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朱荣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立志,你来时正冲压,你去时便抛光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15:49 | 只看该作者

共悼许立志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0-6 1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0-6 1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0-6 1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1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1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10-6 16:23 | 只看该作者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获悉,曾被誉为打工文学接班人的90后深圳诗人许立志,于2014年10月1日坠楼身亡,警方疑为自杀。生前留下最后一首诗《我弥留之际》写道:我来时很好,去时也很好。

  昨日,诗人圈内开始转发一则缅怀90后诗人许立志的消息。许立志,1990年生,广东揭阳人。喜爱文学,尤爱诗歌。作品见于《打工诗人》《打工文学》《特区文学》《深圳特区报》《天津诗人》《新世纪诗典》等,生前在深圳打工。

  记者联系到许立志的朋友风果子(笔名)。她称,去世前几天的情况他们都不知道,警方还在调查去世原因。许立志曾经工作于工厂流水线,常把心事写成诗。很快,他身上被贴上了打工诗人的标签。

  许立志最初写的几首诗发表在《打工诗人》上。在《车间,我的青春在此搁浅》里,许立志如此描述当时的生存状态,“流水线旁,万千打工者一字排开/快,再快/站立其中,我听到线长急切的催促”,他感到“既已来到车间/选择的只能是服从”,更感到青春无情的流逝,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在你怀里/被日夜打磨,冲压,抛光……”。对于许立志去世的原因,作家韩庆成在其微博发文悼念并透露,许立志因工作、生存等原因,曾有消极情绪。去世前发表过的一首诗只有两句:本命年真的是一道槛\我怕自己过不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10-6 16:28 | 只看该作者
10月4日凌晨,长居云南昆明梁源三区的湖北籍年轻诗人余地,在家中自杀身亡。据其生前朋友介绍,余地养有一对不满3个月的双胞胎儿子,其妻身患重症。昨日,记者多方采访,仍未解开余地的自杀之谜。

  趁妻子洗澡间隙自杀

  邻居说,4日零时许曾听到楼下发生争吵。

  余地妻子姚女士说,7月份她因为生孩子,在山东娘家住了一段时间,国庆假期飞回昆明,却发现余地几乎每晚醉酒。

  “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那么激动,我们争吵中,他就冲进厨房拿菜刀,看样子是要自杀。”妻子夺下菜刀来,像哄孩子一样,好不容易把余地劝得安静下来。

  “他说,好了,我没事了,你去洗澡吧。”妻子信了余地的话,进了浴室,差不多15分钟后出来,就看见余地斜靠在那张单人沙发上,血流了一地。

  姚女士吓坏了,打电话向余地最好的朋友张翔武求救,随后,她又拨通了110和120。

  梁源派出所的接警记录是4日凌晨1时28分38秒。7分钟后,该所民警到余地家出警。120的医生也很快赶到,医生检查后证实余地已经当场死亡。警方调查取证后,确认他是自杀。

  朋友对其自杀早有预感

  有朋友说,余地之死或许跟生活的压力有关。余地没有工作,年轻美丽的妻子又患有遗传性肺癌,癌细胞已经扩散,正在化疗。

  姚女士说,出事前余地失业在家七八个月了,但他给报纸杂志写文章,收入还不错,每个月还房贷,也不困难。但是他事业一直不是很得志。“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心里面有什么不愉快,都不和别人说。”

  在余地的家里,6000余册藏书从书房堆到

客厅,甚至床头。出事前不久,他刚在《山花》杂志发表了小说《谋杀》。好友们说,《谋杀》这篇小说,就是个关于自杀的故事。朋友张翔武还曾经暗示姚女士注意余地的自杀倾向。
  今年7月,一对双胞胎儿子降临人世。妻子姚女士回忆道:“他(余地)特别高兴,每天都围着孩子转。”余地亲自给两个孩子取了“平平”和“安安”的小名。在9月5日和23日,余地连续为双胞胎儿子写了两篇博客(blog.sina.com.cn/yudi)。

  骨灰已带回宜都安葬

  余地的父亲余元福住在千里之外的湖北宜都姚家店村,4日清晨4时接到儿媳的电话后,他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一大早,他就订了机票,和村支书赶往昆明。

  余元福对儿子自杀没有异议。客人面前,他甚至还勉强笑着,与大家打招呼,“那些书,我准备运回家,帮他储藏起来。”

  5日下午,余地遗体在昆明安宁一家殡仪馆火化了。6日一早,余元福带着儿子余地的骨灰,飞回湖北去了。他说,家里已经给余地准备好了葬礼。

  访谈>>>

  余地之妻:从没反对他写作

  2006年底,姚女士和余地相识一年后在昆明结婚。在姚女士眼中,丈夫“性格外向,为人幽默,朋友很多”。

  “很突然、很震惊,很意外,完全没有想到。他并没有表现出异常的情况。”昨日下午,刚从湖北赶回昆明的姚女士回忆说,余地生前的几个月里,其生活跟平时并没有任何区别,每天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看书、写作。

  姚女士说,去年7月,余地辞职专心回家写作。“他想安心地写点东西,可能是考虑到以后的很多事情。”

  尽管在认识余地的时候,姚女士就知道“他是一个诗人”。但因其本身对诗歌没有什么爱好,而且余地“比较反对我进入文学圈子”,所以姚女士“对丈夫的‘文学圈’并没有什么了解”。尽管如此,但姚女士“从来没有反对他写作”。

  对于丈夫突然离去的原因,姚女士“到现在都不知道”,而对于丈夫选择的离开方式,她也表示了自己的一些不理解。

  针对各种说法,姚女士表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错”,但余地的“压力肯定是有的,家里一下多了两个孩子,生活压力肯定一下都大了很多。”姚女士说,“但这绝对不是他(余地)自杀的原因。”

  档案

  余地,本名余新进,1977年生,现年30岁,湖北宜都人,长居昆明,有诗歌、小说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山花》《青年文学》等报刊及各类网站,并有作品入选《2003 中国最佳诗歌》《2005中国年度诗歌》《2005北大年选(小说卷)》等选本,另外,他还获得2005年度边疆文学奖等奖项,主要作品有长篇诗性随笔《内心:幽暗的花园》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10-6 16:33 | 只看该作者
你来时正冲压,你去时便抛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6 17:05 | 只看该作者
康京凌 发表于 2014-10-6 16:28
10月4日凌晨,长居云南昆明梁源三区的湖北籍年轻诗人余地,在家中自杀身亡。据其生前朋友介绍,余地养有一 ...

疗养食堂
十月革命后几年,俄国闹起了严重的大饥荒,在当时一次会议上,时任粮食人民委员的瞿鲁巴突然晕倒,经医生的诊断,说瞿鲁巴是太饿了,饿昏了。列宁知道这件事之后,不但赞赏了瞿鲁巴,还表示要建立“疗养食堂”,当时其目的,就是让这些日夜为人民操劳的官员吃饱饭,让他们好好为人民办事,让他们为了世界革命做贡献!
列宁的这个举动,在当时,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列宁逝世后几十年,这种“疗养食堂”竟然发展成了特权制度!最终导致了列宁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苏维埃政权的土崩瓦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2 04:5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