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汤胜林 于 2012-6-20 16:32 编辑
我们该怎样对待同图微诗大赛
汤胜林
具体参与同图微诗大赛第二期的评帖及编务工作已经接近一周,总的感觉,无论诗人阵容和诗作质量,明显比第一期要高,可以这样说,在已经出来的160多首诗歌中,至少80首以上达到市级以上报刊的发表标准,至于是那些诗人诗作质量高,因为仅是个人的观点,为不误导大家,此处不一一点名。现只谈谈自己对同图微诗大赛的一些思考。 一、为什么要搞同图微诗大赛? 目的之一:让诗歌流派网更活跃更强大。 “局部主义”群主白希群先生讲,把流派网做大做强,“潭大好养鱼”。这话虽然有些比喻不太恰当,但也辩证地说明了流派网和诗友会员的关系,即一种鱼和水的关系。客观说,诗歌流派网能一步一个脚印顺利走到今天,能越来越吸引各路英雄豪杰的眼球,这既有本网“精神领袖”梁小斌、徐敬亚和诗歌奉献者韩庆成的功劳,也有一大批业余编辑和群主的苦劳,至于更多的成绩,则要归功于全体会员诗友的共同努力与共同维护。那么,如何让“潭”更大,“鱼”更活跃?大到多大合适,大到和太平洋一样大好不好? “原创诗歌”栏已经够活跃以后,再办“同图”和“古诗”有无意义?这都需要实践去检验,需要时间去检验。但有一点,从广大诗友对“同图”的参与、支持、关注程度,从诗作数量与质量的不断提升,我们可以预期, “水涨带动船高”将是必然。 目的之二:让网络诗歌彰显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就本次比赛来说,本届组织者之所以调整大赛思路,是为了进一步颠覆所谓大赛即“一锤子买卖”(像高考作文一卷定输赢)和“大赛即为获奖”(唯目的论)的传统写作观念和固有思维模式,在兼顾大赛的竞赛性质的同时,注重人文性、个性化、群众化,重视诗人个性的张扬,即改变“同题”易于局限诗人个性和让诗歌“同质化”,重视利用网络诗歌的方便、快速、活跃、平等、民主等优势,倡导在互动、互批、切磋、反复修改和对等交流中提高大家的诗歌修为和诗歌感觉,进而改变诗歌向报刊投稿过程中的单向性、慢反应(更多是无反应),改变诗歌写作者老是“原地踏步”甚至“自生自灭”的无效写作和低效写作等困扰,应该百益无害。 二、怎样对待同图微诗大赛? 实事求是说,从我向有关实力诗人发出邀请后所收到的信息反馈看,有些人是自知实力有限、人缘有限,所以望而却步、知难而退;有些人是不习惯,其理由是诗人应该自由表达,“反感命题作文”;还有些人则是拿其它的诗赛类比,以为这种诗赛有黑幕、内幕和猫腻,参加也是白参加所以选择沉默,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那么,我们该以何种心态对待同图微诗大赛呢?个人觉得: 正确态度之一,坚持以赛促练、引练入赛。 有别于其它诗赛,本网优化诗歌赛事规则,秉持“好诗是练出来的”、“好诗是改出来的”等创作理念,坚持开放办诗赛,群策群力办诗赛,充分利用网络交流的优势,特别是腾讯和流派网用户多、交流便捷的优势,以赛为手段,以练为初级目标,以活跃网络诗人的诗歌生活为最终目的,其方向正确,路子很正。我们很多诗友也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开放心态,把它作为练诗笔、交诗友、锻炼“诗灵感”的途径,由是,就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就能各展个性任意发挥,如此下去,能获奖自是欢喜,不获奖下次再来,几经蹉跎下来,想不进步都不行。 正确态度之二,提倡既拼实力、也拼人气。 网络诗歌有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好诗有人欣赏、“问题诗”有人建言,就是批评不讲情面、掌声没有音响,就是交流没有地域限制、切磋不分贵贱高低。就比赛而言,诗歌能否得到最后的“荣誉”,首先还得靠实力,其次是拼人气,“酒好不怕巷子深”,那是传统,“酒好也怕巷子深”,这就是网络环境下的诗歌现实。我们有些诗友,自以为自己弄出了好诗却总是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与掌声,人气变气人;而别人或许并不好的诗却点击率和回帖率远超自己,气人也有人气。殊不知,人气的累积是长期的、相互的,来而不往自会丧失人气,丧失人气就会怀疑自己。 正确态度之三,鼓励大胆想象、小处切题。 本网竞赛规则反复强调“允许天马行空,倡导大胆想象,鼓励画外之意,强调对图片的精神理解”,而我们的诗友,总是忘记了诗人的最大优势就是自己的丰富想象力、超强创造力,进而拘泥于图画本身、拘泥于看图说诗,以本次诗赛为例,我们很多诗还是有“高大全”的现象,有就历史谈“爱国”的问题,而如何把角度切小,如何把视野放宽,如何从更深层次思考“爱国”和“爱国的效果”问题,如何借鉴楚辞的文本古为今用,这类诗歌有是有,但气势不猛,市场不大。这是值得我们诗友应该深入思考和具体实践的。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如反驳,请大力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