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重塑70后(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重塑70后
(一)
陈亚平


70后先锋文学艺术群体是介于前后两个文学形式或文化趋向的代际之间,但他们生产了自己的功能与精神历史,而由此带有了一种间性的特殊的历史性。这种历史性的时间性与此在存在的本体相关。如果以审美政治化的精英主义立场,来忽略70后先锋文学艺术群体的阿基米德点,就可能没有一种客观的、历史性从时间性中获得自身的此在的基础。而也可能就造成对中国先锋思想那种整体构架上的局限。
同时,对70后先锋文学、艺术群体在时代上的认识论处境,如果缺乏他者在场状态的历史性此在的尺度,缺乏一个不在场者在另一个在场者中反映自身的地方,那么,对70后先锋文学艺术群体的评判就不是历史处境的。
因为,过程中生成的他者评判思维就在时间性给出的历史变程中。
对于70后后先锋文学艺术群体,我们更应该将最后的发言权,交给事史本身思想的不可预知的发生性。

一、70后是以时代差异的存在者而成为存在

1,50后与70后的代际史差异
自然代际----自然属性的时间性在场的区隔----50-60-70-80-90-年代年龄代差。
社会代际----历史文化语境、童年经验、潜生环境、价值结构、生存方式和目标取向的对立----50-60-70-80-90-年代价值体系代差。
文化代际----审美差别与价值观矛盾。一种代际文化的内在结构与其他代际文化的内在结构既是对应的,又是错位的。
50年代先锋群------倾向时代和文化塑造重大社会现实或历史宏大叙事、个人化语境的历史与生命视角。拒绝感官上的接受性,反对文化工业以其享受品使消费者成为大众文化心理调节的牺牲品。
60年代先锋群------趋于时代和文化塑造重大社会现实或历史宏大叙事,少数兼具个人化语境的生活视角,即突破边界、寻找新的基础,寻找着生成的不可能的可能性。
70年代先锋群-----具有个人化人性边缘的处境体验角度,趋向一个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的、后现代都市日常生活世界的在场。所以70年代作家对生命本身应然的生活态度的审美,是以叙事极化的描写一些自在类本质的对象为其特质。由此决定了他们以多元文化系统和对话主义为边界,来介入日常个我生活世界的完全原初的具体性。70年代作家揭示人类生命形态的“此在”是真正具体的周遭世界,这个周遭世界作为一种可经验性而被表示出来。例如70年代出生的诗人黄礼孩、孙磊、胡续冬、墓草、朵渔、陶春、吕叶、廖伟棠、康城  荆溪 符马活  张杰 李建春 林萧 曹疏影 陈家坪  李红旗 吕约 尹丽川 蒋浩 王艾 燕窝 盛兴 曾蒙 刘泽球 阿翔 白鹤  姜涛 刘春 轩辕轼轲 于贞志 爱若干等,他们所介入的生活世界,是要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关系,是要体现“此在”向无遮蔽的在世界中展开。从而拥有一个持续地为我生命存在的周围世界,拥有在其中为我而存在的对象,这是一个被预期为有待被了解的实在对象。
2,50后与70后的代际冲突
每一种先锋文化不过是所有文化中的一个维面。而每一种先锋文化都有其特殊的标准,这种标准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则视为异端。先锋文化维度决定了文化代际的话语权存活的机制空间---也可发展成换代隐性的体制化,先锋话语权冲突本质上由代际先锋文化系统上的子系冲突。
一定的文化机制会形成相应的文化环境,而文化环境的作用,对代际条件下的文化主体----人格类型或个体人格结构(天性、心理)的塑造是本源性的。当一种文化环境要素与一个人的日产生活世界相对应吻合时,就形成了生活化的文化模态,其文化模态反之又决定人格的特征。例如,族中心潜意识对人类自我塑造的影响,就会导致偏激型文化人格:即偏爱自我独尊,富于策略化的攻击性,嗜好改变其在文化社会系统中的特定位置的策动,嗜好蔑视他者来求衡他者的挑战。这种人格是在与其他文化的关联中产生作用的。于是这种人格反之又导致了一种偏激的文化维度。
祖代文化排斥次代文化的先锋文化竞争系统,同构于自然生存竞争规律。次代际文化试图通过抵制将个人置于祖代际文化规范性认同约束之下的霸权话语,来解放差异性判定标准。因次,若处在这些判定标准之外,就可能被边缘化和被排斥化。 
例如,祖代文学主要是在大形式与主体解放向度上进行探索,总体上 进入“大方法”的范畴。次代文学主要是在微形式与主体经验体验向度上进行探索, 总体上 进入“微方法”的范畴,但确是更为多元方法的进入。从上研究可知,所有代际之间的文本符号本质上都排斥其他文本符号,或者是取代其他符号。与其说它服从调查思考的科学判断,不如说它服从于个人意志决断、任意思考和压抑式的限制式的判断。尽管也存在每一个代际文本都有其具体的代际语境。
3,50后与70后的代际交互
通常祖代先锋文化人格以文化的首要权属逻辑,将次代文化人格作为文化上的附庸。但是,不同代际的各符号界面,也存在一个符号含义共通的理解界限,表征为一种共通的意义空间。这个共通的意义空间决定了“主我代际” 主体意识与“客我代际” 角色期待的关联。 50后将自身视为“主我代际”的主体,由此来评价70后“客我代际”的主体,这里面,有没有共通的意义空间统一在一起?回答这个问题,要取决以下条件:
不同代际群落交错:(1)存在群落间观点差异交互的区域或过渡。(2)代际群落的差异有的是持久性的,有的在不断变化。
不同代际群落演替:(1)符号在代际中发生创新。(2)子代先锋群落形成。(3)过渡性次代群落取代祖代先锋群落。

二、70后构成“续后现代语境”与“去后现代语境”之间的历史维度
我认为,70后先锋文学艺术群体的存在者并非因为处在历史中而成为时间性的,相反,恰恰是因为70后先锋文学艺术群体在其存在的根据处是时间性的,所以它才历史性地生存。70后先锋文学艺术群体从50后的“曾在”和90后的“将在”,这两种时间性在场的连续性关系中,来证明“当在”的此在。
从方法论比较上可看出,50后先锋文学艺术群体致力于后现代形式的移植到局域改良,而70后先锋文学艺术群体则致力于后现代语境的他向扩展。
“70后”的存在论处境是,它产生于跨带语境与代际冲突的时间性临界在场基础上,这个基础正好与当前全球化范式转向同程,也就不在结构哲学的危机范围内。从而形成了“70后”的自我界层。用“符号矩阵”模型来表示:“70后” 以异源性与“第三代”的符号结构相矛盾,矛盾生成了差异。这种差异代际与异质交叠,在“历史性”上,具有最低限度的共同性。从而70后代际也无法超脱于50后代际, 此代际与彼代际之间保持了一定间距,且寻找到对立的平衡点。
  


代际先锋体系是以具有模糊联盟的合作博弈的多级关系为基础的,这种多极关系是制约符号霸权体系和维护符号分维体系的主要力量和因素。均势与多极是有机与平行依存的内在联系。 70后与50后、80后诗歌形成了文化空间体系上的不重合的平行或分状态,这种平行态势保持着一维的刚性连续,呈现出线性增加。理论上,70后与50后、80后先锋体系之间不同的历史,发生在不同的平行场域中。但从内时间三维存在意义上,只要有一个先锋历史发生,那么,这个体系历史分支中的分时状态就会导致一个可能的平行在场时间性。而一次平行,则产生一次新的拥有独特本质属性的时间体系。

三、对70后处境差距、史脉、导向划分,以及流派标准本源的探讨

70后本身有一个历史划分的依据,这个依据的本源,从存在论上就是“回到处在本身”。处在就是此在的从演历到演替。因此,历史划分的依据要包括:
1,历史处境的差距与观察者的限域无法逾越的种种矛盾。  
2,一切历史的划分,都是划分者倾向性视野下的、从面向当前的(点-面)过去与未来的局域立场来导划。
3,70后的历史划分包涵了两重特殊性:既是在50后后现代语境基础上,进行新扩展界面的分水岭,又是承接网络先锋文化形态转移到80后、90后语境的奠基者。
4,70后先锋文学艺术群体在其存在的根据处是时间性的,这个时间性已呈现出:与50后的后现代性有了距离的他化的反省与改向。
5,任何历史(文学艺术)的划分都是根据本己的认识界面与所处场域,来进行唯我-客观归化、唯我-客观改造。这种唯我-客观归化实质上形成了价值标定话语权的介入力(常常导致不同文化艺术场域间不平等的地位)。
历史永远都是话语权的局域附庸。划分历史的人,巧妙归化了他们认为值得划分的观念性语境的界限。从这个意义上说,阐释者(观念)就是史家。


同上理,先锋文学艺术群体的流派划分,也存在流派标定者那种唯我归化的处境性。  

1,先锋流派命名方式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11 10:47 | 只看该作者
以代际划分其实不是很科学,不管80后,还是70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3 23:3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