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82|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访杜甫故里“诞生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1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蔡旭 于 2014-9-21 18:05 编辑

走访杜甫故里“诞生窑”


笔架山下不一定出文曲星。
窑洞里也不出产诗,和诗人。
1300年前,一个伟大诗人在巩义南窑湾村笔架山下的窑洞里诞生,并不证明这座山和这个砖砌的窑洞,有什么特别与神奇。
他的啼哭,并不比别的婴儿响亮。即使高八度,也不是诗。
他早慧,被称神童,七岁写的诗,应该也算不上杰作。
18卷1400首诗,多是在颠沛流离、贫病困厄下哭出来的,多是在战火频仍、生灵涂炭中喊出来的。
没有“满目悲生事”,能有“三吏”、“三别”的悲悯吗?
不是茅屋为秋风所破,会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仁爱吧?
正是世上疮痍、民间疾苦,让他的诗成了“诗史”。
正是上悯国难、下痛民穷,才成就了一位“诗圣”。
这跟笔架山与“诞生窑”,几乎没有多大相关。
不过,一位伟人的故居与故里,还是让乡亲们骄傲与自豪的。
我也很乐意来到这里,寄托我的崇敬与怀念。
但我不想说,是这些故居与故里,造就了一个个伟人。
神化一间屋,许多人喜欢这样做,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2014年9月2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9-21 18:2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9-21 18:43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满目悲生事”,能有“三吏”、“三别”的悲悯吗?
不是茅屋为秋风所破,会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仁爱吧?
正是世上疮痍、民间疾苦,让他的诗成了“诗史”。
正是上悯国难、下痛民穷,才成就了一位“诗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9-21 18:45 | 只看该作者
世上疮痍诗中显呈,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9-21 19: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神化一间屋,许多人喜欢这样做,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9-21 19: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老师好诗!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9-21 19:5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满目悲生事”,能有“三吏”、“三别”的悲悯吗?
不是茅屋为秋风所破,会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仁爱吧?
正是世上疮痍、民间疾苦,让他的诗成了“诗史”。
正是上悯国难、下痛民穷,才成就了一位“诗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9-21 19:54 | 只看该作者
神化一间屋,许多人喜欢这样做,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拜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9-21 20:14 | 只看该作者
不过,一位伟人的故居与故里,还是让乡亲们骄傲与自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9-21 20:15 | 只看该作者
真情的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2 05:2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