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时光空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诗歌的“小,丑”化》 ,感谢朋友找来有理有据的论文

  [复制链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09:08 | 只看该作者
节节草 发表于 2014-9-20 09:05
是谁?正在以诗的名义强奸诗!
               ——华商报新青年春天诗歌朗诵会评委点评之我见

好。 我用在帖子里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09:08 | 只看该作者
节节草 发表于 2014-9-20 09:06
《从诗歌谈思想之一二语》

看来同道中人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发表于 2014-9-20 09:12 | 只看该作者
《徐乡愁的粪便和赵丽华的经血》


                                           文/涂国文

  
     2006年9月,女诗人赵丽华正常来了一次例假,可能忘了使用护舒宝,秽物渗透了裙子,经血洒在网络上,一夜蹿红,风头盖过当年的芙蓉教主,被尊为“诗坛芙蓉”。一时间,“梨花教”崛起于神州,诗歌的义旗遍地招展,诗坛又迎来了一个恶搞新王朝: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说到做到/再不反悔” (《我发誓从现在开始不搭理你了》)……
  
    女诗人赵丽华继续说,《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 “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我则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发现诗歌被恶搞早已是一个优良传统:
  
  对中国诗歌进行的首次大规模恶搞发生在二十世纪上叶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郭沫若、冯至为代表的一大批新诗人向中国的传统诗歌开刀,彻底改变了中国诗歌的形式。这是一次伟大而成功的“恶搞”,它完成了中国诗歌由古体诗向自由诗的嬗变。
  
  对中国诗歌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恶搞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大跃进”时期, “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蚕长猫样大,猪长像大象;一棵白菜五百斤,上面能站个胖妹妹……”这一时期的中国大地上,“诗人”遍地开花,诗歌在民间落草。
  
  对中国诗歌进行的第三次大规模恶搞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起人为汪国真。他所写的大量小学水平的诗歌,受到了亿万少男少女的追捧。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只要明天还在》)。一色的这类意象简单、思想空洞、哲理肤浅的伪诗,竟能独步于时代,中国诗歌艺术遭受到了亘古未有的无情戏謔和嘲弄。
  
    1993年是中国文学更是中国诗歌的最后一个美丽的黄昏。随着市场经济的甚嚣尘上,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就此永远一去不复返。被边缘化了的“诗人”们,变得更加抓狂和阴暗。为了发泄对时代的怨气,吸引世人的眼球,他们又开始了对中国诗歌的恶搞。一些“诗人”丢下了手中的水笔,捧起胯下那根丑陋的阳具,开始“下半身写作”,对着皇天后土,喷射他们那恶臭的精液:
  
  “晚上十一点后我又脱光了她的衣服/在她一双雪白的大腿间/我一直眯着眼睛瞧那处微微闪光的地方/摸了又亲/终于狗一样爬上去/又终于尸体一样滚下来/早上醒来时艳子说我爱你了列/声音湿湿的仿佛带着昨夜的露水/我没有说话/我转过身抱她/可我转身的时候弄折了几枚早春的阳光/当我抱她的手就更用一点力时/她伸手下去/要拔我一根毛/又拔她自己一根毛/接着一根绑了另一根/绑好了给我看/像个卷卷曲曲的十字架/我说艳子这是干嘛呢/她说你猪呀今天不是情人节吗/我就做个情人结呀/说完她把它夹在书中/有刀歹的诗的那一页”(沈浩波《情人结》)
  
  洁白的诗歌床单上,由此布满大块大块的精斑,不堪入目。也有一些“诗人”,狗一样翘起一条腿,对着时代的洞穴排水;或者脱下裤子,蹲在时代的马路上随地大便——他们一边排泄,一边这样高唱着“造粪之歌”——
  
  “屎是米的尸体/尿是水的尸体/屁是屎和尿的气体/我们每年都要制造出//屎90公斤/尿2500泡/屁半个立方/另有眼屎鼻屎耳屎若干//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我奉献屎” (徐乡愁《屎的奉献》)
  
  或者这样高唱着“垃圾之歌”——
 
 
  “我的理想就是考不上大学/即使考上了也拿不到毕业证/即使拿到了也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也会得罪领导/我的理想就是被单位开除//我的理想就是到街上去流浪/且不洗脸不刷牙不理发/精神猥琐目光呆滞/招干的来了不去应聘/招兵的来了不去应征/我一无所有家徒四壁/过了而立还讨不上老婆/我的理想就是不给祖国繁衍后代//我的理想就是把自己的腿整瘸/一颠一拐地走过时代广场/我的理想就是天生一副对眼/看问题总向鼻梁的中央集中/我的理想就是能患上癫痫/你们把我送去救护/我却向你们口吐泡沫”
(徐乡愁《我的垃圾人生》)
  
  无论是沈浩波的“下半身”,还是徐乡愁的“垃圾派”,尽管他们排泄得通体舒泰,却并没能引起多少人注意。大家都忙着赚钱,即使他们偶尔嗅到了几丝微风飘来的恶臭,只会猜想可能是哪家四条腿的动物在拉稀,绝对不会想到原来是几个两条腿的诗“人”在排泄。因而这第四次恶搞,只能是小范围里的一出闹剧。
  
    这次赵诗人的不慎“见红”,竟引发了中国现当代史上的第五次诗歌恶搞狂潮,这实属中国当代诗坛的一个奇迹。诗坛幸甚!诗人幸甚!谁说诗歌已经日薄西山,气数殆尽?难道你们不见赵诗人经血渲染的裙裾,飘扬在中国诗歌的天空中,已经蔚然成一场瑰丽的晚霞??赶快拜倒在赵诗人的石榴裙之下吧,让我们山呼:“梨花教主!英明神武!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然而,我还是为“垃圾派”诗人徐乡愁感到惋惜。按照他与赵诗人两人对中国诗坛和中国社会的贡献来说,显然徐诗人的贡献是赵诗人无法相比的。粪便再臭,毕竟可作肥料;垃圾再烂,也许可以回收。更何况,牛粪之上,常常可以开出绚丽的鲜花;而经血纯属废物,哪怕这经血来自于赵诗人这样一个著名的美女、诗人和作家。因此我认为,这一代诗坛教主的宝座,本应由徐诗人来坐才对,无论如何是不应该轮到赵诗人的。莫非在这个女色时代,女士一切优先,男士只能退避三舍?
  
  当中国诗坛的天幕上,布满了粪便、精斑和经血,我不知道诗歌的真、善、美,匿身在何处?我不知道海子们的殉身,价值在哪里!
  
     呜呼,诗歌!

                                                    2006-9-26

涂国文博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6b24c010006mw.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09:13 | 只看该作者
节节草 发表于 2014-9-20 09:12
《徐乡愁的粪便和赵丽华的经血》

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发表于 2014-9-20 09:1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流行诗歌的四大天王》


                                    聂时珍(湖北)



       一是以徐乡愁为代表的“垃圾派”诗歌。 “屎是米的尸体/尿是水的尸体/屁是屎和尿的气体/我们每年都要制造出/屎90公斤/尿2500泡/屁半个立方/另有眼屎鼻屎耳屎若干//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我奉献屎”(《屎的奉献》)。语言粗俗不堪,肮脏龌龊!

       二是以沈浩波为代表的“下半身”诗歌。 “她一上车/我就盯住她了/胸脯高耸/屁股隆起/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我盯住她的胸/死死盯住/那鼓胀的胸啊/我要能把它看穿就好了/她终于被我看得/不自在了/将身边的小女儿/一把抱到胸前/正好挡住我的视线/嗨,我说女人/你别以为这样/我就会收回目光/我仍然死死盯着/这回盯住的/是她女儿/那张俏俏的小脸/嗨,我说女人/别看你的女儿/现在一脸天真无邪/长大之后/肯定也是/一把好乳”(《一把好乳》)。心里阴暗,变态无聊。

       三是以赵丽华为代表的“梨花体”诗歌。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 ”(《我坚决不能容忍》)、“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一只蚂蚁》)。近来又新添了车延高的一个“羊羔体”,还获得了一个什么鲁迅文学奖,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胡言乱语,毫无意义。

       四是以伊沙为代表的“口水诗”诗歌。 如,伊沙的《结结巴巴》:结结巴巴我的嘴/二二二等残废/咬不住我狂狂狂奔的思维/还有我的腿/你们四处流流流淌的口水/散着霉味/我我我的肺/多么劳累/我要突突突围/你们莫莫莫名其妙/的节奏/急待突围/我我我的/我的机枪点点点射般的语言/充满快慰/结结巴巴我的命/我的命里没没没有鬼/你们瞧瞧瞧我/一脸无所谓。凡人都看不懂,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也看不懂,写了二十年诗歌的诗人也看不懂,诗歌评论家也看不懂!只有诗人自己一个人能看懂,说东是东,说西是西,并且诗人不断声称只要一解释就没意思了!假装神秘,神经兮兮!

                                                      2010.10.2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4f9bf20100op4c.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发表于 2014-9-20 09:1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谁来为诗歌收尸》


                                 作者:木虫


       当下中国,诗歌做为一种文学现象已死去多时!即使有汶川大地震那样的强刺激,也只能是回光返照,苟延残喘而已!

     
  一、诗歌的五具尸体

       1、徐乡愁的“垃圾派”诗歌——“屎是米的尸体/尿是水的尸体/屁是屎和尿的气体/我们每年都要制造出/屎90公斤/尿2500泡/屁半个立方/另有眼屎鼻屎耳屎若干//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我奉献屎”(《屎的奉献》)

       2、沈浩波的“下半身”诗歌——“她一上车/我就盯住她了/胸脯高耸/屁股隆起/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我盯住她的胸/死死盯住/那鼓胀的胸啊/我要能把它看穿就好了/她终于被我看得/不自在了/将身边的小女儿/一把抱到胸前/正好挡住我的视线/嗨,我说女人/你别以为这样/我就会收回目光/我仍然死死盯着/这回盯住的/是她女儿/那张俏俏的小脸/嗨,我说女人/别看你的女儿/现在一脸天真无邪/长大之后/肯定也是/一把好乳”(《一把好乳》)

       3、赵丽华的“梨花体”诗歌——“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 ”(《我坚决不能容忍》)、“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一只蚂蚁》)

     (注:以上三具尸体参阅涂国文先生文章)

       4、象牙宝塔里的谜语朦胧诗歌————在此不一一列举。但其特点是:凡人都看不懂,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也看不懂,写了二十年诗歌的诗人也看不懂,诗歌评论家也看不懂!只有诗人自己一个人能看懂,说东就是东说西就是西,并且声称我只要一解释就没意思了!要有吃了饭,没事干的人不断的拆解!

       5、歌功颂德的大白话大口号诗歌———主要在一些官方诗歌刊物报纸刊发。被一些人称之为奠定诗人地位的诗歌!这类诗歌就是说大白话的,有的是分段的散文,有的是表决心的决心书,有的是分段的回忆文章!

      
二、杀死诗歌的五把利刃

       1、网络、多媒体,以及各种娱乐服务是杀死诗歌的第一把刀。它们毫不客气地挖去了诗歌身上的娱乐功能!人们再也不想在诗歌身上寻找一点点的娱乐。忧愁也罢,欢乐也罢,痛苦也罢,胜利也罢,失败也罢,人们不再寄希望于诗歌。宁可上网聊天,打游戏,唱歌,也不看诗歌小说之类。那些希望诗歌通过压韵、节奏来找回顾客、读者的人是天真而不识时务的,是一厢情愿的,是办不到的。

       2、社会公共道德的整体缺失是杀死诗歌的第二把刀。无庸讳言,当今社会,金钱、权力、美女已经成为社会奋斗的方向,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而这些东西和诗歌恰好是背道而驰的,是相反的两极!诗歌说到底是美的结晶,但他需要和读者心灵的碰撞。而如今怎么也碰不到一起了!(汶川大地震碰了一下)你想想,一位嫖客是不可能拿上一本爱情诗去嫖娼的!而一位大诗人的稿费基本上是零!如果用当今社会的经济尺度去衡量诗歌,她一分不值!

       3、大批诗人的自暴自弃是杀死诗歌的第三把刀。诗人面对疯狂或者说已经理智的社会,愤怒诅丧,最后自暴自弃。导致大批的垃圾诗歌充斥社会,更增加了社会对诗歌的厌恶!他们认为那是一些纯粹的流氓。这正如一大群人偷偷的嫖娼,而默不做声。相反,诗人们大喊着:走啊!嫖去喽!社会历来就是大流氓不能容忍小流氓!如今你这个诗人心甘情愿做了小流氓!自然被大家瞧不起!

       4、信仰理想的全面迷失是杀死诗歌的第四把刀。我历来认为诗歌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一是娱乐功能,那可以说是诗歌的肉。二是思想功能,那是诗歌的骨。信仰在那里?理想在那里?好多人找不到了!迷失了!怎么办?不需要了!吃好,玩好就是大好,没人需要思想,没人喜欢思想,诗人也懒得思想!诗歌没了思想!没了骨头!能不死吗?

       5、诗歌本身内在的局限性是杀死诗歌的第五把刀。诗歌的内在、外在的形式决定了她的信息包容量小,与当今社会的复杂性相比,显得的确是单调。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诗歌的确是死了!可部分诗人还活着!他们还包有幻想,妄图永生。其结果是为诗歌在唱挽歌!

   
    三、为诗歌唱挽歌的四种人

       为诗歌唱挽歌的人也正在履行着为诗歌收尸的义务,而这种收尸是没有任何报酬的!

       1、老诗人是为诗歌唱挽歌的首选。他们因诗成名。诗歌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之路。他们放不下诗歌,他们从骨子里爱诗歌。诗歌是他们的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但他们无论再努力,也不能赢得观众,也找不回昔日的辉煌!于是,他们有的人开始说,诗歌不是让人读的,不是让人读懂的,是写给自己看的,是写给人研究的,是写给未来的,诗歌就是寻找陌生的。有的依然坚持说,诗歌就是韵文,要有音律感,要朗朗上口。有的开始编写歌词。他们越努力,诗歌越面目全非!真的在收尸啊!

       2、垮掉的一代是为诗歌收尸的次选。首先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美好观念,被商品社会玷污了。他们有一种被侮辱的愤怒!他们暴跳如雷!可他们能怎么呢?他们没有方向,没有办法,没有出路。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写诗歌。写什么呢?写最下流的!你这个社会不是侮辱我吗?好!我也侮辱你!我把最最下流的字词拿出来!大有一种,时代侮辱了我,我要侮辱时代的气魄!但他们忘了,他们在侮辱社会的同时,也是在自取其辱!

       3、诗歌评论家是为诗歌收尸的三选。当今的诗歌评论家和诗人不同的是:诗人是因为爱诗歌才写诗歌,而诗歌评论家则完全不同,他们是为了写评论,或者是为了刊发一篇文章,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学术论文,或者是为了稿费,或者是为名利。因此,他们的评论是既定的!是有功利性和目的的。他们的话大多是假话瞎话,让人看了不知所云,越看越蒙!他们进一步的帮助诗人们,把诗歌搞成一个时代的怪物!

       4、闲客是为诗歌收尸的四选。这类同志主要是没事干,又想搞点清高的事,以便适时炫耀自己。他们大多有一个清闲的工作,又比较懒,写小说吧,太累!就弄诗歌,弄几句,一发,也成了什么会员(比如我)!

       诗歌死了!全体起立吧!让我们脱帽为中国诗歌默哀三分钟吧!
                                                                                                                                                                                  2008.6.7.

木虫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6c14501009pfd.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14-9-20 09:16 | 只看该作者
《“裸奔”的诗歌——中国低诗潮之我见》



                        作者:张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 要:网络诗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以来,诗坛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中国低诗潮在诗歌的网络时代中应运而生,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低诗潮将诗歌纳入公众视野,为诗歌赢得了广泛关注,但同时其带来的问题与消极影响也值得警惕。本文以分析低诗潮“崇低”的表象着手,进一步探析“崇低”的深层内涵,对其所引发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中国低诗潮 崇低 问题


  步入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诗歌显得格外亲民,参与诗坛的人越来越多。海纳百川虽好,但也面临泥沙俱下的困境。“各种崇低、解构、审丑、批判等类型的诗歌纷纷登陆网络,前沿诗歌思潮轮番表演”[1],中国低诗潮应运而生。遵循着“崇低”这一共同原则,“下半身”、“垃圾派”、“低诗歌”等圈子,以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成为诗坛的弄潮儿,引领诗歌裸奔向前。

  
一、歇斯底里的狂欢与嚎叫

  “崇低”的诗学主张与假、大、空、虚饰、崇高等针锋相对,高举审假、审丑的旗号,诗人们纷纷引体向下,诗坛已然成为狂欢派对,嚎叫之声喧嚣不绝。由之而生的诗歌由内而外,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迈向脱光状态。

  就内容而言,低诗潮诗歌呈现出贬低化、世俗化与肉体化的特征。贬低化意味着诗人认为一切崇高都是虚饰的,他们专意以低姿态去解构崇高,将人们避而不谈的东西呈现在世人面前,撕破崇高的假面具。以徐乡愁的诗歌为例,“屎”这一独特意象可以说是他的创造,“屎”在他的诗歌中是最崇高的东西。“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屎是他对祖国的贡献;人的本质就是肠子里面的屎,诗人的安全感来自于“一炮热气腾腾的鲜屎”;诗人的快乐“从屎与肛门的摩擦中获得”。在臭气熏天的诗坛,诗歌的神性悄悄剥落,任由“屎”狂欢,那么在世俗化的道路上诗歌又脱掉了什么呢?网络使诗歌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局面不同,当今诗坛是诗人的盛世,而不是读者的狂欢。只要有电脑和网线,人人都能参与诗歌创作成为诗人,诗坛就是最好的宣泄场所。鸡毛蒜皮可以吟诵,私语呢喃可以歌咏,愤懑不平可以嚎叫,我是诗人我怕谁。例如赵丽华的伟大发现,“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蚂蚁”。毫无疑问,她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但她的发现绝对是全世界最无聊的。诗人为何呈现出鹦鹉学舌般的愚蠢?诗人的睿智那里去了?我想诗歌之所以愚蠢无聊,大概是因为诗人仅用下半身思考。与世俗一起,媚俗彻底将诗歌打入十八层地狱。肉体化便是下半身思考的结果,是媚俗的表现。如果人人都是诗人,作诗就像说一句不必负责任的话一样,那诗歌的价值何在?当诗坛沦为下半身的狂欢派对,诗歌沦为黄段子,诗人何以自持?

  与内容的相应,低诗潮诗人追求“低性写作”,他们拒绝玲珑的诗意与模棱两可的语言,而以口语为宗,追求明朗易懂的效果。低诗潮诗歌的语言形式是毫无创造的歇斯底里,充斥着私人化的呻吟与流行化的嚎叫。私人化的诗歌多数内容浅薄,不外乎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经不起推敲。诗人或倾向于追求那喀索斯式的感伤,惯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私人体验,沉浸其中顾影自怜;或借由语言的外壳将内心的愤懑发泄的淋漓尽致。诗歌沦为一股怨气,私人化的诗歌不是吟咏,而是一声声呻吟不绝于耳,只能令人感到羞耻。诗歌发展至今,早已不再是“作”,而是“描”,描述使诗歌失去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诗坛像一汪绝望的死水,而这些所谓的诗人只能无返顾的裸奔,借由噱头来挑起观众的猎奇心理。低诗潮诗歌由于产生于网络,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因此它的语言呈现出流行化的特点。口语化是流行化的内核,是哗众取宠的砝码。低诗潮诗歌在语言上放浪形骸,表现出决绝的姿态,与种种粉饰现实、精雕细琢的做派决裂。相对于欲说还休的矜持,明朗易懂固然自是一种风格。但是,用明朗易懂的口语随意进行酣畅淋漓的痛斥针砭,尤其在实际的诗歌创作上,痞子气十足、尺度无底线、在两性之间大做文章,不由的让人想到泼妇骂街这个词语,这何尝不是诗人的堕落呢?

  
二、“崇低”的深层意涵

  中国低诗潮引起一场不拘一格的言语狂欢,在文坛激起轩然大波。低诗人以“破坏即重建”为口号,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力图冲刷诗坛病象,以“崇低”来反对伪文艺、伪文化、伪道德。“崇低”一词被赋予极具崇高色彩的深层意涵,究竟“崇低”从何而来?是否经得起质疑呢?

  
(一)对文化传统的以暴制暴

  中国低诗潮的破坏力量是毋庸置疑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低诗潮的确使诗人阳刚起来,为诗歌博得了广泛关注。但是他的成功是通过以暴制暴的手段来完成的,鲁迅先生所批判的国民略根性正是低诗潮赢得成功的助推器。首先,落后的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很多年了,但是封建观念依然顽强的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性”在封建社会是“人欲”的代名词,是一种禁忌。统治阶层通过存天理、灭人欲来完成奴役,导致被奴役者谈性色变。当这种压抑一旦释放,便可能成为一股积极力量,中国低诗潮的诗人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将笔尖触到了人们难以启齿的领域,在其中大做文章。然而,这一颇具反叛色彩的释放并没有触动权力阶层的实质。权力不是一种单一的结构,也不会让人一目了然,通过“性”的书写来反抗奴役压迫是极其幼稚的以暴制暴。根据福柯的观点,权力是无处不在的微观结构,它甚至可以表现为个人的某一惯性动作。性是一种微观权力的幻象,其本身已经给反叛预留了空间。当诗人认为自己已经通过下半身书写挑战了权威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已经落入了被奴役的圈套之中。那么进行身体写作的诗人是否意识到了这种情况呢?他们进行身体写作是否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反叛姿态呢?显然没有,诗人们只是觅着诗歌的潮流闻风而动。历史早已向我们证明了这种反叛的无力,自明清以来,《金瓶梅》、《肉蒲团》等作品相继问世,在文学长廊中为市民文学树立了里程碑,但并没有成为反叛权威或是话语革命的利器。其次,我们应当冷静的反思一下,肆意的言语狂欢之所以造成影响,是不是来自于对国民“看客”心理的迎合?中国古代温柔敦厚的文化传统成就了人们对于庸俗、残忍等行为的看客心态。鲁迅先生对“看客”的麻木不仁痛斥针砭,然而这种劣根性根深蒂固至今犹存。“崇低”的潜台词便是迎合,迎合就意味着妥协。从这个角度思考,“低性书写”便成了以暴制暴的表演,是充满俚俗色彩的一场闹剧。诗歌论落到迎合大众引围观的地步,这种妥协可以说是对五四启蒙传统的反拨,让知识分子的颜面荡然无存。

     
  (二)对民间的粗糙理解

  根据陈思和先生的观点,“民间”概念主要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它是在国家权力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第二,自由自在是民间最基本的审美风格;第三,民间包纳了五花八门的小传统,它是菁华与糟粕的综合,因此必须拒绝单一的价值判断。民间文化不是粗糙谩骂的垃圾场,草根和痞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存在。中国低诗潮很显然对误解了民间内涵,对“民间”一词进行了粗糙概念化的利用。首先,“民间”不等于“低”。民间文化具有多样化的价值判断,粗鄙与低不能与民间文化划上等号。民间艺术有其精致的结构,自成一体。自《诗经》始,民众情感的诗性表达有其自身的形式,具有极高审美价值。低诗潮冠以“民间”的名号,对于民间文化并无任何继承发扬,也没有创造任何新颖的形式,甚至语气也是千篇一律的冷嘲热讽。其次,民间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与丰富性,脏、乱、差并不是民间文化的表征。徐乡愁在《中国出了个垃圾派》中高吼,“在这个装逼的世界,堕落真好,崇高真累,我们宁愿去捡那掉在地上的脏兮兮的垃圾,宁愿蹲下身来甚至贴在地面上思考世界和人生”,这是一种颓废的价值观。恰恰相反,民间文化的内核是活力与韧性。无论是思想还是语言,民间文化总是以一种蓬勃的状态呈现。最后,民间文化最感人的是真、善、美。陶渊明诗中的桃花源、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将民间的真、善、美描述的淋漓尽致,感人至深。而低诗潮诗歌中处处呈现的假、丑、恶,将世界勾勒成一派混乱的垃圾场,乌烟瘴气。低诗潮诗人的诗歌除了俚俗之气外,其愤世嫉俗的批判与谩骂恰恰表现出与民间极不相容的精英意识。

  
(三)全球化语境中的东施效颦

  若将中国低诗潮置于全球化的语境之中,这无疑只是一次拙劣的模仿。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中,社会底层穷人、盲人、妓女,甚至尸体成为诗歌的核心意象,通过审丑来完成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批判,审丑传统由此建立。艾略特的《荒原》,以荒原意象反思战后的欧洲文明,由绝望的丑恶提醒人们对美的感知,审丑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涌现垮掉的一代。垮掉派诗人以极具争议性的形象出现,藐视社会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厌恶文明机器,追求绝对自由,吸毒、纵欲、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真、善、美在他们的世界里无迹可寻,充斥着的只有无尽的假、丑、恶。从诗学主张到创作实践,中国低诗潮与此表面上如出一辙。艾伦•金斯堡的深情嚎叫唤醒了中产阶级的美国梦,他怀着深沉的感情颠覆了文明乌托邦,在继承惠特曼的基础上开创了独特的诗歌表现形式。但中国低诗潮在造成诗坛虚假繁荣的同时也使诗歌面临崩盘的困境,是一种毁灭式的建构。中国低诗潮究竟是考察到诗坛现状之后的深思熟虑,还是对西方思潮的拙劣模仿?“崇低”是与人民并肩作战的宣言,还是无聊的哗众取宠?

  
三、“裸奔”之后

  中国低诗潮是诗歌成功的走上了“崇低”之路,拿掉了诗人的遮羞布,将诗歌从内而外脱光。归根结底,中国低诗潮究竟反叛了什么,创造了什么?中国诗歌面临怎样的未来?“裸奔”如何谢幕,诗人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向前?

       中国低诗潮从兴起至今约有十年光景,低诗潮诗人将创作的激情、个性、真诚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低诗潮引发的问题也渐渐的呈现出来。中国低诗潮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诗歌走向大众生活,人们参与诗歌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面对网络媒介,人们表现出极大的创作激情,诗歌的产量急剧提高,但与此同时,网络诗歌论坛上的创作探讨不再以严肃的形式进行,而是喧嚣嘲弄叫骂之声不绝。言语的放浪形骸,内容的肆无忌惮,“裸奔”的诗歌又像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针对诗歌面临的诸种问题,学人纷纷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张嘉谚认为在中国低诗潮运动中,诗人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争取话语的权力,推动话语换场。“崇低”的内核在他看来正是诗人崇高品质的体现。这一看法显然过于乐观,鱼目混珠的现状已经说明事实并非如此。在低诗潮运动中,究竟有多少诗人保持着清醒的态度严肃的创作,又有多少人随风而动谋功求利,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刻反思。诗人丁友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错误的把审丑当成美学的全部使命,把审丑推向了极端,唯丑为美,嗜丑成性,”[2]诗歌创作很可能沦为假丑恶的展览馆,成为宣泄快感的工具。他指出的这一点也是诸多论争的症结所在,既然认识到了问题,那么低诗潮很有可能在修正中获得进一步发展。也有学人激进的提出像传统诗歌学习,随着2010年首届古体诗词创作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向传统回归的声音甚嚣尘上,古体诗词创作蔚然成风。然而,我们也必须警惕,时代永远是向前发展的,一时代当有一时代之创造。与中国低诗潮同时,诗坛涌现出与之截然相反的诗歌流派,即第三极神性写作。第三极诗人倡导诗歌的神性,指出神性不是对人性的否定,而是人性中最高尚、最接近神性并放射光辉的那个部分。他们与低诗潮诗人构成了正面冲突和全面随礼,强调写作的道德背景,认为写作为时代负责,应当挖掘生活中所有的正面力量。第三极神性写作作为独立的诗歌立派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与中国低诗潮针锋相对,这何尝不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呢?

  笔者认为,中国低诗潮运动将诗歌推向了危险的边缘。下半身、垃圾派、梨花体引起的论争确使诗歌在时代语境中重新得到重视,但这种重视饱含焦虑与鄙夷,诗歌死了的质疑不绝于耳。由此产生的某些诗歌,不仅玷污了诗坛,也是对读者侮辱。福克纳认为,诗是一种超越,它可以是一根支柱,一根栋梁,使人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然而,低诗潮诗人既没有超越,也没有创造,甘心匍匐于大地,奴役于现实,他们的诗恐怕只会遗臭百年。网络时代的诗坛是充满生命力的,对低诗潮批判绝不是一个人的战役,新的诗歌范式也在批判中逐渐建立起来。为了诗歌的明天,诗人们,停下你们的笔,等等你们的灵魂!

  参考文献:

  [1]丁友星《中国新诗的发展与走向——<低诗歌论•前沿>》,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陈仲义《“崇低”与“祛魅”——中国“低诗潮”分析》,南方文坛,2008年第2期。

                   ———本文发表于《北方文学·中旬刊》2012年第8期

文章链接: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bfwz/bfwz201208/bfwz20120807.html
http://www.cqvip.com/Read/Read.aspx?id=430136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发表于 2014-9-20 09:20 | 只看该作者
《愤怒的种子——抨击当下诗歌现象》


                                文/王雨烟


山顶
住着一位
名叫诗歌的长者
顶着时代的飞霜
一路下滑

路旁有一坨屎
嘻笑诗歌的落魄
“老弟,投靠我吧,
你知道吗?
屎是米的尸体/尿是水的尸体/
屁是屎和尿的气体/我们每年都要制造出
你看我丰富的文化底蕴,
当是一代宗师”

“我不是老弟,
你也不是宗师,
其实你只是口水垃圾,
不知道自己污秽的臭”
诗歌黯然走过

下坡有三角裤招摇飘舞
花花绿绿充满诱惑
“公子,来啊,
投进我的怀抱,
别看你的女儿 /现在一脸天真无邪
长大之后 /肯定也是 /一把好乳
摸摸我的一把好乳,
让你见识老娘的温暖”

“我不是公子,
你也不是好乳,
因为你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爱
你只是地道的婊子”
诗歌愤然走过

山脚俨然如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教主扯着旗号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来吧,蚂蚁们”

“我不是蚂蚁,
你也不是教主,
因为你做的馅饼,
禁不起时间的洪流”
诗歌潸然走过

诗歌巨恸,诗歌大哭
泪雨漫天挥落
却被后人纷纷收藏
据闻,那些晶莹剔透的
都是极为珍贵的
愤怒的种子

当下诗歌,流派繁多。诚然,文学不反对百花齐放,但诗歌,我觉得应是高贵的,它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它浓缩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萃,是不容任何人沾污的。而今诗坛,真的令人担忧和悲哀,有徐乡愁的“口水诗”,代表作《拉》、《屎的奉献》;有下半身写作诗人沈浩波,流氓代表作《一把好乳》;有梨花体诗人赵丽华,代表作《一只蚂蚁》《一个人来到田纳西》等。呜呼哀哉,这个时代,是谁强奸了诗歌?

附【徐乡愁作品】

《拉》

键入一个拉字
我们便开始拉家常
拉关系
拉后腿
拉帮结派
但是不能拉屎

这是汉字全拼输入法
这儿的肛门早已关闭
如果你胀了的话
先在这儿拉开
再另外去找屎

《屎的奉献》

屎是米的尸体
尿是水的尸体
屁是屎和尿的气体
我们每年都要制造出

屎90公斤
尿2500泡
屁半个立方
另有眼屎鼻屎耳屎若干

庄稼一支花
全靠粪当家
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
我奉献屎


【沈浩波作品】

《一把好乳》
 
她一上车
我就盯住她了
胸脯高耸
屁股隆起
真是让人
垂涎欲滴
我盯住她的胸
死死盯住
那鼓胀的胸啊
我要能把它看穿就好了
她终于被我看得
不自在了
将身边的小女儿
一把抱到胸前
正好挡住我的视线
嗨,我说女人
你别以为这样
我就会收回目光
我仍然死死盯着
这回盯住的
是她女儿
那张俏俏的小脸
嗨,我说女人
别看你的女儿
现在一脸天真无邪
长大之后
肯定也是
一把好乳


【赵丽华作品】

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
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
           ——《我坚决不能容忍》

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一只蚂蚁》

原创首发于"王雨烟博克":2008-01-31 00:20: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0699601008r8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发表于 2014-9-20 09:21 | 只看该作者
《诗歌界“三大”奇人》


                     作者:外山


(不知道诸位对赵丽华,沈浩波,徐乡愁三人怎么看?)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坚决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场所
的卫生间
大便后
不冲刷
便池
的人

《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

赵又霖和刘又源
一个是我侄子
七岁半
一个是我外甥
五岁
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

《我发誓从现在开始不搭理你了》

我说到做到
再不反悔

《摘桃子》

诗人们相约去北京西郊摘桃子
问我去不去
我说要是研讨我就不去了
但摘桃子好玩
远胜过赏花

武侠题材的系列组诗:

《张无忌》(一)
张无忌
和他太师父
张三丰
学过一些
太极功夫
接着练会九阳真经
和乾坤大挪移
他研习圣火令上的武功
用了一天一夜
后来他又得到了
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

《张无忌》(二)
张无忌和赵敏接吻
赵敏把张无忌的嘴唇
给咬破了
有关这一吻
电视上处理的比较草率

《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

一只蚂蚁
另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外山浅释:
这首诗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不知所措,不知道作者想通过“蚂蚁”这一意象表达什么。读了好几篇,才感觉到“卑微”二字,蚂蚁是多么地弱小,可为什么是蚂蚁,而不是蚱蜢呢?或许作者看到的真的只是蚂蚁,从而陷入一种触思,给我的感觉却成了:蚂蚁弱小背后的强大,它能承负自身数百倍的重量。从题目中的“一棵树”,我又想到:那是一棵什么树?如果这棵树是“诗歌”,“蚂蚁”可否能理解为诗人?一只蚂蚁是孤独的,于是有了“另一只蚂蚁”,以及诗坛各据一方的“另一群蚂蚁”。从最初的“传统诗歌”到“朦胧诗”,而今“口语诗”、“下半身写作”、“梨花体”、“垃圾诗”等等,这不成了更多的蚂蚁了吗?“一棵树”是一个不确实的意象,也许是“政坛”,也许是“商界”,也许只是“蚂蚁”。

其它暂且不论,这首诗至少表现出诗歌的多意性和朦胧性。相信作者写下4行32个汉字的时候,的的确确有所感悟。当然,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个人陋见尚显单薄和不稳定性。对于作者的“梨花体诗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为其喝彩,更多的是非议。打破了传统,不符合大众以往的审美观就不是诗吗?只要是真情实感,而不是挢柔造作,朦胧的、直白的,甚至是不是诗都无所谓,把今天的诗,留给后人来评价吧。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这是多年前接触到的作者的第一首诗(当时,也仅接触到这一首),曾经跟一位朋友谈起过,那时候是不屑,现在仍然无法理解。作者试图摒弃诗歌的晦涩,可是最终却令读者懵懂依然,更甚惊叹:这就是诗歌吗?如此一来,“梨花体”不为大众所接受也就成了必然且唯一的结局。《摘桃子》让我略有感触,但感触只是我个人的,如果100个人读出100种截然不同的味道,诗歌只会让人畏惧和失望。诗歌应该让绝大多数人能产生共鸣,这一“共”字正是所谓的“梨花体”所欠缺的。至于余下几首,至少我没有读出诗歌的感觉。

对比一下美国诗人桑得堡创作的《雾》飘来的雾,/像小猫似的迈步。/坐在海港城楼之上/悠然环顾。/悄悄弯一下腰,/又开始赶路…… (雨打萍/译)。对于一个诗歌初学者,我没有发言权,但我知道,我喜欢《雾》。

个人陋见:“梨花体”的价值不如“口语诗”。“梨花体”字面直白,实质隐晦曲折,只有作者才知道所表达那一瞬一丝的顿悟。网上据作者说:“想变个方式玩玩,或者说是‘尝试’,宁可走偏或走到岔路,也不会重复陈腐和八股的旧路,诗歌尚不成熟。”这种尝试应该是积极、可取的,也是必须的。我没有读过作者的更多作品,据刘春的《朦胧诗以后》一书中,诗人安琪的对作者的评价了解,作者的《风沙吹过……》是安琪最喜欢的五位女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我也很喜欢,虽然我只是一个不懂诗歌的初学者。“梨花体”只是作者贴在网上,之后被恶炒了,半生不熟的味道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恶炒是炒不熟诗歌的,对于作者反对陈腐的观点,我只想说声“好”!赵老师是一个可敬的探索者。

在诗歌界,很多诗歌即便是专业的评论家和写诗多年的人都大呼“看不懂”,诗歌只能走向没落,所谓的经典也只能是诗人们的经典,而不是大众的经典。诗歌应该让大众看得懂,让初学者知道好与不好,让评论家、诗人知道好在哪里,否则诗歌永远没有出路。

                                                      2010/05/06

赵丽华简介: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现居河北省廊坊市。出版个人诗专集《赵丽华诗选》、《我将侧身走过》,合集《九人诗选》、《中国实力女诗人六人集》等。曾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2006年9月,网络上出现了“恶搞”赵丽华的“赵丽华诗歌事件”,被网友“诗坛芙蓉”,“梨花教主”。


《做爱与失语症》

在星期六的诗歌朗诵会上
美丽的女诗人
正在朗诵一首
有关做爱的诗歌
她的声音柔美甜嫩
就像一切被生活和爱情
宠坏了的女孩子
尤其是当她脆生生的
读到“做爱”一词时
更是透露出一股
春天芳草般的幸福气息

而我就不一样了
对于“做爱”一词
我总是讳莫如深
即便我心潮澎湃地
抱起心爱的女人
我都不好意思提出
“来吧,我们做爱吧”
这样美妙而直接的要求
我不喜欢这个词
觉得太酸
就好象是西方语言的翻译体
而我一旦觉得
我正在用翻译过来的
洋腔洋调
与自己的女人
进行性交流
我那可怜的身体
就会哆嗦不已

同样令我难以出口的
是那个“操”字
每当我试图用“操”
来代替“做爱”
我怀里的女人
就会勃然大怒
仿佛一个陌生女子
受到突如其来的性侵犯
以次类推
“干”是干不得的
“办”是办不得的
“日”是日不得的
一切男权主义的话语
在时代的新女性面前
全部失效

甚至连那个客观冷静的
“性交”一词
都遭到了女人
剧烈的反对
她说这个词语
会使她联想到
动物交尾
那么
难道非要我说出
“亲爱的,我要”
才能令她心满意足吗
可这样一来
我却又心意难平
我仿佛一个
嗷嗷待哺的小儿
正拉着他妈妈的衣襟
要奶吃

就这样
我面对一具
美妙的女人胴体
就好象那些
学院里的知识分子
面对一篇篇
灿若星辰的口语诗歌
患了严重的失语症
不知从何下口

《挂牌女郎》

我呼吁
把普天下女人的胸
划分为两种
可以随便摸的
和不可以
随便摸的
并且每个女人
胸前都挂一大牌
上书:可以随便摸
或者:不可以随便摸
这样,当我走在街上
看到那些
丰乳肥臀的女人
就不用犹豫
不用彷徨
更不用把脸色
憋得象猪肝一样

《一把好乳》

她一上车
我就盯住她了
胸脯高耸
屁股隆起
真是让人
垂涎欲滴
我盯住她的胸
死死盯住
那鼓胀的胸啊
我要能把它看穿就好了
她终于被我看得
不自在了
将身边的小女儿
一把抱到胸前
挡住我的视线
嗨,我说女人
你别以为这样
我就会收回目光
我仍然死死盯着
这回盯住的
是她女儿
那张俏俏的小脸
嗨,我说女人
别看你的女儿
现在一脸天真无邪
长大之后
肯定也是
一把好乳

《QJ犯》

他猛扑上去
一把撕开
这可怜女人
的衣衫

天哪
他惨叫一声
又是一个
平胸

《38条阳具》

我要讲的是一个女人
生活在北方某个小城
她的阴道宽阔通畅
如同一家黑店
总是门面大敞

有一段时间
她有了特殊的癖好
就像胖子爱吃肥肉
苍蝇爱叮牛粪
她想搞搞男诗人

那些南来北往的
那些略有名声的
那些聪明睿智的
那些瘦削苍白的
那些有老有少的

只要来到此处
便被一把揪住
不拘粗细长短
皆被视为硬物
一律塞在身下

被搞的诗人兴奋异常
在各个城市奔走相告
“她就像一只老母鸡
骑在我身上咯咯乱叫”
另一个则略显羞怯:
“我们只是随便搞了搞”

倒是这女人陷入了绝望
举着肥短的双腿愤怒地骂娘
“一年下来诗人搞了不少
用过的阳具足有38条
却没有一个让老娘达到高潮
那些狗屁不通的诗章
跟他妈废纸有什么两样”

《棉花厂》

姑娘站在小旅店的庭院深处
一棵大树底下
小马说:姑娘,把头抬起来
他用手托起姑娘的下巴
又摸了摸她的胸
然后说:就是她了

小马在里面打炮,我和小张
在外面等
老板娘对小张说:今天得收60块
“这是棉花厂的小姑娘
才17岁”
我说:棉花厂的?
老板娘说:我这里不光有棉花厂的
还有服装厂,和酱油厂的

外山浅释:
这一首诗,浅显的文字下,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和无奈,任谁都能读懂两个字——卖淫。文中的小姑娘一次肉体交易只值60元,而且并不能全数拿到手。“今天得收60块”,至少说明两点,一、年纪稍大的卖淫女,不到60块。二、“今天”使“曾经”凸现出来。从“棉花厂”、“服装厂”等,不由得让人想到:肯定还有其他厂的打工者。小姑娘是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一个代表,既是弱势,不可能每个人都谋得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然而,她为何要“兼职”这一古老的行业?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只是贫困,或许还有剥削。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她的家中有一位久病在床的亲人;一位正在上学的弟弟或哥哥……即使不存在剥削,微薄的工资又怎能撑起一个家。卖淫不一定是纯粹的堕落。“小旅店”中的“小”字,体现出作者的敏锐度,并给读者留予丰富的想象空间,假如是豪华大酒店,有多少人会想到古代的怡红院呢!“我和小张/在外面等”,等什么?三人是什么身份?作者没说。
至于其它几首,《挂牌女郎》给我的印象更深刻,人总是矛盾的、具有多面性的,真,或许是一种表象,人是带着面具的最可怕的动物。“下半身写作”或许想用内心的真和善来揭露丑与恶,只是为何不扪心自问:难道没有炒作的成分,且必须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吗?

个人陋见:倘若“下半身写作”风靡一时,得真传者在叩问灵魂,窥得一丝真智也能读后省思一番,然而是否有人会像《QJ犯》一诗中的“他”那样,撕开女人的衣衫,检查一下她是否平胸?对此,我保留个人态度。诗人只是发现问题,用诗歌的形式提出问题,最终却不会由诗人来解决这些问题。“下半身写作”目光是犀利,本性是率真的,回归到诗歌,语言上应该节制,节制不等于没有力度。倘若沦为恶俗和纯粹的情欲描写(“下半身写作”绝对不乏此类诗作),令人不敢想象诗歌会不会被人谱曲,成为超越流行歌曲的“淫歌”。

诗歌是一种艺术,令人震慑的是它的内容,而不是技巧。《棉花厂》隐匿着作者的悲悯情怀,这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冷讽刺。相对而言,《棉花厂》在语言上较为节制,个人尚能接受,至于《38条阳具》不知道读给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们听了,他们会作何想。“最伟大的诗人不是写得最好的人,而是给人启发最大的人。”——(十九世纪法国文艺批评家圣勃夫语)

第一次接触“下半身写作”,曾经有偏见,从未看过“下半身写作”。但是,从《棉花厂》一诗,感觉“下半身写作”未必恶俗不堪,至少在这首诗中,我看到了作者对人性批判的一面。《下半身》创立的初衷也决非色情,让下半身学会“思考”或者“有用”才是他们所想要的。

                                            2010/05/06

沈浩波简介:1976年,江苏泰兴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北京。1999年中国先锋诗界民间立场和知识分子写作大论争的重要导火索,为“民间立场”一方的中坚人物之一。2000年7月发起创办《下半身》同人诗刊,被中国诗歌界称为“心藏大恶”的诗人,“流氓诗人”。诗集《心藏大恶》,《一把好乳》。2007年创建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先后担任总策划、联合总裁、总裁。


《屎的奉献》

屎是米的尸体
尿是水的尸体
屁是屎和尿的气体
我们每年都要制造出

屎90公斤
尿2500泡
屁半个立方
另有眼屎鼻屎耳屎若干

庄稼一支花
全靠粪当家
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
我奉献屎

《崇高真累》

生为垃圾人
死为垃圾鬼
我是垃圾派
垃圾派是我

东方黑,太阳坏
中国出了个垃圾派
你黑我比你还要黑
你坏我比你还要坏

在这个装逼的世界里
堕落真好,崇高真累
黑也派坏也派
垃圾,派更派

我是彻底的垃圾派
垃圾派就是彻底的我
要想我退出垃圾派
除非我退出我

《解手》

就是把揣在衣兜里的手
解脱出来。把忙于数钱的手
解脱出来。把写抒情诗的手
解脱出来。把给上级递烟的手
解脱出来。把高举旗帜的手
解脱出来。把热烈鼓掌的手
解脱出来

把举手表决的手解脱出来
把举手选举的手解脱出来
把举手宣誓的手解脱出来
把举手投降的手解脱出来

《在荒郊野岭》

如果你到了荒郊野岭
前不挨村后不着店
怕强盗打劫
怕鬼狐缠身

这时候
你突然在路边发现
一泡热气腾腾的鲜屎
一种安全感便油然而生

有屎就有肛门
有肛门就有人烟
转过山梁就是

《在院墙的里面》

院墙的里面是单位
单位的里面是房子
房子的里面是房间
房间的里面是人
每一个人都穿着衣服
衣服的里面是肚皮
肚皮的里面是肠子
肠子的里面是屎

《练习为人民服务》

微人民服务
违人民服务
伪人民服务
未人民服务

微,违,伪,未
不是微小的微
违反的违
伪装的伪
未曾的未
它们都是全心全意地
为人民服务的为

外山浅释:
接触作者的诗,也就是近两天的事。给我什么感觉?第一、笑,捧腹大笑。第二、骂,他妈的真牛。第三、痛,痛快的同时,痛心疾首。“下半身写作”的诗涉及中国第二禁区“性”,“垃圾派”的诗涉及第一禁区“政治”,而且是赤裸裸地痛骂。诗中的“太阳”无须解释,即使小学学历,也知道此太阳非彼太阳,“太阳”这一形象,总是高高在上的。

毫无疑问,作者胆大包天,却有大智。自“梨花体”、“下半身”之后,想混出名已经很难了,于是,倒不如写自己想写的,写别人不敢写的。其实“垃圾派”这一名字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斥骂,骂谁无须多说。学诗的人谁都知道现代诗歌地位之尴尬,中国有纯小说家、散文家,唯独没有纯粹的诗人。倘若诗歌能普及(至少大众喜欢诗歌),倘若诗歌能让太阳变得不那么黑,至少“垃圾派”功不可没,包括“梨花体”和“下半身”。诗中“垃圾,派更派”,如果硬要用汉语的谐音错位来曲解,是否除了派别、派系,还可以理解为“盼”呢?

一直麻木于疼痛,现在,让我也做一回愤青吧。我们可以畅谈历史,当今为什么就不能谈当今政治?“共产党”的“共”是不是还有意义?谁能看到城市越来越高,而农村日益卑微?那些巨贪,哪一个胸前没有党徽?不,我错了,没有党徽爬不上高位,爬不上高位,也就缺失了成为一个优秀巨贪的潜质。淳朴的农民,至少有人敢拍着胸脯对天起誓:我的生活,全部出自双手的老茧。思想高尚的党员们,哪一个敢说:我没有花过本不属于我的一分钱?当公款吃喝成为流行或习惯,中国经济从此一片大好,试想:没有消费,哪来市场,否则蔬菜和鱼肉卖给谁?有谁知道一包80斤猪饲料的价格?我知道——120元。生猪(杀洗后)目前价格百斤600元左右,养猪两年,售出3次,共计30多头,辛苦不说,至今尚欠数千元饲料钱。可是,前几年猪肉一涨价,政府就采取控制,有谁知道我们的苦处呢?最好中国的农民们只种够自己吃的口粮,让饥饿的城市在疯狂中仰望卑微!站在高楼大厦上,很难听到底层的声音,当然,我不否认偶尔有人下楼,甚至一直在为我们说话,可是团结才是力量,人太少总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如果我是国家公务员,公款吃喝自然也会去,无须自己掏腰包,傻瓜才不去,全天下最好吃的,是白吃!有多少人一生从未进过酒店与我何干,那是他们没有本事。不过还好,我曾经发过誓:不会入党。俺只是一个低学历的农民,当公务员也只能等下辈子了。对于贪污、腐败问题,国外有人这样评价:中国人,穷怕了!

以上言论,尽是些与诗歌无关的废话,然而,“垃圾派”的诗歌,至少有一部分与上述内容有关。所幸现在不兴文字狱,也不像某些国家那样,因为诗人的观点与执政者发生冲突而追杀诗人,因此,“垃圾派”诗人不必东躲西藏。

个人陋见:“垃圾派”诗歌,文字上是以“垃圾”的形式呈现的。《崇高真累》一诗很有乐感,现代诗歌不注重押韵,但是押韵更利于朗诵。“东方黑,太阳坏/中国出了个垃圾派”一句,如果你读给别人听,或许他人会笑、会骂,但至少让人记忆深刻。流行歌曲的流行,最大的优势在于适合传唱,唐诗宋词至少在当时广为流行,而现代诗歌为什么只能半死不活呢?在一个趋炎附势的时代,“垃圾派”的勇气和胆识,以及某些更深层的问题,难道我们都忽视了吗?建议:千万别在吃饭或饭后2小时以内读“垃圾派”的诗歌。

不知道中国下一个让诗坛震惊的派别叫什么,该写什么?两大禁区的写作都已闻名,是不是该恶搞名人了,先从已故者开刀,写得差不多了,再写活着的吧。最好大众都知道“诗歌死了”,最终总有人会让诗歌复活的。
此帖非议政治,当删除!

                                            2010/05/07

徐乡愁:男,生于六十年代,四川人。垃圾派领军人物。诗集《每况愈下》,被称为“垃圾写作”,诗被称为“屎诗”。著有《垃圾派宣言》,垃圾派出现于2003年3月,创始人皮旦,徐乡愁被称为集大成者。


本文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668b00100jo9k.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09:30 | 只看该作者
节节草 发表于 2014-9-20 09:21
《诗歌界“三大”奇人》

谢谢朋友提供这么好的理论素材。 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7-5 01:5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