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诗榜自荐作品(渭河源诗社的20首诗)
高平的诗
《我挨过两脚》
小时候我知道
驴和马会踢人
人没有蹄子
人的脚是走路用的
男人穿庄重的靴子
女人穿绣花的鞋子
我的肉体
本应习惯于温柔的手
紧紧的拥抱
轻轻的爱抚
却被人的脚踢过两次
一脚是“大日本皇军”踢的㈠
一脚是“革命造反派”踢的㈡
一脚踢了一个民族
一脚踢了一代知识分子
现在
我们有那么多可爱的脚
脚下有那么多新铺的路
但那两只脚
并未走远
像两个黑色的眼罩
总是在我的眼前晃动
我赞美脚
它使人类走出野蛮
我害怕脚
人的脚比动物的蹄子
更凶
㈠发生在日本鬼子扫荡时,我才十岁。
㈡发生在“文革”我被“专政”期间。
《我在西部行进》
鞋底化不掉积雪
头发抖不净沙土
纵然跌落的夕阳
砸伤了我的脚背
我还是向西走
天黑时,我不看
断墙和荒丘
合演的皮影戏
听一轮云海的明月
滚动着奇幻的节奏
我崇拜我的脚步
踏一下一个诗的题目
一滴血一丛红柳
飞天骑着天马飞了
父亲拉着母亲走了
我只是挥一挥手
江河的上游
水是冰冷的
岸是弯曲的
风是噎人的
我将大把大把的苦笑
抛入我追求的源头
个人简介:
高平,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名誉委员,甘肃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渭河源诗社会员。
雪马的诗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只有两个字
如果拆开来
一个是中
一个是国
你可以拆开来读和写
甚至嚎叫
但你不可以拆开
字里的人们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天空
不可以拆开字里的土地
不可以拆开这两个字
合起来的力量
如果你硬要拆开
你会拆出愤怒
你会拆出鲜血
《减法运算》
我的一生
不得不在做减法运算
首先减掉幼稚、天真
然后减掉童心
再减掉无知、减掉愤怒
减掉狂妄、减掉疼痛
减掉快乐、悲伤
减掉身体内的寂寞
减掉脑袋里的幻想
减掉思维和细胞活动
减掉亲人和仇人
减到地下继续减
首先减掉光明和喧闹
再减皮减肉
减掉一身壳
减到白蚁对白骨
个人简介:
雪马,诗人,行为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村》主编,湖南名人网执行总编辑,《祖国》杂志湖南站主任,毕业于毛泽东文学院,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我想抱着女人睡觉》《光头雪马》《我的祖国》《江南》《活着》《归去》等。著有诗集《雪马的诗》《乳房开花》《雪马短诗选》,第四本诗集《我的祖国》即将出版。
刘晋寿的诗
《高速路口》
我在等你
在高速路的出口
在离火车站不远的地方等
古玩店的门朝向北
我在青铜器中读一首苹果的诗
苹果的香味就溢出陶器
我提前了半个小时
有雪的路面一定很滑
我不敢保证,今天是否会拥抱你
当着别人的面,天这么冷
呼出的气是白色的
2013.12.23
《贴》
他们贴紧你
我不敢,我贴着软绵绵的乐曲
暧昧的灯光和虚虚实实的戏笑声
我想贴紧你的骨,你的心
贴紧大地和天空
贴紧你的一生一世
2013.12.29
个人简历:
刘晋寿,定西著名诗人,甘肃省作协会员。
花盛的诗
《在医院》
白的床单和被褥,白的墙壁
比这更白的是窗外苍茫的大雪
和面对绝望而发白的脸色
液体在一滴一滴地渗入血脉深处
像时间,在一秒一秒挪移
嘀嗒嘀嗒的回声
在医院的过道里走来走去
走来走去,忽然一下子就消失了
留下多半瓶还未输完的液体
晃动着,晃动着……
像我们一群活着的人眼中的泪水
但我们必须忍住泪水
忍住悲痛
像一棵棵小草忍住冬天的严寒
紧紧地抱住厚厚的雪
《空杯子》
喝剩的水被倒掉
喝剩的牛奶被倒掉
喝剩的茶被倒掉……
那么多东西都被倒掉了
剩下一个个杯子
空荡荡地,无处诉说
亲人突然间就去世了
空旷的草地上
堆起了一座新的坟茔
而那个凳子却空了
那张床空了
狭小的屋子一下子空了
我们的心空了
像一个个空杯子
摆满了生活的桌子
【作者简介】:
花盛,甘肃甘南人。作品散见《诗刊》《民族文学》《青年文学》《星星》《散文诗》《诗歌月刊》《飞天》《诗选刊》《诗潮》《青年作家》《北方文学》《山东文学》《黄河文学》等刊。作品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年度选》《中国年度散文诗》等选本。曾获全国十佳散文诗人奖、甘肃省少数民族文学奖、中国散文诗天马奖等多个奖项。著有诗集《一个人的路途》、散文集《岁月留痕》、散文诗集《六个人的青藏》(合著)等。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洮州文学》副主编。
何佐平的诗
《这个秋天》
这个秋天,我总是心静不下来
喜欢色彩,喜欢风,喜欢去乡下看菜园里的蔬菜
和耷拉着脑袋的向日葵
害怕光,害怕如棉的云,害怕万里之外无法触及的事物
就是独自闲坐,也静不下来
心如秋水般荡漾
像一只从书本里飞出来的蝴蝶
预测到了什么
【作者简介】:
何佐平,笔名啸河。作品发表在《飞天》等官民看。甘肃省作协会员,出版诗集《擦肩而过》。
海郁的诗
《黄昏离歌》(外一首)
厚厚的积雪终于消融了
大地原形毕露,那些阳光的死角
残留的陈雪也开始与尘埃
妥协为一场泥泞
西斜的光线透出血丝
无数的白发渗出无数的伤感
你走着,晃动着,铁轨
盘卧在那里,像忧伤指向陌路
我在这里远眺
远方是布满血丝的荒漠
你是彼岸,是跑向车后的河流
闪着泪光,哗响一路离歌
《第一场春雨过后》
隐去了过程,隐去了丝丝缕缕的缠绕
隐去夜之边缘的难以置信
隐去困顿之后,停靠在深夜的倦容
隐去了哽咽,隐去了雷鸣电闪的造势
苍凉的大地,终于被第一场哑默的春雨唤醒
我看见,潮湿过后的枝头
被小鸟啄出新绿,灰尘掩盖的罅隙
窜出生命的嫩芽。云卷云舒,大地松动
舒活的筋骨之上,飞翔的纸鹤
接通一颗童心对蓝天的憧憬
隐去了委屈,隐去了煎熬
隐去在一首诗的长短句间渗出的冰凉
隐去一个字眼的惊呼和
一个词组真情蹩脚的陈述。隐去
昨天飘渺的完整,隐去今天苍白的残缺
【作者简介】
海郁,原名闫守忠,回族,甘肃岷县广播电视台记者,钟爱诗歌,业余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飞天》、《青海湖》、《黄河诗报》、《散文诗》、《天涯诗刊》、甘肃日报等媒体和部分年度选本。出版有诗集《缤纷四季》(2010年5月作家出版社)、《想起你已是春天》(2012年4月中国文联出版社)。
范增利的诗
《子夜》
一阵虚空的风,在鸟声中弯向丛林
从此经过一滴清水,一片坚硬的雪花,心事暗淡
习惯于街口徘徊的老乞丐,冰凉的词语
温度很低,影子到处逃窜,夜里醒来的时候
才发现找不见了鞋子
打开门窗,我相信月光是幸运的
它躲过了长街上往来的车辆,潜入我的骨骼里
如一只小小的刺猬,用针刺扎破了我身上的脓包
那些虚幻的庞然大物,一点一点的
摇碎了昔日的黄昏与泪光
水自远处流来,在下落的痕迹中
打磨自己狭小的空间,而此刻,正是落雪时节
【作者简介】:
范增利,笔名咸阳泛泥,90后,陕西咸阳人,本科在读。诗文散见于《天津诗人》《辽宁青年》《东北风》《辽河》《青年文学家》《杨凌文苑》《新塘文苑》《今日库车》《咸阳日报》《吐鲁番日报》《孝感晚报》《昌吉日报》《娄底晚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农村报》等。著有诗集《痕迹》。
崔云琴的诗
《中年之诗》
只一阵风的功夫
一场落雪
就占领中年的山头
从眼角到额头
岁月填满沙粒
羊角辫里的笑声
被羊群带去了远方
青春挂在枝头
风干了誓言
只有风姿绰约的季节
还在生命边缘旖旎成河
人到中年
就变成贪心的蜗牛
开始背负一些湿重的词汇
譬如父母 孩子 过往 梦想
即使寸步难行 也不想丢
牵着另一只手
只想把青城
走成日暮
【作者简介】:
崔云琴,网名千山暮雪,中学教师。自2008年开始接触诗歌,迄今为止,有少量作品发表于纸刊、网刊。2014年金迪诗歌奖入围。
独禽的诗
《失眠》
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
七只羊,八只羊,九只羊……
三百只羊,五百只羊……
八百只猴子,九百只猴子……
猴子从被窝钻出去
猴子从床上跳下去
2013.01.27
入选伊沙主持的《新世纪诗典》
《打 蛇》
三楔子爱打蛇
快七十了,打蛇无数
三楔子放羊
有一把像蛇一样的鞭子
甩起来啪啪作响
看见蛇,一鞭子下去
蛇就像鞭子一样了
一对交股七寸蛇
飒飒作响,向三楔子游来
一鞭子下去,没打准
两鞭子,三鞭子,四鞭子
都没准,三楔子害怕了
撇下羊群,急急往家跑
路口上,树影下
他看见了两条蛇,在交股
三楔子躲了,换了一条路
回到家中,他没说怕蛇
三楔子病了,高烧不止
梦中大呼打蛇
看他的人还开玩笑说他打蛇上瘾呢
不到七天,三楔子死了
死状如中蛇毒
2013-6-25
入选伊沙主持的《新世纪诗典》
【作者简介】:
独禽,原名张世安,1971年出生于甘肃静宁,89年开始写诗,92年焚诗稿投入求生之道,跑车,做生意,走南闯北,2000年后生活趋于正常,拾笔写诗以记录心情。作品散见报刊。
鱼浪的诗
《父亲》
比光阴老得更快
是父亲消瘦的背影
委婉的诗句已医不好沉没在黄昏底部的隐痛
茅屋的牙齿逐个掉落 呼呼地北风奏起挽歌
西墙上 避难的弯镰
刀口钝化
尊贵的锈迹游走在信念的鬓角
野草的根系集结 一场政变势在必行
我看到父亲突然矮下去了很多
他的哮喘病又犯了
甚至波及到了心脏
就连他的左腿也不再那么坚韧
松动的骨头中暗藏天机
【作者简介】:
鱼富强,笔名鱼浪,80零后。中国青年诗人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诗歌爱好者。甘肃青年诗社副主编、渭河源诗社发起人、社长。个人作品散见《中国文学》、《文学月刊》、《甘肃诗人》、《甘肃诗萃》、《甘肃青年诗刊》、《诗中国》、《北方诗刊》、《岷州文学》、《洮州文学》等杂志。
赵洪亮的诗
《芦苇,或惊艳》
神,推开一扇门
一切必须静止,必须蛰伏起来
被惯坏的蝈蝈不再复制最后一句叫声
还是难以想象
神往,笔墨下点缀一滩芦苇
迫使秋风丢下山林,哑然
无法阻挡的神性,被绿叶子举过天空
就像消失已久的神器
惊艳,羞煞两棵试图靠近的松树
草,低矮,猥琐在坡上
那些胆小的菊花,清浅,骨子里的倔强
难以扼守最后的防线
委身在即将消失的秋天的叹息里
联想,浮想
秘制的夜,那只隐居在此的翠鸟先生
是如何过着神仙的日子
又是如何脚蹬芦秆
端一杯夜色,悠悠然与月光交换信物
没有风,神种下的植物
任凭谁也无法洞察玄机。隐性,湖水一滴滴靠近
延伸在隐匿的路上
查找痕迹。一株株芦苇把湖的荣光隆起
摊开一卷令俗人神往的去处
【作者简介】:
赵洪亮,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赋学会会员。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集结号》主编《杜鹃》文学杂志副主编。作品发表在《经典诗歌》、《中国散文家》、《中国诗赋》、《诗刊》、《中外文艺》等刊物上百万字,诗歌、散文作品分获全国一等奖。主编出版多本中学生用书。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和阳光一起陶醉》诗集《驿路风景》。
毛彦明的诗
《最后一代人》
秋天,风把焦黄的树叶植入大地
一堆黄土衍生出我佝偻的背,大幅度螺旋的腿
正是透过这深藏忧郁的眼睛
我谙熟了我死去奶奶的遗容、我的父亲和母亲
他们和我共同见证了
三代人滚烫的血液纠缠不清
如果是一个节日
我的奶奶习惯保持一个表情在桌前注视众人
她的儿子——我的父亲时常嘴角蠢蠢欲动
他拿着红褐色的香柱作揖,倒茶点酒
叩三个响头
这时我的母亲一脸平静,
她让小小的心愿连同麦饭葱根一起欢叫
只有我这暂时的最后一代人
一会儿弄疼鞭炮,
一会儿坐在房顶暗自打量——
我那些死去的,活着的先辈们
纷纷暴露天性。
【作者简介】:
毛彦明,甘肃静宁人,90后,现就读于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作品散见《关雎爱情诗刊》《淘漉诗韵》《北辰》《国士诗文》等刊,现任渭河源诗社《诗海锦囊》栏目编辑,《知友》一审编辑。
赵炳鹏的诗
《山路》
小的时候
母亲背着小麦,走在前头
我拿着遗穗
认真地尾随在后
多年后,母亲老去
在草木更深的山路上
我默然回头
依旧背着麦子的母亲
早已落在了我的身后
【作者简介】
赵炳鹏,笔名独白,现就读于河西学院。有诗歌刊于《人才周刊》、《甘肃新农村报》、《黑河水》、《美塑》、《三亚文艺》、《淘漉诗韵》、《渭河源诗歌专号》等。
馨雨轩主人的诗
《秋天书》
秋天,日子定格在发黄的纸上
我用笨拙的手写下昨天
岁月是一把生锈的钝刀
我们被慢慢宰割,痛到麻木……
这个秋天,风继续吹着
纷纷落叶已掩埋了家乡的小路
有人在夜里走向湖边
一声长长地叹息——
一声长长的叹息啊,秋天
永远是这样:一些生命慢慢地凋零
我们就像草芥,在风中
苍黄着
【作者简介】
馨雨轩主人,原名王海国,甘肃渭源人,80后。教育者,撰稿人。2003年开始诗歌创作,在《飞天》、《散文诗》、《诗中国》等刊物发表作品多篇,获奖数次。现为渭河源诗社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