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长廊散帖
这里恐怕是校园中唯一给人以殿堂感觉的地方。白天,当日光透过玻璃顶棚照彻长廊,假如你恰好抬头分享了其中一缕,是否会心生一种崇高感?——虽然校园本来就被赋予了知识和道德的双重崇高,但是长廊给人的崇高感却来自纯粹的空间和人对于空间的神性感应,似乎并不依傍前者。
透过玻璃进入长廊的正午阳光显得柔和,却足够让浮雕墙上浮凸的造型鲜明起来。对于渴望着巨大的审美震撼的人来说,这稍显粗拙的浮雕不足以让他驻足;对于沉陷在日常事务中无暇他顾的人来说,这缺乏色彩的大理石更不足以吸引他吝啬的一瞥。但是假如,你是一个对美并不过分苛求,又乐于忙里偷闲,对周遭平凡事物始终心存善念的人,就一定不会对这日日照面的朴素的美视若无睹。在你匆匆踅身拐出长廊之前,你一定会看似漫不经心地瞥它一眼,内心波澜不惊——巧的是世上恰恰有一种美好,就叫做波澜不惊。
长廊在空间上的特殊规模,即使是一间教堂也未必有其空旷,更不会有其自由。它并不因为高耸而显得肃穆,透明的穹顶让它采纳充足的阳光,开放的空间让它吞吐流动的空气。像这样的冬日,因为风常驻其中而颇显凌冽;不过在春夏秋三季,却是各色花香和树木的气息轮番做着长廊的主人。当然在功用的意义上,孩子们也常常是长廊的主人——歌声与笑声,舞蹈与青春,都常常是长廊的主人。一个偶到的生人可能会敏感于长廊的空旷与单调,而经年从容阐缓于此的人,却时时感觉到这是一个有生命的空间,它甚至是生长着的,并葆有永久的青春特质。
这种生长着的青春特质,在不日就要到来的除旧迎新的夜晚,会招展得更其热烈。当每一层廊柱上的壁灯统统亮起,长廊将迎来一年里最灿烂的时刻,它将盛满快乐和最后的纯真。那些盛不下的,将溢出空间,甚至时间。
201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