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9|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走在废墟间(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1: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晓鸣 于 2014-10-11 18:58 编辑





                          游走在废墟间(续)
                  七
     一根瘦弱的枕木,是否能承载几百年的重压。岌岌可危的楼板,历经多年的风雨侵蚀,也许纤弱到了经不起鼠窜带来的些微震动。大厦将倾——那是无法扭转的自然规律吗?我们依旧在等待,在为她的命运祈祷,希望奇迹能够产生。
而梦想总是虚幻的,邻近的几处宅院,都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他们的今日,也许就是几间老宅的明日。未来的庭院,定然也得交付给荒烟蔓草。
秋末的阳光,依旧照在那片废弃的庄园里,绿色的藤蔓没有给院子带来任何的生气,反而破坏了古墙原有的意境。我并不膜拜苍凉,但此时,我的温润的灵魂却特别希望能浸润在一种纯粹的苍凉中。我酽酽的心里,流出了一股无法言传的落寞之感。
                   八
      没有记载,也没有传承。口传身受的家族历史,最经不起岁月的打磨。我相信。一个能蒙受皇上荣恩的,得到御赐的“杖朝元老”的臣子,在历史上再怎么也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吧。不知道,清代的史册上有没有记载他的事例,也不知他是否有著书立说,流传后世。原谅我的慵懒和鄙陋,我无暇去研究杨家曾经显赫的历史。
                    九
     宁化曹家山麓的罗氏家庙(又称为豫章书院),历经两载的重新修复,如今已经恢复了元气,罗家先祖有知,定当欣慰无比。
至于周庄宋庄和大理,还有许多明清建筑群。他们的存在,都是以商业为依托。本来历史的人文的景观,一旦被商业绑定,也失去了原有的纯美。
而眼前的延祥,她的未来的命脉掌握在谁的手中呢?
当地村民,还是当地政府?
即使是一些文化古城和古迹,受商业利益的驱使,生存空间也在日益压缩。更何况处在偏野的缩微景观呢。人们可能会拿出挽救濒危动物的那种热情对待她吗?
                 十
      对于历史,如果没有几分神秘感,也许了无趣味。人们在创造历史时,似乎也注意了这一点。他们将历史封存起来,就像把一坛新酒密封起来,再窖藏起来。经历了越长的时间,再打开,这酒味就越加醇厚。所以政府部门的一些同志就这么智慧无比,不能让这座建筑安然无恙的暴露在世人的眼中,让它们自然的风化吧。待合适的时间挖掘出来,这才有历史价值。
      你看山顶洞遗址,你看圆明园遗址,只要成了遗址,就更能吸引游人的眼球了。或许是要感谢英法联军的那一把火,没有烧毁,迄今还和故宫一样,除了供游人默默驻足之外,还有什么价值。倒不如许多遗址,让人撕开结痂的疮疤了,看见那殷红的血从历史的缝隙喷涌而出,那么有冲击力——尤其是对所谓的文化人。
2014 10 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0-11 11:38 | 只看该作者
首读佳作!问好许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0-11 11:56 | 只看该作者
而眼前的延祥,她的未来的命脉掌握在谁的手中呢?
当地村民,还是当地政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0-11 11: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0-11 11:56 | 只看该作者
周末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5:08 | 只看该作者
江玉中 发表于 2014-10-11 11:38
首读佳作!问好许老师!

谢谢光临指导。敬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5:08 | 只看该作者
康京凌 发表于 2014-10-11 11:56
而眼前的延祥,她的未来的命脉掌握在谁的手中呢?
当地村民,还是当地政府?

今天续写了几段,零散的。整不成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5:09 | 只看该作者

嘿嘿,俺们在加班,没有快乐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0-11 16:03 | 只看该作者
情思悠长,感悟很深。欣赏并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0-11 17:41 | 只看该作者
老道的文笔,纵情的抒写,诗意深沉耐品。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2 04:5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