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何华 于 2014-11-15 00:18 编辑
◎一把锋利的刀在心灵的旷野里飞舞
文/ 何华
细品瓦刀这首诗,慢慢参悟,情感的炽热与冷峻交错,生命的承重之痛与现实历史交融,语言的张力与穿透力,直抵诗的内核。《迁坟记》与诗人近期作品相比,其艺术手法更加成熟,思想更加深刻,他就像手握诗歌长刀的剑客,对现实进行批判和剥离。“谒见祖父祖母并不困难——/第一步,扒开泥土/第二步,撬开棺椁”诗人开篇为何写谒见祖父母要扒开泥土,撬开棺椁?紧接着给出了答案,“为了让活人安居,我不得不/与埋在地下半个多世纪的骨头/一次次含泪相认”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以房地产为主的GDP一路疯狂飞跑,把这个城市踏伤。当前,比如说拆迁、卖地、强征、上访、贪腐等诸多社会问题引人关注。特别是由拆迁引发的社会问题致使诸多矛盾尖锐对立,诗人写道“为了让活人安居”,一些人让死者不得安宁,比如强拆、殡仪制度改革试点、房地产商征地……一次次迁坟,让那些长眠在地下的先祖不得安宁啊!诗人字里行间里隐含的是悲伤的眼泪、无情的批评。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祖父头骨严肃,肋骨懒散/只有长长的胫骨证明他/是我父亲的父亲”,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嬗变,让亲情疏远了吗?我们只能长埋在地下的“头骨”、“肋骨”、“长长的胫骨”来辨认祖父的尸体,“对着冰冷的骨头/我必须下跪/必须让他在陌生的人群中/分辨出谁是亲人,谁是外人”,诗人通过哭声,亮出血脉以及血缘薄薄的家族史。通过入殓师小心翼翼地把一块块骨头捡拾到新的棺椁中,还原成人的形状,诗人发现、惊讶经历这么长时间掩埋黄土“祖父的牙齿完好”,但仍逃脱不了被饿死的厄运。“不知饿殍遍野的年代/一口好牙终未逃脱饿死的厄运”诗人通过诘问历史,反观实现,发人深省,那是一个人妖颠倒的年代,饿殍遍野的年代,“一口好牙终未逃脱饿死的厄运”是对那个放卫星,不顾客观事实,不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一味蛮干、瞎指挥致使几千万人饿死的年代无情鞭挞与控诉!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借鉴历史,反思现实。现实是悲痛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并没有从过去的教训中吸取教训,比如强调一切向“钱”看,致使信仰迷失、道德滑坡,强调一味发展经济,大量的空置房却有更多的人买不起房,买房炒地皮热火朝天,百姓却望房兴叹。再比如搞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致使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制约、甚至是阻碍了今天的社会发展,是否应该考虑修改了呢?
下面一段诗人通过巧妙对话,以“敲掉死者的牙齿”、“后人才能兴旺”,并对造成人口红利和老龄化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思考,历史与现实的批判,将诗歌推向高潮。“我用哭声止住了争论/我代表/逼着一堆白骨重启人间辗转之苦的人类/诸位亡灵道歉。”并向爷爷奶奶承诺“这是最后一次搬迁”。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瓦刀的诗,既有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也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语言洗练,情感浓烈,强烈的反讽,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在心灵的旷野里飞舞,刀锋凌厉,招招见血,直逼诗歌的美学内涵。有人说,瓦刀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工程师,他对诗意的建造和意象的重构、对现实题材的把握、对历史的批判,眼光独到,匠心独具,火候捏拿到位,令人叹服!
(此文发《时代文学》2014、8上半月刊,总第282期 ,《时代文学》杂志社是由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选全国优秀双效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在国内文学界、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