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散文诗赛2014年度总决赛揭晓
中国网络散文诗赛2014年度总决赛于2015年1月15日降下帷幕,经13位总决赛评委公开投票,决出总冠军一名、总亚军二名、总季军三名。
“中国网络散文诗赛”由散文诗杂志社与中国诗歌流派网联合举办,2014年1月20日开赛,历时近一年,共举行期赛6次,总决赛1次,参赛作者达一千多人(次),是近年来最具规模和层次的网络散文诗赛事,涌现了很多优秀散文诗作品,发现了散文诗新人。
“中国网络散文诗赛”设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散文诗界”为唯一参赛专栏,比赛每两月进行一次,产生期冠军1名、亚军2名、季军3名。每期冠、亚、季军进入年度总决赛,产生年度总冠军1名、总亚军2名、总季军3名。每期获奖作品在《散文诗》杂志和《诗歌周刊》发表,《诗日历》及中国诗歌流派网所属新媒体报道了每期比赛结果。年度冠、亚、季军将由散文诗杂志社和中国诗歌流派网共同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请获奖作者把通讯地址、简历、照片发至hqchf@sina.com邮箱)。
“中国网络散文诗赛”由诗人、评论家、编辑组成初审和终审评委会,采取网络公开投票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暗箱操作,保证了比赛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散文诗》杂志社 中国诗歌流派网
2015年1月15日
中国网络散文诗赛2014年度总决赛评委会:
主任委员:
冯明德 《散文诗》杂志总编辑
方文竹 中国诗歌流派网学术委员
评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幅明 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河南省散文诗学会会长,编审
亚 楠 新疆区散文诗学会主席、《散文诗作家》主编
陈志泽 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第二、三届主席团委员
张无为 赤峰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诗歌流派网副主编
赵宏兴 《清明》一编室主任、《中国当代散文诗》主编
夏 寒 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执行主席、《中国散文诗》主编
徐成淼 贵州民族大学教授、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贵州省散文诗学会会长。
崔国发 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理事、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团委员
韩庆成 《诗歌周刊》主编、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
箫 风 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主任、《文学报·散文诗研究》主编
蔡 旭 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海南省散文诗学会会长、高级编辑
一、总冠军:一篇
《随笔中的月亮》 作者:东海乌石子 (23分)
仍然要抒写随笔中的月亮。
它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梦中,贴着七里棚的黄昏低低地飞。
它像一只雪鸦,预示着一场大雪即将到来。
天空泛着沉重的灰白,显得更加空旷,七里棚也是;
它试图唤醒长长短短的炊烟,让成群结队的麻雀欢唱着从田野返回村里。
还要唤醒一些人:
二狗子、毛头、春霞和黑皮。
它不断收集走散的乡音和泥土里的日子,不能让七里棚在时光里消失太久。为此,
它梦想着金盆湖的油菜花再开一次,将七里棚重新涂抹成金黄色,
还想让二狗子、毛头和黑皮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再逮一只野兔。
但它出现的时候,总是我在异乡的时候,甚至有意地遮住脸,
就像我曾经爱过的,七里棚的,某个女孩的长发或眼睛。
事实上,七里棚对于我就像另一个月亮。
它并不是在长江的北岸,而是在片刻或持续的天上,是一片轻轻的羽毛。
而我又一次在一首诗里将春霞复活。
这个在江里泡了七天七夜的殉情少女,
睡在村头大槐树底下,有着像棉花一样苍白的脸庞。
它的苍白就是月光的苍白。
我无法拒绝和隐瞒,它出现一次,我就痛苦一次,
就像我无法拒绝幽灵一样的七里棚。
很多时候,我是一个盲者在黑暗中看着黑暗,或拄着一根拐杖。
但我知道它在哪里,它又像什么样子。
我拼命压低声音,像压着一个不断复发的伤口。
而只有一次我梦见了大水。
金盆湖与幸福河一起复活,在春天,将七里棚全部淹没。
月亮第一次敞开乳房,赤裸着身子。
它不可避免地预见了七里棚的命运:
七里棚 ,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
二、总亚军:二篇
《铁匠铺》 作者:任河 (14分)
风吹过炉膛,吐出比刀剑更锋利的舌,舔红一块铁的脸和铁匠铁一样的脸。
也舔红夕阳的脸。
铁软化了,在铁砧上缠绵。铁匠仿佛看到了流动的血。
铁匠的心思在热铁里延展,弯曲,淬火定型在锄头、犁、镰刀里,然后被土地擦得锃亮。
当锄头、犁、镰刀被折断、用废后重新返回铁匠铺时,铁匠看见了风雨,看见了生活中的泪痕。
每一个锈斑都需要火的热吻。
此时,四十岁的光棍铁匠正给隔壁三十岁的寡妇打一把镰刀,每一锤下去都是柔情。铁匠打的不是铁,而是一段寂寞。
再冷的铁都能烧热,再弯的铁都能打直,但铁匠烧不热那些冷语,也打不直那些绕舌。
铁匠猛地一锤砸下去,火星溅满山乡的夜空。
在铁匠铺的拐角处溅出一声叹息。
《关于一匹马》 作者:子默 (12分)
那影子在岸上,裹着空腹。那声音在流水里,要长成浪涛。
风推搡,毛发吹成向后的箭头
预想的日子,一定沉陷于褐色的沼泽。不然,你的头怎会
渗出盐的密码?
树木摇晃时,我的身体草原一样敞开着。疼痛捂住缅怀,
迎面消逝了的还有什么?
缰绳上扯动的,有风、有草原和山川。但这些还不能掩饰
天空那柄银色的短刀。
过去:有人来到,有人离开。红色的斗篷都是一张逃亡的
地图,从远处带回的,无非是陈旧的果壳。
一切都遵从落日的指令和流水的表达。影像越来越模糊的
时候,有一声长啸也就够了!
溅起的尘埃像雨。掐指一算时无多日,秋后的山梁隐有雪
色,一阵风过,我在坐姿里不断降低,难以启齿说出故乡的地
名。
但我从不怀疑跑过风的决心,“马头朝向永恒”,一场雨 水
过后,远山近水被阳光一再翻出,每一个地方都是一个暖巢、
都有草料和饮水。
冬天有盛大的祭日,火与冰就要同时来敲门。
还须再跑八千里,一瓣一瓣的格桑花才能是我惊下的月色!
三、总季军:三篇
《硕鼠之诗》 作者:白炳安 (10分)
薯地的薯叶一天天瘦下去,蕃薯也一天天少下去,而鼠洞-天天多起来。
硕鼠吃掉了垅里的蕃薯,一转身就深藏不露。
想抓硕鼠的人,等到太阳披满全身的暮色,也不见薯地露出鼠迹。
鼠乱始于古,而患漫于今。
比起一个季节才可冒尖的竹笋,硕鼠每天层出不穷,但一遇到凶猛的猎犬,像影子一样四处奔逃躲藏。
门口挂着硕鼠的鼓皮,敲不出什么。
但硕鼠的真相在生活背后。
从前烟熏鼠洞,每露一只,捉一只,满脸喜悦。但现在鼠患成风,遍地刮起来,像抓跳蚤,打死一个,跳出一双。用鼠夹夹住一只,却夹不住狡猾的另一只。
捕鼠的人巡查到每个地方,都发现或多或少的鼠屎,吃惊之余,被搞得寢食不安。
薯地养猫捉鼠,就像影子追人,挑起一身的幻想却承担不了一点实际。
被喂饱食物的猫,沉醉于风和日丽,挑逗衔满一翅膀美色的蝴蝶。
鼠群的笑声里有猫的叫春。
猫的呓语里有鼠的叽叽喳喳。
无猫的地方出现一窝窝鼠毒。
我们无法灭绝天下的硕鼠,但不抓,一世都无法挽回那些损失。
《低处无风》 作者:黎均平 (7分)
一
低过头颅。低过身躯。低过影子。低进泥土。
与卑微无关。与猥琐无关。与出身无关。
把心收拢。把欲望收拢。把减法思维摆在当道。酝酿和腾挪一盘人生大棋。
入静冥想,试做一回自己的真宰。
低些,低些,再低些,直到低出高度,让人仰视。
低处,无风,开着许多看不见的鲜花和掌声,像是给智慧者预备的盛宴。
低,离地更近,离空、离虚,更远。
二
低处无风。
把身体拆下来,捧出心,放在阳光下自然地晾晒。
无风,不需要挡风。无风,更不会起浪。
肆无忌惮地裸。
天马行空地设想,规划,甚至重组。然后,又一遍一遍地检视。
人,其实简单,不过一撇一捺的工夫。
但关键是,需要寻找最佳支点。
三
换个角度,低比高,耐久。
人最初从低开始走高,到一定年龄,又从高走低。最后的归宿是,低于人之初,低过草根,低入泥土。
人的一生就像一根倒立的微笑曲线。笑到最后的,是低。
多数人,多数时间,都蹲在人生的低处,远离光鲜、炫目、显摆,毫无选择地与忽视、低估、孤独为伴。
但低处风景独好。
低处无风。无风的低处,无人惦记。无人惦记的低处,最适合踏实地行走。
《青瓷之念》 作者: 霜扣儿 (7分)
1
一切都是青蓝色,水从月光里流来。漂泊的小雨点展开裙摆,可爱的小人儿,驱散尘土,抱住火炉。
黑色的前夜多像自渡的通道。
执著,铺成一步高于一步的台阶。
青瓷安静,等人珍藏或遗忘。
她懂得:有一些倾诉,不必张口。
2
香茗或木几都是美好的。
窗子向南与向北都能看到流云。
唐宋元明清为她送来五排屋檐,哪个晨起都有露珠,哪阵曲子都来自于西楼。三更过后,神香成灰,远的近的马蹄都要落地生根。
青瓷默默坐着,她只喜欢着心中的水和叶子,不问哪个星子能送来出人意料的光辉。
3
轻弹,有箜竹之音相伴。
知音以面相贴,千年音律浸入他的眼眸。
柔指相缠,形同溪水清洗竹子的节。
青瓷说:不要吵,十万杨柳正在萌芽,生长的痛浸入灵魂,生命才会且歌且舞。
门被敲醒,唇上开花。
如此,红尘成为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山林的深处,流下温泉一样的泪水。
4
会有灰尘,那凡间最细小的针,钉上六道轮回的门槛。
青瓷会小心绕过,以遗忘的方式自行转身,完成最后的破碎。
纷纷飞散,扑向感恩寺的门环。
彼时,钟声会响起,一轮落日从河里抬头,把高岗当成彼岸,慢慢升起来。
青瓷与万物与纯净与心,永世都在。
|