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芝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4-12-11 16:38 | 只看该作者
诗歌:从心灵到理性的升华

——读白公智《圃地书(组诗)》
刘亚明

      何为诗歌?
      诗歌像一部万花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视角不同,看法不一。R.S.托马斯曾给诗歌下一个定义:“通过心灵,到达理性这一层,可谓诗歌。”在我看来,这句话说得很抽象,还不足以完全揭示诗歌的本质和内涵,但从中我们还是获得了深刻的启示,那就是诗歌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意趣、好恶判断、事理分析,以及审慎思考和审美超越。
      诗歌应该具有美丽、真诚、哲学和理性的因子。从某种意义上讲,写诗读诗的过程,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过程,更是从心灵到理性的升华过程。
      可以肯定地说,诗人白公智正向这方面努力着。

      1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诗歌的魅力是独特的。在一些诗人和读者看来,写诗和读诗,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生命的仰望、毕生的追求和精神的慰藉。其实,写诗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奋斗与追求,成功的诗人哪个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经历?哪个没有“躲进小楼成一统”,为一行诗句而冥思苦想、字斟句酌的时候?
      在白公智的新浪博客上,我们可以看到《圃地书(组诗)》经历数次修改。尽管这组诗歌在日臻完善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但我想为白公智这种不懈的努力和进取精神而鼓劲加油。我也相信,写诗道路上的如此艰辛和努力,诗人今后每每回忆起来,也一定是快乐和温馨的。白公智深爱着他的圃地,并以此为着眼点大书特书。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圃地生活,用饱和、丰富的思想感情给圃地增加浓重的诗歌氛围,将思想感情与作品描绘的生活图画融为一体,甚至把诗歌写作的过程看成圃地耕耘的过程,这是这组诗的一大特点。《幸福时光》体现着他深切的爱:

夜风慈母般轻抚着幼苗,还让圃地旁的溪水,
哼唱摇篮曲,带它们走进甜美梦乡。
刚刚走出又冷又黑的噩梦,迎来温暖明亮的新生,
命里的天灾还被季节隔在季节之外,人祸
更其遥远。初春的草民,还拥有大把幸福时光。

      这首诗描摹和再现了圃地恬淡的风情。可以想象,无论是蔬菜、花草、瓜果的园子,还是树苗繁育场地,作为孕育和生长新苗的圃地,总是草木生机盎然和新希望的所在,白公智通过对苗木的诗意描写,展现细微与浓重的爱。夜风缓缓展开的圃地画面,温馨典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白公智的游离于梦与现实之间的小我情调,轻柔、淡雅、婉转、舒缓、空濛、湿润、清丽而又纯净。这样的画面是暖暖的,美好的祝愿附着诗意情绪,加上风景的简约铺展,在平淡的生活里创造和展示着甜美的韵味和氛围。“初春的草民,还拥有大把幸福时光”,借助了“夜风”“幼苗”“溪水”“摇篮曲”等搭建的情绪通道,展现了一个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诗性世界。这样的诗性世界,当然是充满爱意的。
      爱诗的人,一生都会为诗歌的发展而忧心忡忡,也都会力所能及地为诗歌的进步添砖加瓦。想必白公智在诗歌写作道路上正在进行着一系列探索,从诗歌用词到语句,从内容到形式,白公智潜心揣摩实验。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圃地书(组诗)》每一首都是5行。他的诗歌也像《嫁接》所写那样,完成了与圃地的“嫁接”和优美的转身:  

有人在圃地“咔嚓咔嚓”,让砧木潦草今生与前身
断然分开。切面树浆如血喷涌,而嫁接工
却不是狠心的刽子手。他们从竹筐里取出良种穗条
在断茬上迅速对接、绑缚,神话般,
为草民的命运,完成一个优美转身。

      可以看出,白公智诗歌使用通俗的词汇,记述了一次苗木嫁接的过程。“完成一个优美转身”,把这一工艺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整体上看,还是缺少深刻内涵和优美诗性。但由于“砧木潦草今生与前身”的对比,还有“他们从竹筐里取出良种穗条/在断茬上迅速对接、绑缚”,将劳作过程融入了舒缓唯美的境遇,都即时地把内心的向往和深沉的思绪展现出来。《嫁接》是对传统嫁接技艺的一次挖掘,也是对生命诗性回归的特殊展示。当下,人们都在寻找诗歌好坏的标准,呈现着诗歌当中的“小我”“大我”,一些人也似乎更重视技巧的展示和外在的形式表现。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说到底,如何深入社会融入生活,如何摒弃快餐文化是我们每个诗作者都应该注意的诗歌写作方向问题。
      谈及苗木,白公智就像一个长者,面对“后人”厚爱有加,有疼爱,有嘱托,有期许。《起苗》说出了白公智肺腑之言:

五万树苗兄弟,因一份订单而集体“移民搬迁”。
别以为我会高兴,会见钱眼开。其实,
一整天我都在苗圃地里刨根问底,然后一个个请它们起来——
一整天啊,腰也弯痛了,手也拉破了,汗水哗哗地流淌......
眼眶里滚进滚出的,别以为那不是泪。

      有人说,现代社会高度的物质化和种种的便捷方式,在改变了我们从前固有的对于空间和距离、现实和心理的基本判断后,也让我们远离了诗歌,远离了诗性生活。对此,白公智却不以为然,从这组诗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诗情饱满,正极尽所能地创造自己的诗意生活,用诗歌与圃地对话,与灵魂对话,表现出用美对心灵的安抚、对自然环境的认知。这首诗实质上选取了树苗交易的场面,从签订订单到挖树苗完成订单的过程,而这些又被白公智精炼的文字一笔带过,寥寥数语饱含着白公智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他把五万棵树苗看成了自己的兄弟,将卖树苗看成了“因一份订单而集体‘移民搬迁’”。应该说这是组诗当中我最看好的一首,当然主要是因为我感受到了白公智诗歌中真实的生活。这让我感到,不缺失生活、不缺失对生活的提炼,就会有好诗。

      2
      诗歌更需要生活化的主题。
      诗歌也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诗歌的受众不是奢华的贵族。越是生活化的,越是人民的,诗歌写作亦如此。让诗歌回归真实的生活,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让生命回归人性本真,呈现真实的历史与现实,这是当下诗歌所应遵循的理念。在我们面前,人类、自然和社会是一部丰富真实的百科全书,储藏着巨大的“诗歌能源”,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展示着具体形象、生动的场景,成为写作母本,为我们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养料。我们看到,白公智十分智慧地站在了诗歌创作的“生活化”立场,专注于诗歌艺术的“真实感”“亲近感”的把握。
      在白公智的笔下,圃地不是名胜,圃地里没有对古代文人的记述,但这组诗歌却不乏生动的生活气息,放射着生活的光芒。与此同时,白公智还将“我”深入其中,体现出观察者的真实,不断地塑造圃地中平淡生活的人们,这其中有农民工,也有教师,还有“横行霸道的强盗”(小草),但不论什么人、地位多么的卑微,都能清晰而沉重地牵挂白公智的魂肠。对于各种树种,《种下宿命》也有独到的见解:

种下桃和李,我也能桃李满天下。
种下乔木,我也能献出栋梁之才。
“多栽花,少栽刺。”更多时候我只想
活在一个暖意融融的国度。而种下松柏就等于
建好了牢房,百年后囚我于红尘中。

      爱默生曾说:“真正的哲学家和真正的诗人,是一体的。美即为真,真即为美,这是哲学家和诗人的共同目标。”诗歌不是真理,但它和哲学一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真理;诗歌不是生活,但它和生活一样,可以用成型的经验让我们少走弯路。通过诗歌,我们能够窥探人心灵深处的秘密,能够领略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巨变。作为园丁,对于不同树种,也有不同的希望,每每种下一棵树心中自然充满怀想。《种下宿命》同样是以种树为因由,谈及人生发展方向,隐喻社会各种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多栽花,少栽刺”,将生活当中的“术语”直接引用,道理不言自明。“活在一个暖意融融的国度”,是我们共同的祈盼。这首诗的结尾,白公智别出心裁地将种下松柏看成就等于“建好了牢房,百年后囚我于红尘中”,平静地谈及了生命的终结,不失为另一种精彩。
      读了这组诗,我们会发现白公智诗歌中圃地不是某个具体的圃地,可能来自于城市也可能来自于乡村的某个地方。这样的诗歌主题选择,并不影响我们对乡土诗歌的理解,不影响我们与现实生活的接近。这样的诗歌,形成了自己诗歌语言风格,不论形式和内容都体现出对语言本身的追求,仿佛这一切都在展示白公智对于圃地的沉迷和眷恋。   
  
金银花圃地被七月火辣辣的目光盯死了,逃也
无处可逃。新搭建的遮荫棚被暗夜里
潜伏的暴风雨成功突袭,四野狼藉。野草趁机占领了
那片天空......等到主人从尘世逃回来,
金银花里的金银已化作粪土,花亦凋落成泥。
——《荒芜》

      白公智循着传统文化所提供的通道找到了自己内心与客观事物畅意沟通的最佳方式,使现实生活中的圃地的每一个树种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事物都显示了更多的深意,散发出灵性的光芒。比如这首诗提到的目光、遮阴棚、暴风雨等等,都具有诗性和生活化的特征。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具体的,又是空灵的;既包容了生活的固有特质,又颇具象征意味,富有生命的张力。在人们对圃地风风雨雨的感同身受中,圃地有可能代表了一种乡情和文化的认同。当“金银花圃地被七月火辣辣的目光盯死了”的时候,当“新搭建的遮荫棚被暗夜里/潜伏的暴风雨成功突袭”的时候,当“野草趁机占领了/那片天空”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现实生活的东西,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些从白公智的笔下生成幽怨的风景,让我们想起小圃地与大世界之间的对比,真切的感觉有一种东西在有力地支撑着这首诗。
      诗歌,是人与人思想沟通与传递的密语。当然,白公智的圃地诗歌创造了一个规定的情境,没有时间的界定,充满了生活的体验和发现,并不断地强化着主题,让我们在身临其境的欣赏中读出了一种妙喻,感到了一种生命的节奏和韵律。

树苗的新叶像旗帜,在春寒料峭的晚风里
轻轻招展。而秃顶的古树如闭目打坐的和尚正默念心经,
念着念着就到了秋天,念着念着就向秋风
献出满树黄金。而树苗依然青枝绿叶,
生机勃勃。涉世未深的脚下,找不见一枚飘零的时光。
—— 《沧桑》

      读《沧桑》你会惊讶地发现,树苗的新叶能够让这个世界突然地鲜亮和生动起来,像旗帜“在春寒料峭的晚风里/轻轻招展”,而秃顶的古树就不同了,“如闭目打坐的和尚正默念心经”。树苗对应古树,旗帜关联心经,在静动当中感受季节的变换,可以说是白公智心中一个圃地的表情,它在张扬“沧桑”的过程中显得有些夸张和浪漫,让我们想起岁月的流逝,就此完成一次彻头彻尾的怀旧,在这个情境里,白公智设计了“念经”的细节,在不断变化着的时空里,一切都在改变,而“涉世未深的脚下,找不见一枚飘零的时光”,这就是白公智对圃地的诗性讲述和对“变与不变”的释解。

      3
      诗歌的深度在于思想的深度。
      《圃地书(组诗)》中的每一首诗歌实际上都很通俗易懂,很容易让人理解,但这些并不妨碍白公智思想的深度的体现。白公智在创作中,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在和自然的情境进行沟通对话,用诗化的语言记录了所见所感,并一吐为快。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告诉人们生活或者生命的道理,不失为诗歌理性的升华。我敢说,白公智每一首诗歌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生意盎然、充满温情的现实生活图景中,给读者以警醒、警示和思考。
白公智一直从第一人称我的角度阐述内心的忧虑,在《落草》中流露着对“出身”的解读,卑微的生命倒有些“愤世嫉俗”的味道。

一眼望去,圃地那些站不稳身子的苗苗都是我
弱小的孩子。都说百年树人,十年树木,
而我穷得连十年也养不起,苗苗一出生就落草为寇,
就被倒春寒逼得露宿野地。整个春天啊,
只要寒风一吹,我的目光就像苗苗那样瑟瑟发抖。

      真正好的诗歌,离不开对历史、现实和人性的拷问,离不开创作者对于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入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诗性表达。白公智在这组诗歌写作中大都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和社会生活场景的介入,不断有着新的发现和新的写作方向。《落草》首先看到的是“不稳身子的苗苗”,而白公智却直言“都是我”“弱小的孩子”“而我穷得连十年也养不起”。其中思想内涵不言而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是当前乃至今后我们文学创作的主流,“苗苗一出生就落草为寇”,道出了卑微生命的自惭,隐喻社会底层生活境遇。面对春天(看到了希望),但“只要寒风一吹,我的目光就像苗苗那样瑟瑟发抖”,如此视觉深度上的描写,也让我们有些“不寒而栗”,痛楚心境油然而生。然而,这一切命运应该怎样去抗争呢?我想,此时答案就在每个读者的心里。
      同样,《活路》和《焦渴》也都是俯视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诗歌。一首描写起树苗,一首谈及树苗缺水:

请原谅我吧树苗兄弟。请不要相信,人挪个地儿
就活,而树挪个地儿就得死。你们还小,
外面有广阔世界,别跟我一样,赖在母床是没有出路的。
给你们搬家,就是给你们活路。尽管
这活路得我来做。做了,也就等于给自己一条活路。
——《活路》

圃地里这帮绿衣仙子们,好似瞬间从云层坠入沙漠,
焦渴,却没水喝。它们张大嘴巴拼命喘息。
头顶那轮火球倾倒一万吨火焰,抖擞煎熬一词的威力。
有些孩子不得不卷绿叶为喇叭,对着上苍呼救,
也有些孩子低下头,开始认命。
——《焦渴》

      高尔基说“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显然,白公智借用诗歌感慨奔波在社会底层人们的无奈与艰难。这样的诗歌,倘若没有一定的思想在里面,倘若无关痛痒地平铺直叙,倘若一味地写“小我”,就失去了诗歌的写作意义。将小草小树与社会、人生联系起来并不牵强附会,仔细揣摩,总有绵长的余韵在里面。《活路》是不是在写为维持生活打工外出的农民工?《焦渴》是不是在写劳作的人们艰辛的生活?相信,每个人读后都会找到答案。前者将树苗直呼为兄弟,与树苗的谈话语重心长,结尾“这活路得我来做。做了,也就等于给自己一条活路”,一方面体现出“我”的劳作,一方面给树苗“指出了方向”。后者以细微的观察取胜,把太阳的火热看成“倾倒一万吨火焰”,足以体现干旱的程度,但写这些并不是白公智的目的,关键是以此为基点描写深化了《焦渴》的主题。“也有些孩子低下头,开始认命”,活灵活现地把现实生活的一幕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勾画了一幅生动的立体画面,凸显了白公智诗歌高度凝练地反映生活的特点。
      《耻与野草为伍》用最简单的口语入诗的方式,以关注民生和现实的姿态进行诗歌创作,体现了诗歌思想的深度:

这群见风就长、横行霸道的强盗,黑压压地攻到
小苗身边。精心储备的阳光、水和养分被一抢而光还不算,
还疯狂绑架,打击,甚至撕票。路过圃地的风,
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把捂住树苗的眼睛,
不让它们过早看清这残酷世相,和丛林法则。

      读这样的诗歌,我倒觉得作者白公智从此开始真正步入了精神指导写作的境界。我们抛开诗歌的精炼与和谐的程度,抛开诗歌是否有鲜明节奏,单单从其语句的构建就能寻找到来自于生活当中的直接经验。多么现实的场景——“ 这群见风就长、横行霸道的强盗,黑压压地攻到/小苗身边”。白公智一下子写活了这个场景,仿佛他肩负着这样的写作使命,写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说出了心中的愤愤不平,这里引用的“绑架”“打击”和“撕票”有些“过重”,但如此与人世间真实的一幕相比确有雷同之处。那么,这里谁能说这样的掠夺不是血腥的呢?接下来,我以为“路过圃地的风”就是一位长者,“一把捂住树苗的眼睛/不让它们过早看清这残酷世相,和丛林法则”,是不想让幼小的孩子在内心留下暴力等方面的创伤。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白公智以饱满、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立场,其思想性是极为鲜明的。这样的诗歌有深度,能够让我们陶冶性情、启迪心智和感悟生命。

      结语
      在这里,笔者用了这么多文字来解读白公智这组诗歌,仍旧觉得难以透彻地解读作者的意境。白公智的诗歌有很多妙笔生花之处,这种绝妙,正是白公智苦苦探索和追求的。白公智的诗歌真实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大写意的笔法,描绘了圃地的情景,并把自己思想和要表达的情感寄托于诗句的表述中,从而体现出诗歌审美、娱乐、情趣和陶冶性情的功能,也让我们看到他的诗歌寻求人生智慧的哲学魅力。
      爱到痛处方为深。从表象上看,白公智完全是景物的写实及由此而发的就事论事的感受,但实质上,每一首诗歌都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对于我们来说,读一次这样的诗歌,就是与他完成一次心灵碰撞。虽然这首诗多处还需要进一步打磨,但有其深刻敏锐思想的支撑,就显得瑕不掩瑜了。
      人生本身是没有章节的。读好诗,也如开启了一扇窗户,温暖着我的旅程……

2014.12.8于盘山绕阳湾畔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东油大院A楼     刘亚明  邮编124020)


【作者简介】刘亚明:男,1963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盘山县。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省市作家协会会员。笔名文岛、日月、雅名等。从1986年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等作品,曾在《文艺报》《诗刊》《诗选刊》《诗潮》《绿风》《鸭绿江》《散文诗》《中国诗人》《上海诗人》《南方诗报》《辽河》《岁月》《辽宁作家》《浙江作家》《天津文学》《满族文学》《草地》《北方作家》《东坡赤壁诗词》《辽宁作家》《香稻诗报》《海燕》《天津诗人》等刊载,并被一些文集结集收录。2009年曾获第四届中国西柏坡散文节红色散文征文大奖赛二等奖,辽宁作协《鸭绿江》杂志社、新诗学会、营口市鲅鱼圈开发区文联等共同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鲅鱼圈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优秀奖。有诗集《仰望的岁月》和小说、寓言、随笔、游记、诗歌集《淡去的岁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4-12-11 16:39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为几位诗人写的推介语

文/白公智

      1、写给楚衣的推介语: 楚衣,常熟女子也。取唐诗《送喻凫春归江南》诗句为名。只一句“莲香入楚衣”,就凸显了无限美意。常熟古时属吴国,乃吴侬软语之地,想必那里的女子,说话一定像唱歌般好听。抚琴吟诗,皆激昂遒劲;或迟或速,错落有致;或冷或暖,格调新颖;清微淡远,神韵毕现。而楚衣诗歌尽得虞山琴派之精髓,或清或微或淡或远,却相得益彰,被一行行诗句引领了,出神入化,皆美轮美奂之诗意佳境。阅读因而就变成了悦读,不忍卒读,无法释怀,常常要浮想联翩,沉浸于她的诗意世界而流连忘返。楚衣很聪明,她知道运用什么样的语言,再配以怎样的语速,就能与读者心率吻合,达到共鸣效果。据我所知,楚衣涉足诗坛一年有余,诗写已达如此境界,堪称奇女子也。故做此推介,望更多诗者喜欢,共享。
  
      2、写给蓝星儿的推介语:思想者是痛苦的,而蓝星儿却表里如一,金玉其外而锦绣其中。感觉诗人像极了一株植物,极尽才智展示向阳的一面,给阅者以积极向上的能量。但也从不避讳背阴的一面,索引、探寻、剖析,找出每一个命题的哲理内核,给阅者以感悟或启示。蓝星儿的诗歌是厚重的,思辨的,温暖的,闪耀着哲学光芒。神农尝百草以解百毒,而蓝星儿通过自身生活经验,翻捡并呈现诗意情节,去伪存真,留下一首首佳作,释疑解惑。蓝星儿习诗时间不长,大家共同见证了这个痴情女子挚爱诗歌辛勤笔耕且迅速成熟起来的诗路历程,普遍认为,蓝星儿具有很高的诗写天赋,诗意饱满,诗思严谨,诗语简洁干净,晓畅易懂。故予以重磅推介。

      3、写给老四的推介语:在《岁月书》之前,我不知道山东还有个如此优秀的诗人。老四这个名字,听起来像自家兄弟或邻居。从诗歌里,感受着老四浪漫情怀,用他自己的话说,叫用诗的荒谬抵挡世俗的荒谬。其实,这不是荒谬,而是诗人一颗滚烫的心在四处流浪,洒向尘世一片诗性光芒,照亮了蒙尘的眼睛。他的诗歌,语言恣意纵横,张力十足,好似侠客舞剑,一招一式,有模有样,虎虎生风,力憾灵魂。诗思清澈澄明,诗意高远淡静,品读这样的诗歌,真的很过瘾,很来劲!诗人效古之高风,游历四方,时而叩响茅屋柴扉,寻师访友;时而推杯换盏,谈诗论道;时而登高虎啸,歌吟苍生......可谓潇洒至极!诗风之洒脱可追李白,如假以时日,勤加修习,必成一代诗坛新星!

      4、写给山西雁的推介语:第一次走进山西雁的博客,就被他那些漂亮精致的诗作深深吸引,故常常拜访。两年下来,竟先后拜读了数百首之多,颇有一些感想要说出来。感觉这个诗人诗写特别严谨、认真,把一颗热心贴近了大地,不冷眼旁观,不就事论事,不虚妄浅薄,而是亲临现场埋头挖掘事物深层“内核”,探寻或叩问生活哲理。好比农人,以笔为锄,开掘大地深层矿藏。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我经常用一些词语敲打自己的骨头。而一个敢于直面生活、透析灵魂的诗人,必是一个满怀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于俗常生活中发掘诗意、结晶诗思,自觉引领读者感悟并深入一个深邃而美好诗意世界的智者。

      5、写给翟营文的推介语:关注翟营文诗歌许久了,品读他的诗歌就像《背靠亲人和万物》,有温度,有活力,有诗情画意肆意涌出,带来美和感动。他一直在生活现场,在尘世现场,竭尽全力去观察、思考、寻觅、挖掘,像和尚或道士,布施大慈大悲大爱,也像画家,忠实描摹生活的模样。他说:诗歌可以重建思想的秩序,可以诞生信仰和宗教。我信然,因为在我的阅读中,感觉他就是那个站在北祖国一面高坡上的诗歌信徒,“村庄是我永远的宗教/而我宁愿是她怀里的一株高粱”。这株诗歌园地里朴素的高粱,面对大地,面对生活,心怀敬畏和感恩,一直在虔诚地歌唱和赞美着,头顶沉甸甸的成果。故重磅推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4-12-11 16:39 | 只看该作者
2013年推介的30位诗人

——写给《诗探幽》“诗坛星座”诗人们的推介语


文|白公智


1、写给李桐的推介语:
李桐的诗歌感情色彩鲜亮,语言质朴饱满。“不花哨,率真、拙朴,具有人间烟火感染人的质地,直抵人心。让人感动的诗,就是好诗!”——孙淮田语。通读李桐诗歌,感觉诗人能够从算盘珠的拨拉声中,从迎来送往的营销里,翻检出生活的智慧和诗歌的福音,一下子把几千年被人们嗤之以鼻的商业给平了反,升腾起浓郁的人间烟火味。然后,说出诗人内心的哲思、感悟、祈愿和疼痛。我们从诗人的一首首澄澈、自然、新颖、别致的诗歌作品里,慢慢地理解、熟悉直至爱上这一种生活,成为诗人《存活的另一种方式》(李桐组诗)。诗人以一颗赤子之心热爱生活。爱得越深,诗歌就写得越漂亮。这在当今中国诗坛并不多见的。“日子不能打盹,诗歌也不能打盹。”——张凡修语。李桐的诗歌艺术渐趋成熟,深受诗界朋友喜爱和认可,而且近期已被《诗选刊》、《文学港》等大刊重点推介。因此,我们《诗探幽》本期倾情推介秦皇岛青年女诗人李桐和她的诗歌。

2、写给陌上寒烟的推介语:
我一向比较偏爱西部诗歌,喜欢西部诗歌的粗犷、辽远、恢弘,闪现佛性的光芒。在认识陌上寒烟之前,读过她不少作品,欣赏得紧。元月,在西安参加“中国诗歌之根——长嘉诗会”时,有幸结识了诗人,欣赏了她精彩的诗歌朗诵。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东北女子,这个现在居住在古都长安的东北女子,却从她娇弱的体内奔突出一头西北狼,或豹子,或骏马,在蒙古大草原、在戈壁滩、青海湖边的牧场、在高高的雪山、一座座古寺......肆意游走,纵情嚎叫。这是她的诗歌带给我的激情和感动。面对诗歌,她更像一个虔诚的朝圣者,以笔做转经筒,一步一拜,慢慢抵达诗歌神圣的殿堂。夕光西斜,从她的背影,闪耀出诗歌神性的光辉。我们《诗探幽》觉得,陌上寒烟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诗人。故倾情推介。

3、写给宋永照的推介语:
春江待月做过农民,当过兵,后来到了地方,做一名公务员。猛一看,这个诗人是典型的山东大汉,内心却藏着似水柔情,一颗慈悲心。细品春江待月的诗歌,从一首首结构精致、意象优美、语言简约、诗思深邃、韵味隽永的作品里,读出“一种静谧、沉凝、含纳、恬淡;一种简洁、柔润、明丽、隽永;一种弥散、曼妙、氤氲、神秘......”——苗雨时语。我们欣喜地发现,诗人呈现给读者的甚至还带有淡淡泥土气息的作品,是那么具有感染力,从而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春江待月和他的胞弟长笛手联手打造《未央文学》纸刊及其网刊,办刊质量很高,在全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拥有庞大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关于诗人长笛手,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予以重磅推介)。因此,我们《诗探幽》本期重磅推介山东诗人春江待月的诗歌和著名诗评家苗雨时的诗评。

4、写给曹玉霞的推介语:
第一次在《山东文学》上读到曹玉霞的诗歌,就为她清浅干净、灵动活泼、诗思深邃、韵味悠长的诗歌而动容。从此记住了她的名字。一年来,我一直关注着玉霞的诗写历程。玉霞的诗歌,总是能够从日常生活里挖掘出诗意的内涵,在场感极强。细微、内敛、沉静、热烈而情真意切。值得称道的是,玉霞诗歌语言非常简约、干净、精准。已经初具个性特色,即艺术特色。认识一个优秀诗人,我们其实是从她的作品里辨识出来的。诗人的诗品。可以肯定的是,玉霞的诗歌艺术,业已达到一流水平。换言之,玉霞诗歌的品(包含人品和诗品),均达上乘境界。故重磅推介。

5、写给鱼鱼的推介语:
鱼鱼,一个把自己藏进时光深处的诗人。有一点像隐者。但凡隐者,必是一个心里藏有大智慧的人。也是隐者,往往心里汹涌着一条河,平静、清澈、波澜不惊,淡淡的忧郁的气质如水汽氤氲。而鱼鱼就居于其中,自说自话,娓娓而谈。古今中外自然万物统统都拥围了进来,一起营造优美的意境,引人入胜,迷恋往返。我读诗三十年,阅诗无数,自觉能够深入诗境且沉迷者寥若晨星。而鱼鱼的诗歌,以其幽美的意境、亲切的语感、圆熟的技艺、精致的词语和发自灵魂深处的腹语,击痛了我的心,不由得不拍手叫好。故倾情推介。

6、写给贝里珍珠的推介语:
人类是有灵魂的。一个人活着,其灵魂寄寓在肉体,光明一照,会留下阴影。梦里灵魂夜游,天上地下,前朝古代或子虚乌有的地方,想去就去,无所不能。肉身消逝,沦为鬼魂,四处游荡,故有天堂和地狱。地狱又分设十八层,依据善恶美丑评判其去处。圣哲先贤死后,就该去天堂,凡夫俗子无一逃脱人类的原罪,大多下了地狱。恶人不赦,受尽惩罚。而贝里珍珠就像那个掌管评判大权的哲者,或医生。拜读她的诗歌,慢慢看她如何拆解灵魂,举起刀子逐一手术。她说她要“饮尽自己的宿命,爱着自己体内的敌人!”在贝里珍珠的诗歌世界里,你看得见的是她自己,看不见的也是她自己,几个“珍珠”在斗争,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不断地搏斗。面对当下传统道德沦丧,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的混沌时代,贝里珍珠诗歌所彰显的主旨就显得尤为重要。顾名思义,打开贝壳方可取出珍珠。她逐一取出来一首首熠熠生光的“珍珠”。已有“通灵”诗写之美誉。贝里珍珠的诗歌语言凝重、意象繁复、颇具先锋诗歌之风格,初读,隐秘难懂,细品,方可恍然大悟。近年来,贝里珍珠的诗歌逐渐显山露水,为诗坛认可,产生了较大影响。我们《诗探幽》编委决定,予以重磅推介。

7、写给梦里飞雪的推介语:
梦里飞雪本身就是佳句,诗人拿来做了网名。这个曾做过军官的男子,却把内心似水柔情诉诸于文字,用哲思、智慧和生命体验,写出美丽的诗篇。品赏梦里飞雪的诗歌,给人一种宁静、祥和、温暖的感觉,听他娓娓而谈,引领读者远离喧嚣尘世,回归灵魂故乡。我们说,诗人的责任,是担当;诗人的天职,是还乡。我们以为,梦里飞雪做到了。他说:“她用向上的仰望,维持我灵魂的/纯度,用莲花的纯洁/获得忧伤的体验......”这也正是诗人的作品留给我的感觉。还值得欣赏的是,梦里飞雪的诗歌语言简洁干净,意象优雅,字词精准,极具张力。我们《诗探幽》认为,梦里飞雪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诗人,故重磅推介。

8、写给鲁绪刚的推介语:
鲁绪刚,这位陕南乡村牧歌的吟唱者,以笔作犁,以纸作地,奋蹄扬鞭,辛苦耕耘,成果累累。就这样,绪刚“总是生活在一种挣扎、忧郁抑或兴奋的焦虑之中……一次次宽容身边的事物,手上的纹路,一句一句地剖析心灵深处纠缠不清的的诗歌情结”。正因为绪刚面对俗世的浮躁、喧嚣,能够“固守文字,固守一种善良、坚贞和永恒”,这种纯正而虔敬的民间写作态度,让他用心灵体验生存和生命的域度和深度,创作出一首首精致而厚重的诗歌佳品。绪刚也如陕南乡村常见的黄牛,深入土地,沉默不语,任劳任怨,勤苦耕作,负轭犁出生活之深痕,留下《岁月之重》(绪刚诗集),原初性的生存体验,原发性的生命领悟,原创性的语言方式,充分展现出绪刚诗歌创作的丰硕成果和对当代中国诗歌的卓越贡献。知名文学评论家叶松铖这样评价道:“鲁绪刚的存在是安康诗坛的另一种风向标,他和李小洛代表了安康诗歌创作的两个不同尺度。鲁绪刚固然在区域内还未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翻飞’的高度。鲁绪刚对诗歌的坚守、维护以及他放牧在乡村的炽热的情感,还有他那种大开大合的不羁的诗人独有的意绪,必将造就,或者锻铸一个走向大世界的大诗人!”评的公允、中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绪刚必将会成为中国诗界一颗耀眼的明星!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9、写给忘了密码的云朵的推介语:
敢问世间情为何物?说不清道不明,却如地下暗流在心间丝丝温润,亦如天边飘飘走过的一朵云,留给人间冷暖——天地无私人有情,情最动人。如今物欲横流,真情流失,还有几人能记住人间真情?可能是一种巧合,诗人的网名就叫忘了密码的云朵,忘了不要紧,可以找回密码。解析诗人的《清明辞》,随之走进往昔,走进乡村,走进人间烟火深处,走进春雨迷蒙的四月天。这里鸟语啾啾,细雨淅沥,轻雾慢笼,古旧的村庄里,诗人穿越时光,和亲人们娓娓细语,真情如春雨润物无声,一点点浸润干涸的心田。我们在诗歌里找回人间真情的密码,欣喜自不必说,我们对诗人充满了感激和尊重。我们《诗探幽》编委一直认为,忘了密码的云朵的诗歌满溢真情,语言清新灵动,诗意浓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故倾情推介。

10、写给苦李子的推介语:
诗人苦李子的家乡在陕西安康,受汉江、洵水滋润,文脉养护,让她藏灵蕴秀,纳芬吐芳,把爱言心语点缀在她钟情的诗道里。所以很浪漫很美艳很尤物也很灿烂。他不象网上有些女博主把篱笆桩子扎得密不透风,人为地搞封闭装神秘,她是一个襟怀坦白的女人,率真自如,坦荡宽放,不设防,无机心,她不沉溺风花雪月,为诗歌披镣带铐,为诗歌殉道。苦李子有时是款款漱玉才人,有时是咧咧泼剌汉子,真情从心中流出方成自家气象。古人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苦李子无论为文,还是为人,都自自然然,在朴素与真实中透出意趣来。作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她早已不再凭灵感与激情写诗,而是靠思考,靠思考来完成她的布局,靠思考来酝酿她作品的涅槃——闻风语。《诗探幽》认为,苦李子的诗歌质朴,率真,感人,一如诗人倚在低低的尘世爱着。故倾情推介。

11、写给显武的推介语:
当今中国诗坛,崇尚热闹者居多,但总有真正的诗人,安静地生活,安静地匍匐在大地深处,像一只蚂蚁,忙碌却从容地搬运着命运;像一块石头,外表冷酷而内心柔软,光阴如指纹镂刻其上,弹指一挥则如箭飞射;像一棵树,根深,叶茂,即使到了时光尽头,仍有一枚叶子不愿离开枝头的那一份眷恋和执著;像一只鸟,给这个空茫的天空,写下一行行优美的诗句......这个诗人,就是大家熟悉且热爱着的付显武。显武的诗歌,沉静内敛,豪放有力,诗境高远,诗意深邃,诗语精致。其中《镜头:蚂蚁》在《读者》发表后,被多家刊物转载并引起读者广泛共鸣。“体现了诗人要尊重事物和内心的真实,并学会在卑微的现实生活中心怀高远的理想,尽量让语言明亮起来的诗写主张。诗人以普通蚂蚁的身份成为生活的在场者,当他感知到了大地的心跳,他会极尽全力地叙述着亲情乡情和爱情。在反复叙述的动人细节中,他捕获到了人性中隐蔽着的共同的秘密,并以近似口语却柔软而坚硬的语言、独具个性的构思以及充满智性的表达深刻揭示出这些秘密中所包含着的关切、隐痛、悲悯和依恋……的人文情怀。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读者在读到这些诗后会不由自主地再次抚摸一遍自己的良心。”——唐力语。我们认为,显武的诗歌是当今诗坛不可多得的一束奇葩,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12、写给木子的推介语:
木子,推想出去,应该是李姓的一个女子。注意她的诗歌很久了,但从2013读到2012,除了欣赏她的诗歌之外,想获取一些更多的信息,却是徒劳。就这么一首首赏读下去,真的为她的诗歌所吸引而欲罢不能。感觉这个诗人喜静,慎独,藏在深闺无人识。木子的诗歌清纯似水,明亮如月,意象单纯,诗语干净。善于深入生活内核而抓住细枝末节,慢慢地雕刻出细腻的唯美的情感模样,赏心悦目。还有,感觉木子具有诗写的天赋,关乎诗艺诸方面的修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首首作品圆熟而精美!西翔、杨平等诗评家也多次评赏她的诗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建议木子在今后的写作中,进一步拓宽视野,紧紧贴近生活,必将取得大成就,造就一个大诗人!因此,《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13、写给峰儒的推介语:
在红尘滚滚霓虹阑珊浮光掠影的大上海,隐居着这样一个诗人,除却浮躁,淡泊名利,倾情山水,沉迷书海,写写画画度此生。他介绍自己:“欲穷千里遥可及/踏破万尘归无期/九天揽月凌云志/五洋捉鳖中流击/今古奇观十翼起/中外艺林百家习/无限风光险峰里/有限生命皆儒气”。诗人名曰峰儒。他要么纵情山水,歌咏美好河山,要么好友唱和,传递真情,要么临画作诗,一抒胸中块垒。兼之吴侬软语,半文半白,抑扬顿挫,娓娓而谈,读来颇为舒服。诗人达观,淡泊,爽朗,儒雅,有古风。细品峰儒的诗歌,画面感很强,语言极具个性特色,诗思深邃,思辨色彩浓郁,颇富感染力。诗坛百花齐放,峰儒一枝独秀,此话不为过誉。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14、写给风荷的推介语:
捧读风荷诗歌,坐进四月最后的夜。春将去,留不住,心头漾起一缕忧伤。此时的心境,与风荷的诗意世界不谋而合。风荷的诗歌,营造了一个多么婉约柔美的世界啊!品了一遍,还想再品;读完一首,还想再读;啧啧称奇,拍案叫绝,不忍卒读。特别有眼光也挺会“挑剔”的诗人和诗评家柯平说风荷:“这人能写,不仅能写,而且还能写得跟别人不大一样。”说她“技法方面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阅读快感,即擅长使用一种跳跃的略带闪烁的语言,尤其是对古典成句的有益借鉴,通过运作让它们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从而使作品整体充满着灵动且诗意盎然。……”著名诗人荣荣更是对风荷赞赏有加。风荷诗歌最大的亮点,一是诗语别致。借古而不古,总能翻出新意,翻出诗意,翻出震撼人心的活力。读起来如词似令,简约明快,意韵隽永。不得不叹服诗人精深的文字修养和驾驭语言的功力。二是建构独特的诗写风格。近年来女性诗歌风生水起,小忧伤、小情调带着小任性,几乎成了一个模式。而风荷的诗歌,以其显著的才情天赋,建构起个人独特诗写风格,打上了明显的个人徽记。三是打造了一个优美的诗意世界。诗中所舒之情,亦如江南之水,远水泱泱,近水涟涟;所造之境,典雅,唯美,安静,幽远......引领读者览古游今,出神入禅,直把红尘爱遍!风荷年龄不大,诗龄不长,取得如此成就,真才女也!如假以时日,必将成就一个大诗人,载入诗歌史册!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15、写给雷文的推介语:
生活里到处都是前进的帆影和希望——只要你愿意乐观地去寻找和发现。每一个人,每一颗健全的心灵都在寻觅纷繁尘世里安宁的归所,那是我们唯一可以抚慰伤痛的去处。“相信诗人对生命、生存、生活有独到的发现与见解”就是相信这个世界总有一处田园净土滋养和安顿我们的灵魂。雷文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生活让他的躯体残缺又让文字补偿了他心灵的圆满,诗歌使他成就了灵魂的健美,诗意给了他更加丰富的人生。在这些诗句里我们读到了一个男人的疼痛,坚韧和豁达,生活给他的正是他逆风而起的希冀,没有什么可以战胜意志,更没什么真的可以使灵魂低头。“日子逐渐变得热烈,我铁—般的躯体藏着/那颗瓷—样的心,—点—点缩小/在脚下等待己久的石头上/留下水滴石穿的印记”探幽诗社唯以此简单的方式祝福一个愿意真诚寻找灵魂归宿并且永远怀着一颗慈悲之心笑对苦难的人。向意志坚强的诗人致敬,祝福一生平安!

16、写给离离的推介语:
说起离离,当下诗坛几乎老幼皆知,“甘肃诗歌八骏”之一,名满神州大地。本来《诗探幽》之“诗坛星座”栏目推介诗人的原则是,中国作协会员不推,但离离的诗歌实在是太美了,我们不得不打破自己的规矩,为离离做一次“锦上添花”的事情,希望更多读者读到离离的新作,喜欢离离的诗歌。我们品赏离离的诗歌,很容易深入离离丰富、沉静、淡雅、朴素而幽美的诗意世界,感受生命之高贵、生活之美好、自然之神秘、情爱之博大......离离以其优美的文字,精湛的诗艺,强大的气场,深深吸引着阅者沉浸诗意之中。《诗刊》编辑、著名诗人唐力曾这样评论离离的诗歌:“她是沉静的,她把自己沉入事物之中,捕捉那些细微的气息。读离离的诗歌,我感觉到她沉着的语言之中,一种淡雅、神秘、古旧的气息,自秋天的事物、老榆树、雨、黑夜里弥漫出来,从她的词语中浮现……平静、自然,却在不经意之间,使我们怦然心动。”我们认为,离离是当下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17、写给万世长的推介语:
初识世长,是在安康日报《旅途》杂志社的编辑部。该刊发表了世长的一组诗,我细读之后,感觉世长的诗歌,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有赤子情怀。自此一路关注着世长的成长,去年,世长以其一组力作夺取《星星》诗刊“电亮藏区”征文一等奖。走进世长的“山货铺”,在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万家梁,有勤劳可爱的乡亲们,有诗意灵动的大道河,而两岸养活了几代人的土地上,麦子、玉米、土豆如亲人般一一呈现。世长在诗意里“还乡”,让空灵的诗语引领读者爱上他美丽的故乡。众所周知,安康是陕西诗歌重镇,而万世长近年渐露头角,凭借勤奋努力和过人的天赋,创作出近千首诗歌作品,已渐渐为诗坛认可。我们认为,万世长诗歌饱含真情,意蕴深厚,意象丰满,只需在诗歌语言上进一步修炼,很快就会脱颖而出,成为诗坛新秀!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18、写给若荷影子的推介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以其朴拙、幽雅、灵秀而闻名于世,恰如若荷影子的诗歌。若荷影子乃姑苏一女子也,本名胡夏勤。十余年来,诗人用一双慧眼欣赏自然美景,洞察世事人生,考量社会、人生及其更多沉重命题。诗人居于沪杭经济开发带,深陷“物流”之中心,可谓红尘滚滚,却能“出污泥而不染”,静下心来,写出一首首佳作。若荷影子是一个充满理性和智慧的诗人,颇有担当精神,爱其所爱,恨其所恨,敢爱敢恨。细品若荷影子的《姑苏诗影》和《黄鸟》(诗人的两本诗集),每读皆有所悟,语言简练而极具张力,意象趋于完美,意境高远,诗思深邃,且豪放大气,读来酣畅淋漓。如果说,余姚诗人风荷的诗歌灵动、清新、婉约,犹如林间婉转鸟鸣,而若荷影子则风格迥异,好似田田荷叶之上滚动的晶莹晨露,亦如挥锹取藕,以诗歌为利器,直接拷问社会之丑恶,去伪存真!我们认为,此二位皆为最优秀诗人之一,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19、写给夏文成的推介语:
文成有一个乡村,或许就叫夏家湾。那里山清水秀,秀了他的童年。即使诗人走出这个秀美却贫穷的地方,过上城里人生活,但他依然走不出他的乡村情结。一生一个乡村。他一再回望故乡,在诗意里“还乡”。于是,夏家湾的山、水、人、物,透过语言从诗人的记忆里复活,栩栩如生。文成找到了最佳的情感诉求方式,从小处着手,从低处起步。这个“小”不是微小的小,而是仅仅抓住事物的细节并精雕细刻,见微知著,读者有了强烈的在场感;“低”也不是高低的低,而是放下了浮躁和虚伪,怀揣一颗悲悯赤诚之心,以炙热真情感染读者,达到强烈共鸣。文成的诗歌语言质朴,一如泥土般散发淡淡清香;诗意却高远深邃,富有哲思。古人说,作文必要有悟人之处,诗亦然。文成做到了,所以读他的诗歌,每读必有感动和感悟。文成就像他的“夏家湾”——整个乡村满怀真情的吟唱者,诗思如泉汩汩流淌,呢喃般娓娓叙说......我们认为,文成的诗歌,是大地发出来的真实的歌声,质朴无华,亲切感人,是当下诗坛不可多得的好诗!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20、 写给那片云有雨的推介语:
最早认识那片云有雨,是在新浪博客里读她的《一只鸽子的忧伤》:“一只鸽子,一只白色的鸽子/站在黑暗的屋顶/咕咕叫着//它咕咕叫着/天空游弋的舌尖/舔不到它的忧伤//它的忧伤/正像它胃里的石子/尖利,冰冷,惧光/硌疼一个又一个夜晚”。我不相信这是一个习诗不到一年的新手写出来的作品。古人说,诗到语言为止。而此诗从语言到意境均已达到完美境界,堪称佳作。自此我一直关注着那片云有雨(我习惯称她小雨),眼见着诗人诗写进步飞快,诗风日趋成熟。近期,我又系统阅读了小雨近一年的作品,感觉诗人像一个仗剑行走江湖的侠女,一袭绿衫,以梦为马,一路狂奔,在诗坛留下一抹迷人的背影......而小雨的诗歌豪放大气,字词精准,诗意唯美,意境高远,开阖有度,收放自如。或许这些词语还不足于准确评价小雨的诗歌,感觉小雨功夫了得,业已形成巨大“气场”,而学养修持已入化境,随心所欲不逾矩。小雨低调,不事张扬,藏在深闺无人识。但小雨今年小试锋芒,诗作连连在几家大刊上发表,足见小雨实力。我认为,小雨以其诗心剑胆纵横“诗江湖”,必将很快“扬名立万”,如一颗新星闪耀璀璨光芒!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21、写给中华民工的推介语:
中华民工,一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打工诗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工业文明替代农耕文明的转换,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诗人从故乡出走,汇入打工潮,汇入城市边缘,在脚手架或工厂车间里,用握惯锄头的双手,握起了冷冰冰的钢铁。曾经散发清香的泥土,也变成坚硬的砖块。化工厂的烟窗冒出浓浓黑烟,与故乡的炊烟争夺蓝色天空......诗人站在城市一隅,诗人的灵魂正在通过语言还乡。诗人静静述说心里痛苦感受,思乡,怀亲,向往美好的乡村。诗人像优秀庄稼把式点播庄稼一样,随手抓起汉字,就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优美的诗行。诗人赋予这些汉字葱郁的生命力,蓬勃生长了起来。诗人具有诗写天赋,总能在恰当的时候或地方,让他的诗歌飞起来,穿越时空,穿越心灵,击痛读者。我们认为,中华民工是打工诗人最优秀代表之一,诗语优美,精致,简约,极富张力。而诗人能够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坚守自己的一块灵魂栖息地,写出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是多么令人敬佩啊!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22、写给蓝雨的推介语:
有一首歌,歌名就叫《蓝雨》,金色的粉色的你远去,只留下这一场蓝色的雨。很感伤的情调。而这个女子却拿“蓝雨”命名了自己,且是“蓝色经典”。读蓝雨的诗歌,便深切感受到诗人一颗悲悯之心,深爱着生活,生活里一片茶园,一条河流,掠过浅滩的一只白鹭,甚至一阵风,一场雨,都能给诗人带来诗意的灵感。诗人十分谦卑,低调,但又豪爽大气,极具担当精神。初读,还会以为是走南闯北的男诗人之作呢。再品,就慢慢沉浸于诗人所营造的诗歌氛围之中,并欣然喜欢上她的诗歌。蓝雨诗歌立意高远,诗思深邃,用词讲究,尤其对色彩有着超人的敏感。知道蓝雨是福建人,而闽语是我国目前保留古语言最为完整、浓郁的地方语系之一。那里人们日常交流,常常就要说出一些文言文来。由此看来,蓝雨诗歌语言之所以讲究的原因,一是文字修持业已达到一定境界,二是与生活环境的熏染密不可分。但也建议蓝雨在今后的诗写过程中,尽量脱掉一些由此生成的些微“青涩”,力求圆润、空灵、自然。瑕不掩瑜,我们认为,蓝雨是有诗写天赋的,依然是很优秀的诗人,习诗时间不长,进步如此飞快,如假以时日,必将获取巨大成就!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23、写给七颗的推介语:
七颗,是七颗星星吗?我知道,夜空那七颗星星组合一起了,叫北斗七星,在给黑暗里行走的人类导引方向。网络诗坛突然也冒出“七颗”来,初读他的诗歌,就有惊喜,就爱不释手,就想说几句话。感觉这是一个极有才华的诗人,从诗歌的艺术,语言,思想,审美等等诸方面来审视,均为上乘之作。而他的诗歌所吟咏的生活,就是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生活,他却从细微处发现美,挖掘出饱满的诗意来,又用浓郁丰沛的爱唱出来,给读者以愉悦和享受,美的享受。此后,便关注这个诗人很长时间,也知道了诗人是个矿工,天天要下“地狱”,要提着“脑袋”生活。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环境下,诗人依然如此热爱生活,热爱诗歌,不做作,不虚伪,不浮躁,不无病呻吟,反而写出这么多优秀诗篇,叫人钦佩不已。七颗缘何以“七颗”为自己命名,我不得而知,但感觉他在以他的诗歌,导引他的精神向度,也导引当下诗歌的向度。真的,我真切感受到了他的诗歌闪现的光芒。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24、写给张晶的推介语:
还是要先说一说这个诗人的名字,算是顾名思义吧。诗人原名张晶。当然,原名可能受之于父母或其他长辈,祈望一个“晶”字,能让诗人一生晶莹剔透、光明磊落,或者能够享受人间光明和温暖,远离阴暗和灾难。后来,诗人用笔名紅太陽(RedSunny),意为:阳光充足,明亮,欢快之意。现又更名为“今儿Anglewings”,意为天使的翅膀。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解说诗人的名字,皆为品读了诗人的作品之后,感觉张晶的诗歌,基调明快,意蕴深厚,用语精致,极尽所能抒写积极健康的情感,有很强的精神向度。而这些诗歌风格,恰与诗人名字极其吻合。著名诗人汤养宗这样评价张晶的诗歌:“响亮的诗歌基调在当下已经少见。响亮应该原属于值得提倡的一种诗歌态度,只是诗人们在写作日益复杂化与“冷思索”的趋势下,把这种诗歌态度给淡忘了。响亮本来属于人心的阳光地带,也是历来让人心取暖的方式,但目前诗坛冰冷的东西太多,这首诗歌读过后有给人在“咋暖还寒”与“咋寒还暖”相交替中喘过气来的感喟。”在当下诗坛,用明快基调写诗的诗人,还有雨子,风儿,南南千雪等。张晶的诗歌不仅诗意唯美,张扬一种正能量,而且默默引领受众跨上天使的翅膀,尽情翱翔于梦想的蓝空——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我们看好张晶的诗写能力和天赋,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25、写给陈美明的推介语:
里尔克说:生活与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敌意。当我捧读陈美明诗集《马蹄忧郁的酒杯》,品赏他的诗歌时,很明显地感受到了这种敌意。生活中的诗人,俊朗潇洒,功成名就。但诗人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己”,却是孤独的,忧郁的,悲愤的,满怀悲悯心。诗人骑着词语的“高头大马”,恣意驰骋,左冲右突,感受诗人灵与肉在不断纠结,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这些繁复芜杂的现代意识流与传统纯净的道德体系或理想模式互相搏斗,诗人反复自语,沉思,诘问,考量。诗思是深邃的,诗意是开阔的,兼备了足够的厚度和维度,而诗艺也有着理想的高度。诗人竭力张扬着正能量,引领读者趋向理想的诗意王国。同时带给读者再度创作及由此产生的愉悦感。诗人诗写题材广泛,命题沉重,横跨四大洋,纵深五千年,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耕,现代与历史,社会与自然,命运和人性,生与死......诗人抱守传统“士子”精神,胸怀兼济天下之志,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好不风流!诗人常常因此把诗歌带进比生活或历史要高一些的位置,生发出巨大的力量。我们也因此对诗人充满了敬意,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26、写给左岸的推介语:
《中国作家大词典》词条在左岸一栏是这样综述的:左岸(1957—),原名杨庭安,辽宁大连人,当代著名诗人兼诗歌评论家、作家。中国“第三极”写作代表诗人。《中国诗人》编辑。荣获“中国当代诗歌奖•创作奖”(2011-2012)。诗歌散见《人民文学》等百余家报刊2000余首。著有诗集《一只晴朗的苹果》、《灵魂21克》。其作品吸收了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表现手法,自然而新奇地融入绘画、音乐、雕塑、戏剧、小说等元素,形成了自己的现实魔幻主义的写作风格,在当今诗坛拥有大量读者群,他的诗句结尾往往出人意料,让人拍案叫绝,被评论家誉为中国写诗的欧•亨利。是当代诗歌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发表“中国当代诗歌奖”获奖感言时说:诗人的天职就是不断写诗,锲而不舍,力撼鬼神,真正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好诗。我们认为,左岸老师正是这样一个无愧于时代的最优秀的诗人,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27、写给草木容若的推介语:
几乎天天要在网络诗选上与草木容若见面,读她编选的“夜间诗”。感觉编者审美水平不错,能够在网络诗歌的汪洋大海里捡拾到闪光的珠贝,真是不易。而诗人习诗仅仅一年时间,诗写已入很高境界。细品容若的诗歌,总体感觉是,用语极为考究,那些汉字在她的诗行里,突然就获得了生命,灵动鲜活,恰到好处。她的诗歌颇富哲思意味,却丝毫没有削弱诗意,反而由此增添了独特的个性风格,简约,深邃,隽永,回味悠长。她的诗歌一般都很短小精致,却能够在短短的篇幅里,蕴含饱满的诗思,张扬浓郁的诗意,高蹈艺术魅力。甘肃出诗人,本栏目曾重磅推介甘肃优秀诗人离离,而同为甘肃的草木容若,虽起步较晚,但起点极高,出手不凡,很有一鸣惊人的势头。我们非常看好草木容若,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28、写给王德强的推介语:
《我是一颗庄稼》,这是德强的散文集名,更是他的写照:质朴怀素,谦卑淡定。品读德强的诗歌,从字里行间几乎还能嗅出泥土的清香,感受乡亲炽热的乡情。德强是一个不注重技巧写作的诗人,大山,草木,庄稼,亲人,甚至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都拿来入诗。入诗之后,诗人就输入一腔热血,尽显赤子情怀,就十分地感人了。诗人的家乡在北羊山,早些年,张子房远离庙堂,来此隐居,留下无数美丽传说。自此文人墨客层出不穷,往近了说,方英文、南在南方、南南千雪、姚阳辉等等诗人作家均为北羊山人。我也走州过县来此发展,沾了一丝灵气。于是,在一次镇安县栗乡诗会上,就结识了社长德强,就喜欢上他的诗歌,竟成莫逆之交。我一直认为,德强的诗歌满溢着真情,诗品如人品,朴素若土豆,但营养丰富,养人。打心眼里喜欢这样的诗歌。当今诗坛,能够如此这般热爱诗歌、认真写诗的诗人,极为难能可贵,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29、写给雨子的推介语:
雨子,一个情怀山水的诗人,一个诗心藏佛的诗人,一个用诗歌点亮生命的诗人。就是这样一个江南女子,从南方来到甘肃南部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用诗歌和大爱舞动美丽人生,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就是这样一个江南女子,活跃在岛城诗坛,闻名于天津诗界,在甘肃、青岛、天津均享有盛名。就是这样一个江南女子,纵情于山水、花草之间,行万里路,以慧心发现自然之美,拍摄下来一帧帧美丽的记忆。雨子组建“狗尾草诗社”,团结一大批优秀的草根诗人,倡导“真正的诗歌”写作,在网络诗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雨子秉性坦直,真诚待人,见不得歪门邪道,鄙视垃圾文人,不虚伪,不装腔作势,靠作品说话,以人品立足。细品雨子诗歌,感受诗人凄美诗风,隽永柔曼,诗里有画,画里有诗。诗语精致,节奏明快,可歌可咏,似水真情汩汩流淌。诗歌结构唯美、考究,好似现代格律,自成一家。我们认为,当下诗坛,像雨子这样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诗歌、热爱艺术,具有真性情的诗人,必将越来越受到诗界敬重和推崇,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30、写给玩偶的推介语:
我与玩偶同为安康诗人,却无缘晤面,但爱其诗久矣。诗人自幼在中国茶乡紫阳生活,修习清奇冲淡之雅风,为人低调,淡定,默默读书,写诗,渐渐名气大了起来,为诗坛认可和喜爱。紫阳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山清水秀,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涌现出一批闻名于世的作家诗人,如李春平、张宣强、叶松铖、玩偶、金静、陕南瘦竹等等。前不久,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陕西作家协会和安康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安康.汉江诗歌奖”在紫阳成功举办,诗人八零、东井、王东东获奖——在诗意紫阳,玩偶像超凡脱俗的歌手,纵情山水,沉醉茶乡,感悟尘世,行之咏之。玩偶诗歌已现大象,自成风格。诗人总能从茶山,流水,自然万象里,品咂出社会、人生和命运的滋味,散溢浓郁诗意。诗人具有高超的语言驾驭艺术,一字一词,总是使用得恰到好处,好似大山里的植物,看似散乱无章,其实却井然有序,彰显无穷魅力。诗人内心藏有山水,故其诗歌藏有境界;诗人满怀热爱,故其诗歌活力无限,凸显浓郁生活气息。我们非常看好玩偶这样朴实无华却倾注真情的诗写,故《诗探幽》予以重磅推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4-12-11 16:40 | 只看该作者
笔录乡村灵魂的歌手

                  ——序白公智诗集《村居笔记》

李自国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早在十八世纪的英国诗人库伯就有这样的表述。尽管每个人对这句话的解读不同,但我和白公智一样都是感同身受的,因为我也是从乡村走出来的。或者说是来自故乡的那些绵延不绝的乡愁、炊烟与民谣把我喂养成人的。
    乡村在某一程度上是一处远离尘嚣的,可以净化心灵的净土,上帝并非只是简单地创造了乡村,而是透过乡村给与人类一个另类的可以触及的天堂,白公智的诗集《村居笔记》呈现了诗人的一次次“精神还乡”,就像莫言笔下故乡高密的红高粱,阎连科笔下河南家乡的沙土地,石钟山东北小时候生活过的大杂院等,白公智笔下的乡村,在时间上保持着上帝创造时的形态,它是岁月和光阴围绕村庄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都变成了诗人心中的一片圣地,一缕春风,一根青草,一片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出生地。白公智是如此地热爱着他记忆中朴实而丰厚的村庄,如此地眷顾着情感深处一切与乡土有关的人和事,在他的审美世界里,农事、节气与乡村生活机智而多元地维系在一起,村居的所有经验及其与之相关的审美意象已经内化成为他精神主体的一部分,成为他精神皈依的诗性象征。
    诗歌从来都与土地、自然、乡村文化之间有着古老而常新的共生关系。在白公智的许多诗歌里,诗人都把故乡作为自己心灵栖息的原乡,展现生命中难以割舍的情怀,将内心缱绻的情思与眷恋,寄故乡而释放。“我是我的王巡守在三间瓦屋两亩薄田/还有屋后的天堂山数不清姓氏的草木/绿竹清风吹皱了/门前篙滩河平静的心思/鱼鸭在水里练习人世或出世/都被我一眼看穿它们清浅的小秘密”(《耕读生活》),诗人淡然高远的人生境界在这一行行诗中逐渐展现,瓦屋、薄田、草木、绿竹、清风,再熟悉不过的乡土意象,描摹出了一幅“种菊南山下”的乡土风情画。白公智对乡土的眷恋与深情,是他诗歌情感中挥之不去的生命之源,在这本诗集里,他用了不同视角不同艺术手法抒写乡村、抒发乡情,如同一只站在故乡村头老树上的候鸟,用自己孜孜不倦的歌喉,吟唱着一曲韵味悠长的对家园、对故乡的生命恋歌。作为宇宙精华、万物灵长的人类,与大自然最为贴近,乡土,无疑是亲近大自然最原始最自然的途径。热爱和咏叹乡土,描绘古朴而新鲜的乡土生活,目光所及之处,自然而然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今春三月那片老桃林/桃花不开/虬枝乱指旧时光//不像那年人间芳菲盛开/桃花人面小蜜蜂相陪/四月一到都不见了”(《桃花不开》),抒发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怀和痛楚,揭示了生命的本真与生活的无奈。
    土地是人类的温床,而家既是人的过往居所,又是留存在生命历程中的根和魂魄,面对父母的日月辛劳,白公智这样对农事,对家园,对“柴桌”作了深切的诠释:“写下粮食父亲在坡地一甩鞭子/小麦或玉米就跟在犁沟后面排队/跨入春种秋收的征途去捕获/全家人的温饱。写下炊烟/母亲用一把柴禾点燃青黄不接的岁月/袅袅缕缕牵回面色菜黄的亲情/围拢柴桌”(《忧伤》),白公智有着遥远而温馨的乡村记忆,如数家珍般的讴歌,是诗人尘封已久的心灵之泉深处喷涌而出的汨汨热流,令读者血脉交融、心声共鸣。“当秋风吹落最后一枚红叶,白露凝霜/我赞美了春天。亲人开花结果了/颗粒归仓了,还没有冬眠呢。在大小寒之上/在朔风白雪之上,春的足音/越来越近,让春华秋实的过程一遍遍再来”(《赞美》),读这样的诗歌,平静从容,自然清新,时见奇思。白公智深谙语言传承的生命力,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炼金术,用那些简约而灵动的意象,传达出了深刻而独有的人生体验。
    诗歌无疑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对人生经验超度的一隅温暖彼岸,更是对自然与人、世界与人存在的超验性的理解和阐释。白公智的诗歌,无论是对乡土的回望、对村居生活的描绘,还是对诗性精神的探求,都使得他的诗歌中有一种生命的回望与灵魂的放逐。比如在《你交给我一个远方》中,诗人如是写道:“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一头浓密的好日子开始落叶缤纷/留给往昔那么多灰白印迹/从北羊山到天堂山远大前程/已被重峦叠嶂布下幽谷交给了/盘山公路弯弯曲曲/牵挂未知的远方”。这般的诗句张扬着诗人的语言个性,从中亦可以看出诗人良苦用心的精炼与优雅。“秋风把一朵云从一阕宋词里/吹过来天空的心思就湿了重了/一万缕清愁也抵不住一枚落叶的相思/把思念的诗句写进古道/带给背井离乡的远方//古道暗怀怨恨把心里的一团乱麻/扔进山坡山路弯弯曲曲/一个驼背老人经过背上/背一捆人间烟火”。(《秋语》)品读白公智的这类诗歌,我们发现他的许多诗作在描绘与咏唱之余,还包含着诗人自身的哲思,给读者留下无限美好的遐想。而让诗人格外怀念的乡土家园,是他内心永远的牵挂和依恋:“从不离开土地,不离开/扎根的故乡。我看见/一棵被迫迁移的树,连根崛起/锯掉的枝干,伤口流出汁液/就像一棵树,也会流泪流血/也有疼痛的感觉。可我忽略了/坚硬如骨的树根,怎样直接深入大地/而那些根须,像动物触角/更像人的神经,在秘密编织/一张生活的网”(《一棵树的生存方式》),真真切切,咀嚼人生,凝眸现实,读来沉吟不已,回味良久。
    笔耕不辍的白公智,诗歌题材涉及亲情爱情乡情、涉及大自然的山水,涉及诗人生命中与之相关的人间烟火、凡民百姓,其视野与触角并没有局限于狭小的乡村空间,而是超越乡村,心系故土而又感念大地。在这样的时间长度和创作场域里,诗人的心境保持着宁静,其写作却保持着激情。正如诗人在《人间烟火,覆盖了小小乡村》中写的那样:“我用掉一生跋涉,奔向远方/双脚把泥土踩进往昔深深印痕,还踢踏得/绊脚石四散滚动,从岁月深处/发出巨大轰鸣//终于爬上生命高度,挥手间/日出日落,黑白颠倒/呼吸间,风起云涌,电闪雷鸣/高兴时暴雨倾盆,忧伤时雪花飘飘”。作为一个以内心写真我的诗人,白公智在不断地寻找诗情,寻找村居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诗意,无论怎样曲折生长,总给人诗意飞扬,质朴饱满的情感体验。
    虽然白公智此前已有众多诗歌作品在国内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但结集出版的《村居笔记》却是他的第一本诗集。朴实的家园意识,浓烈的感恩情怀,通过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引领读者直接切入诗歌情感的内核,从这些升腾的诗意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创作的个性风格与心灵轨迹,看见了一位笔录乡村灵魂的真正歌手。也正是在这样的诗歌漫漫旅途,白公智坚定而执着地跋涉,一步一个脚印,用其诗意盎然的目光触摸生活,在其属于自己的领地里闯出一片别样的天地。
    是为序。


                                  2014年3月28日于星星楼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主席团委员、著名诗人、《星星》诗刊副主编、国家一级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4-12-11 16:41 | 只看该作者
诗歌,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

——读白公智诗歌《满岁》



文/刘亚明



《满岁》

作者:白公智

一张席子铺开。依次摆上
葱,算盘,钢笔,种子,人民币。
我端坐中央。
亲人们围成一圈,一齐喊:抓呀,抓呀。
我东看看,西瞅瞅,
就是不下手。
我不下手,谁也看不透我的命运。

      什么可以入诗,什么不能入诗?现在要我直接回答,我回答不出。
      读了白公智的这首《满岁》,你恐怕就能够找到答案。《满岁》的成功写作,再次表明诗歌是“无孔不入”“无所不能”的文体,只要你潜心为之,你就会发现诗歌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从生命的孕育,到时光的终结——诗歌就是一个人的影子!
      那么究竟怎样抓住这个影子?白公智还是用《满岁》给我们做了回答。
      这首诗的“过人之处”,不仅将新、奇、精集于一身,而且附之以深、巧、魅,背后的沉思、回味,成为“最大的看点”。满周岁行“抓周儿”礼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已久。过去,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书,等等。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而今,也有像白公智《满岁》所描述那样,“一张席子铺开。依次摆上/葱,算盘,钢笔,种子,人民币。”在这里,白公智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把满岁抓周场景在精短的诗歌里巧妙还原。“我端坐中央。/亲人们围成一圈,一齐喊:抓呀,抓呀。”想必,白公智一定亲眼目睹过这样的情形,感触颇深,特别是看到抓周过程中,小孩面对“各种物件”无动于衷,亲人们急迫的状态,由此而有了奇异的诗意联想。如果我们把上述描写,看成满岁抓周实际场景的记叙,那么,本无自我行为能力的“我”的“就是不下手”,则纯属诗作者的主观臆断。如此主观臆断不符实际,但合乎常情常理,这也为诗歌结尾的“画龙点睛”之笔——“我不下手,谁也看不透我的命运”,做了很好的铺垫。
      时下,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些人感叹命运的不公,怨天尤人,大责其难。但今天读白公智的《满岁》,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
      当然,这是《满岁》的真正寓意或启示……
                                                                                                                                            (2014.2.8于盘山绕阳湾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4-12-11 16:41 | 只看该作者
鲁绪刚:正踩着诗的节奏抵达圣殿


作者/白公智


    陕南知名诗人鲁绪刚的诗作,如诗苑奇葩,精致典雅,古朴优美,神清气爽,意高境远,文不摇曳而风情万种,辞不华丽而光芒四射。我一首首拜读,品析,激赏,每有所思所获所悟,随手记下,竟达厚厚一本,现整理成文,做读后感。
    当下中国诗歌多元、自由、活跃,随之出现空前游戏化、时尚化、平庸化、同质化现象,令人堪忧。读了绪刚的诗,这种担忧随之释然了。换言之,绪刚以民间立场的态度,怀揣对诗的虔敬和纯正高尚的诗歌精神,远离时尚、平庸和名利,朝圣般的置身于乡村文明和乡村文化的大背景下,把自己的个体诗性和神性生命意识,用一个个赋予了诗的美感和生命的汉字串联成行,突显于那么熟悉那么如诗似画的陕南乡村版图,重塑原初的乡村气息和神韵,由此恢复历史记忆并完成文化担当之重任,淋漓尽致的描绘出一个诗性的充满悲悯和理想色彩的新的乡村形象来,引起了中国诗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绪刚,这位陕南乡村牧歌的吟唱者,以笔作犁,以纸作地,奋蹄扬鞭,辛苦耕耘,成果累累。就这样,绪刚“总是生活在一种挣扎、忧郁抑或兴奋的焦虑之中……一次次宽容身边的事物,手上的纹路,一句一句地剖析心灵深处纠缠不清的的诗歌情结”。正因为绪刚面对俗世的浮躁、喧嚣,能够“固守文字,固守一种善良、坚贞和永恒”,这种纯正而虔敬的民间写作态度,让他用心灵体验生存和生命的域度和深度,创作出一首首精致而厚重的诗歌佳品。绪刚也如陕南乡村常见的黄牛,深入土地,沉默不语,任劳任怨,勤苦耕作,负轭犁出生活之深痕,留下《岁月之重》(绪刚诗集),原初性的生存体验,原发性的生命领悟,原创性的语言方式,充分展现出绪刚诗歌创作的丰硕成果和对当代中国诗歌的卓越贡献。知名文学评论家叶松铖这样评价道:“鲁绪刚的存在是安康诗坛的另一种风向标,他和李小洛代表了安康诗歌创作的两个不同尺度。鲁绪刚固然在区域内还未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翻飞’的高度。鲁绪刚对诗歌的坚守、维护以及他放牧在乡村的炽热的情感,还有他那种大开大合的不羁的诗人独有的意绪,必将造就,或者锻铸一个走向大世界的大诗人!”评的公允、中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绪刚必将会成为中国诗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绪刚的诗作画面感很强。比如《看雨》一诗,“雨自始至终在院子里跑动 这是三月/我站在窗前 云站在高处/一只麻雀被一棵树弹出 划伤了/由东向西的高压线”——这是诗的第一节,短短的四行,素描出一幅美丽的乡村春雨图来:春雨霏霏,云雾轻拢,村庄、院落、大树、麻雀、挂满雨滴音符的高压线……如此静美的画面,我独立窗前,一丝淡淡的愁绪和情伤像雨像雾又像风,轻轻地弥漫在心头;第二节四行又进一步精描细画,好似特写镜头:“日子越来越潮湿 并且已经生锈/我的春天被雪压着 风一直没有掀开/风只领回了迷路的庄稼和树木/就像一列火车 和他们擦身而过。”画意诗情愈发的浓厚明晰了:这种生活沉闷、阴郁、潮湿,我的春天被雪压着,风一直掀也没有掀开这一层沉重的压抑,爱情或理想深埋其中而不能解脱,时光如火车擦身而过,整个村庄,只有迷路的庄稼和树木被风领回来了,而我的爱情和理想,快乐和幸福还在不知远的远处……“确切地说这场雨昨晚就来了∕一直在我的窗户上敲 它的存在∕使我的困惑加深 而它轻盈的跑动∕好像与我无关 我成了风景之外的一块石头”。第三节如画龙点睛之笔,雨昨晚就来了,一直在我的窗户上敲,其画面之美不亚于“雨打窗前蕉”,而这些雨更加让我困惑迷茫,我好像一块石头,置身风景之外。看雨便是看人生,感叹命运不可捉摸的那一份忧伤和无奈。整首诗诗情浓郁,画面清楚,美妙幽雅,意境深远。通读绪刚的诗作,诗意如画应该是他的诗作成熟的风格之一。
    绪刚诗作风格之二,便是赋予了意象无限的生命张力。读绪刚的诗,常常为他诗歌所营造的优美的意境和悠长的韵味迷醉。绪刚深深热爱着他的乡村,在他的村庄里,山、水、日、月、麻雀、蚂蚁、小麦、高粱、镰刀、犁等等物象都别他顺手拿来入诗了,入诗之后,灵动如风,如水,如划过天宇远逝的小鸟,那么具有生命力了,那么美丽而忧伤了,那么有力的叩敲我心灵的窗,让我震颤,让我警醒,让我沉思,让我痛,让我忧伤或兴奋,悲哀或幸福,让我走进往昔,又展望未来……读绪刚的诗,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对人生和命运的再度思考而渐趋成熟与淡定的至高至美境界的艰苦历程……
    在绪刚诗中,那乡亲们摔下来的汗滴是珍珠,吼出的汉江号子是音乐,高粱在村后的山坡上坚守,“内心的芬芳 像月光一样流泻”(《月光下的高粱》),《小麦在飞翔》,飞翔之后,“麦子可以在人类自由出入 像一只蝴蝶∕或者一只小鸟 把家坦然地安在云朵上面∕……谁可以说出麦子的远行就是∕土地的梦以及梦的延伸 就是∕飞出黄昏的太阳 忍受一段说不出的痛”,“火车出了隧道 又进入隧道∕留下一段空白”,“一只小鸟从我的内心飞出∕炊烟抬高了瓦檐 向日葵把阳光∕投进无处不在的生活”(《穿过峡谷》)等等优美精妙的诗句,赋予物象以旺盛的生命活力,可触可感,可亲可爱,可思可想,总是在短小的诗篇中闪现巨大的生命张力,或把诗的空间推向辽阔,或把诗意深入灵魂内核,给读者以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而直击灵魂深处,感悟那些古老而深奥的命题。
    绪刚诗作的第三个风格便是情真意切。诗发乎情,而止于礼。一首好诗的标准首先是感动了诗人,又让读诗的人感动。而读绪刚的诗,总能真切的感受到他那颗炙热的赤子情怀。
    《活着》一诗已被众多评家点评,为绪刚代表作之一,诗人与泥土做亲戚,和高粱做兄弟,且以“活在你们中间我是有福的人∕我恨我不是一滴雨 一阵风∕可以直接走进内心 只能像一棵草∕举着露珠 不至于在夜晚走失”。诗人不以生命卑微而自卑,以一种积极、进取、自爱、高贵的心态和精神面对生活,热爱生活,而诗中所抒之情,正是我们广阔乡村里如芸众生的真实写照,即使卑贱如草,也要举着一滴露珠,不让自己走失人生——读后自有一种感动油然而生。
    读《叙述一株高粱》一诗,有着同样的感动。“真正形成对一株高粱叙述之前∕人们为他失眠 兴奋 叹息∕可以想象无数过程 如一柄犁拥抱泥土∕没有理由可以说服自己 大风弹出一只鸟∕大风让一池水不再温顺 大风把雨水和黑暗∕堆积在门前 痛苦很近 也很遥远∕现在春天在露珠里蠕动∕现在有一种飘忽的声音 活着∕现在有一位失散多年的兄弟∕踏着已经腐烂的落叶敲早晨的门”。高粱在诗中已不单纯是植物意义上的高粱了,诗人赋予了更深更远的喻指和社会学的意义了,是诗人命相里热爱千年的亲人,是泥土亲戚家族里一位失散多年的兄弟,双脚踩踏着落叶,来敲早晨的门……那一份期待、渴盼的亲情从诗意中如潮涌出,读者的泪也暗涌如潮了。
    绪刚诗作已形成自己具有原创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叶松铖这样评述绪刚诗歌语言风格:“鲁绪刚的诗,在乡村话语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表达的语境,这是一种辛辣的、粗粝的、坚实有力的语言,它少了圆润、秀雅、温婉,他的语言变成一种撞击。也许不会有人承认这种撞击,但我却是那么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灵魂的震荡。我不能不相信诗人被‘稻香喂成方言’的诗歌,在岁月的发酵中,已是酒香四溢。但来自诗歌的撞击不是肉体的击打,我感觉到的是一种精神被贯通了的豁然。”在众多诗歌作品中,如果隐去诗人姓名,我也能一眼读出绪刚的作品来,其原因便是他的诗歌语言的独创性,和当下其他诗人的诗语风格的显著区别(记得这样的话,小洛也和我说过)。读绪刚的《试图把自己慢下来》一诗,便可体味其语言风格。“在村庄行走 试图把自己慢下来∕但是不能 扑面而来的是∕花粉 叶子和草垛 狗吠声追出很远∕高粱的牙齿咬破了夜幕 齐刷刷∕站在山坡 像等待检阅的士兵∕我让影子跟在后面 阳光为我们开路∕翻过一座山或者越过一道沟 我试图∕坐在树荫下 把脚步慢下来∕但是不能 我所感受到的是∕拔节声穿透内心 爱情坐在石磨上张望∕那些为谁绿着的叶子和雨水∕从头至尾提醒着 前方还是路∕”。此诗意境生动而高远幽美,用字准确而神奇,基本代表了绪刚诗歌语言简约、朴素、精准而形象生动的特点。
    绪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开始写诗,当年在陕西文化界已小有名气。后迫于生计而辍笔多年,但缘于对诗歌的痴爱,后又重返诗坛。新世纪十余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诗作,在《诗刊》、《星星》、《诗选刊》等大型诗歌刊物上发表作品,引起中国诗界广泛关注,并已形成自己成熟的诗歌风格。综上所述,或许因笔者学养浅薄而不能准确评价绪刚诗创作成就十之一二,但却因为对他的诗歌的热爱,常读常诵,细细品味,心有所想而不吐不快,权作引玉之砖,望有更多诗人评家研究、推介绪刚的诗作。
    在新千年陕西诗坛,关中有耿翔与横行胭脂,陕南有鲁绪刚和李小洛,均异常活跃,成绩斐然。耿翔诗风如八百里秦川厚重而大气,横行胭脂诗风阴柔中见阳刚,为诗界关注。陕南男诗人则以绪刚为代表,创作颇丰,佳作层出,越来越引起中国诗界的认可和关注。绪刚的诗短小而精致,干净简约,却如丹青高手随意泼墨,每一首诗都如一幅画,画出了乡村的静美和朴素,甚至深入乡村内部,“我洗净偏见和灰尘,走进村庄……”挖掘乡村历史文化的神韵,如旭日初升,闪亮跃出暗淡旧有的乡村印象,展现出一种全新的美丽和忧伤、和谐与幸福!尽管绪刚尚未被诗界推介到一个应有的高度,但这个高度是不容被怀疑的,只是,他仍然默默无声的在耕耘,没有吵醒诗界“庄主们”而已。小洛的诗空灵,清新,流畅,像云彩一样飘逸,像孔雀一样幽雅,静则信步闲庭,动则开屏展翅,总是让人读了又读,难以忘怀。当然,小洛的成就已被诗界广泛认可了。绪刚和小洛——这两颗诗界新星,不仅同为陕南人,且是从同一个小县城走出来的,他们曾经共饮旬河水——这条发源于秦岭南麓,蜿蜒逶迤数百公里,挤出大山夹峙、灵动如风又野性十足的小河啊,给诗人以如诗如画般的陶冶浸润,赋予他们空灵的神思和诗意的创造,山亦不是山了,水亦不是水了,山山水水都有了诗意的漫漶。
    如今,绪刚《把秦岭放在一张纸上》,正踏着诗的节奏,抵达成功,抵达诗神的圣殿。
                                                                                 2011年12月19日
注:文中所引文字,未加注明出处的,均为绪刚语。此文已在安康日报社主办的《旅途》杂志、《杨凌文苑》杂志、《旬阳文苑》杂志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4-12-11 16:42 | 只看该作者
从锦寓路到瓦房村,我在路边为他鼓掌

——哑者无言诗歌赏读

文/白公智

      诗人的天职是还乡。从浙江宁波的锦寓路到陕西旬阳的瓦房村,远隔了千山和万水。千山万水都是哑者无言漫长的还乡路。诗人像一位书生,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时而踏上月河桥,对着一扇临河的窗,书就《月河之恋》,轻易就摘取了中国诗歌学会主办的“海峡两岸.月河月老”诗歌大赛金奖;时而悬于万米高空,一瞬穿越十几个省的乡愁;时而沿着火车缓慢的节奏,一下下敲击夜深人静一再失眠的故乡;时而站在瓦房村的后漕沟,与瘦弱的庄稼相携相扶......是的,在还乡路上他还没有停下来,但著名诗人、《诗选刊》主编郁葱就是喜欢《他还没有停下来》,不吝好评,得以荣登2013年好诗行列。
      从锦寓路到瓦房村,我在哑者无言一次次精神还乡的路边为他鼓掌。为乡梓又出诗坛才俊而鼓掌。瓦房村与岩屋村同属关口乡,九十年代才被分开。我住岩屋,君住瓦房,正宗的同乡。关口是个穷地方,自小历尽了苦难。正如诗人郁葱所说:“苦难使人早熟,接受了苦难,也就与苦难达成了和解。”同我一样,诗人也是十年寒窗苦读,得以脱离农门,走进了城市。而如今在还乡路上,诗人一再与故土亲近,与亲人厮磨,与苦难和解,一粒粒汉字,一行行诗句,满溢着诗人悲悯情怀,犹如泪水凝就,心血浇筑,坚硬有力,晶莹剔透,闪耀着非凡的诗性光芒。
      老子说:大音希声。我猜想,哑者无言一定是藉此而取了这个名字,意欲不鸣则已,一鸣定要惊人。从瓦房村到锦寓路,诗人历尽苦难,走着一条奋进的路,求学、成家、立业……渐渐在闹市一隅有了立足之地。“从村里到镇里,五公里/从镇里到县里,五十公里/从县里到省里,五百公里/从一九九九年秋天田埂上的一粒玉米/到二零几几年夏天一份文件里的一组纳米/距离大于/五百五十五公里”——一路走来,诗人踏平荆棘和坎坷,早已是遍体鳞伤了。而诗人不愿自怨自艾,不愿多说一句话,而是一头钻进了汉字堆里,巧妙地选材取料,精心构建诗意世界,赋予汉字以饱满而鲜活的生命。渐渐地,诗人“大音希声”了,整个诗界都能听到他的声音了。而瓦房村,却因此树立了一个榜样,为乡亲们津津乐道了。“一九九九年秋天之后的我/成为父亲的拐杖/成为母亲的染发剂/成为姐姐的化妆品//一九九九年秋天之后的我/成为一句名言警句/被村庄/反复引用。”我相信,诗人也将会被一个县、一个省,甚至被整个诗界或诗史反复引用的。
      品赏哑者无言的诗歌,有如亲临生活现场,于平凡的场景中演绎出非凡的诗意,给阅者以素朴、亲切、自然之感。常于娓娓叙说中凸显美好诗意。诗意清新、深远、优美。 诗语介于书面与口语之间,深入浅出,通俗直白,干净简约,几无阅读障碍。而诗写往往不满足于浅层的简单叙述,而是多有深度传达或指向,“读来有一种意会,一种气息,一种生命意味蕴含其间,往往在适度的大面积叙述中,自然而巧妙地安排那么一两句极有分量的句子,从而让一首诗扎下了根”(东方明月语)。
      最后,我想借用著名诗人宫白云的一句评语,来评价哑者无言其人其诗:“哑者无言是80后才子,诗歌文本很有厚度,视野开阔,思维开放,推进有力,意象和叙述都很到位,无论从题材,还是从语言看,都令人刮目相看。我相信他给诗坛的还远不止于此,期待是最好的开始。”
      是的,让我们期待这个值得期待的诗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4-12-11 16:4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用词语敲打骨头的诗人

——山西雁诗歌赏读

文/白公智

      第一次走进山西雁的博客,就被他那些漂亮精致的诗作深深吸引,故常常拜访。两年下来,竟先后拜读了数百首之多,颇有一些感想要说出来。感觉这个诗人诗写特别严谨、认真,把一颗热心贴近了大地,不冷眼旁观,不就事论事,不虚妄浅薄,而是亲临现场埋头挖掘事物深层“内核”,探寻或叩问生活哲理。好比农人,以笔为锄,开掘大地深层矿藏。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我经常用一些词语敲打自己的骨头。而一个敢于直面生活、透析灵魂的诗人,必是一个满怀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于俗常生活中发掘诗意、结晶诗思,自觉引领读者感悟并深入一个深邃而美好诗意世界的智者。
      山西雁是一个满怀家国情思、悲悯情怀的诗人,所以他的诗歌接着地气,真情、饱满而极具感染力。诗人从农村走出来,未敢忘记底层生活的苦难、艰辛和不公,一直关注着底层“弱势群体“的悲喜和命运,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诗人的良心在为苦难而撕裂般的疼痛、抽搐和呐喊。”五月 我走回故乡/山坡上生长着葱绿的田禾//田禾的光泽远远地射向我/让我想到母亲/在秋后面对堆积如山的粮食/与我同唱丰收的村歌//这季节撩动诗心/想把这葱绿的田禾/指向更多的人看/让他们也获得希望的感觉“(《五月,我走回故乡》)。但更多的,还是诗人对故乡田园和父老乡亲的赞美、祝福和热望。我将这一类诗歌归于乡土诗,在诗人的作品中占据了很大比例,成为山西雁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似乎看见山西雁——这只翱翔于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上空的大雁正振翅翔飞......人常说”雁过留影”,他留下了精致优美的诗作,人类精神财富。
      山西雁也是一个有思想且天赋极高的诗人,所以他的诗歌诗思深邃,处处闪耀着哲思的光芒。记得有个诗评家说过:诗歌的境界,佳境为立意赋情交融,给人美的愉悦;上境则诗意中彰显哲思,给人以顿悟和美感;化境则张扬着诗意的精神力量,催人奋进。山西雁的诗歌当已跨入上境,若非天赋极高的诗人,很难达此境界。天赋之意指的是:在特别领域具有特殊天生执念而使其在同样经验或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有别于其它人的速度而成长起来,具有独一性和特殊性的素质。阅读山西雁的诗歌,我们认定山西雁是一个天赋极高的诗人,感觉诗人那双睿智的眼睛,始终在观察着这个世界,那颗充满智慧的头脑,始终在剖析和思考着这个世界,然后用一支如椽巨笔精心刻画心底里烙有个人徽记的诗意世界。“麻雀背上的薄霜,比雪花更委婉一些,在冬天/佛光暗于灌木的落寞,熙来攘去的人群,淹没在鸟的孤寂里//就有问道的石头,堵住雪花里的水声,就有大片的时光/倒塌。纸样锋利的枝桠,在辽阔的西风上,夜不能寐,发出尖叫//而失控的落叶,如同上苍在冬至里最后一次抒发的憎恨/苍白的祈祷中,有无法治愈的洪水与灰烬”(《冬至,或抄录错误的雪花》)这样的诗歌,凝重、简约,趋于神性诗写,好似真的在用词语敲打着自己的骨头,千锤百炼,字里行间俗常的景象(字词)都指向一个深邃的内核:生活乃至生命的真相,层层拨开云雾,终见诗思闪耀出哲理的光芒来。读者读来,颇受启发或感悟,从而达到深度共鸣,和愉悦。
      正因为山西雁具有极高诗写天赋,就有了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徽记或艺术特质,而一步步趋近于诗歌神圣的殿堂。纵观山西雁的诗歌,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了他诗歌独特的艺术特质:一是精致短小。山西雁的诗歌大多都在10行左右,诗小而意不小,遣词造句出神入化,赋予每一个字词以饱满的生命力,鲜活灵动,张力十足。二是意境深远。诗人实乃造境高手,随意几个意象,都能在汉字神秘的指引下,营造出一个幽静深远的境界来,给读者以美的愉悦和享受。三是结构唯美。真正体现出了现代诗歌的形式美。这一点无需赘述,随意阅读一首,都能感受的出来。四是诗语精准。比如:“白刀子藏于白骨,海水死于火焰”(《这个秋天,乌鸦的声明太旧了》)、“大雪体内的墨汁没有叫出声来,冰凉的夜晚/仍有单纯的月色浇灌”(《大雪过后,我没有看到先知们的预言》)、“我已从光阴的火焰里,取走多余的灰烬/从肆意的雷电中,掩藏了悲悯”(《尘埃之歌》)、“当雪花落到诗歌内部/文字要像雪一样冷或白”(《像雪一样冷或白》)、“譬如,我去唐朝,从来不带明月/金樽暗淡,灵魂在一纸惺忪的词语间独饮”(《我经常用一些词语敲打自己的骨头》)等等,不胜枚举。不仅用语精准,且陌生化处理都很到位,每一个字词都在恰当的位置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化腐朽为神奇,凸显母语伟大功用。五是诗思深邃。换句话说,就是神性诗写为作品赋予了不朽的生命力。诗人是一个有着文本自觉和精神追求的人,在诗写过程中,诗人总是自觉追求文本的完美和精致及精神的向度和维度,在诗意空间里反复打磨,立意升华,力求经典。
      总之,山西雁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诗人,是一个敢于“用词语敲打自己骨头”的真诗人,作品量大质优,在当下诗坛也十分活跃,为读者广泛喜爱和敬重。我不是专业诗评家,更不敢在当下诗界说三道四。因为喜欢他的诗歌,敬重他的文品,胡乱地写了这些,算是读后感吧,不妥之处,望诗人海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4-12-11 16:43 | 只看该作者
《以诗为证:世界不是虚构的》

——姚阳辉诗歌印象

白公智

    前不久,镇安栗乡诗社社长王德强先生嘱我为诗人姚阳辉新版诗集《虚构的春天》写个评。我感到很为难。一是,我并非专业诗评者,恐怕写不好,反而贻笑方家。几十年来,我只为两个人写过评,一个鲁绪刚,一个刘云。鲁绪刚的诗歌,朴实,厚重,精致,满溢悲悯情怀,深深打动了我;刘云的散文,婉约隽永,行云流水,清新自然,如诗似画。但为难归为难,我还是答应了王书记。原因只有一个:我欣赏阳辉的诗歌。
    认识阳辉,也近乎两年时间了。这期间,我常常去博客拜访阳辉,断断续续品读了二百余首,对阳辉的诗歌基本有个整体印象。待拿到诗集《虚构的春天》之后,又系统拜读了一遍,优秀篇章还反复研读。深知阳辉是一个严肃的诗写者,朴素,低调,认真,且不乏才情,面对文字和诗歌,常常心怀敬畏。而这,恰恰是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的地方。
    阳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习诗,迄今业已二十余年。像陕南所有农村出身的才子一样,阳辉也经历了求学、招干、进城、安家、立业的艰难历程。从爱好到痴迷,从习作到著书,阳辉一方面孜孜以求积累知识,一方面极尽自己诗写天赋和聪明才智,勤奋创作,笔耕不缀,如今早已成果累累、闻名遐迩矣。
    感觉阳辉像一个勤劳的农夫,在他的诗歌园地,精耕细作,一丝不苟。故土家园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木,村庄,老屋,玉米,大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这些意象随手拈来,皆可入诗。因情立意,造境赋情,情境交融,出神入化。诗人从俗常生活里总能发掘出诗意,赋予简单意象以生命和审美,尽情展现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家园之赤子情怀。阳辉紧握现实主义如椽巨笔,随心所欲,尽情挥洒悲悯情怀,点点滴滴成就华丽诗章。写史而不泥古,写实而不落俗,写情而不魅惑。阳辉的诗歌接着地气,张扬着现实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洋溢着诗意美感和韵味。鲜活,灵动,厚实,朴素,雅致。
    记得有个诗评家说过:诗歌的境界,佳境为立意赋情交融,给人美的愉悦;上境则诗意中彰显哲思,给人以顿悟和美感;化境则张扬着诗意的精神力量,催人奋进。阳辉诗歌已入佳境,陪受诗坛青睐。以诗为证:诗歌可以是《虚构的春天》,但世界不是虚构的。诗歌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阳辉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历史与未来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完成意识形态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完美对接,灵魂实现自由,精神渐入化境,淡定,脱俗,儒雅。因此,我们应该向阳辉致以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
    当然,阳辉诗歌并非就没有一点瑕疵。学海无涯,诗无止境——诗歌路上,阳辉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诗路漫漫兮,阳辉还要上下求索。建议阳辉在练意、练词、练字诸方面,再下狠功夫。同时,在诗歌语言陌生化处理及语境、语气和叙述方式诸方面,把追求个性化诗写(打上阳辉诗歌个人徽记)作为诗写的终极目标,进一步探索、提升自己的诗歌艺术水平。我看好阳辉!我相信阳辉,在诗歌路上会越走越远,早日踏入神圣而辉煌的诗歌圣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4-12-11 20: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白公智 发表于 2014-12-11 16:41
诗歌,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

——读白公智诗歌《满岁》

你的文章太美妙了,一点点慢慢拜读内行者论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4 19:5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