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忠秧:一个人的诗文学风流
2013-01-09 13:49:10 来源: 南方网
任谁不服楚狂人?不服请读《岭南歌》!
——柳忠秧:一个人的诗文学风流
诗人野牛
诗歌楚狂柳忠秧《四十自画》:
身心只许汉与唐,
善使风骨著文章。
出自楚泽擎天勇,
醉爱太白动地狂!
把酒纵横千万里,
百无一用徒悲伤!
人间或有真君子,
世无孤品柳忠秧!
我把柳忠秧的诗誉为“天诗”!海内外评价称誉柳诗的名家、大家约有百位之多,他们写下了煌煌近五十万言的评论。也许有人不服楚狂柳忠秧,那我先仅以《岭南歌》为例:
上海世博会现场唯一的长诗发布,且柳诗人在现场一口气长吟高颂出来。您做得到吗?
壮写十万年岭南文化历史,填补了史诗抒写岭南文化的空白。您又做得到吗?
品评、歌颂一百三十多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为一次性抒写人物最多的文化史诗;且用诗意的美言(平均一个人用字约十五个)基于大历史观对每个人物作出盖棺定论的评判。您能做得到吗?
娴熟地使用几百个典故(有的是典了又典),光注释就达几万言。您又能做得到吗?
光写离当代最近(越近越难写)的民国人物就约六十位,为一次性抒写民国人物最多的长诗。台湾人笑称柳忠秧可到台吃百家招待饭。您可做得到?
撤开帝王将相的不变主题,将大量的篇幅留给哲学家 、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也达数十位)。您哪里做得到?
“中国文学史难得、世界文学史罕见的文化史诗(著名诗评家熊国华教授研究的结语)”。如此成就,估计您压根也做不到!柳忠秧改写了文学史,他创造了历史!
“国民党共产党,开天辟地。蒋中正毛泽东,兄弟并肩。”这样定格历史的春秋笔法您又如何做得到?恐怕您想都不敢(会)想!
……
还用列举吗?还多着呢!
故此,野牛我喝句牛话:任谁不服楚狂人?不服请读《岭南歌》!
好了,且慢下,我再慢慢细说。一个人年青时写诗,并不稀罕,他她本身就是诗!满怀激情,却一无所有,呐喊几声,排宣一些,维护了某种心理平衡!一个人上了年纪,透悟世事,多有世得,还在写诗,终生写诗,哪就不是泛泛之辈能够做到、愿意做到的事了。中国是一个诗文化大国,历史上诗歌璀灿,人物风流,眼下应该不乏职业诗作者。但是社会潮头此一时彼一时,时不谀诗、时不尚诗了。工业主义生产方式和价值观的全球认可,甚嚣尘上!极大地解放了物质生产力,物的丰富和可能刺激了人的自我、物欲和财富观念。在物质和科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生活品质观,使人们更趋实际、投机和享乐!文学虽然是一种基础之学、综合之学、高端之学,但同时也是一门闲学。也可以看作大而无当,百无一用!诗文学,文学中的贵族、粹芯,更是如此!在这种实用主义泛滥的时代,它们遭到冷遇,实属正常。诗歌失去了诗场!这从创作和欣赏两面来看,都是如此!NBA有球场,商人有市场,政客有官场,上海的周立波也有一个秀场!如此来看,诗人和诗歌被时代和社会窘得异常寒碜!寒碜之一是:诗人主体消失了,谁都可以调侃诗人、自称诗人,网上的潮面青年一波波卖弄着青春和无知,称着汉诗!寒碜之二是:吃官银的诗人再无诗歌担待,仅仅依靠权力和资历把过去的名人当作奖,发给脸蛋漂亮的人或有钱贿赂的人等等,以维持一种机构的存在和自己的权威。
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柳忠秧逆潮而出,感愤有加。柳忠秧人到中年,慷慨作诗,其大国诗情,兼顾四海!其2008年时段潮涌般排出的诗作:《楚歌》(500行)、《国骚》(80行)、《岭南歌》(310行)、《天下江山黄鹤楼》(132行)、《天下洞庭天下楼》(68行)、《神龙诗章》(99行)、《圣美大江》(140行)等等,风雨大作,狂飙既久!为汉诗人的承传之志,添砖加瓦,不愧于其汉人的基因!从柳诗现象上来看,有三点值得嘉许。其一是:成人创作;其二是:大规制创作;其三是:个人创造性。
其一,成人创作:成人创作是个不起眼的概念,本来就天才诗人和诗作而言,本无所谓年龄界线,没有阅历、口齿尚幼者,好作品、大作品并不乏例!如:唐代诗人王勃、西方诗人兰波、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等等都是!但前提是天才和好诗!同时阅历和专业也并非全是坏事(年轻人往往欠缺这些创作品质、素质),尤其在时下这种文学史当口,诗歌创作“青网化”,主体队伍消失,职业创作无场。这些都使汉诗(以汉语言为创作语种的作品)在面对先人和全球人类时,显得分量太轻或毫无分量可言!这使我们诗歌大国的骄傲显得苍白无比!在诗歌实力的较量中,创造力无疑是个十分重的筹码,但阅历和专业,同时包含着坚持和持久,同样是无法轻视的重要筹码。李白、杜甫、陆游等诗人,都是终生创作,笔不辍时。这对创作数量和创作品质意义重大。可以这样说,如果失去了成人创作、职业创作,诗坛就名存实亡,形同儿戏了!拿他们去跟NBA级别的对手相争,只能证明你太牛啦,像伊拉克人那样肉身站着,用冲锋枪去打飞机!飞机被打下来的可能性1%,你被飞机炸得血肉横飞的可能性99%。中国今人的智慧,不至于贫弱到这种地步了吧?!因此,我们在这里强调成人创作、职业创作的重要性,并非吹毛求疵!也因此我们拿柳忠秧诗歌的这种特点说事,也并非滥言充文。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面的,要解决和克服它也并非易事!但有志者摆脱潮流,子承祖业,也是必须做的事。对一个泱泱历史的文化大国来说,国家更应该承接在前。诗人柳忠秧认为:“文化强国先强诗,时下的中国尤其需要!”
其二,大规制创作:也许有人会说,诗的好坏不在长短,日本的俳句只有一句二句,绝句只有四句,七律也只八句,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也很短。这都是大诗人的诗作,不妨碍其大。唐代诗僧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改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推敲”权衡,用去贾岛两年多的时间。仅有二句二字之改!这是古人治诗的谨严之处,决不轻佻诗歌!从一个侧面看,诗歌无长短,也无可无不可!但因此就一叶概全,露洞也是百多的!我们把长诗、大诗称着大规制创作。它至少有如下三点是短诗、小诗作者所做不到的。一,大规制创作不可能偶尔得之,业余作者不可能也能信手涂抹;二,大规制创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一定的整体结构能力不可能敷衍成篇;三,题材、主题、形式、字、词汇量等对一定量的思考的要求,等等,这些都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一口水,也许你能够吞下;一爿海,你吞下的可能性也许就很小了。你看呢?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新诗在长诗、大诗方面,跟古人和洋人比,十分逊色!但仍出了郭沫若的《凤凰涅槃》、艾青的《向太阳》、贺敬之的《回延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杨炼的《诺日朗》、叶文富的《将军,不能这样做》、野牛的《生命之水》、柳忠秧的《楚歌》、《国骚》等等。但八十年代末至今,长诗、大诗息迹,牛毛混杂的网诗和不创作或没有新创作的官派大诗人,在异常可怜的露脸中,自称汉诗人。这使诗歌厚重的大中国颜面尽失!以致某个德国汉学家跑到南方的深圳大放厥词,舌称:中国的现代诗人没一个好样的!也不知道这个伙计使用的是什么标准?也不知道这个伙计懂得几个汉字?也不知道这个伙计能读到多少汉诗?不管如何,这种公开的嘲谑,我不知道如果歌德先生在世,他会怎么说!我们知道《浮士德》的价值,你看过《楚歌》、《国骚》、《生命之水》吗?评价和争论多是无聊的!但它引起我们的思考仍价值不菲和富有时需!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在倍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一百多年之后,在全球工业化的势潮中,正东方崛起!这将在政治、经济、军事、体育、外交上,我们都期待着!但谈起中国的价值资源,我觉得它的什么资源都比不过它五千年的文化资源!而诗文化是这个文化的核心之重!正是有了这种诗文化之底,孔孟文化才会正而不僵。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失去了炎黄之祖,楚汉之根,唐宋之继,我们还可以打着孔孟的字牌,去全世界接受洋人的礼敬吗?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失去了炎黄文化,我们还可以用失败的名义消融成吉思汗的子孙吗?如果失去了炎黄文化,我们还可以用失败的名义消融满族铁骑的王朝吗?以致他们用失去母语的代价来换取民族的融合!如果没有炎黄文化,我们能有东南亚、东北亚这么多子文化圈国家吗?只是在大陆性的封闭中,我们失去了太多整合海洋文化的时机和光阴!而这些边缘性的中华子文化,较早地接受和面对了海洋文化的洗礼,在如今的工业主义势潮中,大韩民国很强,日本更强!香港、台湾、澳门也不示弱!说起日本,歧义很多,是非很多!但汉文化的渊源,日本的先人都不否定!日本名著《平家物语》里,直称自己为唐宋藩国,引证汉文化的地方多而含敬!今人不孝,看来非止中国,日本人也大不敬祖宗呢?!不过汉文化的中心部分历代深苦于它的地缘封闭性和价值封闭性,很多方面已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子文化国,我们还有没有能力统合它的地缘板块,包括地缘海洋权?我们还有没有资格站在文化的中心仰着脸?我们还能不能在大陆资源过渡到海洋资源的竞争中延展我们的光芒?这些,都需要文化资源的更新和传播的有效性!一个强大的中国,绝对不能失去它的文化之重,一个没有文化之重的大国,将不成为其强!而对诗文化的看重,汉文化不可轻视!这也是我们推重柳忠秧大诗歌、大文化诉求的原因所在。当然,文学艺术的丰富性,我们不可能排斥它的多样性针对和表达。但是后现代主义以来,诗日益成为自我、私欲、投机和肤浅的小妾,因而大诗歌、大情感、大审美,又成为一种文化需求。崛起的面对海洋的大中国更需要时代建构性的诗人和诗作。如果汉诗越洋过海,派出去的只是几个小妾,只有几个小妾,你一定觉得十分长脸和快意吗?
其三,个人创造性:创造力是一切艺术的绝对尺度,失去了它,什么经验、专业、激情、技巧,都形同虚设。凡优秀的艺术都是以它做基础的。创造力多是先天的,与人的器性、秉赋、胸襟等关涉甚深,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就、勤奋和异能。柳忠秧的诗歌创作,显示了人的这种才气特点。可以说个人创造力是柳诗的最鲜明的标帜,它贯穿在柳的所有诗歌作品中,使文本呈现着某种柳氏的华丽和辉光。很多诗句有可能进入汉语句汇,被后来人听说使用。仅以《楚歌》为例,如:“夜读春秋寻大义,醉向伯牙觅知己。”、“悬臂可写动地诗,泼墨能抒通天情。”、“风云起兮我心狂,挽弓一怒射天狼!”、“莫说荆蛮不服周,天下盟主是楚庄!”、“扫尽阿房无颜色,从此不说秦始皇!”、“我游西陵过瞿塘,夜幸神女眠峡江。”、“问我怀兮哀将死?天怒天谴天不欺!”、“我欲纵身擎天问,何日能见云中君?”、“我问九天生死恨!我向九天我自君!”、“天庭王庭两不诏,我自逍遥更从容!”、“君子无欲行天下,圣者远去万人从!”、“壮势横扫秋风叶,孤灯独照忠义心!”、“身无半亩忧天下,书破万卷交古人。”、“柳郎仙游醉江城,行吟阁上听天音。何家玉笛吹春雨?五月梅花落芳心。”、“长风破浪荡楚天,拼将血性夺旌旗!”、“离骚国里多奇韵,一曲楚歌鬼神泣!”等等。这些诗句,如果说是来自专业训练,理弱;天性吐露,在理!无可讳言,柳诗虽然具有鲜明的文化史诗特征,但天意性使,更其所以然。当然创造力的获得,人多不尽相同。后天的境遇和训练也多起作用。不过我个人认为,柳忠秧的创造力与湖北黄州故郡(今新洲、黄冈、麻城、红安等地)的地脉水土不无关系!正是这方水土,出脱了他这样的才气和人物!黄冈、新洲这长江近渚之宝地,人杰簇拥,灿若星月。夸张一点说,武汉三镇的人才加起来,也不一定能胜过黄冈、新洲。如此来看,柳忠秧之有才,未必奇之了!
说到人才,神州未必匮乏!倒是才俊白多,多无寄托。报国无门的梦魇,代代孽生,草难去根。苦了人才,苦了中华民族!其模式就是:一代创业君主建立王朝后(创业君主,一流人才),便封杀人才,以求守成长久。守成君主多是二流人才或庸才,唯利是瞻,不求有才。权大于理,欲大于德。悖公理而小视众生必亡!人才更是不能尽用,不能竞争!导致整个社会失去活力、创造力,结果统治式微,被革命和造反取代。新一轮治世才障重复。在没有横向国家竞争的时代,尚可几十年、几百年代存。在全球竞争的时代,失去人才基础的社会或国家必然势不长久,弱而无能。寻找一种人才尽用,人才竞争的机制,大势所趋!中华民族在全球竞争的存在和发展选择中,别无二途!美国人打一个篮球,都能尽世界之才,扬竞争之极!始能高居潮头,众皆难望其项背!回看中国文坛,《诗刊》和《人民文学》位高而身老,难见劲绿!网青杂乱肤浅,江山才俊,各领风骚三五天!没有主体阵容,没有竞争机制,站在台面上的大多不是人才,伪奖伪作,瞒天过海,羞辱我们的汉文化,羞辱我们的创造力,羞辱我神州无人才!能不能像NBA那样,有一种机制和平台(多个具有竞争性质的平台,能否将行政、半行政性的作家协会转换成市场经营性的作家俱乐部。有完备的资方、职业策划者、职业作家、后备作家、受众对象、职业联赛等运作链。将作家生产力转化成作家生产集团。文学也是生产力,美国的好莱坞是个例子。知识产权的全球扩张,是大国存在的经济之魂!),保证并刺激一种有效的竞争,保证人才尽用,保证只有最优秀的优胜者才能站到台面上并且竞争无封顶,你不能因为一次胜利就赖住或霸住光环不放手!更不能只是玩弄权机,将文学行政化、腐败化,光圈内只能站着此刻的最优者!惟其此,才能保证竞争的专业性、职业性、高端性,向高水准的良性竞争发展,而不是如前,将文学败坏成倒胃口的妾不妾,臣不臣,贼不贼的四不象。本文同时冠以:柳忠秧,一个人的诗文学风流……只是对今天文坛不正常现象的批评,也是对追求文化进步的褒奖!中国文坛不是谁能代表的,不能只以台面上的动静为准,不能只以有限的信息为准。事实上,为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而战者,大有人在!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尽下始见金!虽然如此,能使文学竞争较公平、较公正,有一种机制和平台维护它的活力和发展(主流文学或正统文学,民间文学或在野文学,前卫文学或边缘性文学,应该交互存在,不可偏废),仍是中国大国战略和文化战略的严重课题及实务。
柳忠秧的诗歌创作,仍然属于主流文化范畴,但也含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成份和自由创作色彩。这是它诗歌品质和生命力的力量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