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流派网新帖荐读
#流派网诗歌#
王丽颖《我们在编织花环(一组)》
窗
天黑下来了
那棵梨树在不大的风里
轻轻摇摆
我望过去时,她似乎有些羞涩
好像有一些难以启齿的话在困扰着她
我把窗子再打开一些
探出去半个身子
我和她都悬在半空
我们都有着危险的,诱人的美
我们在编织花环
我们在编织花环,用星星,月亮和太阳
用睡眠用火车的呼啸
我们在编织花环,用手指,用叹息用心跳
用地球的一端到另一端,用烧红的汉字
我们在编织花环,用小山药,黑木耳和青葱
用水,用音乐的舌头
我们在编织花环,用尺子,用白头发用心尖
用火山,用时间的瀑布
我们在编织花环,用药汁,用梦用红眼睛
用怀孕的母豹用你胸口十万朵桃花
夏日的夜晚
开始了,她在暗下来的光线里
清晰,凹显出来
白天带给她的,她此刻要加倍还回去
她要把那扇朝北的窗子挪到南面去
她此刻是她自己,但不属于自己,她呼吸里的音乐
还有眼睛里的白玉兰都被一个人当成酒喝下
而那个人在远处
像收割后的麦茬,忍着疼痛
喊他的青麦子
除了爱你我没有别的渴望
清晨的早餐和黄昏孤独的散步
都是按部就班
轻轨客车每五分钟就有一列在我背后驶过
但目的地和终点没有我要去的地方
*一场风暴占满了河谷
一条鱼占满了河*
如果你是风暴我是河谷
如果你是鱼我是河
那么以上的一切将会打乱秩序
所有的清晨和黄昏都会重叠
并被你创造和掠夺
(*号部分为引用艾吕雅诗句)
生日歌
我的祝福找到亲爱的母语
就像我们按着生辰八字找到母亲幸福的弧线
一个五月里出生的男孩要做大我11天的哥哥
而我是他诗歌里的花豹
五月的天空慢慢褪去灰白色鱼鳞
露出从未有过的蓝
这一天 ,适合烘焙也适合做爱的产房
我要用整个麦田做一块大蛋糕,我用我捧着
统统递给你
你的手臂可以再长一些,长到可以连我一起都搂进怀里
发表于 2014-6-10 12:24
http://www.zgsglp.com/thread-281173-2-1.html
#流派评论#
郑愁予《夜歌》:工业时代的一支小夜曲
文/雁南飞
夜歌
这时,我们的港是静了
高架起重机的长鼻指著天
恰似匹匹采食的巨象
而满天欲坠的星斗如果实
撩起你心底轻愁的是海上徐徐的一级风
一个小小的潮正拍看我们港的千条护木
所有的船你将看不清她们的名字
而你又觉得所有的灯都熟习
每一盏都像一个往事,一次爱情
这时,我们的港真的已静了。当风和灯
当轻愁和往事就像小小的潮的时候
你必爱静静地走过,就像我这样静静地
走过,这有个美丽弯度的十四号码头
圆宝盒:台湾《中国时报》和花旗银行组织过一个调查,评选影响台湾现代化过程三十年最具影响力的三十本书,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集是其中一本。圆宝盒之前已介绍过他的《梦土上》、《如雾起时》。
郑愁予曾在台湾基隆港务局任职,他提到这段经历时说:“在基隆的时候,我生活在海边,接触的是船和货,再不就是工人和顾客,没有机会和人讨论文学或艺术,也没有时间读什么文学和艺术理论。”这首《夜歌》写的就是基隆港之夜,从中我们也可体会到作者经过白天的忙碌之后享受到的那种内心的宁静。
诗的第一句“这时,我们的港是静了”,第二节也有类似的一句“这时,我们的港真的已静了”,这两句感叹背后其实隐含了港口白天的繁忙与嘈杂,人的忙碌与疲惫。接下来的三句构成一个套喻,非常新奇。余光中先生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一文中对这三句诗作了高度评价。他认为郑的诗不仅“纯情”,而且颇具知性、繁复性和工业意象。这三句以一个工业意象“起重机”为中心,“不但新鲜生动,而且富于亚热带勃发的生机,很能就地(港为基隆)取材”。
第二节同样妙句迭出,体现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的特点。诗中的风、船、灯以及码头,既是写实,又与人的思绪、回忆联系在一起,意蕴丰富又充满歧义。本诗似乎是一首情诗,但又不止于言情。诗中虽然出现了“每一盏都像一个往事,一次爱情”这样引发联想的句子,但倒数第二句两个“静静”,与诗开头、中间的两个“静了”,一起构成贯穿全诗的脉络,因此,宁静应该是本诗的主题。
诗中以第一人称入诗,但又加入了“你”,同时还使用了“我们”,使作者与读者双方都有参与感。“你”和“我”可以是一对恋人,也可以不是,因为这“港口”是“我们”的,是一个开放性的人称,就象这城市是属于“我们”的一样,所有在港口工作、生活的人都可以是“我们”。这种人称上的含混更增加了本诗的歧义性,使本诗呈现出一种复调的效果。
随着房地产业的突飞猛进,我们的城市已变成了一座大工地,“起重机”也随处可见了。每次看到这些“起重机的长鼻指著天”,我都会想起这首《夜歌》。而如果你晚上有幸经常可以在江边码头散步,是否也会在心里念着这几句诗:
所有的船你将看不清她们的名字
而你又觉得所有的灯都熟习
每一盏都像一个往事,一次爱情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圆宝盒”)来自群组: 刀锋诗群
发表于 2014-6-10 16:52
http://www.zgsglp.com/thread-281249-1-1.html
#以诗为证#196【绿袖子《一些不朽的事物》/2014】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43ff4e0101jzo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