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的天空下(组章之十九) 
 
雨,一首词的回首 
 
文/戴永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雨打竹叶,吟啸徐行,一蓑烟雨,两袖清风。 
头戴尖笠,遮挡冷雨,跫跫屐音,穿透红尘。 
一滴雨,打湿宋朝的天空,打痛宁静的哲学,打醒诗人的灵魂。回首走过的风雨潇潇的岁月,踏响人生绝唱的韵脚。 
 
人生旅途,岂能没有风雨?夜夜望月,岂能没有阴缺? 
草,绿了黄,黄了又绿。花,开了落,落了又开。潮,涨了退,退了又涨。月,圆了缺,缺了又圆。雨,下了停,停了又下。风,刮了息,息了又刮。 
燕子轻盈,则敏捷。风筝轻轻,则高飞。何为身外之物?有雨,一蓑衣足矣。 
 
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诗人,心静若止水,在禅境中信步归去,不管是寒风冷雨还是晴空万里,走向“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心空。 
今夜,我心何处?不远处不正是那滴无尘雨与回首词,洗亮我的眼睛与灵魂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