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6|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康与徐三白关于“故乡”的前前后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18: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徐三白 于 2014-10-10 22:18 编辑

之前老康写诗《回镇原》 ,我以为他是镇原的。后来我有感,写了《回陕北》,其实我是陕南汉中人(汉中有“西北小江南”之称)。有一天老康说他不是镇原的,爹是镇原的,爷爷还是陕西的。我就写了《老康》,说他的《回镇原》是“伪作”。他于是也回诗《徐三白》,“糟蹋”了一回我。有诗友如果不明背景读某一首诗可能会糊涂,遂集此四首,总录于下。后之览者,如果有感于斯文,那就幸甚至哉了。是为前言。

                                  回镇原
                               文/ 康京凌

        是车轮碾过冰面,冰面的震颤,还是雪花落入蒿草,草叶的寒暄?

        雪,来自灵魂的天堂。纷纷扬扬,像翻飞的蝴蝶,或是水袖纨纱,顷刻间,白遍了高原。

        那个让人向往的高地,枣子山我回来了。我虔诚地仰望,那些庙台前高耸的松柏。

        这就是-----父亲念念而语的镇原。

        过灵狐掌,我已奔向南川。飞扬不息的雪花,莹莹地攀上了眼帘。

        那传说中的大黑河,匍匐在我的脚下,像一条静息的银龙。

        那些飞过河道的麻雀,在河畔上徘徊。我看它飞翔的姿态,像归乡的雁。

        虽然彼此间还不是太熟悉,一条盘山而上的路,过康家崾岘,一同投向,先人的怀抱。

                                回陕北
                              文/徐三白

        出了绥德站,整个世界都往后退了一步,就好像我有狐臭。二十年没回过家,衣角袖口沾染的酒色财气,眼珠中倒映着的谨慎与怀疑,可能甚于狐臭。
  
        耳窝里城市特有的嘈杂声,头发上残留的花哨的霓虹灯,在这个干净的地方掉落一地,引来一群干净的苍蝇。

        在县城的客运站坐上车,车上没人说话。过了辛店仍然没有。我知道我文明的白衬衫比一身刺更让别人难受。

        窗外的一切都没有变,黄土不断被风鼓起,长得有三丈高。这是唯一的草木,有风而生,无风而灭。

        车子继续颠簸,车门上的漆皮儿又掉了一豁儿,车里的老乡被摇得更均匀了一些。离家越来越近,我却感觉离家越来越远。

        车到薛家峁,我就下了车。终于,车上人长舒一口气,一车陕北腔突然敲响。我意识到,我已无家可归。

        无定河河滩里的白骨头洗成了白石头,流干泪水的草叶子,又干又脆,手一碰,叮呤咣啷碎了一地。自从那个诗人说“无定河边骨”。

        沿着羊肠小道往家走,满坡的羊屎蛋蛋闪闪发光。高原的黑星星,最终的归宿也只会是黄土。

        到家已薄暮,三叔坐在门槛上咂着烟锅。“到咧。” “嗯。”

        三叔炕了一张大锅盔,都坐上炕。“明个给你大上坟。” “嗯。”

        一宿无话,烟锅头上一闪一闪,吐出的烟,翻滚着上升,上升。飘散,飘散。

       岁月啊。

                                 老康
                             文/徐三白

        老康之前在诗里面回镇原,就以为老康是甘肃镇原的。今天我才知道那是一篇伪作,他不在镇原。

        他说只是父亲是镇原的。顿了顿,又说爷爷是关中的。再往上,他没有再说。

        这条根早被时间掩埋,越久远的祖辈被埋得越深,再刨不出来了。生于黄土,归于黄土。中国人早就知道自己是草木,并不把自己委托给神照顾。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黄土芽,也是黄土根。由芽到根,完成历史的使命。前边在持续发芽,后边在持续死亡,生命的季节从不四季分明。就这样,岁月滚动起来,常常使我们震惊、沉默。

        我不知道我是否该羡慕老康。许许多多的故乡会让他不缺乏乡愁,但是故乡的黄土和荒草也可能拒绝跟他相认,拒绝跟他沾亲带故。

                                 徐三白
                              文/康京凌

        徐三白不喜欢圣经里的月光,他说走得慢。

       徐三白有许多的赞美词,譬如,信天游和秦腔。

       徐三白很多时候有几张脸,譬如陕北和陕南。
      
        徐三白说他回过陕北,那只不过是一个不经意的转身,光秃秃的陕北大峁,有一些梨花,已渐次开放。

        徐三白喝过陕北的米酒,不会唱二人台。
         
       徐三白去过壶口,他说,自己是从柞水溶洞里飞出的蝴蝶。

        徐三白坐在米脂的窑洞前听戏,会过兰花花,也会过貂蝉。

        一位陕北的婆姨说他像诗人,他说,惭愧啊,我还不会唱东方红。

        婆姨说,我给你母亲一样的肩膀,给你一把羊铲,一群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0-10 21:2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声明,一定要声明,我的回镇原,绝非伪作。有《枣子山的风》,《在枣子山听雪》作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0-10 21:24 | 只看该作者
亮起来。哈哈,你个愣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0-10 21:3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0-10 21:4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0-10 21:44 | 只看该作者
好玩  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0-10 22:06 | 只看该作者
康京凌 发表于 2014-10-10 21:22
哈哈,声明,一定要声明,我的回镇原,绝非伪作。有《枣子山的风》,《在枣子山听雪》作证。

呵呵,小徐同学本意可能是想说是“伪作”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0-10 22:08 | 只看该作者
老康的父亲是镇原人,那么老康回镇原也是常理了,说伪作不当了啊,难怪老康看上去有些生气了。
加个引号为好,或者说“伪故乡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22: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采凤 发表于 2014-10-10 21:44
好玩  开心

就是图个乐,打打嘴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22: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金陵一片云 发表于 2014-10-10 22:06
呵呵,小徐同学本意可能是想说是“伪作”吧?

正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2 05:0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