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康京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莲花落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6-27 09:00 | 只看该作者
演出形式有单曲、彩唱两种。单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词采用叙述体;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饰为旦、丑两种角色,分包赶角,略如戏曲,重插科打诨,以资笑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6-27 09:01 | 只看该作者
莲花落在民间,由于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别之分。凡是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组织,称为“清门”;而职业艺人的班社则称为“浑门”。这两派又统称“小口莲花落”,以别于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6-27 09:01 | 只看该作者
莲花落的曲调比较简单,只有上下句。 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 腔调有“平调”、“悲调”之分,另外有“哭柳”、“云里翻”、“海底捞月”等特定曲调。通常一段唱腔开始时,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清末民初的莲花落著名艺人有抓髻赵、奎星垣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6-27 09:03 | 只看该作者
演出内容多为反映农村家庭生活短篇唱词,俗称“节诗”,如《娘家节诗》、《养媳妇节诗》、《分家节诗》、《看相节诗》、《百虫节诗》、《劝夫节诗》等,不过十余篇。后演唱艺人深感接调演唱费力、单调,又不便演唱长本书目,遂开始以四胡伴奏,并加用笃鼓、竹板、三翘板击节。演唱时,一人拉四胡,一人击鼓打板,演唱者手持三翘板,随音乐过门灵活打击,一直沿用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6-27 09:06 | 只看该作者
在北方甘肃庆阳一带,逢年时,在社火中,即有二人对唱的一种形式,俗称“游十”即莲花落的“彩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6-27 09:28 | 只看该作者
是谁把那些苞蕾藏得越来越深,裹得是越来越紧,箍得是,越箍越痛。
只有喜鹊和时光,还站在摇晃的枝头。
凭借一些稠密的风声,倾吐,高原的欢乐和哀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11:26 | 只看该作者
洛阳牡丹 发表于 2014-6-27 09:28
是谁把那些苞蕾藏得越来越深,裹得是越来越紧,箍得是,越箍越痛。
只有喜鹊和时光,还站在摇晃的枝头。
...

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11:26 | 只看该作者
洛阳牡丹 发表于 2014-6-27 09:28
是谁把那些苞蕾藏得越来越深,裹得是越来越紧,箍得是,越箍越痛。
只有喜鹊和时光,还站在摇晃的枝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11:26 | 只看该作者
喁喁 发表于 2014-6-27 09:06
在北方甘肃庆阳一带,逢年时,在社火中,即有二人对唱的一种形式,俗称“游十”即莲花落的“彩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11:26 | 只看该作者
喁喁 发表于 2014-6-27 09:06
在北方甘肃庆阳一带,逢年时,在社火中,即有二人对唱的一种形式,俗称“游十”即莲花落的“彩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3 12:0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