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体实践的谬误
正途应是:新、旧并举,近、古兼容。就如同日本诗人既写现代诗,又写和歌,同时兼写俳句,文体在他们的创作实践中是平等的。在中国,情况相反,五四以来以革命的方式“埋葬”古典诗词。近百年过分强调新诗,此大误;在恢复古典诗词创作的努力中,由于占创作人数总体绝对优势的老干部、知识分子群的偏执(也许更多是虚妄和颟顸,也许他们认为懂格律才显得更有学问),他们以一种宗教式的迷狂只认格律诗词,直接或间接地否认具有三千多年历史(创作了《离骚》、《天问》、《将进酒》、《琵琶行》、《春江花月夜》、《正气歌》等不朽名篇,诞生过屈宋、三曹、建安七子、谢灵运、陶渊明、李白、白居易、文天祥及至近代梁启超、黄遵宪等诗坛名家巨擘)的古体诗的煌煌成就——此为极大的荒谬!按照格律迷们的逻辑,只有格律诗才是诗,屈原、李白们连诗门都没入。好有一比:只允许唐朝人放“格律”屁,不允许汉魏人打古风嗝、先秦人出“离骚”气。当下,汉诗文体实践的谬误必须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