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尘的红尘里相遇 ——简评也牛《只手之声》 衡水学院中文系 李艳敏 诗坛上有“先锋诗歌”一说,我把现代禅诗也当做“先锋”的一种,现代禅诗的“先锋”处也是最突出的亮点,正在于它不同于其它“先锋”诗歌的现代禅意,和那些静观静听静思后的觉悟。也牛的诗集《只手之声》显然具备了以上的几个要素。世人的世界是万丈红尘,也牛的诗歌世界是无尘的红尘。与他相遇在这片无尘的红尘里,感知着诗行间的禅心雅意,聆听着那些来自自然万物的音声,似曾相识的感觉从我的心底缓缓升起。也牛以自己对生活细节的把握,对世事人情的参悟,用禅观的思维体察人生,并最终形之于诗歌,为我们呈现了自己独有的人生参悟。显然,也牛是一个善于聆听的诗人,他的前一个诗集《莲子初啼》,到而今的《只手之声》,都暗合了“听”世界的内容。 也牛的诗,除了具有现代禅诗共同的凝练,干净,禅意之外,还有着浓浓的生活质感和生命之思。收入集子的126首诗歌,在整体上呈现出思想上的朴素和知性,形体上的纤巧和多变,达到了现代禅意与诗情的自然结合。 一、纵向的继承 在现代禅诗创作群体里,也牛的诗无形中带有南北诗歌的韵味,却又能自成一家,诗意上不断出新。如果说南北的现代禅诗在“现代”上另辟蹊径独具特色,在“横的移植”上尤为成功的话,那么也牛的诗歌则更体现了现代禅诗“纵的继承”的那一面。读者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也牛的短诗正是在白描和造境上做足了禅的功夫,继承了传统禅诗的基本优点——简约,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他能够巧妙地化古入今,化禅入诗。他写诗仿佛是在画一幅简笔的中国画,与诗集同题的诗歌《只手之声》就是以传统的意境来传达出富有韵味的声音的,具有典型的也牛韵味。他把雄鸡的啼鸣声放在白雪山村的篱墙里,宛如“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的意境再现。这种自然融入,正是其它诗歌难以达到的程度。 诗意在空白,古人也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说,也牛的诗歌用极少的诗语说出了容量极大的内涵。这些含蓄的诗歌,是诗人自己提炼后的精华,带着参破人世命运的努力。他的诗歌语言简洁,含蓄,凝练,典雅,自有很强的张力,禅味具足,可诠释性强,留给人极大的想象余地。我能感觉到他在诗歌上自有一种自信,更有一个禅者自觉的觉照。聆听《只手之声》,会发现时时处处,他的诗都在这种觉照中彰显作者的生命之思与生活之美。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造境”,也牛的现代禅诗同样敲打锤炼着每一个汉字,试图挖掘汉字最精妙的表达意义,生动的意象传递出无尽的意蕴来: ◎蝉蜕 绿叶下一间空房子 始终,没有落锁 而蝉声已出离山水间 一只旧鞋子 丢在 秋天的路上 此诗形象描绘了蝉的出世和独立。“空房子”,“旧鞋子”是过去生命留下的躯壳,远去的蝉声正是来自旧的躯壳。当灵魂已然飞升的时候,旧有的皮囊只能成为废弃的器皿,再无法承载歌唱的生命。 ◎新荷 参破一层层囚水 探身天外 听雨,一滴一滴的声音 欣喜而翩然 荷,努力开花在水外,水是囚禁生命之荷的牢笼,而荷参破的就是一层层的水,于水面之上静听那雨声敲醒自己。“囚水”一词显然是也牛自己的发明创造,生动了整首诗歌。 ◎天风 吹过去。山中芙蓉花 又落下一片淡红 涧户人家 如一粒种子 如今,播在了何处 这是一首极具古典韵味的诗歌。“山中芙蓉花”自然融入了王维的诗句,把读者引入了那种寂静的世界,在纷纷开落的淡红花下,诗人问道,“涧户人家”这颗种子,被那无端的风吹到了哪里,在哪里扎根发芽了呢? ◎桃之夭夭 根本就没有开过 桃花。也没有谢过 即开即谢的 是一只只蛱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在如铁的崖壁 你只是睡了,又醒来 否认了桃花的开谢,是禅者的觉悟。即开即谢的蛱蝶,睡了又醒来。重新阐释了流传千年的“桃之夭夭”。 ◎野渡无人舟自横 不愿上岸的船 才是,真正的船 停在芦花浅水边 或者渡口。随缘任运 船,不上岸的时候才有它的作用。随缘任运的船,才是自由的不系之舟。在岸上的生活不属于真正的船。万物只有在它有用的时候其存在才有意义。此诗简洁,凝练地表达了这层意思。 ◎化缘的麻雀 远远望去—— 从树上落下去的麻雀 像叶子 ——谁吓坏了它们 一会儿又从地上弹起 无方向地撞向天空 “弹起”“撞向”这两个动词用得贴切而准确,道出了觅食的麻雀受惊后惊慌失措,四处奔逃的样子。 二、题材的拓宽 的确如此,随着现代禅诗量上的增加,一些明显的同题材诗歌出现了,加之王维山水禅诗的影响,给外人造成了一种假象,以为现代禅诗只是写作寺院,山水,田园,自然风光,景物美色的表象,其实现代禅诗可表现的并不限于这些,南北在《现代禅诗理念随笔系列》里就“写什么和怎么写”有过专门的论述,他指出现代禅诗在写什么上是没有限制的,“但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禅诗所表现的题材,应该是寺院、僧人、佛典故事,又或者是自然山水之类。这仅仅是从历代诗人选取题材的频率上来看的,仅仅是一种现象,绝非本质上的要求。” 在现代禅诗诗人眼里,事事物物皆能写出禅意,也牛就是大胆尝试新的描写对象的现代禅诗成员之一。他一直在努力尝试着扩大现代禅诗的表现面,开拓现代禅诗的题材范围。本诗集中的一些日常生活场景片段,也牛以禅观之眼写来,把禅的空观和修持自然融进诗句里。如《疏花》、《闭果》都是这样的场景描写。内中有对话,有自我的体悟,却并不让你感到生硬和割裂。这类的现代禅诗缘起于诗人时时刻刻的禅观内修,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的。如果摒弃那些世俗的欲念,引禅入诗也就等于是引“静美和智性”入诗。在此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是日常生活在诗歌中的活泼呈现。也牛的诗歌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且自觉地给自己的诗歌融进更多的日常生活因子。《远和近》、《家的使用权》、《离尘》等诗都有作者尝试把禅引入日常的努力。 ◎ 草叶 一株草也能长出悬崖 朝向四面八方。上面住着晚风 诵经的月光 一些清寂的露珠 在天亮之前,偶尔来绝壁打坐 然后又重出江湖去 草叶,露珠,晚风,一切事物都那么微渺,却自有一种生意。在诗人的眼里,晚风和月光也在参禅诵经。一株草,一个生命。一片月光,一个世界,万物因“我”之思而开悟了。 ◎牧童 钻进一片草丛中 寻牛—— 他拍打着青山:“你出来!” 刨地三尺 厚土之下葬着草籽 《牧牛图》里的牧童就是禅者,那牛则是我们纷乱的心。直达本源的那种执着就是寻找本真自我的探究。“草籽”就在土地之中,智慧的种子也深藏在每个人无意识的深处,若要见性,只能“刨地三尺”,此地正是你我的心地。 ◎静极 能听见蚂蚁敲打树木的声音 今夜。悬崖如瀑 高高挂起 我是一条进山的小溪 不知道逃避了什么 来拜访一只蚂蚁—— 一生从未说过一句话的蚂蚁 我拿右手与它相握 握住了,它母亲前世送的 一把剪子 蚂蚁和蝉与蝶都是现代禅诗写进诗歌的常用物象。此诗以听到蚂蚁敲打树木的声音来反衬深夜的“静极”,“我”拜访蚂蚁,与蚂蚁握手凸显了人与物的亲近。 ◎疏花 把花朵摘掉,你下得了手吗 况又梨花带雨 ——你还是把它摘掉了 你相信果农大姐说的一句话 ——那是空花 要结出又大又甜的鸭梨 你必须将它摘掉 不然,春风也会来摘 你惊叹着果农大姐是怎么从一朵花中 看见了无边的空 “疏花”,又叫做“间花”,是摘掉多余的不能结果的花朵,以使得果树更好地挂果,生长。果农大姐说“那是空花”,这是写实,却引发了诗人对于“空”的禅思。万物花开是生命的过程,而空花的存在是无意义的。生命里,也有这样的空花只绽放一时的美丽,却注定无果而终了。 ◎旧址 在原处。只剩下一眼古井 和三丈深的蛙鸣 三年前,隔壁王师傅的“东方红”拖拉机 已将老屋一车一车拉走了 是大哥的偶然提及才想起它 城市里,没有醒酒的凉风 没有晾晒相思泪的薄月亮 叙旧的乡音,蚊子一样在窗玻璃后面 撞来撞去 沧海桑田,旧址仍在,而故人已远。老屋消失,老井里的蛙鸣诉说着此地的荒凉。在城里的人们,却已经找不到故乡那轮月亮了。只有乡音依旧,唤醒着对故乡的种种回忆。老屋是被拖拉机“一车一车拉走”的。把“叙旧的乡音”比成“蚊子一样”在“窗玻璃后”撞来撞去, 形象刻画出了在冷漠的城市里,乡心无处突围的尴尬和困窘。 ◎垃圾场上的枯枝 马路两边 剔下来许多枯树枝 环卫工人忙碌了半天 才把它打成捆 码到垃圾场里 下午开来几辆拖拉机 把它们全部拉走了 像村子里刚死去的那个人 被一队灵车拉到火葬场去 一模一样 垃圾场上的枯枝,火葬场上死去的人,都是没有生命迹象的。然而他们都曾经有过健康的过去,生动的面孔。无言的沉默,只是因为生命消失了,他们才被打入另册,开始了另一次生命的转化。枯枝与枯骨一样,成了无用的废物。在冷静得不动声色的描述中,诗人把自己的生灭之感客观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公交车上 推门而入。不是你的家,不是不是 你挨着这个人堆 站 立 随后你又叫门,“哐当!”一声离去 有人随你一起叫着离去 你们钻进雨中 钻进街边一排低矮的房子 ——那个被叫着家的地方 那排房子亮起灯 慢慢启动,向车尾开出去了 此诗也许不算典型的现代禅诗,然而它显示了诗人关注生存本然状态的一面。而生命的不同形态不同生存现状,也是禅须臾不离的主题之一。低矮的房子里,生存着挤公交车的大多数人。房子里灯光亮了,惯性使得视觉发生错觉,它们开向了车尾,而诗人的心里却留下了这看似平常的一幕,对普通人的关注尽显无遗。 ◎从小到大 吃着奶,我是我自己的母亲 睡在自己的摇篮曲里 撒尿的时候不用骑尿布、尿不湿 我的小屁股下 垫着一片干草样的阳光 我不用出家,就已经是一个人在吃喝拉撒睡 行止,疼痛。都是我自己料理 我也不用回家,家就在这儿 我背着我自己一刻不停地赶路 ——我是我的行囊,也是我的人间 这首诗的思想,更为鲜明表达了诗人的禅悟。“我是我自己的母亲”,把“我”的形成做了深究。我诞生于我,不出家也不回家,我就是我的家,“我是我的行囊,也是我的人间” 自我成长与发现在禅修中就是如此重要啊。 前段时间,也牛在论坛上发了一首试验之作《粉色雪》,引起了较强争议,也引来了批评之声。该诗用语轻佻,言辞平淡无奇,和禅诗的理念显然是相悖而行的。这首诗他斟酌再三,到底没有选入诗集。由此可见,对于诗歌题材的处理,也牛是相当慎重的。 三、形体的实验 既有的现代汉诗一般等同于自由诗,因此很多诗人写作起来就有些过于随意,因为过于随意也就失去了一定的形式上的美感。南北开创了六行体现代禅诗,在此基础上,现代禅诗成员们也经过自己的写作实践,逐渐形成更多自由与整饬并行不悖,集中与散落自然天成式的诗歌形体。也牛就是其中的一个积极探索者。在诗歌写法的认真钻研上,他和南北一样不满足于既有的成绩,继续着适合现代禅诗的表现形式,这种探索也一直是锲而不舍的。 也牛的现代禅诗,力避那样随意的有些信手拈来的诗形。具体说来,他的诗歌有上下两段各三行的六行体,也有上下两段各两行的四行体,还有三段式的,上段两行,下段一行的,上段两行下段三行的,等等。总体上说,许多诗歌行数不超过10行,而各行的字数又极为俭省,10个字左右即可收住。其用字之精,锤炼之严,更见功夫。 以下这些诗歌都可作为其形式探索的证明: ◎田园诗 一 滴 墨 游进稿纸里 我便听见 诗行间 呱呱呱敲出蛙鼓 稿纸就是诗人笔耕的田园,而墨迹游走的诗行就是田园里充满生趣的蛙鼓。该诗形式与内容做到了完美的统一,形象表达了墨迹滴到纸上,形成诗行的过程。 ◎失眠 无法入睡。是夜不够黑吗 隔壁鼾声摁亮了 一盏灯。吊在屋梁上 三行两段,最后一行独立成段,突出了失眠者在深夜里的孤独与无聊。 ◎鸡足山茅棚 搭建一次。翻修三遍 隐居在蓝天下 ——来访 它在这儿等你 离开时。——它从山顶鸟瞰 春草已淹没了脚迹。 这是六行体的变体,整首诗由三段两行式诗句组成,“隐居在蓝天下”用语新鲜,形象表达出了鸡足山茅棚主人的豁达无碍的禅者风范。 ◎静默 这是一口 积满雨水的山塘—— 当一滴蝌蚪长成青蛙 跳上岸来 回头看了一眼 ——从此 不再问此岸。彼岸 蝌蚪长成青蛙,蝉蜕变成蝉,蛹化成蝶,都需要时间,需要酝酿,需要突破,此岸和彼岸也只在变化之前才有分别。一旦长成,则此与彼就不再是绝对的对立了。青蛙长成,也是那颗禅心自然的修成。2,3,2的诗行排列,立体展现了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参禅 在一座独木桥边 和我错过 善慧禅师去寺院外 种粟 我逆流而上 去寺院里礼佛 六行体的另一种排列形式,上4下2。诗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过程:禅师在做种粟的人间俗事,而我这个俗人却要“逆流而上,去寺院里礼佛”。两者形成对比,把世间人苦苦参禅以求开悟与世外人的随机任运日常即禅比照,其高下自然见出。 ◎生命是风孵出来的 斩了草还有根 除了根还有土 掘了土还有石头 石头伏在风的翅膀下 过些日子 又啾啾啾孵出了土 ——你说 把风关进哪个笼子里呢? 8行诗句,以4,2,2的形式排列,把生命的本来做了最深入的探究,让我们体会到世间的生命都不是无缘无故存在的。万物生灭皆有因缘,是风的吹动把这个世界吹活了。穷根溯源,风在诗人眼里成了孵化生命的母亲,而这个母亲是无法用笼子关起来的。风化石为土,土生长着万物之根,又成就了万物。 ◎过铁索桥 因为一段水的存在 此岸是此岸 彼岸是彼岸了 彼岸的古琴台 还在弹奏着俞伯牙的《高山流水》 你并不在意这些 你只向往着彼岸—— 彼岸“山花开似锦” 你说,铁来渡我 9行诗句,3,4,2排列。铁索桥连接起了此案和彼岸,而走在桥上的人,不在意高山流水是否知音,只是坚持着自己去往彼岸的行走,“铁来渡我”,道出了过桥人要度过自己的决心。 ◎还是一粒尘 山顶上,碧空如洗 明月朗照—— 一阵风 把我 吹到了这里 5行诗,以上2下3排列。在禅者的凝神观照中,“我”就是尘。一阵风可以把微尘吹起,也可以把如尘的“我”吹到碧空如洗的山顶去看朗照的明月。 ◎这样的夜晚 ——兼致南北老师 上弦月只说了半句 星星们的叫声压得很低 坐在半山茅舍的屋檐下 你尽享天然的宁静 天空。大地。行云走水 全在你眼中进进出出 了了分明 ——你,只是不语 整饬的排列,上下各4行。这首应和之作,既未脱离原诗的语境,又用简单的素描为我们刻画了南北的诗人形象。相知无言的诗友即使相隔千里万里,那种无须语言表达的知己之感还是存在于彼此心间。 结语 南北说过,现代禅诗之所以是现代的禅诗,不仅是指时间上的现代,也是指其性质上的现代。而“禅的精神”作为诗歌的内核是不变的,它始终横贯在诗歌的语词间,散发着恒久的光华。也牛的诗作在现代禅诗流派极具代表性,显示了当今现代禅诗写作的高度,也成为现代禅诗派的创作硕果留存在各位同仁的印象深处。这些诗歌量大,质高,诗美,值得人们进一步研究。在此,我也不过是在抛砖引玉,暂作一番也许是离题万里的解读,但愿读者诸君都能从他的诗歌里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记得著名诗评家陈超在《我看近年来的中国诗歌》一文里说过,“在今天,把一首诗写成平均理解力的“美”与“好”,并不困难。把一首诗写得有时代生存和个体生命活力,才具有真正的难度。”我以为,南北,古石,也牛和其他部分现代禅诗作者,在诗歌写作的语言运用和技巧翻新上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他们的诗在“美”与“好”上已然无可挑剔,需要努力的方向也许正是如何使得这些诗歌更具有历史的厚重和个体生命的活力。 在俗世红尘里相遇的人,是有缘的;在静默无声,静月无尘的诗里相遇,聆听也牛的《只手之声》,无疑会为生活更添一层禅思与诗意。 附:也牛诗选 ◎只手之声 上午九点,雄鸡鼓羽而啼 它在呼唤什么 白雪覆盖的山村 啼鸣处,露出 一段稀疏的篱墙 ◎入夜,雨停了 如水的虚空托出莲花一样的月亮 皎洁而清凉。农家小土屋错落有致地睡去 山野寂静,如溶洞里的太古 我来到涧边洗濯—— 因为刚从集市上归来,身上落满尘灰 因为这淙淙流泉 远比水龙头的低吟 更动听 《秋雨》 枫叶,看不见自己 已落下一身红尘 ◎月光 从午夜来,你就不会推门而入吗 沿着窗帘流动的路 到我桌前 你清朗得像寒山的一句诗 让我杯中的茶向西 ——泼出清香 ◎进山 来到山中,才知道时间不过是一个虚词 它的本来面目 是流泉、鸟声、坐化的石头...... 流泉推波,为时间读秒 鸟声播粒,为时间荡摆 倒挂的山石犹如钟座 托起时间的过去、未来和现在 ——时间确实只是一个虚词,丈量不了 生命的短长 我来到山中,才知道人是不生不灭的 大限来时,不过是脱下了一具肉身 又穿上一袭苔绿 ◎插玫瑰 把枝条剪成一段一段 插在土里 像立雪断臂 然后生根,发芽 开出一片红云 让我的瞳孔空了又空 ◎秋天 树叶...... 金黄 鸟的叫声轻了许多 每一滴雨 落下 都有一片叶子 离开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