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荷语 于 2014-4-5 07:53 编辑
我家门前一条河(长篇散文诗)
文/荷语
沂河,母性的水。走成一条河,你便是母亲。我屏息聆听属于你血管的脉动。
——题记
之十
河流,对一个村庄的影响,对一个人的影响,就是这样悄无声息。
夏天,草丛里蛰伏着那么多小动物,每一棵树的枝丫几乎都结着一个黑乎乎的鸟窝。
秋天,落满树叶的地面总会冒出许多小蘑菇,像小精灵召唤着每一个采蘑菇的眼神。
冬天,那些跌落的干枝和树叶,可以拿来点亮红红的炉火,点亮温暖的日子和窗花。
春天,那些缄默了一季的枝条窜出新芽。春天里的小欢喜来了,五谷神也跟着来了。
沂河,母性的水。走成一条河,你便是母亲。我屏息聆听属于你血管的脉动。
我热爱河流,就像留恋母亲的思念。清澈的我爱,浑浊的我也爱,像莲荷一样不离不弃。
“沂水拖蓝”,美好的意蕴在于清浊两种水流激烈的较量。
浊流溃散,清流映蓝天,像沂河拖曳着一条蓝色的彩带在行走。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或许就是沂河泾渭分明的最好诠释。
滚滚红尘,人是否也是一条智慧的河流,能否遇浑浊而拖蓝?
一个人,一株草,一棵树,在一条河的荣枯中荣枯。
一条河像母亲那样温厚,像山岚那样叠翠,像五谷神那样欢喜着……
我亲近一条河,把想说的话对着大山,对着风雨,对着云月,对着青天,对着五谷娓娓道来。
我为你轻抚一曲蓝调,脚下坦坦荡荡一条路,头上清清爽爽一片天,心中清清亮亮一条河……
------------------The end----------------------
关于沂河,她的源头叫做螳螂河,源于山东第四大名山--鲁山西南三府山的螳螂崖,东临沂源鲁山溶洞群,南流经土门和南麻两个乡镇,穿过沂源县城,于城区南部汇入沂河,全长27公里,流域面积187平方公里。《水经注》称:“螳螂水,出鲁山,东南流,右注沂水河。”从我家门前流过(离我家步行大约七八分钟),她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清澈而纯净的,尽管眼下她不再和上个世纪那么纯净,但她依然是沂蒙山人的生命之源,吾辈当像荷莲一样对她不离不弃。我热爱这条河流,如果没有这条河的静水流深,就没有这秀美可人的沂蒙山色。我是沂河的孩子,与她朝夕相处,生命相依。没有沂河这纯净的水花,我的生活就缺少了诗意的浪花。为家乡代言,为她写下这一曲长长的蓝调(十章,共6764个字。我自己也很惊讶对一条河有这么多话说。)尽管还很不成熟,难免耽于抒情,难免以偏概全、挂一漏万,但我想我是为沂河写下长篇散文诗的第一人,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河流,关注我们栖居的生活环境,这就足够了。是为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