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海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新乐府诗歌理论] 浅析中国流行歌曲歌词美学特性中的文学性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4-5-23 20:54 | 只看该作者
海滨 发表于 2014-5-21 17:53
北京北京

演唱:汪峰

很喜欢这首歌,歌词的文学性和现实性都特强,令人动容。旋律也很美,有一种苍凉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1:00 | 只看该作者
莫笑愚 发表于 2014-5-23 20:54
很喜欢这首歌,歌词的文学性和现实性都特强,令人动容。旋律也很美,有一种苍凉的美。


汪峰的歌,我喜欢很久了。歌词充满了对现实的审视与思考,在大陆歌手的原创歌词里,独具一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发表于 2014-5-23 21:24 | 只看该作者
海滨 发表于 2014-5-23 21:00
汪峰的歌,我喜欢很久了。歌词充满了对现实的审视与思考,在大陆歌手的原创歌词里,独具一格。

我是从美国搬到上海又搬到北京时(2012年)才知道汪峰和他的歌的,在出租车里听到这首歌,一个冬天的早晨,在北京,立马被感动了,回家就找他的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1:31 | 只看该作者
莫笑愚 发表于 2014-5-23 21:24
我是从美国搬到上海又搬到北京时(2012年)才知道汪峰和他的歌的,在出租车里听到这首歌,一个冬天的早晨 ...

汪峰作为中国大陆颇具原创实力的歌手,他的的许多原创歌词为我周围许多人熟悉,从20岁左右到50岁上下的工薪阶层的知性男女,都非常喜欢他的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借助于他充满激情的演唱,汪峰的原创歌词已经深入人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发表于 2014-5-23 21:33 | 只看该作者
海滨 发表于 2014-5-23 21:31
汪峰作为中国大陆颇具原创实力的歌手,他的的许多原创歌词为我周围许多人熟悉,从20岁左右到50岁上下的工 ...

完全相信,因此专题研究中文歌词的艺术性兴替也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1:40 | 只看该作者
莫笑愚 发表于 2014-5-23 21:33
完全相信,因此专题研究中文歌词的艺术性兴替也很重要。

我有时在想,多年以后,我们还在唱汪峰的某一首歌。
可是,多少年以后,谁还能记得我们用心写的那些诗?
谁能够随口就吟唱,或者朗诵,或者打开一本诗集读到它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发表于 2014-5-23 21:46 | 只看该作者
海滨 发表于 2014-5-23 21:40
我有时在想,多年以后,我们还在唱汪峰的某一首歌。
可是,多少年以后,谁还能记得我们用心写的那些诗? ...

是的呀,但是歌曲毕竟不能代替诗歌,还是要给自己打气,尽可能写出不断超越自己的诗歌,不能泄气啊。写诗,研究歌词艺术,并行不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1: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滨 于 2014-5-23 22:01 编辑
莫笑愚 发表于 2014-5-23 21:46
是的呀,但是歌曲毕竟不能代替诗歌,还是要给自己打气,尽可能写出不断超越自己的诗歌,不能泄气啊。写诗 ...


诗与歌是不同的——这一点我十分清楚。可是当我最近将新文化运动之后,刘半农的《叫我如何不想他》徐志摩的《云游》李叔同的《离歌》一直到现在周杰伦、汪峰、王菲、蔡依林等等的作品一路看下来之后,无论歌词涉及的生活广度与深度,还是反应当下各种不同人生存与生活状态,甚至包括生活方式与现代意识跟情怀,远远超过当下的汉诗。我真的发现汉诗的审美品质和流传范围已经彻底退缩到边缘化的地步,这绝非是一时心血来潮的臆断,而这种边缘化的状况是需要静心反思的。现代乐府诗歌也是经过很长时间酝酿才发起的,我坚信诗与歌的完美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才是中国当代汉语诗歌正确的发展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14-5-23 22:07 | 只看该作者
海滨 发表于 2014-5-23 21:59
诗与歌是不同的——这一点我十分清楚。可是当我最近将新文化运动之后,刘半农的《叫我如何不想他》徐志 ...

你的理念在美国也有相似的提法,即提倡诗歌的音乐性、韵律感,因此美国诗歌协会差点让诗人们集体丢掉了饭碗。我去年翻译了一篇文章,涉及的正是这个问题。回头找来贴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6 23:1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