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52|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人物的诗性解读——读贵州诗人马仕安的历史人物系列散文诗(评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贵州诗人马仕安历史人物系列散文诗的关注,缘于与我同城的一位散文诗家。他正在研创中国历史上有关三皇五帝的散文诗,也是系列作品。交流中,他感叹写历史人物太难,而以散文诗的形式写尤其难。恰在此时,在博客圈里读到马仕安的也是写系列历史人物的散文诗。真是无独有偶,看来还是有不少散文诗家尝试以散文诗这种形式写此类题材,遂引起了我的留意和思考,感觉可以就此写几句话。
    的确,写人物不是散文诗这种体裁的长项,它虽然有散文的特征,但本质上还是诗,不能像小说、戏剧之类的叙事类文学体裁那样地叙述和描写。而用它来写历史人物难度更大:首先需要大量的阅读,对笔下人物及其所处历史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研判和把握,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和人物评价尺度;其次,诗是有着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品种,强调主体的张扬,而历史人物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体的客观存在,对其评价要符合客观实际,不能随心所欲地任意发挥,这就像写小说和写传记文学是有区别一样,对作者的创作是有一定限制的,二者存在先天的矛盾;再次,既然是诗写历史人物,写出来的自然是诗,是以诗的形式解读历史(人物),不能写成“史记”,否则便成了人物传记。显然,这些对作者的历史造诣和创作功底形成巨大的考验。当然,散文诗这种体裁毕竟比诗歌灵活,不仅具有散文的一些特点,而且还可以借鉴其他文学样式的表现手法,这就为“写人”提供了可能,关键看作者的艺术功力以及散文诗表现形式的探索、创新力和“度”的把握。
    马仕安的系列历史人物散文诗就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到目前为止,作者共创作了四十一章,也就是写了四十一位历史人物,它们大体可分为这样几类:一类是写帝王的,如《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朱元璋》、《武则天》、《成吉思汗》;一类是写文史学家和诗人的,如《苏轼》、《陈子昂》、《王安石》、《欧阳修》、《孟浩然》、《辛弃疾》等等;一类是写科学家的,如《祖冲之》、《华佗》等;另外还写了《岳飞》、《蔡文姬》、《卓文君》等各类被载入史册的名人。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作者渊博的历史知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深厚的艺术功力和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秦始皇》是该系列的第一章。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是新的历史时代的开创者。他终结了我国历史上长达七百余年的最长的一次战乱,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王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王朝的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在当今任何一个世界杰出帝王排行榜上都被排在最高或着接近最高的位置上。同时,他又是中国历史上争议颇多的封建帝王,因为“焚书坑儒”、修建长城和“暴政”而被诟病。对这样一位既丰富而又复杂的历史人物用一章简短的散文诗来表述,其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
      
       “山岳苍苍,云水茫茫。悲郁的古歌,凄美地挽着破碎的山河。
        你从历史苦涩的目光中走来,   足韵叠满风雨沧桑的斑驳。
        依着寒风,懵懵懂懂的你虔诚地擎着一盏诱惑心魄的袅袅香火,艰难地在那条冷彻肺腑的路上跋涉。
        瑟瑟萧索的夜,你心横玉笛,独对皎月,沉沉地将积淀于胸的屈辱和坎坷,咀嚼成一支雄性的歌。让
    奔腾的音韵,催促你的英姿,淬砺你的骨骼。”
   
    这是写秦始皇的少年,第一句就点明了他所生长的时代背景:那是延绵了几百年战火的“破碎的山河”。秦始皇虽然十三岁即王位,但在实际掌权之前却是“屈辱和坎坷”的:朝廷大权由吕不韦把持,其母先是与吕不韦偷情,后与假宦官私通并生下两个私生子,他还得认奸夫为“假父”。他“沉沉地将积淀于胸的屈辱和坎坷,咀嚼成一支雄性的歌。让奔腾的音韵,催促你的英姿,淬砺你的骨骼。”作者认为,大概正是由这种莫大的屈辱磨练了他的性格、意志和智慧,虽然年轻,但最终还是赢得了朝廷内部争斗的胜利,在弱冠之年掌握了实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秦王。
        
        “独立潮头。遥望披头散发而去的黄河,诸王割据的潮涨潮落,一腔情愁,悠悠地激怒两盏烈烈之火。
         于是,沿着日月潜浮的古道,你驱马踏寒雪,独钓一轮月。奋发蹈厉地将一双拨弄乾坤的手,搁在城
     垣之上,疯狂地在大地上泼墨。
         遒劲犀利的笔锋,攥满你澎湃心潮的雄才大略,只寥寥几笔荡气回肠的剑拔弩张,就稳住了颠簸的江
     河。
         枕着浩浩荡荡的阙歌,你潇潇洒洒地蹁跹进柔柔荡荡玉宇楼阁,飘飘然然地将一顶醒世瞩目的皇冠举
     浩浩苍穹,开天辟地把一个江山捧在股掌之上精雕细琢。”
   
    这是接下来写秦始皇的历史功勋。我们看到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驱马踏寒雪”,用一双“拨弄乾坤的手”“疯狂地在大地上泼墨”,只用了十余年,“寥寥几笔荡气回肠的剑拔弩张”,就消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原大地,“开天辟地把一个江山捧在股掌之上精雕细琢”,开创了历史新纪元。

        “然而,焚书坑儒喋血的呐喊,阿房宫沸腾的火焰,万里长城堆积的骨血,终使你用魂镶嵌的日月星
     辰、湖海江河痛失了辉映泱泱华夏的季节......
         山岳苍苍,云水茫茫。一颗璀璨的行星,最终在蹀躞烟尘的辉煌中陨落......
         唯那不死的魂,永远缠绕着历史的风景,任人品味,任人评说。”

    最后,作者就秦朝的短命发出了感慨,焚书坑儒喋血的呐喊,阿房宫沸腾的火焰,万里长城堆积的骨血”分别代表着被后人诟病的秦始皇的三大“罪责”:专制、奢侈和暴政,正是这些导致了一个新生政权过快的倒掉。但伟人的精神不死,其功过是非自有历史评说。
    整章作品以形象的诗歌语言、高度凝练的笔调,截取“传主”的主要人生轨迹,在极短的篇幅内予以概括,解读其生平、宏韬大略、丰功伟绩以及缺憾,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气势磅礴,显示出作者极强的概括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在这组系列散文诗里,写诗人的占了较多的篇章,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位外,还分别写有屈原、曹植、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陶渊明、陆游、李清照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大诗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大都出过仕,而且宦海沉浮、仕途坎坷,或遭贬流放、颠沛流离,或穷困潦倒、贫病交加,或远离尘世、归田隐居。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刚正不阿、正直善良的高尚情操,使他们作为文学形象丰富而饱满,有“料”可写,关键是如何像叙事文学那样把握住人物的个性特征,写出形象鲜明生动的“这一个”。
    散文诗篇幅短小,在写人物方面不能像小说、戏剧那样展开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对人物进行多层次的形象描写,但唯其短小,又有着书写灵活自由的优势。散文诗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具有两者的双重特点又自成一体,既可以像诗歌那样通过意象、意境等艺术手法抒情达意,又可以在篇章布局和整体结构上接近散文,像散文一样写人叙事,对人物心理和生活场景进行细腻的描写。写法上,因其篇幅有限,一般着眼于“点”的描写,通过截取人物或现实生活中的某个细节片段,或一事一物,或一情一景,以点带面,由此生发开去,构成一幅绚烂多彩的图像。   
    马仕安的这组散文诗有很多篇章就充分体现出散文诗的这些文体特点,如《李白》一章就很典型。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又有“酒仙”之谓,号称“李白斗酒诗百篇”。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酒”和“月”是两个常见的重要元素,它们经常同时出现在他的诗作中,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而他应唐玄宗之邀在华清池兴庆宫醉后挥就的三首《清平调》,更是验证了诗是诗人生活的一部分,而酒是其诗兴的源泉。他的《静夜思》则是家喻户晓,人皆能诵。作者正是抓住李白的这一突出特征,巧妙地以其诗歌创作特点和相关“酒月”作品进行艺术构思,通过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地抒写出他的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诗人的家国情怀。
    整章散文诗在篇章布局上是散文的结构,语言则是诗的。“池月东升,月明星疏,几滴琼浆,攀于风的翅膀,将幽幽的醇香递进夜的深处。/你斜依宫墙,挥袖拂去嘴边那滴残酒,然后于熏熏然、悠悠然的幻梦里,邀一轮明月躺于手中那樽金杯里坐露。”作者开头这段极具想象力的描写,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李白醉酒挥写《清平调》的情景。“面对窗前那轮明月,你举起一杯暖意泛滥天空,缕缕馨香醉倒了眼前破碎的家园,唤醒了心底一捧默默的故土。于是那些久蕴于心壁的绝句、律诗便从你饮过斗酒的海口,飘飘洒洒地流出。”这段叙述生动形象地叙写出诗人浪迹天涯、对月而吟、醉酒而诗以寄托自己的游子情思的情形。“从此你于月光下悠来荡去,终也挣脱不了一生的虚幻,一生的流离,一生的清苦。/唯有月与酒,伴你踉跄上回家的路......”最后,作者以议论的形式发出自己的感慨,“唯有月与酒,伴你踉跄上回家的路”是对诗人最恰如其分的总括,当然,这个总括是蕴含在意象和语言背后的。
    值得提出的是,李白是积极的浪漫主义诗人,性情豪爽,诗作也是豪迈奔放、清新飘逸。与之相适应,马仕安的这章诗作也是如此。作者通过想象、联想、象征、夸张、比喻等艺术表达手段,使作品大气、壮美,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作者另一章写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则是另一种韵味。“一抹夕阳,满山菊花。几只归鸟,掠过你发茨的风骚。/你端坐在自己刻画的田地里,用酒的浓烈,去温暖萦回梦想的田野、村落、炊烟、山岗。”作品一开头,就让我们嗅到了田野的味道,看到“归园田居”的诗人“种豆南山下”,并且“痴痴迷迷间,生活的乐趣从你那醇香四溢的身子里,弥漫出一串串既土里土气又令人叫绝的抒情诗行”,将“悠扬的异词,绕过篱笆,越过溪水,跨过古桥,在扬起露水的晚风间生成柳绿丝般多姿的梦想。”寥寥几句,一位归乡隐居的田园诗人形象跃然纸上,可见作者在把握人物、驾驭题材、体裁上的功力,以及娴熟的散文诗技巧。
    笔者以为,近些年,我国散文诗呈现着良好的创作势头,这一年轻的体裁也越来越成熟。它已不再是仅仅写些风花雪月的客厅小摆设,而是完全可以像其他文学体裁一样写出大作品来。这一点,马仕安的这组历史人物系列散文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2014.05.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5-21 13:27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评说。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5-21 13:39 | 只看该作者
精辟评说,给人启迪。拜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5-21 14:3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5-21 15:42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5-21 17:43 | 只看该作者
再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5-21 18:37 | 只看该作者
遒劲犀利的笔锋,攥满你澎湃心潮的雄才大略,只寥寥几笔荡气回肠的剑拔弩张,就稳住了颠簸的江
     河。
         枕着浩浩荡荡的阙歌,你潇潇洒洒地蹁跹进柔柔荡荡玉宇楼阁,飘飘然然地将一顶醒世瞩目的皇冠举
     浩浩苍穹,开天辟地把一个江山捧在股掌之上精雕细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5-21 19:18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5-21 19:48 | 只看该作者
提读,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5-21 20:0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1 21:4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