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剑萧 于 2014-12-24 21:00 编辑
$ V6 h- c( @, T: {
- \ n2 q! W; s3 [3 V 【纯诗印象诗派第007期同题同图诗会】诗评
3 V. {; c: y- x. e- n, ](由于烟火先生较忙,本期由静安和剑萧代评,单数由剑萧简评,双数由静安简评。在此,特感谢明月清风提前汇总!)
4 B; {7 e* D |; O( R7 x, W9 Q
% \" x7 M8 z K0 N4 `01.这些年0 F, o; R* N, ^" [+ X
文/静安1 i* Z) S% r, ]0 y
; S$ M/ }2 X- o( G3 I这些年
1 Z, S; p7 a# q$ S) F学着咽下一大段话或情绪
- z. A7 s$ z. g. [与剪不断的河流
1 K' ?; a4 G- n2 J1 D倾谈、共眠3 N" A4 r) W P2 T
用沉默- J% f, B% S& }. m" t/ W
表达我的想法! l+ s+ B: ]( G; \9 a6 U& T5 ^4 @
枯木上的黑洞6 W! n1 [, Z3 \+ E
萌发思想
; u/ @: a8 \, f( r冲破世俗) C! b; ?. @" \# P0 m- `7 [8 p
扎根于芦苇7 ]* z* ~4 z- y W+ r- e. g
如竹般的超然
* i% C$ A9 J0 Y柱立着
: ]5 b7 u5 R+ i0 ^+ n6 F. X等一朵花开的时间# v* c/ ?# j# |/ W$ h5 ~* a
盛满遗憾的茧
$ m& q6 J( P" K3 ]$ V9 d在根茎残缺处
0 D# c6 W. w8 l$ u, k' J3 r R破壳
; ?/ p n; d Y! c以蝴蝶的姿态2 {0 `& Q( {+ \; e! o
活着
$ z$ k7 j' ]+ f+ X3 i- ^2014/12/17 6 D3 U7 l! @' n0 {! ]: W
, Y9 x3 w9 v* r# M. o) D& N, d, k
剑萧点评:6 \/ I" F9 }; r1 K; h7 @
静安总是以谦卑的姿态和执着的态度去为人处世,也许这是他的性格所使然,这首诗折射的也正是这种思绪。自纯诗印象派创立自今,静安出谋划策,勤勤恳恳为纯派的发展呕心沥血,和他交往的种种片段都至今历历在目。我认为解读一首诗,就先了解诗人身处的时代和生活背景,只有正真认识了诗人,对解读他的诗作是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一起重读静安的诗:”这些年/学着咽下一大段话或情绪/与剪不断的河流/倾谈、共眠/用沉默/表达我的想法/枯木上的黑洞/萌发思想/冲破世俗/扎根于芦苇/如竹般的超然/柱立着/等一朵花开的时间/盛满遗憾的茧/在根茎残缺处/破壳/以蝴蝶的姿态/活着“。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语言具有内在的节奏,读时会感觉到一种外在的张力在牵引着我们,表达出自己与这个世界所作出抗争时的挣扎,但诗人并没有悲观,并没有与这个世界妥协,我相信,破茧而出的是蝴蝶,是蝴蝶的总会等到春天!当然,这首诗也存在着不足,就是在一些词语的应用上感觉很牵强,还有就是缺乏新意,大量词汇都能在他的以前作品寻找到影子。最后,希望静安以蝴蝶的姿态活着,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y$ u& @ n/ b5 d3 e/ E
+ ]: E8 t4 F* O% ]1 }
02.这些年' N8 X4 V( K, u3 ?5 b
文/踏破忧伤8 ~/ b8 c* U& D2 O' @; Z
# E# N$ l% K3 V3 L5 O
清晨迎着朝阳3 w0 _0 O9 e- }; |' ?
带着布谷鸟的歌声
$ l% w; R. C( h走出村边的小路
) Z- N% q) L2 i傍晚带着盛满丰收的眼
" i5 M9 n9 W( I) R2 n0 a6 l走回村边的小路0 s. J' R+ L' E$ [
一条小狗绕来绕去$ y! n3 q" F+ n+ t/ {1 e" i
慢慢的长大* @' J) \4 U/ }4 J& r
一只小猫在我思索时突然窜出% i% i' B) c5 s8 v* L6 S4 ~& u2 w
后来它抑郁了
$ u% r' [/ W( `6 z
6 x& y/ ]/ w% c- h2 x z# r- [& O这些年1 I7 N" X" B7 z) B* q2 o
土地在回转里生息
: [& j1 p- \3 V! e庄稼从青绿变成金黄# V" Q# y% L" T2 K! C V' ]9 m
从金黄又变成满满的硕果% j- [. n+ V" r4 a" o! F
炊烟有时起 有时追着云朵去倾诉
) t! u8 w' P- o% ~, b经过的人我有时忘记
2 b* \; `# T. T$ H. R- J有时想起 想起曾经住进过我心里
& V# |+ D+ o: p5 ^4 ^2 t7 C) N. _* \. ~
4 H7 v8 M0 A' h" f: x/ k% I那些小孩的模样" h( \$ \. `) j9 {9 y- [1 J9 B1 N
和青稞一起长起
2 q4 b3 [* C9 A% V4 C6 y) b曾灰色脸的大妈( Y3 P Q* {* U1 ^' @8 P9 A
在广场音乐响起时& w3 x; A4 _/ R% L1 I) M+ f; _) j4 y1 Q
变成风韵飘扬的红叶
8 f" F. a) @6 Q. C, Q! k
: O+ e3 c4 w6 V6 ]' e. ~这些年4 C8 @* N; p4 ]
身边的人
( x8 Q$ P) X* ]. a6 d! V" B) E% c已最美的姿态重视亲情 友情; S7 H( E/ u; C8 Y
把最美的笑颜留给尊敬的老一辈
% [4 m s9 _+ a, X# W9 B0 C些许的心情在这些年里被割舍
! V2 K9 F! f. I8 V3 R扔在我经过的路边
( K3 @. a& b' Y很多情节感悟成了诗歌4 {: K. l' @. k
我一直这样瞭望的走过
9 R; M* w" z/ S* j7 `; M- ]# M# S0 g/ T. R. e; B9 S
静安点评:
0 P D- @6 o/ A8 b5 N8 r 开头作者就用清新的语言述写了与村边有关的事物的目前状态,作者从生活入手,把生活小事描写得趣意盎然,我将第一段改成“清晨迎着朝阳/带着布谷鸟的歌声/走出村边的小路/傍晚装着盛满丰收的眼/再走回村边的小路/慢慢的长大”削枝去叶后,这样更能突出时间的跨度,如作者认为不符合原意,我立即恢复原文,请见谅。
. c, h" ~/ h" z) |. f' i7 @6 h U 第二段作者追忆土地庄稼的喜怒哀乐,有的人忘记也有人住进心里一直都在。“庄稼从青绿变成金黄/从金黄又变成满满的硕果”时间的跨度大,跳跃大,给人联想。“炊烟有时起 有时追着云朵去倾诉”那种缠绵的幽怀心语萦绕于心,从不间断。
- h: C# l! ~& o) [% _8 w 第四段描写小孩的模样与青稞长大,大妈的脸变成红叶,都透露出岁月的无声逝去,作者通过这样描写来突出主题“这些年”从年轻到蓑老这一过程同样是运用跳跃法去写。3 A# _7 E) O f4 Z% ~+ E
最后一段作者回归身边的人、亲情、友情,把最美的笑颜留给尊敬的老一辈,关怀与尊重老一辈,发扬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作者呼吁更多年轻人关爱老一辈而不是留守于家中让他们独守空房。“些许的心情在这些年里被割舍/扔在我经过的路边/很多情节感悟成了诗歌”作者借着诗歌把她在生活中,这些年的所见所闻写成一行行诗句,算是一种总结也一种呼吁。“我一直这样瞭望的走过”道明了作者的心态既不哀伤也卑微,暮然回首,所走过的都是 人生成长中的一种经历,这些年风雨兼程收获了不一样的风景。2 b3 X. q* D: Q" X
此诗作者对于跳跃把握得很到位,若全诗能再凝练瘦身会更精妙。个见,欣赏!" g/ l- o3 U9 l( K1 ~5 G( @
) \9 E1 V% j* v' P9 c4 X
03.这些年
0 o2 P. j3 b. d: u: P文/原点初心+ j$ n6 ^2 w g
. ]' E. W3 l( u& k: z8 {3 V, i/ ]
这些年
! g* y) j3 g1 K+ d7 A能说上话的人越来越少了
( G: {$ A' t% m+ w& V雾霾越来越重, F9 ^! H. \$ ?: h% T- Q5 m( `
身边的人看上去都长着一模一样的脸
6 x2 {. ^+ ~/ ?5 K5 k. p+ X; Z
; m: J- F# G! G, w7 I* P; ~: K, d8 y高铁通了
) t& s j- b5 _! \地球真的变成一个小村子了" D* k: J. ]: g% @
在手机百度的地图上
+ } R, @- m2 r; n你的城市很美 我的故乡很近/ \6 w' d) y' o0 }7 f$ I7 J
6 L8 e x0 k6 j2 t% g' L4 l
孩子跟燕子一样. t( H% t6 j% s- h& o
说飞就飞走了
; W8 K; I# B- @5 U/ c+ I两个老伴却跟两棵树一样
3 q/ F) X. ?8 G W. R靠得越来越近了4 k. J3 U6 q. f2 U6 a5 n
1 S. }" ~# ?) L6 e
剑萧点评:4 n/ F3 ~* q& Z, z# }
看到原点初心的这首作品让我眼前一亮,短短十二行,诗人以小见大,以独到的眼光诠释了”这些年“的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弊端。
( v2 p. F7 V, n N! l ”这些年/能说上话的人越来越少了/雾霾越来越重/身边的人看上去都长着一模一样的脸“,诗句第一节应用对比手法生动传神的写出了人心的冷漠和环境的污染,透过表象我们会发现,雾霾其实就是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短视所带来的恶果,急功近利所造就的不仅仅是雾霾,还有被物化的”长着一模一样的脸人群“。第二节写高铁等现代交通工具让”地球真的变成一个小村子了“,诗人这样表达:在手机百度的地图上/你的城市很美/ 我的故乡很近,这种”美与近“流露出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惆怅,个中滋味也许只有诗人所知。第三节升华了主题,写出留守老人的辛酸和无奈。看似无意,其实细品,你会发现其中的关联,”孩子跟燕子一样/说飞就飞走了“,孩子无非是为了讨生活”飞“向更远的城市,无非成了身在异乡的游子,留下的是无数个空巢老人以及留守儿童,这些问题已经成了社会问题,也成了诗人”这些年“所要表达和担忧的问题,所以这首诗的现实意义是很强烈的!
" g, `5 u/ P+ }; o5 |) E+ j) j" e( o, M0 z" V
04.谢谢生命中有你6 o4 @- ~' i9 e0 f- _' Z
文/剑萧
& K8 W+ R2 F9 z. y7 q+ h% x6 Y& D! i( Z0 p
多少个夜晚
2 x; _2 |" U3 K$ m* W; S C等待你的降临
/ i( [6 x9 U" h2 A8 t9 q渴望你款款而来# q5 D; d: |( ~' f8 d! P
赐予我幸福的云朵# k2 [5 q# r, _* a
还我雪花般的纯真
* y$ z( P2 I& E$ j2 }! P! j" i) N ]7 B9 }" }# X
千年的月亮
9 q# X' c3 y) g% l4 h是那甜蜜的相思
& x" v/ s2 A2 s3 I" N. ?8 v我的今生
5 u+ @9 C# ^. }6 B0 c5 r7 q' q H4 v只想与你有个约定/ y+ p6 t4 d- Y) l+ Q1 J4 S# L
$ f( M, |# ]* }8 q- S% _那怕一无所有) I: y' A* B: T9 m2 {- Y
我都愿意和你私奔
9 L q' |& Q* f, ^谢谢生命中有你$ Z- W/ t- [! s2 j0 ?9 a+ Z
有你的地方1 @- q( U8 M$ q
就是一片璀璨的星空$ `! T' X% |; o+ y, @8 ?* d* ~
/2014-12-18/
' H' I2 S: B/ E8 p5 }8 t$ a* {, |, \( e; [0 h8 ^5 Z- |
静安点评:7 G4 J2 ?+ [4 o3 w1 E2 t% c
全诗分为三层,而情感层层递进,第一层表达出渴望相遇还作者幸福,如有“愿得一心人,白手不分离”的痴情之望。第二层作者运用月亮这一意象表达出相思越之浓,月亮这一意象自古在文人骚客中、唐诗宋词中运用得最多,间接把相思之愁加深,有“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断肠之念。第三层把思念之绪推到高潮,作者以疏狂的口吻道出幽语,纵一无所有亦愿与君私奔,足见作者对伊人的痴情一往而情深,最后两句“有你的地方/就是一片璀璨的星空”作者情感犹如泉涌突喷,升华整首诗主题,此乃惊鸿之笔也。如有《孔雀东南飞》》的凄美故事。
, Y4 t1 Q( I$ ~: x; L3 [3 z5 r' A( w 全诗仅是用纯朴的语言去描写,并没有过多的修饰,直抒胸臆的写法令人读之欢喜而舒适,怎一个纯字了得。" F5 g9 }% ~; K4 j- l" _# Z& R5 z
7 A P1 L0 \ K% c S
05.这些年; x8 X& ?" j! I" l/ d' J
文/十月梅朵0 |: u b2 ^4 a" F
: M7 t! V, a' {( |这些年
7 V/ j: Q' G% P1 l4 O/ Q走了很多弯路,过了很多小桥. V) i, F! D3 {6 R3 t; |& p
仍不懈追寻曲径通幽的禅境
8 f1 v' J3 x6 J. Z6 J
& _: K% E* z z9 @, W# t这些年 ~1 X# \6 e1 D
坐汽车,坐飞机,坐高楼
$ V" Q) x) O- S9 n2 h( H Y却仍迷恋山水田园与低矮小房7 L ~ y0 ?! Y* P
6 D$ O1 p: `8 D4 ~: P这些年
. l1 z9 x: ~# R2 l7 i从桃花开始,到梅花卸甲
3 H8 e8 ]! E* z! T% A亦未能开出智慧的果
4 Z5 \: w# w% w
" f Z, X+ Z; w) M# Q8 j$ d% ~这些年
& e' t3 v& B9 g0 k: O0 u- t0 K爱了,恨了,痛了,淡了
2 T3 a7 g+ l% [0 Q- R" c% d0 J* z& _学会静对扑天盖地的冷漠与谎言; \' G( O% l: y5 U4 r' h( K
7 v: A8 U3 C" Z. K, e
这些年
& O5 I u7 O# x4 \+ k4 j只顾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
: G, i3 ^2 v, H5 h一朝失亲才追悔子欲养而亲不待
% k2 n4 Q- J! l) t$ E2 ~! Z+ j3 ~3 g) u% R! W
这些年
! g' e$ X' \& g* k% [1 S' W5 o ?经历太多的人世沧桑与生离死别
/ U9 `6 b/ D5 v3 p* G+ v4 f自救于万全之爱无离别,万全之爱无生死5 y F4 x6 y. w0 ` {0 G
: B3 |7 R1 w: u5 f- u" x
剑萧点评:
! T6 o0 I! S' Q: j9 R4 W$ S 与十月梅朵相识已久,算上老朋友了,第一次读到她的诗,就被她细腻而深情的诗句所打动,当时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D! p1 `& Y ?0 S! |
《这些年》在梅朵的笔下精彩绽放,诗歌充盈着一丝淡淡的忧伤。花一样的年华在风中凋谢,生活给了我们无穷的幸福与遗憾。2 N* P: p, ^9 c3 n/ ]6 v
诗歌第一节说:这些年/走了很多弯路,过了很多小桥/仍不懈追寻曲径通幽的禅境。梅朵在回首走过的路时,发现自己走过很多弯路,碰到过很多坎坷,但是自己仍然再不断地追寻生活的真谛与生命的意义,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 r; H" Y# c0 g5 ?3 z) x- d& d 第二节:这些年/坐汽车,坐飞机,坐高楼/却仍迷恋山水田园与低矮小房。在梅朵的心中,都市的现代化文明抵不上大自然的一山一水,比不了故乡“低矮的小房”,从中我们探出梅朵在内心多么渴望亲近诗意的生活,那山水田园与故乡的炊烟正是心头挥之不去的梦境(“禅境”)。
+ ?' g, z; B' c/ O6 T8 o. k4 d 第三节写花开花谢,用自嘲的口吻说自己“未能开出智慧的果”,这种自我反思的态度是值得肯定与赞赏。) `9 ?3 P5 d' w4 i; t: J
第四节最为精彩,“这些年/爱了,恨了,痛了,淡了/学会静对扑天盖地的冷漠与谎言”,虽然梅朵带着感伤的心在书写心中的满腹牢骚,但是我不得不“幸灾乐祸”(诗人不幸读者幸),因为写的太妙了。爱恨情愁,用短而急促的词汇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强悍,可见梅朵不是个弱女子啊。
$ t: O9 J" P, u7 J$ P6 ^( { 诗的第五节用沉痛的笔墨写出了“树于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留下的遗憾之情,表现出梅朵对自己的深深自责。这也告诫我们:珍惜眼前亲人,珍惜身边的人,应在当下,莫找托词,不然定会遗憾终身。, ] p2 _, c% G* Q4 w! a. V
诗的第六节算是升华主题,总结的非常出色,全句呈现出一种哲理美!梅朵说,”经历太多的人世沧桑与生离死别/自救于万全之爱无离别,万全之爱无生死“,这让我不由的想到冰心《繁星.春水》中的《致词》里的诗行,”母亲!/致词如此,/累你凄楚——/万全之爱无别离,/万全之爱无生死!“,梅朵化用冰心的诗句,在这里已经超越了母爱,而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希望梅朵走出忧郁,笑对”人世沧桑与生离死别“。
- Z" ?4 G6 Z+ Q ^+ c. C, y9 H6 W- l. S2 N* G7 a8 H( ?/ ]0 f
06. 这些年
& u) z/ C; h6 p+ d3 C文/三德( U7 J0 h9 H3 p" C; u# A& d( }
3 w4 m# z- q& M* E# h犁头在土地上飞翔6 _% @$ y( s; [2 J5 W7 U
旧衣服,像狼+ C8 q% h; D; w! ?0 A
脸是土地3 C4 k/ a! ~- Z6 q L7 r c; m8 A
谁愿点起一团火焰/ I0 i) e+ h5 r- r) [6 F
燃烧,燃烧
6 c1 _. ?9 B: c$ f, Q$ r: z$ v6 B+ M
/ l% e: F( q9 j0 D# s9 @# J3 Y影子像狗一样,拴住翅膀
% N' D* \+ y4 U/ A: Z# D+ }背对阳光,紧抱着土壤
9 C5 n; Z; A# z6 z( P: y从一头,到另一头
7 Z% P! {) v2 b2 k始终抓不住想要的
" p1 `& P$ Y1 `" W4 O- j& \我想要一团火焰 x. ?0 |1 r3 A% ~& V
燃烧,燃烧" J5 X- t. F! f, s; f
2014.12.18
" ?/ s) N) t0 p, x
# b7 T/ v/ P% M; n6 b# j7 i静安点评:
, v c$ Y6 ?" b3 T) f “犁头在土地上飞翔/旧衣服,像狼/脸是土地/谁愿点起一团火焰/燃烧,燃烧”短短的几句,读之颇有感触,我本来也是个土里长大的人,犁过田,搞过生产,对于作者描写的一幕幕场景不断在脑海中浮现,犁头在土上飞翔生动形象地面写出犁耕的场景而脸是不会发出光芒,作者欲问谁能为之燃烧,其实作者是把希望寄托于土里,普天之大,莫非黄土,只要有土壤的地方便能耕织出丰衣足食。“背对阳光,紧抱着土壤”凡耕种之人都须经历此种苦难,同时反映出朴素而勤恳的品质。“从一头,到另一头”按我的理解并非单指耕耘的移动从那一头到另一头的表面意思,更深层次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反复历经了多少代人的勤恳艰苦奋斗而始终还是耕耘于这片土壤上,始终走不出土地的怀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落后而贫困的乡村一如既往朴素而富有,除了钱。“我想要一团火焰/燃烧,燃烧”正是作者想要的一团火焰燃烧,走出贫困,向往美好的前方。
& U& r. L; z/ {* z1 i6 [% ]7 ^3 l9 S6 e' {1 D( r( x# E
07.这些年
( _, }4 Q6 b8 h/ E$ g0 m( j0 Q$ g文/英菽
: D( }2 T9 W5 d. _" ]( {% g; }2 Z- J) a
这些年,故乡已经不再像故乡。
- R& `. b. l* i! Z8 {高楼遮了阳光,水泥封了土路,汽车替了牛车。
. X: Q% i3 e1 a+ ^( i$ X' k" _村前村后的绿荫少了,空气中润湿的青草清香淡了,鸡鸣狗叫声不再相闻了。
1 N$ I: U# Z1 z' |( C. b0 `田间都是老人,家中都是幼童,只在春节里才会人往人来。 g5 y" H6 R2 B: G
1 O0 Z+ h. \: q1 `/ m( j" \这些年,城市已经不再是旧日的城市。 b u2 S @$ s1 G( l$ z+ z) P5 B- b
住的房子大了,住的房子高了,认识的人却少了。
+ |/ N. p6 k) t j: g1 D开车的人多了,骑车走路的人少了,空气中的小粒子越来越让人不敢呼吸了。
2 ]- ?& t! K' n手机总在手,信息满天飞,不管谁对谁错只要露脸多。, T& K. X* x2 ]& X
: \0 z- I# v# L0 }: ?这些年,知识已经爆炸,文化已经泛滥。; `9 v6 F* Y/ q9 d
网络创业胜过传统制造,创意思想富过墨守成规。 |3 {& `0 h( h9 Z( n- l; ~. c, h
写手水平高过作者,八卦新闻创造明星,影视没有滥的只有更滥。6 i7 b) R4 _$ B/ V1 o K0 }. m! P
写诗的多过读诗的,作曲的多过弹曲的,卖文化的多过研究文化的。+ T! z8 p1 E) K! G' E
- O, F! c( \5 E$ V- w' J' s, w这些年,世界变化太快,不小心就OUT。
' w1 x8 }: s6 E今日美国灭了伊拉克,明日阿富汗来了塔利班,股市涨迭,危机生息。
0 W+ {" f. d8 {9 d& N, U2 g11.11才脱光,12.12又来袭,粉墨的粉墨,登场的登场。
) ^" s" B" ]% h* K耐不住寂寞的是弄潮儿,耐得住寂寞的是圣贤人。
4 ?$ Y9 J' |( I9 y* Q9 F2014/12/18# }' m, \2 O. Y( n+ v
+ w2 w3 C5 Q( p3 m0 t. G3 A1 k剑萧点评:* ^9 m3 o) w9 J0 T: I* |* V' o
这首散文诗写的非常精彩,欣赏英菽诗人的大手笔!全诗四节,节节递进铺陈。第一节写出了故乡已不是儿时的故乡,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是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必然后果,也是留给当代中国的一大痛楚和后遗症,这里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社会现实生态的强烈关注。第二节作者的视角由农村转移到都市,热闹与喧嚣背后的都市其实就是水泥与钢铁所铸的森林,人与人之间除了冷漠就是被这些东西所禁锢。物欲横流的社会,冷漠正在席卷道德和情亲的高地,状况令人堪忧。第三节写当今中国社会现实,知识爆炸,文化泛滥,所以的一切都是快餐式的,作者侧重文化这一面镜子来折射当下中国生活的病态,发人深思。第四节由中国推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21世纪并不如人意,恐怖主义蔓延,经济衰退,都在困扰着这个处于悲观时期的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这首诗构思巧妙,信息含量超人,可见作者是个生活的有心人,说明他经常关注和思考当下中国农村和城市存在的问题,当然他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此,眼光早穿越国界,表现的是一种道家的大视野,体现的更是一种儒家的大情怀!2 |/ N! f3 ^. V Z3 y
: b% e' T) m# M- U+ |' ~
08.这些年
+ S9 b: K2 R6 G! c p* p) b文/明月清风
+ V0 G# L8 \6 A9 g. c+ ^0 [# i* H4 N/ f- T
像石头怀揣难得糊涂独坐
, f$ f! w0 }& P4 H7 l. O对来往的人点头不语
, O" ?4 Y9 s7 K8 ~任风一路吹7 J; A: \' y+ o4 ?
折叠起身体里的棱角
1 G6 w# I, B% ~, d* }5 F$ { _$ X. Z安于一株草捡拾阳光取暖前行
& o4 b; S1 x$ e J' q, ^' x+ V) B" O/ y
不问风从哪里来5 w5 d2 ] Q2 ~$ Q0 d
沉浸在庄子逍遥得过且过' H! }, N$ e) a& m/ N
: t: x- J F7 P, Y" L7 ?偶然盛开的生命像浮萍流浪# d( Z, v- F8 L0 M2 ~/ x
没有谁预测路上经历
' N: \4 d$ ^; U- J( ^; ?+ h; i- h' h- r% C
也许如四季次第抵达
. v3 x( i6 f: g" }也许是无常 潦草匆匆
0 C4 D5 Q' O7 o8 j0 O4 R: |一切纯属天意 - m; B! e* B! k$ L
任风流人物覆手为雨 ^6 d6 m: b. j, x; i
只愿安于一隅默默老去- h, C- Z" T8 S' E( ^. @* }7 [
; ~' u. U$ t% N: U8 }0 r5 U静安点评:
& R4 \' E$ u! T. S “像石头怀揣难得糊涂独坐”此为一种宁静的境界,作者对来往之人不语,任风吹,悟透了世事苍凉,有些人不值得与之为伍,独折叠起身体里的棱角,甘愿安于一株草捡拾阳光取暖前行,虽然安于一株小草在某些人眼里是卑微的而在作者心中是非比寻常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见作者的坚韧非一般人可及也。
' R! B$ P8 \( ^) Y “不问风从哪里来/沉浸在庄子逍遥得过且过”庄子本来就是个无拘无束,任逍遥之人,而作者运用这典故,其目的不言而喻,正是追求自由而无所恃,此为又一逍遥大境界也。
7 ^2 }2 e- c g$ @, O% S2 ~ “偶然盛开的生命像浮萍流浪/没有谁预测路上经历”短短的两句令人极耐品,可谓是全诗惊人之笔也。一叶浮萍归大海,至于流浪何方,正如作者所说没有谁预测路上经历,如此精彩佳句怎不令人拍案叫绝呢。如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境界,此乃第三境界也。
0 K1 [: @9 I% \" y; n6 k “也许如四季次第抵达/也许是无常 潦草匆匆/一切纯属天意 ”面对世事无常,岁月无声逝去,作者并没有怨人忧天而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视之,一切皆属天意,“任风流人物覆手为雨/只愿安于一隅默默老去”透露出作者远离富贵名利而安于一隅默默老去,实则作者犹如一归隐山林贤士,甘愿做一株小草,微小而不平凡,看透世态炎凉,于山林独过一生,闲时煮酒鼓琴。偶吟一诗半词也为乐也。乐观而旷达,淡泊名利而又为一境界也,此为第四境界也。欣赏明月此诗,评得不到位还望雅正。5 s& `- v3 V, w3 R7 S$ i
, ~$ @! V' c) u" I
09、这些年. o- r+ M* g+ ~$ C. Q) t
文/谷沉秋
# l. G5 D5 p+ T' {) H
$ G8 L/ ~" \5 |翻看日志和说说,这些年悲喜看过,就几行字的解说。% g% J: F$ t% Y5 V8 O$ a
2 y; n! l/ T @: c# [
如果,把每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忧郁太多,负了青春美好的年岁拾落。
+ B$ z- U1 _$ C5 J0 B. O+ c本该拈花一朵的微笑,本该无所顾忌的疏狂。+ i; Y$ W7 @2 b$ x6 c; t5 R
都少了长发清扬的从容,少了衣袂飘飘的洒脱。
) S9 z4 F9 ]+ X0 m
9 s/ g) E2 K) ^7 ^5 s1 ^传统的理智,感性的善良,潜移默化的固步自封。3 L! p( X% ]9 |% \( Z- x5 {
就这么小心翼翼的走到现在,除了这些字了解。' }" x2 T$ U2 _% j1 u: G* C6 l1 u
7 X" _' H& P" t也不希望谁都能理解,但如果不了解,请不要有所评说。
% |+ W4 [" B6 d7 j& p$ s% C' a/ j说出的多了,心就空了,人总是需要有一些秘密的。
0 D5 r- Z' _2 t% e @9 T
& P3 L& X. l/ i, U我知道,有一天我的躯壳会带着秘密离开,换人世的眼泪埋葬这真假惨杂的臭皮囊。
' Z/ S3 G0 i1 y$ `# h' q9 S' f! q% c+ d而另一个真实的自己和日记在角落里,被尘封或燃烧。
/ S& D$ u4 a- O1 s' K这些年,真假浑然的像梦境一样。( H4 L/ ~, e& Q1 [- _
( Q8 }6 T3 t! k, @' T* E+ e0 q
剑萧点评:. c# A8 |. h/ a# y: o* F
沉秋擅长散文诗,她的文笔透着一种空灵,正如她的笔名一样,总给人一种莫名的感伤。她的《这些年》也诠释着“这些年”的悲喜,沉郁的笔触细腻的刻画出自己心中的哀怨。“说出的多了,/心就空了,/人总是需要有一些秘密的”,这种欲说还休的心态正好折射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浮生如梦,真真假假看的多了,诗人恍若梦境,“而另一个真实的自己和日记在角落里,/被尘封或燃烧”,希望涅槃后的沉秋不再“固步自封”,而重拾“本该无所顾忌的疏狂”,多一份“长发清扬的从容”。
, c6 D n( Z1 U( S 这首散文诗的最大优点是直抒胸臆,用词讲究,但美中不足的是一些语言前后跳跃过大,不便让读者理解,比如“负了青春美好的年岁拾落”有待斟酌,其实是可以做到更精准和精练的。我们需要“陌生”,但是刻意的“陌生”和“创新”会造成读者阅读的障碍,这种“新奇感”是要不得的。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还望沉秋见谅。
. Q; v) u1 U8 Z! k$ u) q2 Z9 K) ?
/ x( d' {" r% i" }" B" R10.这些年
0 S2 I! M8 N4 P+ y( g* [4 t文/竹风" ?: f+ j; D5 \! N* g7 e% c
- y% e' ^( k" }% I; i# ]1 k. M1 ~5 y风低头行走,怕一抬头+ p9 w: s) c$ `2 a; {3 f: i
会驱走一个季节,打断4 O- ?1 V# R& V6 K" t
指尖流淌的快乐- \/ z' H& R1 u0 G
其实不必勉强,这些年
+ x' m3 |5 P* W1 w$ A我常常从冰上走过
3 C0 u' i$ }) p ^2 v期待春风,让我陷落
6 F7 C( c' n$ Y+ y5 O3 e7 P侵入深深的自责
2 t7 |7 P/ ]6 b! n1 F3 L) m
2 E( ^) m1 p9 q8 U; ?, s5 D( y: [! |夜空下,捧起那轮明月( i; a/ P; }" v) c4 c. E- g
翻阅着爱的神话
( U0 [( o8 l8 I7 s" i2 n亢奋的热情,长上翅膀
6 d& t6 w9 X. O8 n, i为腾飞的神州讴歌. F! x" w- e# @/ Y
也曾在阡陌间,溅起纵横的泪, y. @3 l; A. ]( k
悲泣着遥远的大地6 A6 ], X' B) M% ?; _
一再无情的颠簸
: l, e6 H$ A( @) m
& Z* i; ~4 Z( `% q- X; Q7 Q沧海桑田,风云蹉跎
9 S: w1 K' T* \0 W& N; Q从崇山峻岭到疆域城垣
; v9 ~, A/ @; ?' W一场瘟疫,足以酿出' K& Z6 V0 ?3 L- h T
夏日的冰雪
5 Z/ g' D# x' S" X! C. F在跌宕的漂流中" k; n* [$ u# m6 U2 v! S. R
雏于无形的艰险
* q% \7 o. h/ Z& u考量着你我7 P! {: X: G& x8 A4 J& A
. l* v# _* X1 a9 [' l$ S x
这些年,我把每一个梦醒6 a" C {+ m) U1 {# l- a$ O; o( H
燃成一腔再生的火
2 g* ~8 O( w1 d) w6 `: ?3 z点亮征途的霞光
% m! F e/ h3 [( j8 b0 T4 Y8 n8 D像沉默于肩头的虹
% \ S& U5 E. ?用诗意去表达,总显浅薄
# D. O" n o) Y+ ^, l& h因为我的思维,与你的心灵
) `$ M. P( M8 S3 }+ i( A+ R2 S( h早已在冥冥中重合2 S { K4 x# n! _7 }6 s& l
( H' J7 y5 U6 B! h9 M静安点评:9 J: {& `! M2 {' t- ?- D7 d+ Q
竹风的诗歌需要静下心,慢慢品读方能读出作者内心的情感,若不深入读,你根本无法了解作者想要表达些什么。品一首诗犹如煮一壶酒且饮且品。“风低头行走,怕一抬头/会驱走一个季节,打断/指尖流淌的快乐”作者一开头就用委婉的语言流露出哀伤的情感,这些年作者常常从冰上走过,曾期待春风,可总是陷入深深的自责,如“栏杆拍遍,无人会”又有谁能懂得呢。“捧起那轮明月/翻阅着爱的神话”回归个人生活,爱意何在,“为腾飞的神州讴歌/也曾在阡陌间,溅起纵横的泪/悲泣着遥远的大地/一再无情的颠簸”再跳到九州,祖国所历经的沧海桑田,而作者仍没有感到欢乐,还是悲泣大地,一再无情的颠簸,作者所寄托的希望统统都落空。“一场瘟疫,足以酿出/夏日的冰雪”现实考验着作者同样考验着每一个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自然规律每天都在上演,需要足够的坚韧方活得大自在。“这些年,我把每一个梦醒/燃成一腔再生的火点亮征途的霞光”到这里作者终于情感突然回转,作者要将梦燃成一腔火,照亮没有尽头的黑,把以前的苦痛统统抛掉。“像沉默于肩头的虹/用诗意去表达,总显浅薄”人生本不可能会一开始就诗意地活着,需要旷达乐观的心态方会在后来的日子里诗意活着,而作者不论怎么用诗意去表达,总是显浅薄,这也与当今社会的现实有关更与作者有关。“因为我的思维,与你的心灵/早已在冥冥中重合”作者的思维定格了自身的心灵,而它们早已在冥冥中重合,摩擦出相懦以沫的爱与默契。欣赏佳作,点评得不到位还望见谅。
, r/ {7 C' H9 H! L1 P
* T4 k, U7 i7 x* C) K11.又见你
8 e1 A4 {8 U, M/ j% |6 q. v% ?! Z 文/栖雨: R" r$ V ?6 J& X: R6 u
3 B( u- Y9 e" ~2 u+ e i& H
第一眼的让心触动6 V" g7 P% z1 R* V3 k
拿出全部爱融你
. i8 \+ e- }2 E, R$ A5 O+ o5 @风雨不变沧桑不变
$ D' [3 w- U; g, h7 K5 N这些年你桃花地熏香* k* r$ W7 G3 u# T! \
夏田里掠绿满囊& n P* J w3 n6 a! f* }
岁末归乡时
6 @* C6 P/ z8 @+ d! e" C却不曾带给我一丝的潇洒
1 U/ D& d9 D+ {3 r7 w3 _- }: `7 w# d' f& t0 v
剑萧点评:
5 X _, N! t$ ~ v* G, Y. a 栖雨和半岛一样,写的这期同题形式都为小诗。小诗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要在有限的行数内达到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更是让人望而却步。
( c3 d$ ^7 i6 O% t2 s% N% `8 i$ J 栖雨的这首小诗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在表达一种失落感,“第一眼的让心触动/拿出全部爱融你/风雨不变沧桑不变/这些年你桃花地熏香/夏田里掠绿满囊”,暖暖的文字在人的心间缓缓流淌,但是末句笔锋一转,说“岁末归乡时/却不曾带给我一丝的潇洒”,流露出一种惆怅,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所以这首小诗写的还是很成功的。5 q }* l+ {# f2 Q, u0 c% N/ M
|: t1 d, l4 I& [9 ~( D- x12.又见你
4 `+ f5 Y& S. Q$ V* }文/王彦红
* ?. c/ E; C. P b- D1 |9 r: ]! i* z$ r' m; Y
又见你
0 z: b2 u- p" H C该是十月% ^0 k# T, E Q% f% t
像那个十月一样1 M0 Z9 G% K- I6 b. l
成州的月
! T* l, B/ e! n) s7 s1 v/ p只属一个世界0 C0 l- z0 p- d. U
2 f* _" O, o0 p' x4 X5 g+ g0 Y
又见你3 N1 \8 Y Y; }" U0 J* ^3 p
该是期待后的另一场相遇7 ^8 |9 W6 c: _7 r
挽着白水江的浪涛
9 b5 w/ Z2 X$ \. p4 p: a; Y" ?聆听一世世花开的声音
8 m) y" @! {; }, Z星星仿佛几亿颗摇曳的小铃铛
( y8 I( O( @# S: A; t5 L2 i
- U. L0 a K+ ~2 G又见你
# P, [# c H C" J, g0 Y- t6 U* K该有一场小雨
! I: Y0 j4 s0 r* V! V一起穿过弯弯曲曲的小路
! M& y' {6 z8 ~6 `就这样在山雾与细雨中
6 V6 ^# a4 G! N. u' B! K9 K/ L静静走进岁月深处
" Z5 n1 p* e7 X0 b" Z9 `/ T2 M
, w# d; D- q4 r2 Y又见你7 Z: O( H; K# v: S+ F0 h( q) u
该是一场再没有别离的相逢
b% |3 x2 Z* C. D7 B+ r I我还走左 你还走右2 Q" K! ]; S! H$ ~, R
因为你说
& _& `/ }+ y8 @6 D" ]8 I“这样你离我的心脏最近” ?/ d h0 x* T" I ^- a
2014年12月21日
# D l" D( B6 J8 w- k7 z) x: Q5 n ?, g2 W; y6 j k
静安点评:) ^8 C; P1 B7 ~
读过彦红的许多诗作一般都是以叙事诗为主,唯独读到这首是抒情诗,让我眼前一亮,给人清新自然而舒适。没有了往日那种哀伤而夹带愁绪的情感。全诗思路清晰,情感层层递进。( f9 A0 \, t }: ?. w# @
“又见你/该是十月/像那个十月一样/成州的月/只属一个世界”在作者心目中见到伊人的时间是十月,而这个十月在作者心中有独特的意义,作者只道明是成州的月,只属一个世界,即只属于作者的世界而别人是无法揣摩的,作者为下文留下了伏笔,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使之往下读。* L0 n, W6 i$ d
“又见你/该是期待后的另一场相遇/挽着白水江的浪涛/聆听一世世花开的声音仿佛几亿颗摇曳的小铃铛”作者期待另一场相遇,而在相遇后只是挽着浪涛、聆听一世世花开的声音、星星摇曳的小铃铛,多简单而令人羡慕的温馨与浪漫,作者愿一世与伊人聆听花开,用一生的无悔来白首偕老,有“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的盼望。
# _# @2 z2 b1 i# B; a “又见你/该有一场小雨/一起穿过弯弯曲曲的小路/就这样在山雾与细雨中/静静走进岁月深处”作者企盼一场小雨与伊人穿过弯曲小路于山雾中静静走进岁月深处,山雾本身就已经够深了,而作者再在岁月上强调深处,更坚定地说明了作者的情深,作者所期盼的那场雨犹如有《雨巷》的痴迷等待。另一方面也放映出作者宁愿归宿于深山而不愿意生活于物流横欲的大城市中,间接突出了作者的真性情,而道出了“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许多人困惑。一语双关,妙哉!
/ \9 I2 R! T8 `" n- U “又见你/该是一场再没有别离的相逢”积压在作者内心多年的情话终于在此刻道明,之前不管怎样,现在只想要一场没有离别的相逢便已足够。“我还走左 你还走右/因为你说/“这样你离我的心脏最近””人生最幸福之事莫过于我还走左,你还走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你离我的心脏最近”心与心贴在一起许一场白首不分离,多让人钦羡,作者最后也道出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欣赏彦红这首清新而灵动的《又见你》,评得不到位欢迎彦红雅正。
* I! t- A. r( r' o$ q5 w b0 e( s; l7 v
13.这些年* s: g- r& ]4 u; ], R9 o$ C5 n- U
文/半岛# |! Q A$ K. c$ I/ E& X
' y. \! w2 A6 T6 k, n$ ~4 r- y
这些年
& }& f+ {9 R6 o4 q安详的漫雪越来越少% t, D7 m8 G$ R6 j: u
这些年
4 S' m9 E" W" W+ O. j i; m浮躁的雾霾越来越多$ `: P" ]' m$ u( g+ O0 g
今天冬至" F' P7 c: _+ N0 P9 o; {' o
没有一片雪的消息
. z7 @. _) [4 X" V) d3 h! C* y像虚构的世界
4 A, O+ h- g2 X3 `0 j% o! L4 c% N3 n
剑萧简评:
M; {! T$ M7 o, T$ b 在写半岛的诗评时,我不得说点题外话。他前不久从河南跑到海南,说要来见我,没有想到他真的很快出现在我的眼前。第一次见他,慈祥和蔼的他总是笑着,那次在儋州,我们把酒言欢相谈甚畅,平易近人的半岛没有想到是那般的健谈,而且他独到的见解和超前意识让我吃惊,这与即将退休的他是显得那么的不“协调”,也许是“心若年轻,岁月不老”使然吧。希望退休后的半岛能一如既往保持孩子般的单纯,希望重拾笔头的半岛能在今后的日子里写出被岁月所磨砺过的珍品。他每次写完一首新作,都会在第一时间与我共享,而他的作品也经常让我震惊,在他的作品里,我最为欣赏的还是他的怀古(凭吊)之作,最后,借此机会我再次向半岛表达我的敬意,感谢你不远万里所带来的茅台和来自少林寺的护身符,这份真情剑萧会永远铭记在心。( e; ?$ M6 B5 H. i% p2 c
半岛的这首小诗只有七行,却饱含哲理。“这些年/安详的漫雪越来越少/这些年/浮躁的雾霾越来越多”,他采用对比的手法来陈述“这些年” 的世事变迁,表象是说自然环境在日益变差,但是这里的“雪”和“雾霾”已经具有象征的意义。“雪”可以理解为纯洁,“雾霾”则可以理解为人心的迷失和堕落。短短四句,言简意赅,发人深思,这就是一首好诗所具备的内在力量。“今天冬至/没有一片雪的消息/像虚构的世界/”,最后三句,虚实结合,“冬至”告诉他写诗的时令,是实写;“没有一片雪的消息”则是虚写。他在等待什么呢?是落雪?不是,是孤独的他渴望一处安放心的港湾,是落寞的他等待一个连他自己都无法搞懂的”消息“,这消息就”像虚构的世界“让人难以捉摸,可遇而不可求。- U& T4 p3 p4 i$ z. o4 L6 V/ W) c4 @
题外话有点多,望大家见谅;诗评总是一家之言,有不当之处尽情各位诗友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