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树强 于 2014-12-18 11:22 编辑
从写作手法入手读《杀狗的过程》 很早就读过雷平阳《杀狗的过程》这首诗歌,也欣赏过不少从不同角度的解读文章和褒贬不一的诗歌评论。 我只想从诗歌的写作方法入手,还原一下这首诗歌的庐山真面目。 我认为,雷平阳老师的这首诗歌运用了一下写作手法: 1、镜头嫁接法; 2、虚实结合法; 3、意义引申法。 首先,我们看镜头的嫁接。还原杀狗的真实过程,很简单,很明了,虽血腥但不可叹。 在杀狗的过程中不外乎两个基本的镜头: 一是屠夫从10点25分到11点20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捅了一只狗脖子五刀杀狗卖肉; 二是另一家的狗看到被杀的狗挨刀子就惊恐地逃跑,主人捅几次,它就跑几次。 作者把两只狗的镜头巧妙地嫁接,形成了血腥、无情、残忍等等无形的张力以及所要表达的引申效果。 其次,虚与实的结合也很叫好。 市场是实,时间段是实,杀狗的过程是实,主人与狗的交流也是真实可信的。 那哪些是虚的呢?首先,把主人家的狗与被屠宰的狗嫁接在一起的故事是虚的;其次红领巾、小旗子以及假借围观者的议论是虚的。 作者通过镜头嫁接和物象意象的虚实结合,为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意义引申做了最为完美的铺垫。 最后,意义引申的表达方式,是很有层次感的。 通过镜头的嫁接和虚实结合的描写,作者从主人与狗引申到了长辈与孩子,从长辈与孩子,通过红领巾、小旗子等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意象,把意义引申到了更高的层次。 第一次引申是通过镜头嫁接实现的,第二次引申是通过主人与狗真实的情感交流加以想象实现的;最后的引申,则是通过对姐姐故事的错觉描写来实现的。 这样,《杀狗的过程》已经很好理解了!为了还原诗歌写作的真正源头,我们可以这样做一下合理的想象: 作者“今天早上10点25分”来到“金鼎山农贸市场3单元”,屠夫正在杀狗,另一家喂养的狗则“依偎在主人的脚边,它抬着头望着繁忙的交易区,偶尔,伸出长长的舌头,舔一下主人的裤管,主人也用手抚摸着它的头”。杀狗开始了,在捅刀子的整个过程中,另一家喂养的狗每每受到惊吓,但跑出去,主人就把他又叫回来。 一边是屠杀,一边是温情。作者可能在某一错觉中有了灵感,于是把两只狗的被杀与温情嫁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有痛感的故事情节。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虽是联想,但也是基于对诗歌所给予的信息合理推断的。 既然是推断,我就在表达一下我对诗歌最后一句的理解吧! 诗歌最后假借围观者的话“说它像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有些读者对此不理解,为谁奔丧啊?其实还原诗歌的创作灵感后,不难看出,这一句是为那只真正被屠宰的狗所写的。也许这只狗的老爷爷、爷爷、爸爸以及它的其他亲属都已经在这个市场上“牺牲”了,它本可以到此缅怀一下、大哭一场。但狗的命运容不得人情,这也许就是对死了无人惦念的形象解构吧。当然,作者把这一句放在被嫁接故事的最后,已经有了意义的引申。引申什么,则见仁见智了。
附:《杀狗的过程》
雷平阳
这应该是杀狗的 惟一方式。今天早上10点25分 在金鼎山农贸市场3单元 靠南的最后一个铺面前的空地上 一条狗依偎在主人的脚边,它抬着头 望着繁忙的交易区,偶尔,伸出 长长的舌头,舔一下主人的裤管 主人也用手抚摸着它的头 仿佛在为远行的孩子理顺衣领 可是,这温暖的场景并没有持续多久 主人将它的头揽进怀里 一张长长的刀叶就送进了 它的脖子。它叫着,脖子上 像系上了一条红领巾,迅速地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主人向它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继续依偎在主人的脚边,身体 有些抖。主人又摸了摸它的头 仿佛为受伤的孩子,清洗疤痕 但是,这也是一瞬而逝的温情 主人的刀,再一次戳进了它的脖子 力道和位置,与前次毫无区别 它叫着,脖子上像插上了 一杆红颜色的小旗子,力不从心地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主人向他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如此重复了5次,它才死在 爬向主人的路上。它的血迹 让它体味到了消亡的魔力 11点20分,主人开始叫卖 因为等待,许多围观的人 还在谈论着它一次比一次减少 的抖,和它那痉挛的脊背 说它像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