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界QQ群组第二十六期同题】《颜色》
文/戴永成
世界,是有色彩的。五彩缤纷的颜色,让我们用视觉感悟生命的家园,让我们用舌尖咀嚼生活色彩的味觉,让我们用触觉抚摸万紫千红的春天,感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韵。
宇宙,是有色彩的。太阳是一把金梭,用灿烂的光芒编织温暖万物的梦。月亮是一把银梭,用宁静的金灿温馨月缺月圆的思念。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用色彩与光芒编织童话。
天空,是有色彩的。蓝天放飞着白云的梦,绿色的鸟鸣飞翔着美的翅膀,孤独的鹰把蓝之梦藏在翅膀里,拼搏的力量如此强大,洞穿风雨、苦难、坚韧、血与信仰。
大地,是有色彩的。一片片绿莹莹的梯田,一片片黄灿灿的油菜花,一片片红艳艳的碱蓬草,一片片白净净的棉田。
大海,是有色彩的。碧蓝的大海,卷起白色的浪花,拍打绿色的岸。白帆,扬起人生的帆,像海燕一样飞翔,白与黑,便成为大海皮肤上的一颗颗痣。
雪山,是有色彩的。白皑皑的雪,来自天籁。一朵朵雪莲开成白色圣洁的花,被高原红点燃成膜拜的信仰。灵魂皈依雪芒,雪芒洞穿尘世。
草原,是有色彩的。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就是我们的天堂。格桑花开着马背上的情歌,野百合纯净着十五月亮下的丝语。
森林,是有色彩的。一棵棵青松白杨,一片片枫树红叶,一串串黑色木耳,一只只黄色的蘑菇伞,一朵朵姹紫嫣红的野花,一次次白晶晶的树挂,每一片叶子都藏着色彩。
大漠,是有色彩的。胡杨,站立成三千年不倒不灭的骨头。太阳花,馨香成火红的信仰。芨芨草,以疯狂地生长变成金色沙漠的绿洲。
泥土,是有色彩的。红土,站立成高原的骨头。黄土,厚重成黄河的胸膛。黑土,肥沃成平原的坦荡。种子,被泥土包裹着,拱出色彩的梦。
田埂,是有色彩的。麦子、玉米、稻谷与大豆金黄着,等待被镰刀收割。高粱,红成一团团火焰,点燃村庄的希望田野。
金属,是有色彩的。黄赤色的金,银白色的银,暗红色的铜,黑色的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是金子的追逐。犁铧与镰刀之铁,播种与收割的抒情。
乌金,是有色彩的。远离阳光,无边无际的黑色,藏着黑色的火。矿灯,是太阳,照亮信仰。黑色与灵魂、黑暗与光明,在五百米至千米深处与塌方、瓦斯危险中生存着。
地火,是有色彩的。黑色的泉,工业的血,待燃的火。一个“金娃娃”的乳名,美丽了亿万年岁月的堆积与亘古的荒原。黑色的呓语如泉,红色的燃烧如火。
水珠,是有色彩的。水,原本无色。醒着的水,流进湖泊里变成绿水,流进大海里变成蓝色。睡着的水,飘舞起来就是洁白的雪。雪山与雪原,藏着的都是水的精魂。
岁月,是有色彩的。白天白,黑夜黑。白与黑,是岁月的双原色。四季的色彩美了春兰,醉了夏荷,霜了秋菊,寒了冬梅。穿过季节,就是穿过五颜六色生命的色彩。
历史,是有色彩的。草色的血,染红刀光剑影。秦国割六国的草,一统天下,兵马俑的色彩震颤世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开成历史深处的女人花,色彩斑斓成脍炙人口的故事。
生命,是有色彩的。所有的生命都有色彩,从青丝到白发,是灵魂行走生命的色彩之路。青丝系着水做的童年与火红的青春,白发系着灿烂的夕阳。
人生,是有色彩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夏花的颜色,赏赏荷花、月季、茉莉、海棠、美人蕉便可知了。静美的秋叶,赏赏“霜叶红于二月花”唐诗便一目了然。
信仰,是有色彩的。被五月血染红的信仰,一定是鲜红的,因为红色代表火焰。膜拜《圣经》的宗教信仰,一定是白色的,因为白色代表圣洁。
情感,是有色彩的。罗拿说:“描绘肉体的颜色,再加以皮肤的温暖感”是美。 梵高说:“美是用红色和绿色来表达人类可怕的感情”。 罗丹说:“美是火焰燃烧,是拥抱女人”。
绘画,是有色彩的。颜色,是画家灵感的血脉,灵魂的命根。梵高,用自己的血液、骨头、灵魂,点燃向日葵金黄色的火焰,叩问阳光、生命与情感。
摄影,是有色彩的。那些黑白老照片,记载着我们那段苦难的岁月。如今的彩照,靓丽着好日子的风采与为美而活的本质。
诗歌,是有色彩的。诗人,在一张洁白的纸上播种黑色的汉字。一行行诗,就像一粒粒黑芝麻,开出情感的花,拔节灵魂的高度。
色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色彩,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物象的,也是意象的;是自然的,也是再生的;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