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4|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诗界QQ群组第29期同题。群号 16474290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0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同题


《黄河,八千里加急》

《仲夏的天空》

《轻点眉头淡吻水》

《一回头,岁月堪比梨花瘦》


二:同图同话题


QQ图片20140714000609.jpg (91.26 KB, 下载次数: 12)

QQ图片20140714000609.jpg

QQ图片20140714000547.jpg (96.64 KB, 下载次数: 12)

QQ图片20140714000547.jpg

QQ图片20140714000521.jpg (68.63 KB, 下载次数: 12)

QQ图片20140714000521.jpg

QQ图片20140714000456.jpg (132.43 KB, 下载次数: 12)

QQ图片20140714000456.jpg

QQ图片20140714000632.jpg (80.12 KB, 下载次数: 12)

QQ图片2014071400063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7-14 06:29 | 只看该作者
【散文诗界QQ群组第二十九期同题】《黄河,八千里加急》

文/戴永成

黄河,一滴水的梦。梦的呓语,哗啦啦流成一个个方块字,蜿蜒成一部史典。
黄河的浪花,黄河的芦苇,黄河的沙粒,黄河的儿女,一起跟着太阳走。
黄河,五千年的河,在一滴母性的水中哭泣,沧桑的泪奔腾成一种悲壮,日夜向东流,求索出一种东方的哲学与信仰。

黄河的肉体与灵魂的色彩:黄泥、黄沙、黄土与黄帝,一种黄皮肤的颜色,注定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黄河的儿女。
黄土地生我们,黄河水养我们,黄河魂育我们,黄河梦催我们。
黄河有梦,一种中国梦的图腾,八千里加急神鞭,抽打着我们的灵魂在复兴路上觉醒。

黄河魂,凝重成一只船,是前仆后继的纤夫,用一根沉重的纤索,从苍凉的历史古歌拉上岁月河岸的。
一滴滴草色的血,呐喊成黄河的涛声。一片片红叶的血,点燃成黄河的火焰。
猎猎燃烧的黄河魂,以一滴水哭泣的方式述说着一个大写民族的苦难。

黄河,桀骜过,忍耐过,愤怒过,咆哮过,呐喊过,流泪过,流血过,龟裂过,贫穷过,熟睡过,觉醒过,慷慨过,悲壮过,豪迈过……
黄河,用九曲十八弯的姿势为十三亿沙粒撰写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泥土的大美。
黄河,以一个母亲胸怀与脉脉飘逝的相思怀抱着我们的血液、骨头、灵魂与信仰。

黄河,是水抗争不屈的形式。
黄河,是水润泽泥土的形式。
黄河,是水养育生命的形式。
黄河,是水叫醒灵魂的形式。

黄河,澎湃的是血液,浪花溅起的是骨气与排山倒海的力量。
黄河,是天上来的水,是五千年的水,是中国梦的水,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水。
黄河汩汩而涌的水,就是我们的根。黄河灿灿而黄的沙,就是我们的心。
黄河水,就是我们的身。黄河魂,就是我们的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7-14 06:34 | 只看该作者
戴永成 发表于 2014-7-14 06:29
【散文诗界QQ群组第二十九期同题】《黄河,八千里加急》

文/戴永成

欣赏悦读佳作!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7-14 06:4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朱荣兴主持人的关爱。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7-14 07: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时光老友辛苦!戴老师快手!早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0:38 | 只看该作者
戴永成 发表于 2014-7-14 06:29
【散文诗界QQ群组第二十九期同题】《黄河,八千里加急》

文/戴永成

精彩大气。 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0:39 | 只看该作者
洪芜 发表于 2014-7-14 07:23
支持!时光老友辛苦!戴老师快手!早上好!

问好老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7-14 11: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洪芜、时光空壳编辑的点评与指导。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7-14 12: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2:38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杨哥。谢谢了。 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2 06:1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