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节节草 于 2014-10-13 08:12 编辑
21.[寒山石]: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精神的失落。当改革巨浪跌宕在中国大地的时候,当市场经济的洪峰猛烈冲击传统观念的时候,当新的文化思潮崛起汹涌的时侯,当代青年思想的天空中,喷薄升起一轮理想的太阳。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设计出当代最美好的蓝图作为我们社会的未来导向,同时设计和实现他们自身的最高价值。他们把改革作为解决中国社会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把改革理想化、神圣化,产生了高期望的心理倾向。虽然这片文明而古老的黄土地,背负着五千年历史传统的重负,肩挑着芸芸13亿众生的温饱和经济、科技、文化还很落后的沉重包袱,但激进的青年一代是那样迫不及待,恨不能一夜之间“安得广厦千万间”。他们对未来是那样的自信,但对历史与现实却是异乎寻常的陌生。每当他们那灼热的思念欲做巨大腾飞的时候,现实却极易使他们走进青春的迷惆与彷徨、走进又一个凄冷的雨季,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碰壁、失望、甚至绝望,表现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则呈现出逐渐向下的态势。从北岛、舒婷、顾城的朦胧诗――韩东、于坚、李亚伟、杨黎的第三代――伊沙的民间写作——沈浩波、尹丽川的下半身——徐乡愁、皮旦的垃圾派,青年诗人的理想越来越匍匐于这世俗的土地。 (摘自寒山石的文章:《网络诗人的精神缺陷》2006-10-12)
22.[王雨烟]:
名气比谁都有名,上的大刊比谁都大,所谓作品比谁都垃圾,一时暄器终只能博得众人一笑。当下诗歌,流派繁多。诚然,文学不反对百花齐放,但诗歌,我觉得应是高贵的,它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它浓缩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萃,是不容任何人沾污的。而今诗坛,真的令人担忧和悲哀,有徐乡愁的“口水诗”,代表作《拉》、《屎的奉献》;有下半身写作诗人沈浩波,流氓代表作《一把好乳》;有梨花体诗人赵丽华,代表作《一只蚂蚁》《一个人来到田纳西》等。呜呼哀哉,这个时代,是谁强奸了诗歌?(摘自王雨烟的文章:《愤怒的种子——抨击当下诗歌现象》2008-01-31 )
23.[辛酉]:
你攻击我是小事情,因为我基本上不会跟你计较;但是看在老乡的份上,我想善意地提醒你,不要轻易地去得罪沈浩波、赵丽华和徐乡愁,他们的诗歌肯定不会像你所说的一文不值(我与他们没有交往,请不要猜测我与他们关系很好,我说的是公道话),无论是下半身、口语诗还是垃圾派,他们各自都代表着一个重要的诗歌群体,你要是很无知地冒犯他们当中任何一个群体,都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以他们各自在诗歌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搞臭你王雨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那时候别说在百度上搜索“阴x王雨烟”帖子成堆,“狗x王雨烟”都有可能成为热门搜索词条。 (摘自辛酉的文章:《对王雨烟及其朋友说的最后几段话》 2008-5-29)
24.[炉子]:
读过沈浩波和徐乡愁的诗作之后,我感到他们的确对中国诗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沈从性入手,解脱国人千年的性虚伪,还国人人性之本原,让人还原成真正的人。是中国第二次启蒙的先行者。徐则以屎为武器,映照出当代精神的丑恶,让蒙胧初醒的人猛然大振。我们之后继者,则必然振臂高呼:行动!!!!!!我对口语诗人、垃圾派诗人、下半身诗人都很敬佩,只要是真正的诗人,真诚写作的诗人我都很敬佩。读到他们的优秀诗歌,明眼人都能看到诗歌后面的良心。下半身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从性的角度解放了人性,是继五四时候的又一次启蒙;垃圾派诗人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自我沉沦的形式(其实也是一种牺牲)触目惊心地揭示社会之丑陋。两者读来皆有畅快淋漓之感。口语诗歌的确立,开创了一个真正的诗歌平民世界,把话语还给了民间,一举解除了专制权力的精神奴役武器。其三者之精神内核何其相似?试问一下,垃圾派诗人有不操口语的吗?口语诗人中有精神专制的吗?新启蒙时代的先锋们,向你们致敬!向徐乡愁、沈浩波、于坚等先行者致敬! (摘自炉子的两个贴子 2006.10.)
25.[镜哥哥]:
垃圾派我读的少,我不明白是不是真的像多数人眼里的那样子,垃圾派的作品得捂着鼻子去读。我读了徐乡愁的这首作品觉得很好玩,把垃圾语言运用到及至,很独到,这也是需要很深厚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和对于诗歌责任的承受力的。我不知道作者出手这个作品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别人会骂他,骂他糟蹋汉语,糟蹋诗歌。但这首作品的缺憾是,真的彻底颠覆了我们对诗歌的本质的认同,容易引发争论。不过,缺憾或者也是进步的表现,我很看好作者的天赋,看好作者对诗歌的认真,我不觉得徐乡愁是在玩弄诗歌,反倒觉得这个人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摘自镜哥哥的文章: 《徐乡愁作品赏析》2009.1.8.)
26.[孙留欣]:
诗歌自第三代诗歌写作始,至“下半身”诗歌写作、垃圾诗歌写作,当下诗界一直在走崇低的路子。例如以伊沙、沈浩波为代表的“下半身”诗歌写作的美学理念是突破传统,“以后现代文化思潮为逻辑起点,否定传统的、经典的观念和事物,主张身体写作的诗歌本体意义。”以徐乡愁为代表的“垃圾派”举起“反崇高、反传统、反理性”的招牌,其否定性与解构性比“下半身”更为张狂。 (摘自孙留欣的文章: 《衰微与期待》,见《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8年第02期)
27.[周末星期]:
垃圾派诗歌。“秋天深了,王在写诗。”这应该是海子的诗句。海子离开了世界,秋天因此没有“诗意”,而王却成为了垃圾王。尽管未明目张胆打出消灭第三代诗歌或朦胧诗歌的旗号,可是垃圾派已将自己同美国金斯伯格的垮掉派区别了开来。它比于坚的《尚义街6号》的包含的要义要求还要彻底,有语录式的句子分行就成为直白的诗语言了:“我吃罢晚饭/周围的人都去看电影去了/我便赶紧揩了揩眼屎/等脖子仰酸了我才看见/啊,月亮果然像月亮那样明亮”(徐乡愁《铁杵终于磨成了针》)。此种口语在诗中发挥得叫人侧目,通常喜欢以“屎系列”或“人渣系列”来制造无穷的“垃圾诗”。代表诗人徐乡愁说:“活着就是人类的帮凶,我们不如抱着这个世界一起跳入粪坑,崇高有多高,溅起来的粪花就有多高。我们用肛门呼吸。” 不过,同样让人侧目的是,成立于2003年的垃圾派只用短短两三年时间就令诗坛热闹不止,实属罕见。 (摘自【湖北麻城】周末星期的文章:《新世纪诗歌:南下或北上的文学难题》2006年10月)
28.[若无]:
就象凡高的向日葵,海子的麦子一样,在一个人的创作史上,总该有种能代表自己的艺术符号,或是理念。而不是盲目的模枋,服从,一味的复制自己。又如北岛与顾城开辟了朦胧的先风,伊沙和一帮杂种开辟了民间和第三代,沈浩波和尹丽川淫出下半身,徐乡愁革出了垃圾派,甚至包括更加口吃化的所谓梨花体。这种诗歌的走向,无论哪一派,它是否适合于现下中国,或是遭受怎样的批判,他们的确都写出了自己的东西。 (摘自若无的文章: 《无核诗歌的起解》2008-10-14)
29.[归腩]:
汉语凶猛的——徐乡愁。贴几首他的代表作。这哥们是一中年愤青,比我们还愤,还直接。可谓诗歌界的何勇——满嘴跑“垃圾(场)”,但比中国那些真正的垃圾来说,他可谓我们的好兄弟。《解手》(点评:可怜中国人的手绑的如此之紧)《人是造粪的机器》(点评:当人们逐渐变成真正的行尸走肉时,下一个文明就快开始了)《狐狸的尾巴总会露出来》(点评:国资委纪检委员会应该深有感触的一首诗) (摘自归腩的文章:《一位可以和赵走召相媲美的诗人》2009年2月14日)
30.[davii]:
感触最深的是《在荒郊野岭》,雷子有一首很出名的《这些年》,相较于诗中“当我说出爱,也同时说出了巨大的倦怠”而言,那种“转过山梁就是”的希冀显出异样的悲怆。老子言,“道在屎尿瓦砾之中”。在一个一切都被解构的时代,屎尿最动人。我很佩服徐先生返璞归真的敏感和驾轻就熟的技艺:全诗没有突兀的语言,也有意避开了大地、永恒、苦难、爱情、空间、时间等相对矫情的元素,散漫地整理着孤独的异乡者的思绪。如果把它解读为“以异乡身份在故乡的流浪”,那将是一种残忍了。事实上,荒郊野岭的行者眼中,人已被彻底符号化。人流中穿行,行走的语词在符号的海洋中漂浮而过。此刻,一种孤独由内而外,不屑于所谓“真理”经由的嘴巴,不屑于感性伪装成的性感,而宁愿选择一泡鲜屎对话。鲜屎征兆安全,上帝选择它着陆,眷顾每一个需要照顾的人。晚上给朋友发去了这首诗。朋友说:“太有才了”。是啊,的确很有才。孤独是一种病,可以让人发疯。行走在烈士陵园般的地界,每个人都想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邂逅徐乡愁那泡热气腾腾的鲜屎,然后在心底触摸久违的安全感——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抵达存在的召唤。朋友说:“彼此彼此”。当一种声音、姿态被不被理解,你就会渴望来自随便一方的随便的一个拥抱;如果没有如斯的一个拥抱,你就会选择与邂逅的路边的一泡鲜屎对话;如果看不到它,我保证:你一定会思念它!(摘自davii的文章:《思念一泡屎》2009年5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