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滨 于 2014-6-28 19:49 编辑
隐喻/移植/叠加/暗示:虚拟与现实
——短评汤养宗《一树鸟鸣》
新新乐府诗歌运动发起者:海滨
汤养宗的《一树鸟鸣》充满了对当代社会的讽喻和暗示,非常巧妙地将自然风景背后的社会图景与浮华世相结合在一起,读来颇有余味。
一首200字左右的短诗,何以能有如此饱满灵动的气韵、丰富深刻的内涵?何以能在诗歌阅读者那里产生“爆炸式”共鸣和强烈冲击力?
在这里,我不想搬出当下各种诗歌及美学理论或者新文学批评的概念,来过度阐释什么,只想从文本出发,简短的谈谈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
看《一树鸟鸣》,深以为:现代诗歌的容量大小,往往与选择的角度和使用的技巧有关。
这首诗写得很有玄机,诗歌语言进入的角度契合叙事本身的需要:一棵“树”隐喻整个社会,那些“鸟儿”和“花儿”隐喻官场风月男女。
汤养宗在诗歌创作实践中,游刃有余地使用意象的“移植”和“叠加”:横向——鸟、花与人;纵向——古与今。横向“移植”和“叠加”,使得整首诗灵动、丰富;纵向“移植”和“叠加”,使得整首诗饱满、深刻——这也许就是汤养宗诗歌的魅力所在。
汤养宗的诗歌语言极富有暗示性,裸露在言外的语意所指暗示隐藏在诗歌结构内部的象征能指。与此同时,他简化意象,只在“树、花、鸟、人”之间不断提醒读者,使得作者与读者在阅读中达成认知的默契——这就是“爆炸式”共鸣产生的秘密武器(当然,从接受与诠释美学角度看,作者与读者要达成默契,才能完成对一首诗的完美解读)。
至关重要的是汤养宗诗歌的“引爆点”恰恰就在虚拟背后的现实——这完全符合乐府的精神——歌诗合为事而作。近几年来,频频曝光的各类官员不雅视频,让生活在底层苦苦为生存挣扎的国民愤怒,让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知识分子震惊!
附:一树鸟鸣
汤养宗
一树鸟鸣,叫得我血脉贲张,再仔细听
有些不是花的东西在树上开花了
这是开春时节,我也有点看不住自己
公鸟与母鸟声音都特别颤,一锅豆粒
正在火候中。它们正在做的事我们做不来
树上有貂蝉,也有杨贵妃与西施
也有吕布与董卓,以及神情黯淡的谁
好像几个朝代终于合在一起做相同的事
那些不是花的东西正发出花开的声音
正宽衣解带,把我们的山河扔在一边
也不顾国家正在修改一部刑诉法
许多良民是不屑去细察这些的,只有
我这类人会摸一摸身上长不长羽毛,以及
也装出快乐的样子,仿着发出几声啁啾
在咽喉结处,经受一番细心的变调
2012-3-15
相关链接:http://www.zgsglp.com/thread-255826-1-1.html
来自群组: 新新乐府诗歌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