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与明月对话录:
* B7 F; s7 h9 Y6 ]
4 s+ d* h1 q. c/ k, \J:其实我也不太满意昨晚写的那首,明月放心批,有建议尽管提不用客气。. {. T2 y0 N; ?! R; r3 L) W* n! S
M:静安这首古味浓浓,韵味十足,反复吟唱,其实都是对主题反问和感叹,不管我们如何追忆,渴望,期待,一切都是一场无奈的殇荡,本诗里出现了很多意象,可谓千回百转,但都是为这一思绪所寄怀,都是为这一情结而生,其实不必如此惆怅,整首诗读来似乎很美感,对主题有理有据,但总起来新意不足,还要向出新出彩多磨砺,点评不当见谅。 层次我感觉有些
4 X" F/ E2 R- f! n7 @" pJ:多谢明月的精彩点评,自我写现代诗以来,就再也没有写过古风,昨晚一时兴起而作之,写完之后甚不满意,或许写古风需要积累许多东西才能出新,古体诗,宋词基本达到鼎盛,后人若想出新必须要跳出古人的框架,运用自己独特的思想去写,诗之咏志,词之境界,两者皆易学而难攻,而填词对现代诗写作大有益处,不过初学者若能从律诗、古体诗起步,进而学词,他日攻现代诗,必成一番事业也。2 q$ U. `7 _, F
M:我还没贴,你的借鉴是可取的,你是不是想起了卷珠帘呢。' ~% }% D! ?: K- d# t, ^* u7 a$ E
J:哈哈,易安曾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女词人,当然会想起卷珠帘,而且我以前填过的词多数是婉约的,但我说来也奇怪,有时又会是豪放派的风格,所以我一直在强调,不论古诗词还是现代诗,一首诗歌的风格并不单单取决于作者的性情,更多是作者在当时下的一种特有心境,并没有所谓的风格之分,若要分,那也只是按照作者多数的作品归纳成一种风格而已,我承认一个诗人必须要有自己独有的诗风,但不应该明确自己就是什么派的,只需写好自己想写的便足矣,以上仅是个人拙见。$ A+ A, k& i; J7 {,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