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诗界QQ群组第二十六期同题】《温一壶明月下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0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散文诗界QQ群组第二十六期同题】《温一壶明月下酒》

文/戴永成

温一壶半坡月下酒,用青铜剑舞蹈历史。这是青铜的道路:砂砾、血、火焰、智慧、寸土、刀光剑影、甲骨文与神话。半坡月走,历史走,母亲河走。月是半坡明,酒是华夏浓。

温一壶香草月下酒,吃一口楚辞,喝三两国殇泪,披一身五月美人月光,咀嚼楚魂。读《离骚》,叩《天问》,放《九歌》,上下求索干净的灵魂在何兮?

温一壶太白月下酒,举头望明月,低头思酒仙。太白,有月心明,有酒则仙,有醉则诗。太白月,照亮中国诗歌的浪漫历史,酒仙诗瓣,都是月影,对影成三原色:月、酒与诗。

温一壶东坡月下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种叩问,让宋词的光芒变得更加明亮。把酒倒进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壶浊酒煮春秋,仰月而歌:谁是英雄?谁最风流?

温一壶清照月下酒,仅用一朵黄花,馨香月满西楼,用舌尖咀嚼“人比黄花瘦”的宋词味道,抵达一种悲悲切切凄凄美美女词人的心境,用目光测量女人思念夫君的高度。

温一壶冰心月下酒,一片冰心在玉壶,一颗灵魂在童心。怀念那盏小桔灯、那颗繁星与那汪春水,我看见那些小读者由一棵棵小树长成大树,每片叶子都沐着“世纪老人”的月光。

温一壶自清月下酒,走进荷塘月色的境界。月光如水,心事如月,荷香如歌。穿过月的隧道,咀嚼月的烟雨,历史被月宁静成一枚茧,那织茧的,除了诗人,还会有谁?

温一壶黄河月下酒,倾听一种咆哮、呐喊、悲壮、哭泣、桀骜、求索与渴望。黄河,是一部史书,那枚月就是封面。黄河,是我们母亲,那枚月就是眼睛。

温一壶长城月下酒,青砖筑起我们的血肉,长城站立成我们的脊梁。长城,蜿蜒在方块字里,爬行成一首诗的姿势,东方巨龙之梦。

温一壶雪山月下酒,让我们站着是山,躺下是脉,睡着是月,醒着是雪。雪山月笼罩着我们,让灵魂发芽红飘带的故事,让信仰抽枝雪芒宁静的力量。

温一壶大海月下酒,怀念太平洋彼岸的游子。咀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诗,一滴思念的泪,流进太平洋。我把一滴泪写成诗歌,用大海月当邮戳寄到太平洋彼岸。

温一壶大漠月下酒,与胡杨树对话三千不倒不灭的骨气,与太阳花丝语燃烧不屈不挠的精神。驼铃摇响岁月与离别,摇醒大漠雄魂的悲壮。

温一壶青松月下酒,走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诗如画的仙境。月挂松枝头。月是松的眼,松是月的骨。谁以月为路标,寻找岁寒三友?

温一壶竹林月下酒,用雨后春笋拔节灵感,让诗人长出清瘦的骨头。用月光写诗,诗瓣一定会干净。用翠竹写诗,诗魂一定会蓬勃。

温一壶草原月下酒,马背上的月光奔跑成思念。格桑花开在月光里,情歌飘香在马头琴弦上。金樽祭天,银樽祭地。草原之夜,被酒灌醉,被月明亮成一首老歌。

温一壶自己月下酒,让月光在灵魂中行走,让酒在纸上月光燃烧。自己月自己圆。自己梦自己圆。把月与酒都交给诗吧,我和我的诗都是月光与酒的情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6-24 08: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老师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6-24 08:29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6-24 09:05 | 只看该作者
温一壶半坡月下酒,用青铜剑舞蹈历史。这是青铜的道路:砂砾、血、火焰、智慧、寸土、刀光剑影、甲骨文与神话。半坡月走,历史走,母亲河走。月是半坡明,酒是华夏浓。


精彩的开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6-24 09:06 | 只看该作者
句句是经典。字字是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6-24 09:0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老师佳作。 才思汹涌学生羡慕佩服。 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6-24 10:37 | 只看该作者
浩荡诗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10: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康京凌、时光空壳编辑、朱荣兴主持人的点评与指导。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6-24 14:54 | 只看该作者
浩荡诗情!引经据典!丰富优美!学习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6-24 15:0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3 04:5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