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锡锋 于 2014-5-30 07:51 编辑
《书报亭》---和《消失的书屋》
就蹲在邮局的左侧,每天看着邮局进出的人群,一言不发。
阳光准时爬向前排的书架,好像被精美的封面吸引。
翻动书本的风,显然是不爱读书的淘气鬼。
偶尔一、俩个人路过,可他们要去的是右边的“花仙子足浴”。
树枝上的麻雀看到了,叽叽喳喳的、好像愤愤不平。
小波老师原玉:
《消失的书屋》
在香港,我的住地附近有三家书屋。
自从开放了自由行,水从北边来,灌溉着饥渴的草木。
游客的热情亲吻着一切,送上无数祝福。
唯独这三家书屋,似乎没有得到好运眷顾,
一家被洗发水赶出了商场,
另一家食品上了柜,货架下了书,
第三家也被耐克运动鞋一脚踢走了。
拥挤的商场,拉着行李箱的游客挥金如土,
扔下的银两铺满回家的路,为何偏偏饿死这三家书屋?
来自群组: 民生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