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毛秋水 于 2014-11-16 19:44 编辑
“同志——到了。”
哦久违的词语,
从意识形态褒义沦为情色的词语
终于说出真实的语言。
哦暮色中除夕前的小村,
宁静寥廓的冬日土地:
废墟的“土地庙”、“祠堂”变褒义,
香火旺盛的“寺院”变贬义,
西洋唱诗班的“基督教会”
姑妈晚年褒义的信仰。
那我们的信仰又在哪?
在使“城市”饱含贬义的小村。
——瞽者的花园,倾听词语夜谈。
“以词语构成的人的世界”
不仅物有自己全盘的考虑,
词语也有自己全盘的考虑,
终会说出自己的真实言语。
这一点令撰写词语的人万分惊愕。
哦暮色里窗户突然点亮,听,
中性“窗户”发出褒义语言,
走进温暖的房间。推开这扇门
桌上《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浩瀚历史旧卷在橱柜。
一些词语在花园中央轻声说话:
“正面战场”说出中性语言。
“中华民国”说出中性语言。
“洋务运动”说出中性语言。
“封建社会”说出中性语言。
“太平天国”陷入中性语言。
……
又一些词语纸上涌来谈论:
“共同致富”背面的“土豪”。
“科学发展”背面的“雾霾”。
“人民公仆”背面的“硕鼠”。
“中山装”背面的“裸体”。
“重庆”背面的“重庆”。
……
夜难以隐匿,更多词语纸上涌来辩论:
让褒贬尺度间奔波的“孔子”定格中性?
让思想的“左倾”和“右倾”定格中性?
让绝对“主义”和“哲学”定格中性?
让“户籍”和“政治面貌”定格中性?
让“知识分子”定格中性?
……
夜。总有些词语缄默,
譬如:“奥斯威辛”、“江姐”。
譬如:“731部队”、“顾准”。
这些发人深思、百感交集的语言,
夜。叫它们“镜(义)词”。
——多面的“棱镜”。
而它们的缄默又多么相对:
“731部队”比“奥斯威辛”缄默。
“顾准”比“江姐” 缄默。
——顾准谁?“陌生”的互喻。
与其“顾准”中面壁“伤疤”语言,
莫如“江姐”前研讨“正义”与“邪恶”?
“劳改营”、“张志新”、“王小波”……
伤疤如沙扑面。
为半桌圆满晚餐,缄默吧。
你们深知更多的你们将被撰写,
我深知更多的你们将被撰写。
——非“仓颉”的语言。
用餐吧,我!
——一生让词语变成贬义的“我”:
“计划生育”、“文凭”、“房子”……
用餐吧,相框中父亲!
——一生让词语变成贬义的“父亲”:
“贫农”、“农民工”、“医院”……
请!用餐吧。为下一次的用餐。
为相框中父亲永远褒义而用餐。
为内心的良知永远褒义而用餐。
为自我的道德脱离意识形态而用餐。
为第一个做忘恩负义的人民而用餐。
为诗行今夜说出贬义而用餐。
为瞽者的花园而用餐。
2014.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