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洪芜 于 2014-12-1 20:05 编辑
中山故居一株树
洪芜
故居门前。
一棵树,曲卧,却极力把身子挺直,像一名站岗的士兵。故居轻唤它的名字,将它一点一点地唤过去,附在它的耳际,低声细语。这棵树倾斜身子,和故居靠在一起,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战友,仿佛有聊不完的话题。
这是一棵酸子树,立于故居庭院左侧。1883年,17岁的孙中山先生从檀香山读书归来带回种子,亲手栽种,一百多年来,历经风雨,却仍蓬勃。
上世纪30年代,酸子树遭遇强台风,被刮倒,但仍顽强生长,身曲志坚,郁郁葱葱。
1962年3月8日,郭沫若先生到故居参观,留下‘酸豆一株起卧龙’的诗句。
每年阳春三月,酸子树发出嫩绿的叶芽,一派盎然生机,迎接从四面八方前来瞻仰故居的游人。
这些游客中,不乏国家元首,更多黎民百姓。每到离开时,总要与酸子树合影,他们正衣衫,正身,表情肃然,心怀敬仰。与之合影,仿佛与伟人合影,与一种精神合影。
故居门前,翠亨大道内连外延,接逸仙路,中山路,博爱路,民族路,民权路,民主路,民生路……用这些名词命名的道路布满中山的街巷,并不断地向前伸延。
2014.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