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高岳山 于 2014-7-4 16:47 编辑
神 墩
文/东方欲晓
神墩是板桥“船形地”的缆桩,是人工挑土垒起来的一个大土墩,有着神奇的故事和神圣的地位。
神墩,“神”在地位。神墩南面是一条流了几千年的板桥河,绿树环抱的神墩倒映在小河,随着清波荡漾,神奇的故事也打着旋儿流向远方。旭日喷薄而出,神墩沐浴在金色的霞光中,神采奕奕;夕阳西下,一抹余晖留恋着不舍离去,透过树缝间留下斑驳的身影;明月东升,神墩笼罩着神秘的气氛,寒气逼人,望而生畏。高氏子孙世代尊奉神墩,朝拜神墩。它和宗祠一样神圣不可亵渎,历代有专人看守,任何人不经宗族允许不能随意迈进半步。
神墩,“神”在枫香树。古时候,这颗枫香树和东边的下砾山互不相让,比赛着生长,而且生长速度惊人,像两把利剑直插云霄,眼看就要戳破天空。这下惊动了玉帝,立即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处理事宜,最会决定让二郎神挂帅。二郎神晃悠悠地走过千年板桥,一打听,枫香树和下砾山修炼里几万年,已经成为神,道行不比二郎神差多少,心里嘀咕,这下不好办。但他还是鼓起勇气传达玉帝的旨意,命令他们停止增高,哪知树和山根本没把二郎神看在眼里,继续生长。二郎神怒气中烧,使出看家本领,一脚踢向下砾山,山头飞向五里开外的铁脚山,至今在铁脚山还留下二郎神巨大的脚印;另一脚踢向枫香树,树被拦腰斩断,树头落到现在的枫香树村,村以树名。枫香树也叫抱碑树,一个石碑被嵌在树里,只露出一面。枫香树直径有2米多,高耸入云,站在五里开外,都能看到它伟岸的身躯,虽只有小半截,没有树冠,但旁枝侧逸,枝繁叶茂;树根盘根错节,像巨龙探爪,紧紧抓住土地;上部有个树洞,四五个在里面打牌还很宽裕,解放后有人下雨进去躲雨,七、八个人在里面也不拥挤。大办钢铁时代,被二郎神踢断的下半截树也被从根部锯断当做燃料炼铁,如今找不到树桩的踪迹,石碑的残片也被运往新建的祠堂保存,人类文明有时候荒唐地被愚昧践踏,令人惋惜和痛心。另外据传此树也许是被雷公击断,没有相关的资料记载,这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任凭族人遐想。
神墩,“神”在金盆 。神墩树木葱茏,绿荫匝地,中间有一口池塘,形状像一个洗脸盆,微风习习,霞光普照,金光闪耀,故名金盆。神墩是块禁地,任何人不得进入此地放牛、砍柴,违反族规,要受到严惩。梅雨季节,金盆的水满满的,多余的水从盆尾溢出,有两个巴掌大的鲫鱼多得不胜牧举,顺着水游到路上,随便捡几条回家烹饪,味道鲜美。解放后神墩也无人看守,族人自由进出,早上站到塘边,密密匝匝的鱼探出头吃露水。一年腊月,大包(背部长了一个大肉疙瘩)想:金盆多年未干,鱼一定很多,车干后,每家分几条鱼过年。他带着几个人用水车水,池塘很快见底了,鱼头攒动,大家喜不自胜,突然一阵龙卷风把这些人刮到在地,眼睛被尘土和沙子迷住睁不开。风停息,大家恍惚中爬起来继续工作,加快速度把水车干,奇怪,一条鱼都没有,甚至都没有找到一只虾子。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村外的人看到大风卷着鱼儿飞向天空。以后年年放鱼苗,可年年都捕不到一条鱼,有人怀疑是不是金盆底有洞,鱼儿跑到河里去。随着金盆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干涸了,也没寻到一个拳头大的小洞。吃大食堂那年去建房的几家也觉得那里不是宜居之地,纷纷搬离。走进神墩,杂树丛生,百鸟鸣叫,好个清幽的地方,金盆底是一片绿油油的草甸子,没有一汪水。
神墩, “神”在来历。究竟是高氏先祖来的时候就有神墩,还是高氏造“船形地”的累土成缆桩呢?对此莫衷一是,无稽可查。从土的结构来看,是人工累土筑墩的无疑,挖几米深的土,有碎瓦砾,有烧窑的碳渣,明显不是天然形成的。非常时期挖防空洞的时候,还挖出许多白骨,后来的专家鉴定不是高氏先祖的遗骨,是属于龙山文化遗址。据此推断,神墩在很久远的时代就存在,后来高氏先祖因地制宜,加高加大形成缆桩,金盆也是精心设计的。
神墩还有许多神奇的故事,在扫四旧的时候 ,家谱也未幸免于难,现在找到的一部家谱也有部分遗失,对神墩的记载也只是蜻蜓点水般带过。听老人津津有味的讲述,我陷入了沉思,这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宝玉一定更要加以宣传挖掘,让它重新发出璀璨的光辉,不再给后人留下遗憾。欣慰的是,神墩正在申请县级古文化遗址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