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许晓鸣 于 2014-8-13 16:47 编辑
沉静也是一种美丽的声音
习惯于喧闹的人,总是害怕被孤独侵蚀,他们愿意整日的沉醉在声色犬马中,沉醉在高谈阔论中,沉醉在无聊的应酬中。但他们不敢面对独处时的那份孤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他们也总是想成为人场中的焦点,总目睽睽的中心。当然,要达到这种目的,常用的方法就是滔滔不绝或者抛出奇谈怪论,以便引起公众的注意,说到底,还是虚荣心和名利心在作怪。健谈是人生的一笔可贵财富,夸夸其谈则是可怕的毒瘤。她只是表面光鲜亮丽的黄铜,她是为了一种私心而泛滥的声音,她是猥琐的实质下用于粉饰自我的试剂。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远离这种恶劣的谈风。
人应该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活动,千万不要想着檀越。如果你去开会,主角自然是主席台上的人,我们只管带耳朵去就行了,因为我们的使命就是倾听。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带脑袋去,因为你还要思考,看看每次的会议有没有新鲜的东西,是不是总是老调重弹。如果你真的腻烦了,你最好戴上一副墨镜,这样就能避免不怀好意的狗仔把你在会场上打瞌睡的窘态上传的网络。毕竟当一名倾听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倾听是一种精神的折磨,当然也是一种素质的考验。只有虚心者和虔诚者,才能心无旁骛的把听话作为一种享受。
老天非常公平的给了我们耳朵和口舌,我们必须善待她们,让她们与我们人生相伴偕行,时时校准我们偏离的轨迹。听可听的话,发表可以发表的言论,这是人立身行事的原则。常听不可听的话,容易引起思想上的乖谬,因为人首先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对异端邪说要有自己的思辨,从而控制自己的口舌。过分的逞口舌之快的人,常常为自己的颠覆埋下了祸根。最可叹的是那位留下“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文人,竟然为自己的两句话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圣人教诲我们要谨言慎行,这个道理其实很通俗,不必作过分证明。一言不慎,祸从口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人的言行都在为自己种下福田还是埋下隐患。古人告诫我们逢人只说三分话,是说我们要给自己留下更多的空间,千万别把话说死。无知者却往往以为自己高明,能一句话把人给噎死了,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洋洋于世人之间,岂知他们也把自己的后路给封死了。
真正的智慧是藏锋敛行,不必事事强出头,不必句句咄咄逼人。齿好强终难有善终,舌服软却一生安然。选择缄默,不是胆怯,选择沉静,才是智慧。
2014 08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