旗帜的中国现代诗,在接受西方现代诗形式的同时,却没有完全放弃传统文化。废名、宗白华、周作人、卞之琳等人创作出大批具有禅意和禅趣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仅从诗的角度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但中国的作家和诗人并没有完全从精神意义上离开中国文化的“原乡”,驾驭西方诗形式的仍是中国人的心灵和文化灵魂。可以说,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的现代禅意诗,使中国新诗在诞生之时,就实现了现代诗歌与禅的结合。后来,更有台湾的周梦蝶、洛夫、席慕容、杨平、郑愁予和大陆的孔孚、雷默、南北和现代禅诗流派的诗人及追求禅境禅意的众多优秀诗人,探索现代禅诗写作。坚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和品质,坚守了中国文学的审美精神,表现出了东方智慧的诗意。! z" n1 L, C  v
  纵观百年新诗发展的曲折历程,中国新诗就是要解决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如何在汲取西方文化营养的同时,保持和强大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通过近百年的时间,亦可清晰地看到,中国现代禅诗终于走出了一条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灵魂的发展之路。这条道路的延伸,并没有与现代而富强的中国相背离,而是在建构着新世纪中国现代诗歌的民族特色。1 h/ [4 X: j& C8 O. w# S+ P

  u- C6 Q$ y0 K; Z7 s" r' t# f& t* ^
      一、  中国最早出现的现代禅意诗。
+ W4 \# p7 U6 p& c% Y+ K
7 e/ M4 D0 N( c; C% j  西方思想,从晚晴就开始影响中国。在文学方面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亦是从晚清露出端倪。主要标识是中国有海外工作和生活经历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的意识觉醒,把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进行对比,发现中国诗人作家使用千年的文言文,已经不能很好地表达晚清人的思想和内心的情感,提出改变中国文言文的主张。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的晚清诗人黄遵宪,最先是提出改变传统文言文的主张。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他出生于广东梅州,是清代有名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光绪二年中举后,“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他的诗主要表现现实的新事务,被称为“诗界革新导师”。主要著作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在《日本国志•学术》这本书中,他“语言与文字离,则通文者少。语言与文字合,则通文者多,其势然也。”他提出自周秦以来的文体总在根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周秦以下文体屡变,逮夫近世章疏移檄、告谕批判,明白晓畅,务求达意,其文体绝为古人所为。”所以,他提倡“以俗文学取代古语文学”。 因而,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应该是黄遵宪在《日本国志》提出的“言文一致”、倡导白话的主张。严家炎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起点”问题》(载《文学评论》2014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有别于古代文学,是由于内含着这三种特质:一是其主体由新式白话文所构成,而非由文言所主宰;二是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并且这种现代性是与深厚的民族性相交融的;三是大背景上与‘世界的文学’相互交流”、相互参照。理解这些特点,或许有助于我们比较准确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分界线之所在。
+ o9 s9 D+ U1 m* m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辟和建立,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它的最初的起点,根据我们掌握的史料,是在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就是甲午的前夕。”
) S9 R  @, v' s    我很赞同严家炎教授的观点。本文之所以关注晚清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和晚清文学的变化,旨在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与深厚的民族性相交融”源头,这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席卷中国,而仍然有一批诗人和作家在汲取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坚守民族文化包括禅文化的重要时代及文学背景。
) L* w( H: E! s1 E/ U8 I- c; q5 u    晚清与黄遵宪同时代的陈季同,同是有名的外交官和作家,他创作的《黄衫客传奇》被誉为“中国作家写的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他还用法文写了七本介绍中国中国戏剧、文化和风俗的著作,亦是把中国现代文学推介给世界的第一人。
, q& \9 D9 [* U" I; l  1898年6月,以康有为为首的戊戌变法,主要内容就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等。戊戌变法直接导致了清政府废除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这次被称之为百日维新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后不久,于1911年爆发了以孙中山为主要领导者的辛亥革命,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西方文化在改变中国人长辫、裹足等陋习的同时,亦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和穿衣戴帽等外在形象。
  R+ \5 m. ]1 x* {. s% V; x' ]  1919年发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而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启蒙,唤醒了大批新文学的先驱。五四新文化运动直接导致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全面发展。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诗歌废除古典格律,提倡西方的诗歌形式。其实,早在五四运动爆发前夜的1917年2月,《新青年》就刊出了研究佛禅并写作中国禅宗史的胡适的《白话诗八首》,因之,胡适亦被誉为中国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1918年5月《新青年》又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1920年3月,胡适出版《尝试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本个人新诗集。从此,更多的诗人参与尝试白话诗创作,并被称之为尝试派。正是尝试派诗人的探索和创造,不断产生影响,使新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文学旗帜,并确立了新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地位。鲁迅提出要用文学去揭示社会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促进国民性的改造。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逐步成为文学主流。但是,被西方新文化思潮唤醒之后,追求表现自我的中国作家,在西方文化里并没有找到安顿心灵的方式。很多人在梦醒之后,仿佛依然无路可走。当时出现的问题小说、乡土小说、戏剧乃至新诗和散文,几乎都充满着彷徨、苦闷、感伤和乡愁。在新文学运动中,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提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的宗旨,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在诗歌创作方面,出现了追求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创造社。由1921年7月从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成立,并很快成为新文学阵地创造力极强的社团。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追求现代主义表现方法,移植了19世纪末叶兴起于法国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在现代文学史留下了重彩的一笔。以闻一多、徐志摩、陈梦家、卞之琳等人组成的新月派,是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而形成的,亦是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诗歌流派。受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的现代文学,曾形成40多个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学流派和社团。但是,这些社团大多是受国外文化思潮的影响而形成的。. a9 P/ L. U. U& m
  而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西方文化思潮,在中国与走向僵化和保守的封建主义思想相遇,必然发生激烈的冲撞。在主张全盘西化的激进派与复古派展开论战的年代,亦有诗人在中国古老的禅文化里得到了心灵的安顿,并用西方的诗歌形式,表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灵。
& j" `" X: i! q$ \  众所周知,现代诗歌诞生于西方。以反传统为旗帜的西方现代文学,发端于19世纪中期。在19世纪末叶产生了象征派诗歌。法国文学家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之后,西方现代文学迅速蔓延,形成了一种文学思潮。20世纪初期,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中国出现的白话诗,亦是中国现代诗歌肇始。突破传统古体诗歌的形式和语言、以西方的诗歌形式和白话语言为特征的中国新诗出现的早期,任教于北大的诗人废名,其创作的小说和新诗就表现出了禅的观照方法,具有鲜明的禅思和理趣。# U2 q, `3 u9 q% l+ _1 K  @7 O/ F
    废名,原名冯文炳,1901年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城。隋唐以来,黄梅一直都是佛教的兴盛之地。禅宗五祖弘忍就是黄梅人。黄梅也是中国禅宗付法传衣而最终走向成熟的圣地。那里的东山寺、五祖寺、东禅寺等,至今香火不绝。在家乡黄梅生活了17年的废名,自然深受禅宗文化的熏陶,具有丰厚的底蕴。
# t) y7 {; K6 w  X  1922年秋,废名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幸运地接近了胡适和周作人。当时,胡适正在写作中国禅宗史,经常与来自禅宗圣地黄梅的废名谈禅论道,引导废名对佛禅之学开始有自觉的认识和探索。同时,废名同追求佛道冲淡平和境界的周作人,亦交往密切。那时的周作人已开始研读大量的佛教经典,还在北大国文系讲授“佛教文化”课程。周作人的研读和讲授佛禅,同样影响了废名对禅学的自觉追求和研究。后来,废名还著有《阿赖耶识论》,专题探讨佛学中的唯识论。
! x+ F6 t* b% \' \    《百度•百科》介绍废名的文章,指出废名的禅学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比较明显的两个阶段。$ @! _8 {$ n9 d# E" {6 V/ Q, v
  “从20年代中期受胡适影响开始接触禅宗到30年代初可以视作第一阶段。
7 j) S% p6 Z: N5 V; T+ B  作为黄梅之子,在接近禅学之初废名不可能不接触四祖、五祖之禅学思想,特别是对于废名来说,是先有四祖、五祖才有禅宗的。废名曾在许多文章中提到五祖、五祖寺,而五祖弘忍依《楞伽经》发挥而成的《最上乘论》,正是强调‘守本真心’、‘守心住境’、‘息妄修心’。总之,此一阶段废名的禅意主要表现为对观心看净,超越世俗的虚静境界的凝视与憧憬。
( K( A; h) W! ?" ^9 `    30年代起一直到整个40年代,可以视作废名禅宗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6 h* B- M: G2 r3 p' N" P
  事实上废名思想上的转变在30年代前的二三年早就已开始。1927年冬张作霖解散北大,周作人被辞退,作为学生的废名忿然退学。这一选择使他顿时成为了流浪汉,经常是吃了中饭,晚饭尚无着落。他被迫卜居西山。这时的废名一面继续看书,一面却不得不从‘观心看净’的梦中醒来直面现实人生,梦破以后又将在何处找寻自己的心灵归宿?正是带着这样一种思想上的痛苦与‘凌乱’,废名于1929年结束了学生生涯,做了北京大学国文系讲师。生活的挫折,对社会的了解的加深,特别是出于讲课的需要,他开始重新大量地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大学阶段废名学的是英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都成为他寻找思想扩大认识的依据,再加上这一时期他更加潜心学佛‘转入神秘不可解的一路去了’,这一切,促使了废名思想上的新的变化。”
1 A4 y6 y3 n( Q% \9 O  由此不难看出,废名的现代新诗反映出禅意和禅境,是他自幼受禅文化影响和后来自觉研习佛禅的必然结果。他的诗里出现灯、解脱、空、海、尘垢、荷花、世间、明镜、死生等意象,表达着佛心禅境。: f  T! q/ g: S( K9 K1 W
  例如《海》:5 s, X9 i! g! b$ q" p
    我立在池岸,
- F5 j' W+ m1 K* O/ F0 ?    望那一朵好花,
( Q- Y6 s+ e# J" `, c. t    亭亭玉立+ [. K: i/ ?+ i3 u0 N- E0 o; O
    出水妙善——
6 v1 w/ f$ I- W( e6 }    “我将永不爱海了。”9 w3 ^$ j0 ^2 D; R7 p9 S' C* ^( k! }- y6 M
    荷花微笑道:; E1 G7 T. d" {5 @
    “善男子,
% ?2 X  W. n) b: ?7 U$ ?    花将长在你的海里。”, M  S! }0 `" S; N1 |
    这首诗语言简约,意境幽深,表达了佛性无处不在的理趣。- J  x* d: k6 w+ K
    再来看《镜铭》:
) ]( s! u' S. A+ z1 Y4 C1 u7 u7 B    我还怀一个有用之情, ! I0 f5 _! \/ u# E! M; j: ~
    因为我明净, 2 w: Z* T9 K$ D, r6 y. D" C7 c
    我不见不净,
% Z: _' b0 w4 S    但我还是沉默,
* u0 p3 S6 ]9 A; s5 t    我惕于我有垢尘。 : j5 {4 Z0 ]3 x5 \! }0 w
    诗人即使见到了内心的明净,不见不净,但还是时刻保持着警醒,“但我还是沉默/我剔于我有尘垢”。这不禁让人想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般修炼的禅者。
" W7 I7 w6 B% H2 U6 H1 o 《无题》,则表达了得到解脱、微笑面对生死的禅者的生命之韵:7 o0 n& s2 W8 D  ?0 o* f1 s' m( a0 {
    在赴死之前,, K. z5 \; N, ^! u
    得到解脱,4 N" F* Y7 k+ Q3 o: Z8 i& N# G0 S2 z
    于是世间是时间, / x8 _. h/ M$ n; ]' A
    时间如明镜,
: T; D, r* x: O) E, D    微笑死生。
7 C' Z. E" m, m- U& Q4 b& h* i5 i" c    废名曾为语丝社成员,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正因为深受禅的影响,这使他的创作有别于其同时代的作家和诗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独具风韵。正是废名的诗,标识着中国新诗滥觞,就和禅结合在了一起。他的诗,点起了中国新诗一盏明亮的灯。
2 l5 E( h* f. W. q  A  V) u( ]! j9 _  (待续)8 B4 ]/ N# G) x
  + S! W" @$ }4 p
推荐人:也牛
5 S3 ?! t' W2 N7 i: e. }推荐理由:这是一篇洞烛幽微、脉络清晰、提纲挈领的大文章。正如南北老师所说:“(它)将成为现代禅诗发展中的一篇重要文献”。# }/ x/ i( O( W+ b

9 X4 Q( ^" x/ ]. n! \8 G3 c2 b% r5 O
用骨骼堆塑永恒  B/ \* Z* W: ~) a$ j7 `, o
——简评奥冬微诗集《珊瑚梦》
" u( [6 `3 o/ S5 M7 H! {作者:李艳敏3 g, g& ~1 t2 O" B

* `3 x2 u7 B! R: |! F) b) o    现代诗歌中小诗的产生,始于五四时期“冰心体”的流行。那时中国年轻的新诗人受了泰戈尔《飞鸟集》和日本俳句的影响,把灵光乍现时瞬间的思想火花形之于短短的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思和智识。于是,小诗写作盛行一时。* H: F* t7 Y, J/ U$ Y1 W! F' s
     如今,诗歌写作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人用以自我神圣化的标识,出于纯粹爱好而写诗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在网络诗歌大行其道的时代,各种诗体竞相亮相,各种诗派不甘寂寞。网络成就了很多坚持写作诗歌的真品,也把更多泥沙样的诗人淘汰出局,也是网络让缘分变得更为奇妙,给了同路者以交流的平台。大约2011年,我在“现代禅诗探索”的网络论坛上才知道家乡邢台有奥冬这样一位和我一样爱诗的人。我喜欢诗歌,却不会写诗,而他不仅仅是个爱诗的人,还是个真正写诗的人。2012年相识之初,他趁我回家之便送我一本《珊瑚心》,并解释说这是十年前的东西,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新的作品,等结集了送我一本。也是在那一次他说,自己这些年变了路数,一直在学习写微型诗。时隔一年有余,2014年春节前我收到了他寄来的新诗集《珊瑚梦》。
; M' g- _  G) u% ?' ]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奥冬的感悟越来越多,诗歌越写越短。他喜欢“珊瑚”这个意象,两本诗集均以之为题。整体上说,《珊瑚心》更带有初入诗坛时的那种青年气质,尊崇着理想主义者浓浓的人间情怀,时而旖旎,时而伤怀,流连在青春滚烫的热情里。相比之下,这本《珊瑚梦》虽则仍然继续着那种理想主义,但更多了一份中年人的睿智与淡定,从容与豁亮。这也许是不惑之年带给所有人的最好礼物吧?* ^2 [3 c6 {5 ]6 }3 o& u
     在《珊瑚心》里,我看到的是模仿时期的奥冬。那些带着唯美与轻愁的句子很大程度上有着徐志摩或闻一多等新月诗人的味道,尚未形成比较个人性的东西。然而时间成长着一切,也成熟了诗人。如今再看奥冬的这本《珊瑚梦》,明显让人感到了诗艺上的进步。这些微型诗作一改那种词藻华丽的诗风,朴实而新鲜,玲珑而有趣味,部分诗作中有不言自明的禅意。这大概和他加入“现代禅诗探索论坛”,并接手“现代禅诗探索”网刊的编辑有关。如今奥冬已是现代禅诗群里写诗的好手,其写作的用力之处似在把禅意诗歌用微型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亦即微型诗和禅诗的二而一的努力。
" \2 S3 b* Z/ m7 e     《珊瑚梦》里的微型诗诗形多采用两三行的自由体,也有较为规整的俳句诗作。统观这里的微型诗歌,特点有三:有理,有趣,有意境。这些诗作展现了作为诗人的奥冬对于日常生活点滴和身边事事物物的独到观察和体验,在遣词造句上的火候已成,好诗可以是“妙手偶得之”,也肯定少不了精打细磨之作。《珊瑚梦》都是思想小火花似的吉光片羽,但这并不意味着诗人的诗作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尤其对于微型诗歌创作来说,只有灵感的来袭是不够的,还要对那些包孕于文字之中的内在思想进行升华,所谓“功夫在诗外”即是。而要充分表现这种文字智慧的结晶,在细节上的琢磨推敲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奥冬无疑是个严肃的诗人,抱着认真到苛刻的态度去处理自己的诗歌。奥冬写诗不厌其改,他说有些诗歌自己完成以后还不满意,就不急着发表分享,而是反复修改。改到满意为止,而部分诗作也就在这样的修改中留了下来。
  l+ |. W3 v; I     以我的了解,奥冬是在本着“平常心”写作,但他在探索诗艺上有一种自觉而踏实的内家修炼。近些年来,奥冬在工作之余于长期的文字探索中找准了自己的方向——小诗写作,并且渐渐形成了自己基本的禅意人生观,“人,……要放下要超脱,然后是重新入世,认识到生命其实是一个奇迹,是一场庆祝,要享受当下。”他所说的“享受当下”,包含着的是“享受”生活中自在自足的大美与大道。我们多数人平时为生活而生活,早已习惯了忽略这些身边的美与道。诗人以自己敏锐的眼和心,抓住了那些瞬间即逝的“美”和美里蕴含的“道”,精心为我们雕琢出了这些“珊瑚”一样美的梦。8 j! e' G/ \5 a1 {/ q
     这些年他一直坚持着这样既注重美感又不忽视质感的微型诗创作,集中到《珊瑚梦》里的诗作共分三辑:一是拥抱自然,展现诗人眼里的自然万物,表达了走近自然之中的憬悟;二是守住美丽,多注目于人生经历中片段的细节,以此表达对生活的真爱;三是古韵新声,诗人借助古诗或者已有的歌词进行再度创作,用自己简洁而精妙的诗句重现了原作的意境美,开掘了旧文字内部的新内容,新鲜莹润,丰富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内涵和魅力。0 L- n! h9 M! _1 p5 ?7 i/ Z3 N
     第一辑拥抱自然,触目皆美。自然万物都可能引起诗人的思索,花草树木,日月星云,飞鸟小虫,写进诗歌中,就有了更深层的哲思,所谓“一粒沙中见世界”。《金刚经》中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世界上的万千生灵,在智者的眼里,“是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它们都是独立自足活泼泼的生命个体,却蕴含着宇宙间最普遍的真理。奥冬写落叶,写月色,写夜空的星星,写花朵上的蝴蝶,写小荷上的蜻蜓,写家乡的老井,也写当代社会中扰攘的人群,嘈杂的街道,林立的高楼,在这些触目所及再平常不过的物象里,他试图去发现本就不生不灭的生命本体所在。笔者试择其中的几首出来,和大家共赏:
+ p. N/ n2 r3 U% d5 {; G( E' v5 b% q4 p: G/ g5 I) A
落叶/ w& v5 J0 m9 L# D
夹在天地之间
5 A; o6 d6 Y+ |$ b4 L5 O来生的花朵
& G' G1 d4 G7 M: _从这里开始阅读
5 e% E# ?1 G/ e# t# o历来写落叶的诗歌并不少见,而奥冬自己也显然比较偏爱这个意象。这首小诗,以理趣见长,但还不算是极品。因我们对“蝴蝶是花的魂”之类比喻已是司空见惯。这首诗里,诗人把落叶看成来生的花朵,无意间体现了“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现象。
  _( K0 z9 O- K蝴蝶
" D7 o" J5 l/ ]+ c起劲儿地为花香做媒
$ _# A3 \* h7 F7 b0 c结果
2 X/ q' G0 \& x; J# C$ e( b2 b就是结果4 i8 j& C7 O+ g" h# u
     这首小诗妙在后两行,两个“结果”含义不同,巧妙地用在诗句里,自然而新鲜,有谐趣,却不显做作。) }4 e: D8 _, c) g5 C) z) S+ `
蝴蝶标本3
' l! V. W9 Y$ y; K+ ?阳光花朵
/ }) t- v- _+ c隔着玻璃" G* Y  L0 d. O3 C3 Y
听不到呼救声
( n% z( C1 A8 G) i  C! p     这首写蝴蝶标本,透出诗人的一种焦灼和痛惜。蝴蝶本应该在阳光下的花朵下翩翩起舞,而今只能在玻璃的后面,作为一种精致的美,供人观赏,一句“听不到呼救声”显得何等凄艳和悲哀——原来,世人以为的“美”有时是以破坏自然美为代价的。. |& P: g  u2 `1 q' u
5 ?. j  f' |- ?$ O- X
秋思17 r' F: P' i/ V" g% _2 F

/ ]8 L& a' @, g! h, [5 p老人的眼睛2 @9 h- y3 f' }$ ?7 X6 W
秋收后的华北平原
9 H. k; y0 @* ]3 _空荡荡的从容
& q! I7 w1 c* _$ L+ Q     老人的眼睛和秋收过后的华北平原,这两者之间有着相似的特征,“从容”“坦荡”,这种“从容”和“坦荡”是在风过雨过成长过付出过牺牲过才能拥有的。华北平原是一片沃土,她年复一年地从自己身体上长出粮食和蔬菜,无私养育着生长在这里的人们,一年四季只有在秋收过后,平原才可以得到短暂的休息,然而秋收后的大平原是富足的——因为她为子女们毫无保留地奉献过。而人不经历世间种种历练,不经历无情岁月的打磨,就不会有这样一双饱经沧桑老人的眼睛,时光衰老了身体,却无法抹去那份岁月带给他们的安详和从容。
" ~+ D. h, ?0 V) e8 P     下面这首同样写大平原,写出的乃是其深沉而宽厚的胸怀。“大音希声”,大地养育了万物,但她不作声,广博而宁静,坦然接受一切,自然展开一切。生活在平原上的农人们也因此而歌唱他们的大地母亲$ Y; |) R1 k8 |3 z7 v
3 ?4 l1 Q% H& y1 x0 ^
大平原
1 t( N9 h" B0 c' }. @3 E2 G6 k5 `2 J
平原不作声
" M5 j. @# C7 f" Q  H* p春来了种,秋来了收
  e; M3 u+ G& [) [$ ^$ C" l* ?2 S冬天就听农人们扭唱/ r0 t$ h; q) a: i  c( O0 p
     若说以上所举几首在构思上还较为平淡无奇的话,则以下几首相对来说就带有更多的理趣了:
' G7 }: t! u5 Y/ T5 \; I* ]% u6 d* \9 M+ D" h2 c, W
鸟巢2; m& b# H9 H; e/ O; m( _/ q
0 |5 N3 t5 J- ?  X5 D0 p5 u* I7 _3 G; B
枝叶的秋终于落尽% j. z$ W, [2 d8 S
鸟巢捧出一个冬的晴空
. {9 e, O6 p' J+ }8 x: y$ G春就在蛋里静静地蛰伏
, N7 l% e" C/ d0 a) e: Q+ o     小小的鸟巢可以“捧出一个冬的晴空”,以小见大,在强烈的反差中构成了美感,而最后一句尤为惊艳“春就在蛋里静静的蛰伏”鸟蛋更是微小的东西,可在微小的鸟蛋里却孕育着整个春天——多么富有诗意的想象啊!另外的《蕾》也以类似的手法写成:; ~$ i( v) \" u" N' D0 ?
憋住满心欢喜
# A) w0 Y4 w4 r/ ^7 W/ R" f; Y饱胀成
3 X; n8 W& y3 N& X1 t% Y" d1 G一首春天2 F% l# @4 k* V
《品花4》写出了自然中的哲理“最灿烂的笑”“也不遮掩寂寞”,一切在阳光下都是真实的,阳光下自然界的花儿不会伪装。这不是足以让人类羞惭的吗?; @" D# C3 h5 U! v& y# x

$ Q" \! Y7 Q  l. ^0 N6 h3 w品花45 s2 D% _1 t3 A- l+ R
# Z7 @9 p/ f+ }# L. i+ r) p
阳光下( j- W6 C! E0 K  P; v( N7 m
最灿烂的笑; p( b, W% p. x7 V
也从不遮掩寂寞
2 o2 Q" A5 J4 t% @# a( A# n7 I# e% ^
     再看这首:
! B/ Q# d, @. [) z& f) X. F" x# v6 d6 [
《露》
" v1 Z2 ]0 r# X. C
3 q: A3 ?1 q! v* w8 n向着太阳
; x: C1 {; [  {' F* K( n% z  W3 j轻轻捧出我的心
6 _$ y2 K+ ]3 G露珠的纯洁和忠诚在此简单的句子中得到了体现。+ U' X, y( k2 G; J8 Q5 k; y  E
     第二辑守住美丽,珍爱人生。《我的成长》之《父》“默默注视我的成长 犹如注视 地里的庄稼”对于作为农民的父亲来说,孩子就是地里成长的庄稼。奥冬出身农家,喜用田间的物象入诗,这小诗形象表达了父辈对子女细心的呵护和无言的深爱。/ h( Q/ K: ?* G" S: n8 R, g, a+ N7 @
     
0 F3 f0 l" ^$ ]5 m1 z《给奶奶》之4《此后》- C/ s4 P0 s4 [

2 a* a' I7 H, O& {据传说 每个人的灵魂 , I" l  E, }" g7 k" }+ ~% g# A
都回到天上的一颗星星 ! s. Z8 s6 h' D* N8 [1 {* b* C
此后 我常常凝望夜空
) u. g1 a: z3 V& i& z奶奶去世了,可在听过她故事的孩子眼里却不会从世间消失,那些夜空里闪闪的星星中,必有我们的亲人。
) i9 N' R" i' e+ s3 d3 X     奥冬善于综合运用各种语言符号,包括标点和题目。这是微型诗的“短小”所限,也正是其优势所在。把极为精彩的感悟浓缩成极为俭省的诗形,这考验着作者处理文字和思想的技能,奥冬的处理显然是煞费苦心的经营:, x8 B/ \7 m" }$ k, [
' z& M* r7 w) a2 l
如《城市四首》之3《高楼》% Q" Q% O' O" Y" L+ R  v
- i: i" J6 o' U4 c, J1 z
仰视 晕
9 ~+ s; `' t0 q  q3 n# g9 ]俯视 晕
7 ~$ _. |' z" k. v' S3 u/ F+ e人,退化成一个小点……) R+ C9 R$ J+ B1 `+ U
     精炼,简洁,极富画面感,形象写出了现代城市高楼给人的视觉冲击,最后一句把人在现代城市生活里的渺小,压抑和异化展现了出来,直击现代化城市给人们生存质量带来的威胁。句末的省略号何其形象地象征着人退化成了“小点”
; w( k6 M! g# f$ x/ `1 s: Q% J& J: v再如《车祸》
* \% {5 ~! [  A; f, z生命走在路上
0 c. `$ A5 Q; c2 x惊叹号迎面冲来
" L- A" v4 c+ P" l( o刹车声嘎然而止3 }, y5 x0 G) m6 o& \7 n1 u
虽然没有“!”,但三行文字已经把车祸事件传达了出来,于冷静客观里凸显了生命的无常。0 V5 p& l; q: i0 P0 k* @: [
7 _" i/ n3 G7 l
《玉泉寺2》
- S+ e  D% M; H' W8 l
4 o+ s# t: H$ u4 e. x0 n+ i1 B香烟缭绕如纷繁的欲望 9 w4 t% r8 o# b: h& V
我不拜佛 ) Z6 F! J" U7 E! C7 B7 Z% J) {3 n
静听鸟声叽啾. B3 \; ?" m: Z+ k; s# `
则嘲讽了与佛交易的世人纷繁复杂的欲望,佛不在外在人心里,而真正的佛其实是我们自己,奥冬知道这个,他旁观寺院的一切,“静听”鸟声,享受着当下自然的美妙和内心的澄澈。" R$ X3 p9 s) U6 Y7 }
; B  t' Y( Z$ d! {, R* X
《爱如空气》
  f8 \( N: q: Z7 j, @6 h% b% V4 Q( h* `* n( Z" Q
离开
- y5 j5 l6 R0 w/ Q. X才知道
9 k+ [0 K% z1 Z! x$ y2 W$ V" w6 q离不开) _) e5 V+ v4 J' c2 b) i1 K' l
用字是缩减得不能再缩减了,却一样表达了世人“爱别离”之苦痛。/ h: B. M- y# a. i: v- x( X  I
     诗集里最有创意的当属第三辑《古韵新声》。诗坛上自古就不缺少古韵翻新之作,奥冬能以现代小诗的形式形象地表达出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并加入了现代人的思考,这是难能可贵的。他的古诗新韵把古诗的每一行都用现代微型诗形式进行了诗性的书写别出心裁,拿捏又恰到好处。请君与我共品这首《寻隐者不遇》:
7 g" y0 w1 |, K/ q9 z1 f“松下问童子”
, A$ J% b7 e) p$ D8 K/ \. O觅径而行2 O. ]+ Z; N% k& U  \5 D3 y" ?
心渐静如山林+ D7 i6 N& _. P4 h' V0 M/ L
松下,无需叩门! Y. C7 I9 t2 C
觅径者本是求见隐者的,在山路崎岖过后,心渐静了下来。“松下,无需叩门”,暗示了隐者的高洁。" j3 Y' ]: g( o) t9 N  y
“言师采药去”
3 A! P1 e: G4 Q0 z; F' [心病心医。心之外
) y! ^. g6 h) y6 U. i' n有花木草石
: X9 t- z% w5 k% ~+ h- V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z4 o3 ?0 ~2 n' s5 `
采药,是为治病。而心病需要的是心药。“运用之妙,存乎于心”,二祖慧可安心的故事,我就不饶舌了,一切心病都源于心。若要心安,先觅自心。. G4 C8 ~. A1 ^* ~: D! S" o
“只在此山中”
8 I7 j1 g5 j6 s7 [9 s心多大,这座山就有多大
* \* j$ j9 P- ?- l$ [' F: p( M命运铺撒开来
3 |5 E( D* c' M) W! Z+ p7 O6 G你我都在自己的鞋上" F& f# A  Y$ o: X" T
心可大可小,大可纳须弥,小则如针尖,就看你如何运作。若能发现自我,则命运之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命自我立”——走下去就是。/ O8 q8 i: h( x3 H6 G; {
“云深不知处”" I  C6 o) T8 Y* I" K
而烟霞迷蒙,雾气蒸腾2 _) i; I4 O( ~& S: d
神仙终只是传说
* Y: t- `+ _0 X# W. T: f* z云深处,递回一句鸟鸣
* a8 b- B+ H5 B: @7 Q& k与其四处寻找若有若无的神仙,不如听听山间清脆悦耳的鸟鸣,品位深山中才有的自然趣味。
: k% q* s1 I% A/ ]类似的古诗新韵还有如《宿建德江》《登鹳雀楼》等,也各有出彩的句子,在此就不多举了。在这一辑里,还有对历史典故的现代诠释,如《霸王别姬》读书所得如《红楼》《水浒》《挪威的森林》读后等,也有观影,听歌所得。总之,这些小诗记录下来的可谓五花八门,显示了诗人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的苦吟。可见,对有诗心的人来说,处处都有诗在。' n* z+ M& ?$ T0 Y5 j# A
奥冬在《珊瑚梦》里写道“用骨骼堆塑永恒,小小的爱美的精灵,吟一曲生命之歌”。作为“爱美的精灵”的诗人,你不是也在用心灵的文字堆塑出一首首的小诗,吟唱着自己的“生命之歌”吗?
* _" Z* V$ {: k; N" `" o8 V
! C  N- T7 y3 `" Q(李艳敏草成于2014年2月,改成于2014年3月11日晨)
) |' B3 R# ?5 S+ p; z$ n' L* U5 ]  W+ J6 O
推荐人:碧青
0 V1 i0 Y! N) S推荐语:《用骨骼堆塑永恒》系统地评析奥冬的诗集《珊瑚梦》,也是李艳敏对现代禅诗探索群体成员诗歌艺术评价的一篇力作。她提出了奥冬诗歌从探索现代禅诗创作开始所发生的质变化。“如今再看奥冬的这本《珊瑚梦》,明显让人感到了诗艺上的进步。这些微型诗作一改那种词藻华丽的诗风,朴实而新鲜,玲珑而有趣味,部分诗作中有不言自明的禅意。这大概和他加入“现代禅诗探索论坛”,并接手“现代禅诗探索”网刊的编辑有关。如今奥冬已是现代禅诗群里写诗的好手,其写作的用力之处似在把禅意诗歌用微型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亦即微型诗和禅诗的二而一的努力。”文中提出奥冬实现了微型诗和现代禅诗的结合。这是一种形式的创新。值得关注的是,现代禅诗同人也牛的诗也是把微型小诗和现代禅诗相结合。此前,南北成功创作六行体,何兮曾探索徘体、张黎推出十二行体,还有碧青尝试九行体。这也体现了这个群体不仅从内容方面创新,亦从形式上创新。* m1 l) g5 g. o3 q3 Y7 ]5 B; ~
     我赞成李艳敏对奥冬诗作如下的评价:有理,有趣,有意境。这些诗作展现了作为诗人的奥冬对于日常生活点滴和身边事事物物的独到观察和体验,在遣词造句上的火候已成,好诗可以是“妙手偶得之”,也肯定少不了精打细磨之作。《珊瑚梦》都是思想小火花似的吉光片羽,但这并不意味着诗人的诗作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尤其对于微型诗歌创作来说,只有灵感的来袭是不够的,还要对那些包孕于文字之中的内在思想进行升华,所谓“功夫在诗外”即是。
/ A+ r2 G, Z% f" N  n# E3 T3 q8 ^5 g1 E0 v: N; G% R

7 a' V, }9 W0 z$ x, V0 n- f$ x【主编手记】9 h/ ?/ i- F5 e% O; Y, a
# _8 ?* q; r/ G( ^
“烟暖土膏农事动,一犁新雨破春耕。郊原渺渺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南宋•著名禅僧虚堂智愚的这首禅诗触目菩提,道出了喜悦祥和的禅悟境界。早春二月,万物萌动,一派活泼泼的生机。现代禅诗同人们也提笔于自然、风物之前,或写参悟、或写证境,佳作丰硕,可喜可贺!( W# x% g! r$ J# `8 I/ I  C7 Z
但,因我工作繁忙,荐稿时有所疏漏。遗珠之憾,还望谅解!) Q" u( \3 |6 z# `: k' i2 g
这个月是一个诗歌作品和理论文章双丰收的月份。特别的亮点,是碧青的大文《禅对世界现代诗的影响初探——读<世界现代禅诗选>随感》。它洞烛幽微、提纲挈领地厘清了现代禅诗的发展脉络,“将成为现代禅诗发展中的一篇重要文献(南北  语)”。因收录的只是这篇文章的上部,是一个开头。要研读全文,还要期待下一期网刊了。希望碧青姐尽快脱稿,以飨读者!
: g% A  Q8 y  n/ M2 K7 ?* y感谢同人们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回帖和推荐。你们的辛劳功德无量!
/ I. O, T! v( l# c( h4 F6 \5 D' ^! z# b" F& u
——也牛( E2 ~2 N# Q+ \# j
2014.3.31.于成都) Y; R9 a4 |4 f: m/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3-31 18:24 | 只看该作者
问好也牛。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3 09:2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