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访:梁平的诗歌是痛 他的世界没有风花雪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4-12-31 14:26 编辑

专访:梁平的诗歌是痛 他的世界没有风花雪月

       2014年年度作家得主 梁平
       据成都商报2014年12月31日讯 梁平在诗歌创作上的成绩已经为诗歌界所公认,他过去的诗集或长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抒写了诗人对历史、现实、文化和个人精神世界的感悟与思考。
       和其他一些诗人不同,梁平还长期担任诗歌刊物的主编。这个身份使他比别人接触到更多的诗人,读到了更多的作品,尤其是许多最终未能公开发表的习作。2014年,他的阅读量至少有一到两万首。这样的经历和积累使他在谈论诗歌的时候,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也多了一些参照。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提前看到了《星星》诗刊2015年的卷首语,标题很调皮《我们有,就是任性》。走过了58个年头的《星星》,梁平将带领着他的编辑团队,在明年,张开怀抱接纳更多年轻的名字,接纳新鲜与陌生。诗歌批评将有针对性地精选话题,让批评家说,诗人说,读者说。
       这些年来,关于诗歌边缘化的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梁平认为:“面对中国诗歌现状,一切归于诗歌陷入低谷、走向边缘的哀怨都是无助的。只有经过认真打量,才知道这种哀怨和我们所接触的诗歌真是大相径庭。老实说,我对中国新诗发展到今天的那种坚实和多元形态充满了乐观,坚定我乐观的理由,正是因为中国有诗歌的操守,中国更有诗人的操守。”

      2014年的诗歌 “诗歌很热闹,喧哗的表面下,又有一颗颗享受诗意的安静的心”

       成都商报:这次获得成都商报读者口碑榜的年度作家,有何感想?

       梁平:依然是那句话,非常感谢读者,感谢他们的信任和喜爱。在大众心里,诗歌是小众的,成都商报能够把小众的诗歌推到前台,这是一种勇气和胆识。我想读者信任和喜爱的理由,应该是刚出版的诗集《深呼吸》和诗歌评论集《阅读的姿势》。听出版社说这两本书都加印了,我很欣慰。创作要沾地气、食人间烟火,我所坚持和恪守的正是这个立场。

       成都商报:2014年的诗歌界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梁平:这个话题用一篇文章都写不完。简单概括,2014年,诗歌很热闹,喧哗的表面下,又有一颗颗享受诗意的安静的心。
       2014年,鲁迅文学奖诗歌评选的风波,丝毫没有影响中国诗歌的蓬勃发展,没有影响中国诗人对诗歌品质的坚守,没有影响《星星》对诗歌的判断。真正优秀的诗歌不因附加了标签而增值,也不因为失去了标签而减值。诗歌的真正价值,在于呼唤美好、创造美好的文化自信与诗人自信。2014年,《星星》的老编辑、诗人蓝疆走了,他给我们留下的是做好编辑、做好诗人、做好老人的榜样;刚获得《星星》年度批评家奖的杰出批评家陈超走了,年初与编辑部老老小小们把盏言欢还在,斯人已去,留下的是痛惜与无尽的缅怀;深圳打工诗人许立志走了,一个四川籍的小老乡,生前没有与《星星》发生任何关系,他留下的诗歌,给我们留下的是惋惜、错过与痛切的思考。

       如何成为优秀诗人 “一个优秀的诗人需要艺术担当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成都商报:你怎么看这两年流行的“乌青体”“梨花体”“废话体”?

       梁平:好像没有流行吧?其实这样的命名本身毫无意义。就整体而言,一个诗人在某个阶段写过好的作品,也会写过不太好甚至不好的作品,这都正常。而对于这样的一些命名,作者也罢,读者也罢,自己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说的去说,读的去读,写的去写,那都是自己的事。
       中国诗歌发展到今天,有很多问题要正视,比如担当。任何时候一个优秀的诗人都需要艺术的担当和社会责任的担当。一个优秀的诗人一定要和你自己所生存的这个社会有瓜葛,即要具备理解、分析、把握这个社会的能力。

       成都商报:有人说诗歌经历了低谷?《星星》诗刊主要靠什么赢得读者?

       梁平:从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到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丰富多元的文化形态的共生,包括诗歌在内的中国文学不再是社会文化形态的唯一或者为数不多的选择,的确经历了高潮以后的回落,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作为诗歌,本来就不是属于要赋予大众所普遍接受的文学种类,它的回落正是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在我看来,诗歌一旦成为人人参与的大众活动,那就是诗歌本身出了问题。《星星》目前的生存情况应该比其他多数诗歌刊物要好,有相对稳定的发行量和读者群。如果要说艰难,当然,同样会比叙事阅读的小说类刊物要艰难。《星星》诗刊赢得读者的喜爱,最根本的就是我们数十年如一日,无论社会的转型期有多少不适应,我们在努力适应中坚定不移地恪守了诗歌的品质。

       诗歌怎么保持活力 “诗歌应该对社会、对生活现实有一种关照”

       成都商报:你的人生经历,对你个人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梁平:我出生于重庆,1975年下乡当知青,农活除了犁田没有干过,什么都会。那时候,赶上全国农业学大寨,我积极报名,到了农田基本建设工地,当过抬工,当过炮工,还钢板刻印了32期《工地战报》。后来当了民兵连长、营长。后来担任工程副总指挥长、指挥长,带领大家修建了一个储水120万立方的水库。文学方面,后来担任过大型文学杂志《红岩》的总编辑。我一直认为,人生不是拿来总结的,而是拿来经历的。我相信,每一个经历都是财富,都会在自己的文学作品里传达出来。

       成都商报:你曾经说诗歌是永远的痛?

       梁平:我至今记得,几年前的一个上午,流沙河先生来我的办公室和我聊了一阵,谈到当下的文学刊物,谈到了诗歌。流沙河先生已经很长时间不写诗了,但是流沙河先生的文章和他的人一样,透出一种仙风道骨之气。闲聊之中,我尤其惊讶先生对诗歌的看法依然那么锋利。他说他不写诗不读诗有两条理由,一是现在写出来超不过自己以前的作品,不能愉悦自己。二是现在有的诗越写越离谱,莫名其妙,找不到阅读快乐。流沙河先生认为,诗歌固然是内心写作,但是这种写作应该对社会、对生活现实有一种关照。如果诗写出来只停留在内心,而与我们的社会、与我们的生活痛痒无关,那么,这种诗歌就无可救药了。老实说,我是赞同流沙河先生这个观点的。
       我一直认为,诗歌是一种永远的痛。诗歌的本质不是风花雪月,真正优秀的诗歌是在摒弃风花雪月之后的发现和批判。尽管,我们可以把它深藏于内心。我在一首诗里曾经这样写到:“不是所有的痛都可以永远 /永远的痛,不愿意公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31 17:46 | 只看该作者
新年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19:12 | 只看该作者

新年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9 14:3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