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7|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愁@火绳@俱绳及其他(散文诗组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1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荷语 于 2014-7-20 10:23 编辑

乡愁@火绳@俱绳及其他(散文诗组章)
文/荷语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席慕容


@火绳

火绳,乡下人最原始的蚊香。一根火绳,一条回归村庄的途径。
从野外薅来的艾草、蚊子草,一把又一把,草草地拧在一起,绳成蛇形。
夏夜,蚊虫叮咬。划一根火柴,将火绳点燃,放在一家人纳凉的凉席边,驱蚊,避暑,逸香。

@俱绳

一条俱绳,两只手镰,一季猪草背回家。
一根扁担,两条俱绳,一季粮草担回家。
一条俱绳,一条盼绳,一生希冀拉回家。

@耙子

想起耙子,记起一句俗语:自己的耙子上柴火。
求人不如求己。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小时候,我用木耙子楼柴火;长大后,我用木耙子搂乡土的气息。


@花篓

花篓,与花无关,与斤两有关。
花篓,是父亲生前为我编的柳条筐,是父亲为他眼里那个瘦小的我减负而镂空的心计。
花篓,我童年的伙伴,我靠她背猪草,背柴火,背诚实。

@土炉子

一盘鏊子,一口锅,一个土炉子;一瓮玉米,一瓮高粱,一罐黄豆,紧供一家人一年的温饱。
一个扣罐或扣盆作模具,活几把麦草泥土糊上去,大概两三寸厚,待凝固成型,将炉胆取下来,留炉口炉眼,贴炉沿,沾炉脚,抠炉心,置铁炉箅,一个土炉子,土模样诞生。
一道道土工序,细说着父亲的质朴和智慧。
三根炉脚鼎立,稳稳当当。前炉口,好续柴;后炉眼,好冒烟;炉沿半圈,好放锅烧水煮饭;铁炉箅好泄灰掏灰;炉心正,炉火旺,炉胆滚烫,炊烟袅袅。
父亲的土炉子,省柴省火;母亲拿它蒸的玉米高粱窝头,熬的野菜粥,苦涩也生香。

@拾柴火

一个柳筐肩上背,一根扁担肩上挑。
粮不丰,柴草少。拾柴火,烧水煮饭,喂养饥饿的日子。
柴火土灶,蒸出的馍,熬出的粥,炒出的菜,总有一种难以描述的喷香。

小时候,拾柴火,四季有别。
春季,青黄不接。只能拾上个的秋季落下的麦茬、谷茬、玉米桔根,甚至挖刚返青的草皮。
夏季,麦收后有新麦桔可烧,有新麦茬可捡。每天泥猴似的,拾得汗流浃背,拾得满筐压背。
秋季,拾柴火旺季。下树林搂树叶,上山割黄草,砍荆条,摘松球,一切能生火的都不放过。
冬季,杨柳干枝儿是抢手货。落在地上的捡完了,就用一截木棍扔砸树上的干枝儿。
树高人小,每每使出吃奶的劲儿,也难中目标几回。我和小伙伴无计可施,望枝兴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7-19 12:32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记忆是美丽的诗作。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7-19 12:36 | 只看该作者
乡土的气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7-19 15: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7-19 16:31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我用木耙子楼柴火;长大后,我用木耙子搂乡土的气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7-19 17:05 | 只看该作者
劲提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7-19 17:08 | 只看该作者
诗意明朗,内涵幽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7-19 18:35 | 只看该作者
记忆之美,怀念深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7-19 18:3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老师好作品,多多问候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7-19 18:36 | 只看该作者
质朴,温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2 06:0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