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4-12-21 20:38 编辑
《沧浪的河》
文/采风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随着年龄增长,“沧浪之水”渐渐浮现眼前。
都说清醒是一种痛苦,我见到尘世的表演、心态,把自己摆在事情的外面;用“沧浪”水给心灵洗尘,用“沧浪”水为知音接风。
君子之交淡如水,有道是,温软透彻的“沧浪”也会洗净铅华见真情。
“沧浪”着真好,沧桑大地浪淘沙,繁花落尽谁英雄,只有水才配这世上真正的英雄;流岚也许会从水面照出万千姿态,水却从来不改变回归静止的初衷;岁月累积也许会打磨人生的棱棱角角,水却能始终能照出一汪清净的自我,让人感动。
从辽远汉代乐府流淌出来的这首歌,寄托古人愿同清浊相伴,世俗沉浮;虽然沾上一些无奈的悲情,毕竟人生苦短,和奔流不息的沧浪河比起来,只能算匆匆过客。
沧浪水曾经沐浴过屈原大夫双足,但是那时的屈原失意包裹,投身楚怀王的宏图大志正一点点坍塌,他在汨罗江边和渔父的一问一答颇有意味。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
渔父说:“圣人不会拘泥于外物,他能适应变化随世俗流行,世人皆浊,你何不搅浑清波激起陈污?”
屈原说:“我听说,刚刚沐发应弹去冠上尘埃,我宁可投身湘江、葬身鱼腹;怎能让清白的身躯,蒙上世俗和尘土?”
渔父划桨边走边唱:“沧浪的水流清澈洁白,可以洗涤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流飘荡着泥污,可以冲洗我的双足。”
无怪乎后人替屈原可惜,他高蹈的处世成全了美玉,一段品行;但由于他的坚持、不染,把自己葬送在捍卫的祭坛;他开辟浪漫主义思想先河的不屈精神似乎游离于传统的韬光隐晦之外,却给后来的端午节埋下纪念的种子,不好随意评断他,就像不能评价沧浪河的清浊一样。
沧浪河水会变,那是因为人心在变;实际上沧浪水从来就静静流淌,在默默注视后人。
沧浪是一条河,一条继往未来的大河;沧浪是一首歌,一首烛照民族的赞歌。
于2008-8-28原稿
于2014-12-21定稿于文化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