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橙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疯人三部曲——为安妮.塞克斯顿而作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4-7-28 15: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旗木宛如 发表于 2014-7-28 11:41
现代诗吧的童鞋

现代诗吧的孩子都跑这儿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4-7-28 15: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语言很活,制造出了独特的音乐节奏,但内容是模糊的,断层的,也就是说表象丰富,内里贫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7:33 | 只看该作者
小易大人 发表于 2014-7-28 15:34
语言很活,制造出了独特的音乐节奏,但内容是模糊的,断层的,也就是说表象丰富,内里贫瘠。


小易易,么么么!很对,断层。模糊也的确是。内容与其说贫瘠,也许是因为它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是精神分析关于人性和原罪的探讨,不知道小易有没有读过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
——但是,非常感谢你。我相信如果有人对我这么说,必定意味我还没有做到十分诚实。

转一个小伙伴对《白丁香》的赏析来

这首诗是不断在常规与反常规之间穿插的,比如说“把那些池塘烧开。先生们(常规)”“把她挂起来/风干(非常规)”“多么欢乐吱吱跳舞的小钉子!(常规)”。我想这么做的目的大约是使读者能够警醒,不沦于某种表象或者印象,这种对比力图使读者从最日常的、最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察觉一种反常的东西。由此可见,这首白丁香的画外音是一种对抗,而对抗的终极呼喊——血与战争。如洛夫所言“这一次的炮声,来自深沉的内部-《再回金门》”。
“听那枪声/我的血……”仅仅七个字,就把人拉入一种陌生的氛围中。我试着只摘出这几个字,不停重复默读。那种感觉令我想起爱伦·坡。
探寻第二节的隐秘,从坟墓与教堂开始,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拐弯,使那种隐秘的联系公之于众。“教堂”布施信仰,使人性(天性)融化于形式(虚伪),使生如同死,骨头的挣扎。
第三节展开于教堂触目惊心的内部,招供?是我的罪吗?又凭什么给我定罪?烟味与虔诚的火焰搏斗,我们荒诞的命运,给我们的定罪完全猝不及防,而事实上荒诞正是一个真相。就像生动血热的小孩子,同时也是快死的,那种意外是突如其来的,直接砸给读者的!单就“婊子”本身而言,它是锐利的,金石之声!再没有什么比它横在孩子与母亲之间更触目惊心了。
诱惑,欺骗,侮辱。疯狂,是我造成的,还是衣冠革履的先生们?但我放他们走了!这就是命运,教堂施加给我们的命运。
铁线莲、金盏花,如此的纯洁。在教堂外,原本宣告一种纯粹与高贵,仿佛可以令人虔诚信赖的雪!砰砰敲响我的心的是纳粹兵的脚步,那种凋零飘落之姿。教堂,教主们,牧师们,纳粹兵,本质上并无不同。“小甜饼和水晶花瓶,印度镶边的古旧桌布/绿地毯一直铺向天空”这些美的令人惊叹的场景,可是紧接着明天毛茸茸的爪子掐住你命运的咽喉。但是它的表象却是光明的,金色的像太阳。究竟是什么令我们如此无力?宗教?道德?信仰?我们像死尸一样虔诚,但他们审判我们说我们是婊子,那么快乐。“妈妈。妈妈。子弹穿过我喉咙/我甜蜜、寒冷、五月夜深的喉咙”作者给这个故事一个悲伤的结局,或者说命运通常给我们的就是这么个结局?
但是
我不招供。我不招供。
我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7:54 | 只看该作者
小易大人 发表于 2014-7-28 15:31
现代诗吧的孩子都跑这儿来了?

真的很开心,谢谢所有真诚的批评者!。。。。你们让我一点一点走向成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3 03:5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