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诗门外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搞活 于 2014-6-25 15:34 编辑

散文诗门外说
               
       对散文诗,我是门外汉,但是仍然想不腰疼的站着说几句。客观讲,被引用的方文竹先生的散文诗,对于相当一部分读者来说,想要理解、把握,的确是困难的,就拿水平有限的我来说,在阅读时也是咯噔咯噔的地方多,一些梗阻的存在,使我无法一目十行顺汤顺水地往下读。那么,这些跳跃的不羁的难以一眼看到底的语言,他的背后,他之所以这样呈现的理由,是什么?

       以我个人对方文竹先生的文字以及为人的了解,我毫不怀疑他在散文诗创作上的虔诚和痴迷。也即,散文诗创作于方文竹先生,是态度纯粹并思考深邃的带有宗教意味的修行方式,原作者认为方先生的创作是“怪胎”,倒是没有什么,“怪胎”其实或许正是探索者孜孜以求的结果之一,因为这毕竟提供了一种可能。题外话的插一句,如果是说我写的东西为“怪胎”,我倒是开心的。但“凭空臆想,胡乱挖掘”则不然,这等于是说这些文字皆系乱语胡言故弄玄虚的低级闹剧,这就不再是误解,而近于侮辱。方文竹先生之所以写此文回应,我看大约也是原文作者碰到了底线,不然,正如方先生所引用的那句话一样,完全不屑为此反驳。

       黄仁宇先生提出看待历史,要有“大历史观”,回望过去,要放宽视野,避免简单机械的看到一就是一,应当从整体上全景式的观照每一事件的发生和彼此间的影响。在时间的长流里,因果交叠相生,很多细节对历史的左右,往往令人咋舌。看到大,也要看到小,看到前,也要看到后,唯独不能“只看到旗子动了,却没有看到风”。用此观点来看散文诗,那么,可以说这个在中国立足已经百年的“舶来品”,除去鲁迅等屈指可数的几位大家,整体上仍然要为自己赢得属于小说诗歌那样的尊重而努力——唐诗、宋词,甚至现代诗,百年的时间,都足以使他们达到一个辉煌的高度了。其间的原因当然多,散文诗的固步自封,理论指导的匮乏,怕是最为吃紧的弊病。

       出于对散文诗既有的惯性写作、套路写作的忧虑,方文竹先生持之以恒地进行了一个人的叛离和突围。我认为,方文竹先生所反对的,乃是一种近于商业流水线式的批量复制,那些透着谄媚的一味阴柔的耽迷于外不及于内的安全系数有保障的篇章,既没有力道对文体反思,也没有胆识对语言重装,他们更担心把笔尖伸向阴沟,会不会弄脏自己清洁的羽毛,字字句句的雅致高蹈,无时不忘的自恋超拔,使得不知有多少篇散文诗,从打上最后一个句号开始,就停止了心跳。

       如何创新是技术问题,愿意不愿意,则是观念问题。散文诗到底该怎么写,不试试,怎么知道?再来看方先生散文诗里无处不在的那些梗阻,节眼,停顿,错愕,意外,这何尝不是苦心孤诣所开掘的缝隙和通道?散文诗到了方文竹手里不再是(也不该是)密不透风一气呵成的成品,散文诗写作是需要有残缺的鲜活,还是完整的僵化,当然不言自明。再说一句套话,时代在进步,读者也在进步,散文诗创作仍然保守着一百年不变的思路和手法,肯定行不通。高层次的读者需要高层次的作者,高层次的读者,更需要高层次的作者来培养,作者落后于读者,轻蔑是必然的。

      由此,我进一步相信,方先生的散文诗文本不仅具有创作上的标杆作用,同时也在理论上引领着一个方向。这些文本不仅是美学的,或许,更是哲学的,他不仅是审美的,也是思想的。我认为这样的文本对于当下的散文诗,仍然属于凤毛麟角,还要再多一些,生气出来,这样才更好。当我们用更遥远一些的未来的眼光来看待此时此刻,会发现2014年中国诗歌流派网上的留存的关于方先生散文诗的争议固然不可避免,同时也可能不可或缺,他使散文诗滴滴撒撒的泼溅出新鲜的气息,他使散文诗的气象更新之路吸引了更多的关注与内省。到那时,无论是方先生还是原文作者,想必都会获得对彼此的理解和一路同行的相逢一笑。


本帖相关链接: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hlight=%B9%A5%BB%F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09:17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工作了整整十四个小时,晚上又喝了一点酒,可能语无伦次并且唐突,不当处请诸君海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6-24 09:19 | 只看该作者
散文诗到底该怎么写,不试试,怎么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6-24 09:20 | 只看该作者
散文诗好比是国画, 神韵的艺术。 现代诗像是欧画,五色杂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6-24 09:34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6-24 10: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沙发坐不上了。黄花梨圈椅,大朵牡丹花的苏工双面绣背垫的位子也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6-24 11:00 | 只看该作者
搞活 发表于 2014-6-24 09:17
昨天工作了整整十四个小时,晚上又喝了一点酒,可能语无伦次并且唐突,不当处请诸君海涵。

欢迎来稿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6-24 11:35 | 只看该作者
“艺术是哲学的基础”,但愿我们的路子没有走错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6-24 12:0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6-24 15:1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3 11:0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