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林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亲节,想起我爸爸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4-6-15 23:47 | 只看该作者
林曦 发表于 2014-6-15 23:41
找不找都一样。。你是少数几个搭理我的之一。。就不浪费表情了

别这样想……你这首之前我至少读了三遍,,没说话是因为,父亲太难写了…但凡这种表达亲情的,也很难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23: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刘郎 发表于 2014-6-15 23:43
吕德安的………父亲太难写了…………这是一首名诗……………它为什么有名呢,你可以读一下

读了两遍,←_←这些东西总是让我读不懂。。我还是不适合诗歌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23: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刘郎 发表于 2014-6-15 23:47
别这样想……你这首之前我至少读了三遍,,没说话是因为,父亲太难写了…但凡这种表达亲情的,也很难评… ...

哈哈,不是说这首诗啦。我写诗从不去考虑技巧或者手法之类的,也没有那么严谨,态度不端正,所以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4-6-15 23:49 | 只看该作者
林曦 发表于 2014-6-15 23:48
读了两遍,←_←这些东西总是让我读不懂。。我还是不适合诗歌呀

瞎说,谁适合谁还不知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23: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刘郎 发表于 2014-6-15 23:49
瞎说,谁适合谁还不知道呢……

唉。。挺麻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23: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刘郎 发表于 2014-6-15 23:49
瞎说,谁适合谁还不知道呢……

唉。。挺麻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4-6-15 23:52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很喜欢吕德安的诗:朴素,清新,大美。最初是在唐晓渡编的《实验诗选》里,去年在伊沙版《现代诗经》里又读到这首诗,它离我们的确太近了。

    上世纪90年代先锋诗歌开始由诗意乌托邦向当下性存在转型,铅华洗尽,诗人“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需要的诗句”(孙文波语)已经成为趋势。而胡塞尔现象学的介入更加促进了诗歌对本质、经验的还原和对日常诗意的重视,诗人仅从现象入手就足以抵达本真,获得更多的是人性的温馨,甚至由于这种个人化极强的表达方式使诗歌进一步具有了“高度的灵魂的自觉性”(程光炜《当日的遗照》)。“像过冬的梅花/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但这近乎于一种灵魂/会使人不禁肃然起敬”,尽管没有完全节制想象,抒情大于智力,却仍澄明了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当下意义,触及的仍是宏大的旨归。正如臧棣在《露水》里所言:“尽管渺小/却自成一体,近乎启示。”

    然而以日常生活经验进入诗歌并不是谁都可以做到,因为诗人经验日常生活的能力并不都是那么可靠。许多表面上看起来很生活化的诗歌,常常是刻意制造出来的。吕德安笔下的日常生活经验却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品质。诗人个人直接面对世界而生成的情感,与任何观念的东西无关。“父亲和我/并肩走着”“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父亲和我都怀着难言的恩情/安详地走着”,诗中体现的只是沉默的感恩和单纯的抒情,又因了乡间的秋雨而获得一种湿润的情绪和特殊的美学张力。

    还有,我们得注意欣赏这首诗的语言。诗中的秋雨的味道很浓。具有时间的重量:“秋雨稍歇/和前一阵雨/好像隔了多年时光”。叙述性的语言清新质朴,又无所隐藏地表达了“我”与父亲之间的心灵感应。同时又写的那么柔软入心,富有温情,充满感恩。“滴水的声音像折下一条细枝条”,是真正来自灵魂深处的颤动。

    记得马塞尔·普鲁斯特说过:“所有体验过的所谓灵感的人都熟悉这种突如其来的热情,那是一个绝妙的念头来到我们心间的唯一标志,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催着我们快马加鞭地紧随其后,它立即使词语变得柔软,透明且彼此相互映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4-6-15 23:52 | 只看该作者
李少君的诗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4-6-15 23:57 | 只看该作者
林曦 发表于 2014-6-15 23:41
找不找都一样。。你是少数几个搭理我的之一。。就不浪费表情了

不至于把,  九零后的冷淡也波及到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23: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刘郎 发表于 2014-6-15 23:52
李少君的诗评

我觉得挺朴素,却谈不上美。感觉这首诗手法上挺远的,唔,不认识这个诗人,所以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我说的年代挺远,就是还存在于之前诗的过于修饰之感,近乎于现在之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 09:5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