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首届国际驻校诗人阿莱什入校仪式暨研讨与朗诵会”举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9: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肖振中 于 2014-4-12 19:24 编辑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首届国际驻校诗人阿莱什入校仪式暨研讨与朗诵会”举行


         据中国诗歌网报道(文/马赛)       2014年4月8日至9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首都师范大学首届国际驻校诗人阿莱什入校仪式暨研讨与朗诵会”系列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宫辉力、赵敏俐、吴思敬、张桃洲、孙晓娅、阿莱什(Aleš  Šteger)、鲍捷、梅特卡·洛卡尔、玛丽娅·阿达尼娅、安德里雅·那伊扎、林莽、刘福春、西川、蓝蓝、杨方、冯晏、爱斐儿、周庆荣、宋晓杰、安琪、卧夫、姬国盛、潇潇、周瑟瑟、娜仁齐齐格、王琦、薛梅、林喜杰、夏花、陆健、胡茗茗、马思聪、朱一原、贾爱军、蒋小青、党文超、刘春满、舒晋瑜、金涛、王牧、Franka Gulin等学者、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及使馆工作人员、评论家、诗人、媒体界人士以及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部分硕士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了此系列活动。      
   阿莱什·希德戈(Aleš  Šteger,1973),斯洛文尼亚当代最负盛名最具活力的青年诗人,享誉欧美。阿莱什出生于斯洛文尼亚的Ptuj(时属原南斯拉夫),毕业于卢比尔雅那大学,主攻比较文学和德语文学,后从事文学编辑工作。22岁出版第一本诗集,佳评如潮,现已出版六本诗集,一本小说,两本散文集。1998 年获得 Veronika Prize(斯洛文尼亚年度最佳诗歌奖),1999年获得 Petrarch 欧洲青年作家奖,散文集《柏林》(2007)于 2008 年获得 Rožanc Award(斯洛文尼亚语最高散文奖)。他的作品已被译成 15 种语言。《事物之书》Knjiga Reci (The Book of Things,2005)由美国诗人 Brian Henry译成英文,2010年在美国出版即获好评,2011年夺得 BTBA 最佳图书翻译奖(诗歌类)。
   “首都师范大学首届国际驻校诗人阿莱什入校仪式暨研讨与朗诵会”系列活动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2014年4月8日上午,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的“首都师范大学首届国际驻校诗人阿莱什与第十届驻校诗人杨方对话会”;2014年4月9日上午,阿莱什于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文科楼六层会议室举行题为“1945年以后的东欧诗歌创作——小气候,抗争,追寻超越”的讲座;2014年4月9日下午,“诗歌与日常经验”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文科楼六层会议室召开;以及2014年4月9日晚上于首师大北一区图书馆一层报告厅举行的“北京之春”朗诵会。
  2014年4月8日上午的“首都师范大学首届国际驻校诗人阿莱什与第十届驻校诗人杨方对话会”由首师大诗歌中心专职研究员孙晓娅副教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鲍捷老师担任翻译。对话双方结合各自作品,围绕诗写缘起、政治潜意识、话语症候群、母语写作、平行世界、概念诗歌等关键词展开交流。杨方结合自己的创作,围绕“故乡”主题,探讨了诗写的“疼痛与伤疤”。阿莱什论述了诗歌创作个性与共性的关联;他认为诗歌作为一种灵魂语言,被诗人当做捍卫存在的武器,在揭露冲突矛盾的同时,本身具有强制与垄断意味。     
  4月9日上午,“1945年以后的东欧诗歌创作——小气候,抗争,追寻超越”的讲座由首师大诗歌中心专职研究员孙晓娅副教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鲍捷老师担任翻译。讲座基于东欧特殊情况下的诗写氛围及阿莱什的诗歌创作经验,从诗写处境、群体症候及诗歌精神等方面展开论述。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首师大的本科生、研究生积极与阿莱什用英语提问,就诗歌与科技、民族国家的重建、欧洲命运等话题展开精彩的互动。孙晓娅副教授做总结发言,她认为阿莱什的诗歌把握于欧洲动态历史变动的宏观,又以微观的方式进入诗歌本质,这既有现当代经验与欧洲定位的融合,又包含历史的承担与命运的延伸;她肯定了阿莱什的深度与智慧,并期望本次讲座为同学们打开全球化诗歌视野有所裨益。     
  4月9日下午,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文科楼六层会议室召开的“诗歌与日常经验”学术研讨会,由首师大诗歌中心专职研究员孙晓娅副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思敬教授致辞。吴思敬教授回溯了驻校诗人制度十年的过往,代表首师大对首届国际驻校诗人表示欢迎,并感谢与会嘉宾的到来与支持。研讨会在学生的朗诵声中正式开始,阿莱什一开始就指出在信息轰炸与价值多元化的消费主义时代,如何定位内心的空间以及发声的错位问题至关重要,诗人多次谈到“多元文化主义”与“多语言文化主义”,他指出欧盟作为国家共同体将各国团结,这种基于经济的合作并不意味着文化与民族性的妥协;他认为欧洲文化共同体的概念空间超越政治本位的共同体集合,政治简化了世界格局,而文化使其丰富与完整。他还着重提到诗歌翻译问题,推崇母语写作与不借用第三方媒介的平等交流。林莽、刘福春、西川、张桃洲、蓝蓝、陆健、安琪、爱斐儿等各位诗人、学者就诗歌创作的一系列命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4月9日晚上,在首师大北一区图书馆一层报告厅举行的“北京之春”朗诵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吟唱节目中拉开序幕,诗歌朗诵会组织者孙晓娅副教授介绍了首都师范大学首届国际驻校诗人阿莱什入校仪式暨“北京之夜”活动安排。朗诵会活动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玛丽娅·阿达尼娅(H.E. Ms.Marija Adanja)阁下代表斯洛文尼亚使馆致辞。其次是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宫辉力教授致辞,他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对与会者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随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教授致辞,并授予诗人阿莱什“首都师范大学首届国际驻校诗人”聘书。紧接着“北京之春”诗歌朗诵会迎来了她的高潮,阿莱什首先朗诵了自己的诗歌,周庆荣、林莽、陆健、冯晏、潇潇、爱斐儿、周瑟瑟、娜仁琪琪格、夏花、王琦、安琪、胡茗茗、薛梅、宋晓杰、杨方等20余位国内外诗人分别朗诵了各自的诗作。最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思敬教授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发言。
  这次系列活动内容丰富而张弛有度,诗歌以其独有的魅力凝聚着中外诗人的心灵,沟通着国际间的交流。
http://www.poetry-cn.com/?action-viewnews-itemid-94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4-13 11:51 | 只看该作者
沟通国际间的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4-13 17:47 | 只看该作者
阿莱西•希德戈(1973-),斯洛文尼亚当代最负盛名最具活力的青年诗人,享誉欧美。阿莱西出生于斯洛文尼亚的Ptuj(当时属于原南斯拉夫),毕业于卢比尔雅那大学,主攻比较文学和德语文学,后从事文学编辑工。

      阿莱西•希德戈(Aleš Šteger,1973-),斯洛文尼亚当代最负盛名最具活力的青年诗人,享誉欧美。阿莱西出生于斯洛文尼亚的Ptuj(当时属于原南斯拉夫),毕业于卢比尔雅那大学,主攻比较文学和德语文学,后从事文学编辑工作,他创办的文学出版社和国际诗歌节已享誉欧洲,现由其他人打理,他集中精力写作。阿莱西22岁出版第一本诗集,佳评如潮,现已出版六本诗集,一本小说,两本散文集。1998年获得Veronika Prize(斯洛文尼亚年度最佳诗歌奖),1999年获得Petrarch欧洲青年作家奖,散文集《柏林》(2007)于2008年获得 Rožanc Award(斯洛文尼亚语最高散文奖)。他的作品已被译成15种语言。《事物之书》Knjiga Reci (The Book of Things,2005)由美国诗人Brian Henry译成英文,2010年在美国出版即获好评,2011年夺得BTBA最佳图书翻译奖(诗歌类)。
明迪/译

鸡蛋 Egg
当你在铁锅边上杀死一只鸡蛋,你没有注意
它从死亡中长出眼睛。

它这么小,甚至不能满足
即便是早晨最谦卑的食欲。

但它已经看着,已经盯着你的世界。
从它的玻璃眼视野看过去,地平线在哪?

它看得见那在空间随意穿行的时间吗?
眼球,眼球,打破的蛋壳,混乱还是秩序?

这么早的时辰,这么小的眼睛,这么大的问题。
而你——你真的想要答案吗?

你坐下,眼对眼,在一张桌子后面,
随即你把面包块搅进去,遮蔽了眼睛。
石头 Stone
没有人听见石头的自言自语。
微不足道,仅仅是它自己的,就像疼痛,
夹在鞋的皮革和鞋底之间。

你脚下一滑,树叶在裸巷里旋转。
曾经有过的,不会再有,
成堆的其它标志已衰败。
附近诊所的气味。寂静。然后你继续走。

你的自言自语,没有人听见。
你是你石头上的唯一居民。
而你刚刚把它扔掉。
猫   Cat
他头发上保存着谁的石子、谁的风?
面带笑容的狮身人面像,被阉割的穿着皮毛的异装癖。
他抬起尾巴的时候,仍然操纵着被诅咒的天空。
一个怀疑论者小心谨慎地维护这世界,带着幻想。

他避开恶劣的天气,不熟悉的裤腿,政党成员。
他宁愿像挨了一枪的暴徒在楼梯上爬行,
在午后光线照耀下的大教堂里,旁边有天使在鸣叫,
或卷曲在空间与时间叠起的绒毛里。

他只让自己被抚摸两次。
他知道人们有很多狗,多于爱。
他闭上眼睛时,穿过你心中的吼叫。
他睁开眼睛,金色的灰尘从裂开的陶瓷花瓶里喷出,

它们曾深埋于此,比潜水员闭气最久到达之处还要深。
巧克力 Chocolate
他死去,只为了成为你面前的一块巧克力。
他希望,你也会消费他死亡的痛苦。

无边无际。恐惧和解脱将融化在你嘴里。
他甜蜜的内脏,药汁的苦味曲线。

他要你打开他,将你自己透露在恰当的光线中。
超越善心。超越怜悯和宽恕。

在无声的礼物中,你和他无言地接触。
你所咬碎吃掉的,正咬碎喂养你。

你的唾液,空口中的神秘感是他的。
你的手指,在抽屉里寻找他的手指也是他的。而不是相反。

你必须保持饥饿,上帝才会给予。
而上帝一旦给予,就会无休止地索求。
葡萄干   Raisins
谁的静脉,谁的爱,谁的纹路,
谁的时间蒸发在葡萄干的皱褶里。

往日夏天凉爽的谷物。你吃,你吃。
如同吃下握着万物的神的指尖。

缩小到年迈的彻底谦卑。
就像朝圣旅途上一小撮养老金领取者。

他们从桌子旁上升,升至你的屋檐。
一大串上升。真正的上升。

谁的动脉,谁的恐惧,谁的踪迹,
谁的漱口水你吞下去连同葡萄干的皱纹。

年迈的手指从内部抓住你,
窒息你,直到你吐出他们的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19:44 | 只看该作者
白冰 发表于 2014-4-13 17:47
阿莱西•希德戈(1973-),斯洛文尼亚当代最负盛名最具活力的青年诗人,享誉欧美。阿莱西出生于斯洛文 ...

谢谢补充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9 10:3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