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1|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淇澳,我俯身拾起一片生锈的历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黎均平 于 2014-12-15 19:03 编辑

在淇澳,我俯身拾起一片生锈的历史
文/黎均平


淇澳岛,在中国南海,伶仃洋上的小不点儿,百岛之市珠海的一个村。
在淇澳,我触摸到一片生锈的历史,感觉有一种痛,由外而内。
击溃强盗的土炮在生锈,象征辉煌的白石街牌坊在生锈,使用赔款整修的白石街在生锈……连淇澳岛抗英遗址(包括“土炮台”“白石街”)的碑记都斑驳不堪,若隐若现。
凤毛麟角的胜利,凤毛麟角的辉煌,凤毛麟角的记忆,还在继续凤毛麟角下去,仿佛被一年又一年、一层又一层地覆盖荒草。
1833年,淇澳岛极不平凡。原住民与侵略者的战斗,土炮大刀锄头对洋枪洋炮洋船的战斗,典型的不对称的战斗,竟然爆出了冷门——以侵略者战败求和赔款而告终。
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国列强侵略并取得胜利的第一场战斗,比三元里胜利整整早了七年多!
三元里胜利走进了历史教科书,家喻户晓。而淇澳胜利至今还如一片落叶,飘荡在伶仃洋上。
也许近代以来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和苦难,国人太渴望、太需要大的胜利,来抚慰屡屡受伤的心灵。相比之下,淇澳胜利,也许太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似被大把大把的血与泪所淹没。
但淇澳胜利,终归也是胜利,也是用血与火换来的。小,并不掩其光芒。
时隔181年以后,我来到淇澳。面对这片生锈的历史,我只想郑重地拾起,把它交给现在和未来,让过去和现在、未来真正融为一体。
我祈愿把类似淇澳胜利等无数个小的辉煌,累积成我们民族历史的雄卷,让每一页都写满扎实和厚重,每一页都捎带时代脉动的体温和宝贵的镜鉴。
生锈,不是岁月的过错,可能只是人的疏忽,或者短视。
让历史告诉未来,历史就永远不会生锈,记忆也永远不会生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15 14:15 | 只看该作者
淇澳岛我不清楚,三元里的清楚一点,这个不是因为课本,而是家喻户晓。听老人说:当时三里元召集108条村的精英,参加抗敌,所以真正功劳不仅仅是三元里。但大家一说到那段历史都只提三元里村,而108条村一字不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2-15 14:16 | 只看该作者
题目新颖,语言淳朴,历史忆痕,值得回顾。拜读美文。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2-15 15:22 | 只看该作者
一年前,即淇澳大胜180年后,我也到过此地,也写过一首散文诗。
这个地方,这页历史,确是应大写特写的。
在对外抗战史上,不但最早,而且是得到洋人赔偿的唯一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2-15 17:3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2-15 17:46 | 只看该作者
提读好诗,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2-15 17:57 | 只看该作者
生锈,不是岁月的过错,可能只是人的疏忽,或者短视。
让历史告诉未来,历史就永远不会生锈,记忆也永远不会生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2-15 17:58 | 只看该作者
文笔稳健,诗意沉重。拜读均平佳作。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9: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蔡旭 发表于 2014-12-15 15:22
一年前,即淇澳大胜180年后,我也到过此地,也写过一首散文诗。
这个地方,这页历史,确是应大写特写的。
...

谢谢蔡老师垂注!历史是根,是魂,失去根魂,再美的风光都黯然失色。参观之后,总觉得想说点什么。虽然尚有争议,但时隔181年的史实,应该可以考证、定论。请老师及各位诗友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9: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奎奎 发表于 2014-12-15 17:58
文笔稳健,诗意沉重。拜读均平佳作。问好。

谢奎奎兄弟如此厚爱、鼓励!多多问好!我的微信已开通,多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0 22:4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