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庄子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岸“乡愁”万重山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10-7 06: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荒郊野岭》

      徐乡愁

如果你到了荒郊野岭
前不挨村后不着店
怕强盗打劫
怕鬼狐缠身

这时候
你突然在路边发现
一泡热气腾腾的鲜屎
一种安全感便油然而生

有屎就有肛门
有肛门就有人烟
转过山梁就是

        2003.9.16.



[顾开华]:
为什么不能够容忍垃圾派诗人,这以文字来对社会进行反现实的思考。说出这些话便不是说对垃圾派诗歌有多么的推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能够在中国诗坛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和振动,必有其过人和可取之处。事实如此。垃圾派诗歌读的不多,但肯定还是可圈可点的。《在荒郊野岭》 /如果你到了荒郊野岭 /前不挨村后不着店 /怕强盗打劫 /怕鬼狐缠身  //这时候 /你突然在路边发现 /一泡热气腾腾的鲜屎 /一种安全感便油然而生  //有屎就有肛门 /有肛门就有人烟 /转过山梁就是   ____这是垃圾派领军人物徐乡愁的一个作品,全诗没有突兀的语言,徐乡愁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以及对归真心态的领悟力是令人不由自主得到惊叹的。是的,任何人或者想象成异乡的流浪汉在荒郊野外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寻找最本质的抵达,也只有徐乡愁能够写出这样的文字。语言虽粗俗,我们可以看其内涵和技巧。 (摘自顾开华的文章:《升腾的烟雾(4)》2011-06-07)

[楚九歌]:
诗歌引入一些哲学元素,塑造新的诗,是好事。但,徐乡愁这个诗,臭不可闻。大概是他拉屎时写的。真是吃饱了撑的,写这样的诗来糟蹋读者。说实话,刚开始,我还觉得期待,尤其是读到“你突然在路边发现”,我也想,发现了什么呢?但往下一看,我心凉了。不过,人家的屎还诗热的,“热气腾腾”的,还是鲜屎。佩服啊,你是汉语诞生以来,第一个如此形象生动的描绘“屎”的。然后,这个“屎人”,又充分发挥举一反三的思维,就渐渐推进,把屎联想到人家!估计爱因斯坦也不如你的脑子好使!可悲的是,我现在要郑重的告诉你,那泡屎就是土匪拉的,这里没人家,绝望吧!抱歉的是,我就是那打劫你的土匪,我是一个不懂你那狗屎艺术的土匪!打劫你原因只有一个,求你不要把诗写成屎! (摘自楚九歌【李宗阳】的文章:《现代诗,现代屎》2009-10-17 23:11:14)

[清野]:
《在荒郊野岭》这首诗歌我相当喜欢!喜欢他的孤寂和落寞,喜欢他在如此孤寂和落寞的时刻都未放弃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生命的执著。如果你真的有过置身荒郊野岭,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经历,茫茫山野,四空寂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个时候,人已经不再是人,因为人属于群体动物,即使离群索居的修行隐者也要隔段时间走进人烟,采购一些生活必备用品。这样的修行不过是根据时间长短划分而已。而且修行者本身追求的就是种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朝吐呐,午修身,晚冥想。由此探悟个体存在的意义和大生命永恒的终极。然而,这样的大成之境,非我辈所能耳。我们“怕强盗打劫/怕鬼狐缠身”,我们有挚爱的亲人,厮守的爱人,亲密的友人……既为他们所记,更怕被他们所忘。荒郊野岭的行走不过是为了早日回到亲人爱人友人身边,向他们报声平安,告诉他们:我想你们了!可是现在,你依旧在路上,承受着所有的幸和不幸。“这时候/你突然在路边发现 /一泡热气腾腾的鲜屎 /一种安全感便油然而生 ”真的,那真是一种无比幸福的安全感!我曾经多次有过独自行走在荒郊野岭的经历,路边随便出现的不管是一个脚印一个烟头还是一泡热气腾腾的鲜屎。这种感觉都让我敏锐的嗅到同类的气息。这种感觉真的很亲切,很温暖。正如诗里所说“有屎就有肛门 /有肛门就有人烟 ”也许再走快几步就能赶上前人,就能到达一个村庄。哪怕是个陌生人,一个和我一样独自在荒郊野岭穿行的人,他就在前面等我“转过山梁就是”。没错, 转过山梁就是! 特此向写出如此富有生活气息的徐乡愁致以崇高的敬意!此为二。2006-11-1

[女贞子]:
这首诗歌的语言虽粗俗,但是其间所述的情感和俚趣还是真实的。回到整个人类认知的高度上来,这首诗歌也有他不俗的意义。在荒郊野岭,很可能指向诗人所生存的环境,包括社会的和心理的两层意义的环境。荒郊野岭的荒芜正是诗人整日所面对的生活本身。在心理学角度诗人已经感受到孤独乃至是孤立给他带来的焦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空间上是一种孤立,在时间上就成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般的孤独。焦虑的表现是两个“怕”,都指向丧失,一个是“强盗打劫”,可能丧失的是可以和主体分离的物质,一个是“鬼狐缠身”丧失的是无法抽离的精神或曰灵魂。第二节出现一个假设,在你产生焦虑后,在你的行程中出现了同类的信号——“鲜屎”。这里所说的同类是可以解除所述主体焦虑的人,他可以打破孤独和孤立。第三节顺应第二节推理下去,由产品上溯到生产厂家,由同类的排泄废物溯寻到同类所在,“转过山梁就是”,焦虑得到了缓解。突然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很显然在语言形式上《在荒郊野岭》是俗语,土话,但意义指向却是一致的。 (摘自女贞子的文章《手舞足蹈之屙诗——差感美学谈谈徐乡愁诗歌》2007年12月12日)   

[秦志良]:
看这是诗吗?这就是把屎的意义延伸到了极点,就好象你想到书,你就想到纸,想到纸,你就会想到解屎,这是典型的对诗的一种误解,这不是在写诗,这是在摧毁中国的文化。把一个概念不断的延伸扩大,居然有好多专家为其叫好,实在是可悲。照这样去写,中国所有的汉字都可以乱写。(摘自秦志良的文章:《中国的现代诗歌是一种文化倒退》)  

[davii]: 
感触最深的是《在荒郊野岭》,雷子有一首很出名的《这些年》,相较于诗中“当我说出爱,也同时说出了巨大的倦怠”而言,那种“转过山梁就是”的希冀显出异样的悲怆。老子言,“道在屎尿瓦砾之中”。在一个一切都被解构的时代,屎尿最动人。我很佩服徐先生返璞归真的敏感和驾轻就熟的技艺:全诗没有突兀的语言,也有意避开了大地、永恒、苦难、爱情、空间、时间等相对矫情的元素,散漫地整理着孤独的异乡者的思绪。如果把它解读为“以异乡身份在故乡的流浪”,那将是一种残忍了。事实上,荒郊野岭的行者眼中,人已被彻底符号化。人流中穿行,行走的语词在符号的海洋中漂浮而过。此刻,一种孤独由内而外,不屑于所谓“真理”经由的嘴巴,不屑于感性伪装成的性感,而宁愿选择一泡鲜屎对话。鲜屎征兆安全,上帝选择它着陆,眷顾每一个需要照顾的人。晚上给朋友发去了这首诗。朋友说:“太有才了”。是啊,的确很有才。孤独是一种病,可以让人发疯。行走在烈士陵园般的地界,每个人都想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邂逅徐乡愁那泡热气腾腾的鲜屎,然后在心底触摸久违的安全感——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抵达存在的召唤。朋友说:“彼此彼此”。当一种声音、姿态被不被理解,你就会渴望来自随便一方的随便的一个拥抱;如果没有如斯的一个拥抱,你就会选择与邂逅的路边的一泡鲜屎对话;如果看不到它,我保证:你一定会思念它!  (摘自davii的文章:《思念一泡屎》2009年5月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0-7 06: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解手》
  
            徐乡愁

就是把揣在衣兜里的手
解脱出来。把忙于数钱的手
解脱出来。把写抒情诗的手
解脱出来。把给上级递烟的手
解脱出来。把高举旗帜的手
解脱出来。把热烈鼓掌的手
解脱出来

把举手表决的手解脱出来
把举手选举的手解脱出来
把举手宣誓的手解脱出来
把举手投降的手解脱出来

           2003.9.12.



[李霞]:
这是解构的标本性作品。让我们在想笑还未笑出之际,就被诗人的智慧和好玩俘虏啦。关键是我们都不得不这样而为,而我们却没有想到这样的“解手”。但此诗让我们想到了,我们不只是两只手,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手。 (摘自李霞文章:《徐乡愁咋成了人类的帮凶》2005年9月2日)

[谢小谢]:
把任何一只手从任何一个地方解脱出来,是容易的,不容易的是,解脱出来以后应该放在哪里。作为垃圾写作的杰出代表,徐乡愁能不能打开一个新的诗歌局面,不在于他的手能不能从屎尿上解脱出来,而在于他的眼光能锁定在何处。(谢小谢点评《网络优秀诗人100家》)

[张嘉谚]:
移义式诗法并不限于“以下犯上”式的反讽和消解,它也有针对极权体制中普遍的奴性风气的“正治”性,且看徐乡愁的《解手》。这些形形色色的“手”之所以需要加以“解脱”,一言以蔽之,是它们被权威教育完全奴化了,是它们统统地充满了奴性,只会畏畏缩缩,只会见利忘义,只会讨好献媚,只会歌功颂德,只会服从驱使,只会甘作奴仆!……诗人对当今中国之社会病象洞若观火,其诗性正治的“移义”诗法,通过这首诗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摘自张嘉谚的文章:《“发散”与“移义”》)

[月落猫瞳]:
在讨论这个话题前,先转帖上午在Q上看到的一首诗歌:诗名叫《解手》。只是纯粹主观上的不喜,我连上了百度,找到了这名叫徐乡愁的作者,知道了一个叫“垃圾派”的诗歌流派。据说它的历史发源还早于“梨花体”。但“垃圾派”于我而言的确是一个新名词,于是我又花了一些时间读了几首,诸如徐乡愁的另外一首《屎的奉献》。垃圾派的诸多诗歌,从我读到的看来,确实如其名字,就是把一大堆角落里的垃圾赤裸裸地翻晒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们普通之人当然捂着鼻子,避而远之。而他们却可能还为自己的“不疾恶臭”而伟大。 (摘自月落猫瞳的文章:《为泉下蒙羞的老祖宗们积点阴德》2008-03-28)   

[镜哥哥]:
整个作品以大量的排比形式出现,细心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所表达的要义。这个要义要是用诗歌中的原话回答,就是最后一句:把投降的手解脱出来。这首作品写法老道,寓意明了,哲理性强,讽刺效果也很明显。(摘自镜哥哥的文章: 《徐乡愁作品赏析》2009.1.8.)

[向明]:
“手”这一字的前面常常会加上一个形容词,产生手的其他岐义,譬如“打手”、“砲手”、“黑手”、“刽子手”等等。这些被特定形容的“手”,己经是一特定行业的代名词,都是一把好手,了解不难。只有我们每日必须的排洩说成是“解手”,便有点不可思议了。“垃圾诗派”的诗人徐乡愁便写了一首诗,大大的解释这难懂的《解手》:按“解手”本是民间对大小便的“文明”说法,自古以来即是如此。真正的意思是指朋友相交接近时“携手”示好,分开离别则把相携的手解开,而相对称“解手”。秦观有诗云﹕“不堪春解手,更为客停舟”。徐乡愁的诗《解手》则把原来的意思,不论民间使用或文学修饰全部颠覆,赋予时代新意,极近反讽之能事。名评论家李霞认为这首诗是解构主义的标本性作品,让我们在想笑而还未笑出之际,就被诗人的智慧和好玩所俘虏。(摘自向明【台湾】的文章:《“手”在詩人手中》)  

[温永琪]:
垃圾观点很多言论非常走极端,非常决绝,诸如垃圾就是要“低”和“恶心”,一路“低”下去、“恶心”下去。也许这是垃圾派诞生之初的需要。因此,这个阶段出现了屎人徐乡愁和恶人XX,两人写下非常之多的奇诗。其奇之处,在于焦点的独特、态度的果敢和立场的决绝,他们是勇于将自己置于死地的,是垃圾中的垃圾,是垃圾英雄。他们应该看成早期垃圾派的巨大收获。综观他们的写作,我以为主要反映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写作,是对现实和人性的毫不留情的鞭挞和批判,是坚决果敢的反判。徐乡愁针对中国社会经济现状、政治制度等方面,猛烈扫射,其《解手》《人是造粪的机器》《屎的奉献》等等,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徐的诗更多的是体现了这个时代意义。(摘自温永琪的文章:《驰骋旷野的狼族》2006、08、12—16.)   

[女贞子]:
这首诗歌是从一个动作开始的,即“解手”。俗话说:“我憋不住了,就得上厕所解个手”,解手无疑是方便之意,也就是人们新陈代谢的生理秩序,这首诗歌显然指向的是社会学意义的“解手”,诗人从要将“揣在衣兜里的手解脱出来”开始,步步进逼,向着生理之外的秩序冲锋,呈现急迫要求革命的态势,通过题目“解手”,诗人把捆住手的所有东西都视作一种脏污,一种迫不及待的排泄。在一个物质激素过剩的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解脱”的欲求一定无法抑制,同样这也是一种高度凝结的差感形式。正像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一样,诗人的使命诚如我一直所认为的那样,是批判与启蒙。这首诗歌虽然没有谈及“解手”的方法及“解手”后的去向,但那不是诗人或者诗歌的主要使命,那是所有活在生活当中的人的具体事实。于坚先生说诗人是“存在之舌”,显然诗人有义务为存在而发言。只有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才会碰撞出和谐的火焰。双手创造出人类本身,甚至它不断完善人们的头脑使之智慧,同时双手也开始捆绑自己,智慧同时更显得野蛮。自由囿于文明。“解手”或者“解脱”都更丰富的指向更广阔的疆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种抵达科学、接近真理的路径。(摘自女贞子的文章:《手舞足蹈之屙诗——差感美学谈谈徐乡愁诗歌》2007年12月12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0-7 06: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狐狸的尾巴总会露出来》

                          徐乡愁

俗话说
狐狸的尾巴总会露出来
但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狐狸必须有尾巴
第二:狐狸必须是作了坏事
第三:狐狸必须悄悄地
把尾巴藏起来
前两个条件容易满足
现在难就难在所有的狐狸
都喜欢把尾巴露出来
我们无法弄清
到底是那一只偷吃了生产队的羊

                 2002年11月



[星火]:
上面《狐狸的尾巴总会露出来》是目前垃圾派的典型之作。好久没有看过诗了。无聊中,猛然看到徐乡愁名为垃圾诗的一篇篇一排排,震撼了!想笑,笑不出来。是投枪是匕首,是用你自带的武器刺向自己,放大镜、显微镜下一层一层解剖自己,扒拉自己,审视自己。一愣一愣中,汗湿全身。 (都市人家论坛—学清园—感想—亿达受表扬了2007-12-5 18:11)

[张玉明]:
《肖像: 徐乡愁》:徐乡愁是一个认真的人/到底是谁偷吃了生产队的羊/徐乡愁一定要追问到底/徐乡愁是一个天真的人/所有的狐狸都露出尾巴让他看/这个正直的人却傻了眼/徐乡愁/他不想为了一个狐狸/冤枉所有的/狐狸//春播马上就要开始了/想不到肥料让支书贪污了/徐乡愁说俺变成猪吧/徐乡愁号召大家一起变成一群猪吧/为生产队屙金子/俺们是向阳花/俺们是人民公社好社员。 (张玉明的诗:《肖像: 徐乡愁》

[归腩]:
汉语凶猛的——徐乡愁。贴几首他的代表作。这哥们是一中年愤青,比我们还愤,还直接。可谓诗歌界的何勇——满嘴跑‘垃圾(场)’,但比中国那些真正的垃圾来说,他可谓我们的好兄弟。点评《狐狸的尾巴总会露出来》:国资委纪检委员会应该深有感触的一首诗。 (摘自归腩的文章:《一位可以和赵走召相媲美的诗人》2009年2月14日)

[看山望水]:
中国诗歌历来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深厚传统。纵览古今诗歌,中国诗歌大体上有三类:批判现实主义的入世、山水释道的出世和生活流的在世。从《诗经》的“风”以来,批判现实主义就成为中国诗歌的坚硬内核,无论屈原、李白、杜甫还是出世的陶渊明,其优秀诗作中大都有现实批判的成分,且成为重量所在。现实批判从历史和社会角度看,都有其重要的合理性,乃至在我们这样苦难深重的国家,优秀的作品回避现实不但困难,还令人诟病;应该说,是历史和现实将诗人置于这样的话语场中,他们必然要做出回应。徐乡愁无疑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当代出类拔萃的讽刺诗天才。我欣赏徐乡愁的诗胆,诗心,诗才。有此三者,方可为文中勇士,方可为当世立言,方可承担诗艺术的高迈。在当下众多现实批判诗写作中几乎无人望其背顶,堪称讽刺诗大家。下面就其《狐狸的尾巴总会露出来》试做赏析,供诗友们观赏学习。这是一首翻案诗。翻案诗一般由习见、常理的审视入手,去反思、纠正、批驳,以做出更为恰切的阐释。徐乡愁的许多优秀诗作都在试图剥离话语的蒙蔽性,从而揭示真相。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结构反映了思维结构,心理结构,甚至社会结构。徐乡愁(还有严力)敏锐地解剖关键词,如同外科手术般切开了特定言语下的麻木和诡诈,剥去了皇帝的新衣和鬼魅的画皮。这也是徐乡愁诗歌艺术的重要特征。……这首小诗深刻地揭示了“生产队到现在”公权之害的严重,国之大痛。徐乡愁的诗大气也体现在忧国忧民的诗心上,胆气也体现在直面现实担当上,才气也体现在剖析之笔的力度上。这也让他在垃圾派和口语诗的浅白无力的情绪化写作中卓然出众,也是单纯玩弄修辞的写作不可同日而语的。(摘自看山望水的文章:《当代讽刺诗的天才——评读徐乡愁一首诗作》 2013-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0-9 00:07 | 只看该作者
皿成千 发表于 2014-10-2 13:49
说的是。徐先生应是自成一家,我也这么说过。同垃圾理论搅一起是自损。

是垃圾又不是垃圾,出入垃圾更超越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10-11 14: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节节草 发表于 2014-10-9 00:07
是垃圾又不是垃圾,出入垃圾更超越垃圾

源于垃圾,高于垃圾,反传统又接地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10-12 05: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松果落 发表于 2014-10-11 14:40
源于垃圾,高于垃圾,反传统又接地气

那些风花雪月不接地气,早己审美疲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10-13 15: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节节草 发表于 2014-10-12 05:54
那些风花雪月不接地气,早己审美疲劳

风花雪月是一种矫情的美,审丑是奇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10-16 15: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徐先生大部分的作品是令人拍案叫绝的,一些甚至是当代中国的一副猛药。比如《为人民服务》,《春播马上就要开始》等,更是令人玩味中反思。绝对顶级诗歌,按“垃圾派”说法,一定“遗臭万年”。   ”                                                                     对时代的弊端重锤打击,狠而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10-20 20:55 | 只看该作者
常青藤 发表于 2014-10-16 15:37
“徐先生大部分的作品是令人拍案叫绝的,一些甚至是当代中国的一副猛药。比如《为人民服务》,《春播马上就 ...

与时代的主旋律不和谐的音符,不走文艺座谈相一致的线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10-22 10: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节节草 发表于 2014-10-20 20:55
与时代的主旋律不和谐的音符,不走文艺座谈相一致的线路

反传统,非主流,独劈蹊径,笔走偏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8 06:1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