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许晓鸣 于 2014-11-17 16:04 编辑
感受浮世中心灵的痉挛
——读安氏的《下午》
多数九零后的青年,正处于即将迈出象牙塔的前夕,脑子里装着的,更多的应该是对未来生活的那种憧憬和书生意气。安氏的其他诗歌,我没有涉猎,对于安的其人,也一无所知。所以算是解读一个陌生的诗人的作品,除了文本,没有任何可以参阅的资料,这种解读,也是臆读,更可能是误读。
开篇一句“整个下午都是寂静”,似乎交代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之后衍生的感情,都是在寂静的层面上展开的。按理说,下午这一时段,人们普遍的心灵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俗世里的种种事情都需要忙活,而一些困境状态下的人,更是疲于奔命。休息日或者专业的诗人文人则另当别论,至于闲汉,则不必劳神苦思。
多数诗人的心理特质,恐怕都是在宁静中不知不觉的流淌出来的。而诗人在看似寂静的氛围里,灵魂突然躁动起来,开始思考人生这一重大问题,从岁月的声音一直思考到人生的前路。在太阳的灼热中,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了诗人的困惑或者困顿,一句“我感到了自己的模糊”可以看出了时下多数人精神的真实状况。
在岁月的冲击下变得无适或茫然。未来,毕竟带着一层面纱,那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有一点可以预测,就是“每个人都在太阳的注视下/度过了一生”。
两次出现的太阳,应该都具有传统的象征意义,也就是人的精神的载体——信念或者信仰。诗人在看似浅淡的述说中,让我们体味到思考人生主题的沉重感。这到底是为什么?太阳反而使人盲目,虽然在人的视线中,却又距离遥远,遥远到不能改变光线的温暖,以及灼热,这不正反映出了信仰在时下的无力和虚无吗?这一声轻淡的疑问,其实给人带来了振聋发聩的效应。只不过,很多人已经麻木了,甚至放弃了这种思想。诗意之外的深度,我们也许不必过度的解读。
在寂静的时空,诗人的心灵其实是躁动的,无序和紊乱的,那是似有实无的信仰缺失带来的心理困顿,这也是时代给我们青年造成的一种可怕的病症。
附《下午》
安氏
整个下午都是寂静
岁月响起了许多声音但
没有被我听见
一本书现在传递到我手中
有时我抬起头,直视着
窗外那足以使人盲目的太阳
它同时悬挂在我们的视线里
这遥远的距离并不能
改变光线的温暖,以及灼热
但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在下午的房间里我感到了
自己的模糊......
岁月即将这样消解我
我会是同样一个中心
但把我围拢的却不只是寂静
我的面目最后变成什么样子
都不会有人怀疑
那么,未来的日子将会怎样
所有曾被记忆过的土地上
每个人都在太阳的注视下
度过了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